人世間最高的尊稱就是“老師”。對教師來說,課前準備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寫得好,那么在上課時就能得心應手、有條不紊、中心明確。那么當我們寫教案時應該思考些什么呢?下面,出國留學網(wǎng)編輯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語文下冊表格式教案”,請收藏并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一年級語文下冊表格式教案 篇1
教學隨筆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指導學生看情境圖,通過談話引出有關的聲母。
師指情境圖,爸爸帶著一個小朋友去看什么呀?
生看大佛。
師對,這就是大佛的f。出示卡片。指圖上的山坡,他們看山上的大佛,先要爬一段什么?
生山坡。
師對,這就是山坡的p。出示拼音卡片。這個小朋友對大佛感到很好奇,就想用手去摸。這就是用手摸的m。出示卡片。這個時候大喇叭里正在廣播:大佛是文物,我們要愛護文物,不要用手去摸。這就是廣播的b。
二、教學發(fā)音
指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熟悉的口語語音,來體會聲母的發(fā)音方法。
教學聲母b,先讓學生知道讀音是廣播的播;然后老師示范,學生仔細地觀察老師發(fā)音時的口形變化以及表示口形變化的手勢;接著老師帶領大家練習發(fā)音;最后要求他們盡量縮短播后面的拖音,讀得既輕有短,如此發(fā)出的音就是b。也可運用教材中的表音表形圖教學,讀音為波浪的波。
其余pmf,也可運用此法進行教學。
三、讀語境歌
指導學生練讀語境歌,從而使所學的聲母回歸到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當中去。如學習了bpmf后,就教學生練讀:爸爸帶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廣播,愛護大佛不要摸。
四、教學書寫
先教筆順,再描紅,最后臨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復習韻母:aoeiu;聲母:bpmf。要求把聲母和韻母的音讀準。
二、教學拼讀
1、出示音節(jié)。教師除數(shù):ba。告訴學生這就是八個的八,把學習拼讀音節(jié)與學生的口語經(jīng)驗緊密地結合起來。教師讓學生知道八的讀音是ba,是由聲母b和韻母a組成的。
2、教師范拼。教師先范讀,然后指導學生看懂拼音方法示意圖:小猴把兩張卡片往一起推,表示把b和a碰到一起就可以拼出ba,接著教師教給學生拼讀音節(jié)的要領:前音輕短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最后,教師范讀,學生跟讀,反復實踐,體會要領。依次類推,再適當選幾個不同類型的音節(jié)進行拼讀示范,學生跟讀,使他們初步領悟和掌握拼音的方法。
3、學生試拼??梢愿鶕?jù)拼音方法示意圖的特點,練習拼讀。比如練習bpmf和a相拼,先反復練習聲母與a相拼,如b-a-ba、p-a--pa......開頭幾個教師可以領讀,后面的就可以讓學生按順口溜的規(guī)律周而復始地讀下去。待練熟了,就改為與iu相拼。如此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三、反饋矯正
1、按照順序自由拼讀、開火車讀。
2、打亂順序自由拼讀、開火車讀。
第三課時
一、復習音節(jié)和帶調的單韻母音節(jié)。(略)
二、帶調拼讀
1、出示音節(jié)。
借助學生的口語經(jīng)驗教學生拼讀音節(jié),從語言實踐中來,
2、教學讀法。
3、用以上方法,教師輔導學生練習拼讀mǐ。
4、用以上的方法,學生自己練習拼讀pō、fǔ。
5、學習練讀本課四個帶調音節(jié)。反饋矯正。
6、拼音詞練習。先練讀拼音詞,再根據(jù)圖意說話。
一年級語文下冊表格式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雪孩子》人教版標準實驗教材語文一年級第一冊第6單元第19課(二課時)。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童話,講述一個雪孩子給小白兔帶來快樂,為小白兔解除災禍,最后自己變成了云朵的故事。課文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出現(xiàn),將水的變化常識融于故事之中,易于激發(fā)興趣。
本篇首次為不注音的課文,讓學生嘗試看自己閱讀,激發(fā)學習語文的成就感。
【學情分析】
《雪孩子》這篇課文的認讀難度是相當大的,除了課后的10個生字之外,還有累、柴、卻、救等以前從沒接觸到過的生字,生字教學有一定難度。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瓜、衣、來3個字,認識1個偏旁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雪與云之間的變化過程。
【教學重難點】
認識10個生字,知道雪會變成云。
【教學理念】
新課標明確指出:走進新課程,步入新課程,要認真貫徹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綱要的精神,要緊緊把握課堂教學改革的方面。在課堂教育改革中,要堅持一個為本即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從發(fā)展心理學品質教學的情況下,學生的思維會有一個質的飛躍,否則會被挪后或延緩。從語言學角度來說,這個階段是學生學習和發(fā)展語言的最佳時期,良好的語言發(fā)展會促進一個人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綜上所述,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就是抓住一條主線,兩基本點。一條主線是指以學生發(fā)展為主線,兩基本點是指在引領學生掌握各種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給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充分發(fā)展的空間。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激趣
1、板書孩子教認孩字,再補上雪字。
2、激趣:
雪孩子是什么樣的?課文說了什么事?今天我們學習19課雪孩子。
二、看圖自讀課文
1、仔細看圖,想想每幅圖上畫了什么?
2、讀讀圖旁的句子,畫出不認識的字,請教同位。
3、標畫課文的自然段。
三、檢查自讀情況,讀后正音
1、指名接讀課文,互相評價。
2、正音后同位互相接讀課文。
四、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議論:
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變成了什么?先小組討論,然后指名回答。
(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自己化了變成水。)
雪孩子是怎樣飛到天上的?還會回來嗎?
(讓學生看課件,水蒸發(fā)到空中形成云的過程,云變成雨和云變成雪的過程)
2、指導朗讀:
本課因不注拼音,朗讀中注意讀準字音,還要正確處理輕聲的讀法。
如:房子上、樹上、地上的上,休息的息。
讀出雪地、云朵的美麗,小白兔的快樂與傷心,他/飛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后半句很美很美白云讀得慢些,表達出贊美喜愛之情。
五、想想說說
1、看圖8,說說小白兔望著白云會說些什么?
2、你想對雪孩子說些什么?
六、續(xù)編故事
《雪孩子又回來了》,想像小白兔與雪孩子見了面會做什么,說什么。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回答課后練習題:
雪孩子還會回來嗎?
二、分小組自學生字
1、認字:
注意讀準讓、往、燒、知4個字的字音,起、玩、往、覺、知、化都可以利用熟字變化來記憶,可以進行同音字比較化畫,到到,只知,還孩。
2、寫字:
寫好瓜、衣、來的關鍵是撇與捺對稱。
瓜:上撇平短,左撇豎長,豎提起筆對準撇中部,點較小,捺起筆低于豎提。
衣:點居中,不與橫相連,第三筆處橫中間看起筆,最后捺低于右撇并相接向右伸展。
三、復習鞏固
1、完成課后練習,讀讀說說:
⑴理解題意,又字連用表示兩種情況同時存在,左邊一欄說的是動作,右邊一欄說的是特點。
⑵學習練習可說老師糾正。
2、布置作業(yè):
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一年級語文下冊表格式教案 篇3
教材依據(jù):
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練習7》中的口語交際《學會作客》。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應以貼近生活的話題為主組織教學,而作客正是生活中常遇到的事。應該說,學生在這方面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于是,我設計了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以此調動學生的生活感知、生活積累,讓學生說得具體,說得真實,說得有趣,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同時讓學生知曉作客的基本禮儀,力求體現(xiàn)口語交際生活化、實用化的特點。
教學目標:
1、通過訓練,讓學生學會作客的一些基本禮儀:來到主人家門口要做到敲門或按門鈴;見到主人時要主動打招呼;受到主人的招待時要說謝謝;跟主人告別時要說再見。
2、培養(yǎng)學生與別人交談時自然大方、有禮貌的態(tài)度與習慣。
3、鼓勵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積極參與交際。
教學重點:
讓學生學會作客的一些基本禮儀,培養(yǎng)與人交往的一些良好習慣。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交際的自信心,學會自然大方、有禮貌地與人交往。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用的道具
教學過程:
一、在愉快的音樂聲中導入新課
1、小朋友,你喜歡交朋友嗎?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一個或多個好朋友吧?朋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快樂,就讓我們一起找找好朋友吧!
(播放兒歌《找朋友》,師生隨著音樂邊唱邊做動作。)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旨在調動課堂氣氛,同時也為下面的教學打下伏筆。)
2、有了好朋友,我們就應該經(jīng)常來往呀!到別人家去作客就是與人交往的一種方式。小朋友們,以前爸爸、媽媽帶你們到親戚、朋友家去作過客嗎?
(板書:作客)
你們是怎么做、怎么說的呢?
(指名說)
3、(出示女孩圖)
看,這位小朋友叫小紅。今天,她到同學小華家去作客,她又該怎么做、怎么說呢?
(語言來自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這一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學生豐富的生活,創(chuàng)設了一個寬松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這樣設計,激發(fā)了學生的說話興趣,讓他們想說,敢說,愛說。)
二、在情境中練習交際
1、小紅去小華家作客時,老師悄悄給她拍了幾張照片。
(出示四幅圖)
你們看,這幾幅圖分別畫的是什么時候的情景呢?
(指名說)
(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板書:到主人家門口時,見到主人時,受到主人招待時,跟主人告別時)
2、如果你就是小紅,當時你會怎么做、怎么說呢?選擇其中一幅圖,四人小組討論。
3、交流。
(相機板書一些禮貌用語:你好、謝謝、請、再見等)
(好奇心是推動兒童主動、積極地觀察、思考,展開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內動力。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首先為學生提供了引起觀察和思維變化的情境,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展開豐富的想象。又通過分組討論交流的合作學習方式,最大程度地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4、練習表演:找一個合作伙伴,一個當小紅,一個當小華,選擇其中一幅圖表演。
5、指名表演,師生評議。
(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讓學生分組表演后再開展生生評價、師生評價,培養(yǎng)學生認真參與、仔細傾聽、樂于交際的好習慣。這正體現(xiàn)了《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口語交際評價重視過程,提倡在學生承擔的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中評價的要求。)
6、(播放錄像)
看看錄像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這一環(huán)節(jié),采用先進的視聽技術手段,呈現(xiàn)一個生動、形象、逼真的情境,讓學生在現(xiàn)實交際環(huán)境中學習語言,感受語言,從而增強運用語言的能力。)
6、把四幅圖的內容連起來演一演,和剛才錄像中的小朋友比一比誰演得好。
⑴師生對演。
⑵指名表演。
⑶找合作伙伴換角色演。
(這里,既有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又有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生與生、師與生廣泛交往,創(chuàng)設一個語言溝通的環(huán)境,學生間相互啟發(fā),相互交際,又進一步鍛煉了學生積極思維的能力,發(fā)展了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三、在拓展延伸中形成能力
1、小結:通過剛才的表演,你知道到別人家去作客要注意些什么?
(把總結的機會讓給學生,既能活躍氣氛,使學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又能鍛煉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
2、小朋友,我們學會了如何到同學家去作客。
(板書:學會)
平時,你們還會到誰的家里作客呢?(外婆家、鄰居家、老師家)
3、根據(jù)不同的作客情境,分小組練習表演。
4、推選代表表演,師生評議,頒發(fā)最佳表演獎。
(李吉林老師曾說,語言的發(fā)源地是具體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語言的動機,提供語言的材料,從而促進語言的發(fā)展。所以,這一環(huán)節(jié)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種貼近生活的交際情境,使他們饒有興趣地主動地投入到訓練中去,積極地思考、想象、表演。這樣,他們的語言才會如涓涓細流,流出心田。)
四、在實際生活中提高能力
下次到別人家去作客時,用上你今天學到的本領吧!
(口語交際的培養(yǎng),課堂教學是主要渠道,但這還很不夠。語言的實踐,需要通過大量的課外實踐,有道是: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正是把口語交際的訓練從課堂延伸到了課外,引導學生在更廣闊的天地中提高能力。)
一年級語文下冊表格式教案 篇4
【設計理念】
架設生活與教材聯(lián)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習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初步了解春天的特點。
【學習目標】
1.認識“醒、雷”等8個生字,會寫“說、話”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通過朗讀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3.能展開想象,用自己的眼光發(fā)現(xiàn)春天里事物的變化。
【重點難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八個生字,寫好“說、話”兩個漢字。
2、正確朗讀課文,學習背誦。
3、在朗讀背誦的過程中感悟春天的美麗。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和詞語卡片,自備田字格,游戲題板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新課
1.小朋友,你們喜歡春天嗎?板書“春”字,說說你看見這個字想到什么?
2.做“一字開花”游戲,看誰說得多。
3.出示課文插圖,老師這兒也有一幅美麗的圖畫,想看看嗎?你看到了什么?(感受春天大地復蘇的情景)。
(二)初讀,了解短文
1.同學們,春天來了,到處都是春天的氣息,你們看這幅圖上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尋找春天;有的在唱歌。)
師總結:是的,他們唱呀跳呀,在歌唱春天,歌頌美好的大自然,請同學們打開書讀一讀課文第1課。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出示字詞卡片,反饋讀音。
(1)板書課題:1.柳樹了
(2)誰來讀課題,柳樹怎么啦?(醒)誰能從字卡中找到“醒”字貼上去?(補題后讓這位學生帶著大家再讀課題)
(3)除“醒”字外,你們還會認兒歌中的哪些漢字?下面老師考考大家,請看字卡。(老師出示字卡,請學生讀字并組詞)
3.分節(jié)讀文,了解內容。
(1)讀第一節(jié),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春雷跟柳樹說話,柳樹就醒了)教師板書:說話醒了
①柳樹在誰的幫助下醒了?(春雷)教師板書:柳樹春雷
②春雷怎樣跟柳樹說話,小柳樹睡醒了又是什么樣?你能想像著再讀一讀第一小節(jié)嗎?
(2)春雷的朋友們還和柳樹在一起做什么啦?分小組學習第二、三、四小節(jié)。
①以小組形式匯報,老師板書:
春雨 洗澡 柳枝 軟了
春風 梳頭 柳梢 綠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飛了
(3)春天里的景物那么可愛,讓我們一起讀讀最后一個小節(jié),看看著急了的柳樹在干什么?
①齊讀第五小節(jié)。
②請同學說一說又知道什么啦?教師板書:柳樹玩耍小朋友長高了。
③哪些同學愿意跟柳樹做朋友站起來,看著板書背一背。
(4)同學們,春天萬物都在生長,除了柳樹醒了,還有什么也醒了呢?
(學生自由說)
(5)春天真的是太美了,讓我們再欣賞這美麗的圖畫,讀一讀課文吧!(自由讀)
(三)鞏固生字,寫好字
1.看板書再讀詞。
2.指導書寫。
①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要寫好兩個相同偏《一年級語文下冊《柳樹醒了》教學設計及反思》這一教學反思,來自!
旁的漢字,你們看田字格表里是哪兩個字(說話)
②這兩個字的偏旁誰認識?(言字旁)
③寫言字旁時第一筆點起筆不能太低,橫要向上斜一點,折要向左斜一點,注意左邊偏旁窄一些,右邊部分寬一些。
④描紅。
⑤自己練寫,老師巡視。
⑥成果展示。
(四)板書設計
1柳樹醒了
春雷 說話 柳樹 醒了
春雨 洗澡 柳枝 軟了
春風 梳頭 柳梢 綠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飛了
柳樹 玩耍 小朋友 長高了
(五)課堂作業(yè)設計
1、背誦課文。
2、寫好“說、話”兩個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本課生字、詞語,背誦課文。
2.寫好“朋、友、春、高”四個漢字。
【教具準備】生字、詞語卡片,自備田字格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開火車抽讀字卡:醒、雷、澡、枝、軟、梳、梢、耍
2.完成課后說一說。
3.請同學領讀詞語:(老師出詞語,同學領讀)
(二)讀背課文:指名分小節(jié)朗讀課文,學生齊背。
(三)實踐活動:仿照課文編詩句,說一說。
(四)指導寫字
1、學生觀察,說說怎樣才能寫好這些字。
2、教師范寫。
3、學生書寫,師生評議。
(五)課堂作業(yè)設計
1、完成練字作業(yè)。
2、詞語連線練習。
春雷 說話 柳樹 醒了
春雨 洗澡 柳枝 軟了
春風 梳頭 柳梢 綠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飛了
柳樹 玩耍 小朋友 長高了
【課后反思】
這是一首兒童詩,又似一篇引人入勝的童話,題目就散發(fā)出濃郁的詩意和純真的兒童情趣,引起讀者無盡的遐思。全詩有鮮明的形象性,賦予了春雷春風春雨等生命,符合兒童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孩子們都很喜歡散發(fā)出詩意的《柳樹醒了》,課文的插圖及課件激發(fā)了孩子們的興趣,讓他們感受到春天跳動的生命!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 語文教師工作計劃 | 語文老師工作計劃 | 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