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案教學反思1000字通用3篇

字號:


    出國留學網(wǎng)相關欄目推薦:“泊船瓜洲教案教學反思”。
    做幸福教師,育滿園桃李。寫教案是老師每天都會做的工作之一。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們有效地實施課堂教學,是不是一寫起教案就感覺毫無頭緒?我們現(xiàn)在推薦你閱讀一下泊船瓜洲教案教學反思,強烈建議你能收藏本頁以方便閱讀!
    泊船瓜洲教案教學反思【篇1】
    在4月19日全區(qū)六年級語文教研活動中,圍繞讀中求解,讀中求悟這一主題,我執(zhí)教了第18課《泊船瓜洲》。教學這首學生耳熟能詳?shù)脑姼瑁以噲D從新課標所提出的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上進行操作。我確立的教學目標是: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2、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3、運用所學的方法感受補充作品的情感。主要的教學流程是:1、抓字眼,明詩意;2、入詩境,悟詩情;3、歸納學法,拓展學習。為切合本次活動的主題,我側(cè)重解與讀的方法。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覺得收獲是有的,而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試梳理如下,作今后教學之鑒。
    一以課為例,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5、6年級詩歌學習的目標是: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在指導學生理解詩意的環(huán)節(jié)中,其中一部分我是這樣設計的:
    1.初讀詩歌,感知內(nèi)容
    a.大家輕聲地讀一讀詩,讀準字音,并想想這首詩的意思。
    b.指名讀,正音:間、重、還
    c.說說詩歌大致的意思。
    2.指導閱讀抓字眼,明詩意,讀中感悟
    a.間什么意思?表示隔開的意思還可以組什么詞?隔開了什么?(看示意圖)
    瓜洲在長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兒呢?兩地相距遠嗎?何以見得?
    讀一讀,讀出距離短。
    b.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鐘山又在哪里呢?
    數(shù)重山表示山多還是少?(數(shù)人、數(shù)日何意?數(shù)何意?)還從哪里知道山很少?(摳住只。通過示意圖直觀了解京口于瓜洲的位置關系。)
    讀一讀,讀出路程近。
    c.齊讀前兩句,指名說詩意。
    讓學生先通過自讀自解,整體把握詩意。詩歌中凝練、古今差異較大的詞語一直是困擾學生閱讀詩歌的障礙,如果單單讓學生死記硬背,只能是授之以魚;通過古今詞語的類比來解決,授之以漁,從課內(nèi)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詩歌的能力。
    二引入情境,利于感悟詩情
    情感總是伴隨著認識過程而產(chǎn)生,情感體驗同樣對認識過程起著很大作用。在本課教學中,我通過圖畫示意、音樂與圖片的渲染、教師的語言描繪,創(chuàng)設多種場景,讓學生感受詩人創(chuàng)作的情境,從而更深刻地領悟作品所表達的情感:
    詩人此時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邊會聽到哪些聲音?
    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樣的呢?我們就住在鐘山附近,又正值春天,把我們所見到的春景告訴想家的詩人吧!
    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次第出示江南春景圖片,教師描述)是??!一個綠字不僅使我看到了滿眼的綠色,成行的碧樹,蕩漾的春水,還讓我看到了爛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
    在學生體悟到詩歌蘊含的情感后,再次指導個體、集體品讀:
    (指名說)
    你有過思家的感受嗎?(本班在五年級時開展過為期四天的農(nóng)村實踐活動)
    你想家時心里是什么滋味?
    詩人和你是同樣的感受,他會怎樣吟誦這首詩?
    如此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積累,促使學生想象,讓他們的情緒在情境中與詩人產(chǎn)生共鳴,更能體悟作品蘊含的情感。
    三運用所學,適時拓展
    《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第7條強調(diào),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形成良好的語感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完成《泊船瓜洲》的學習任務后,及時歸納學法,讓學生自學補充作品。
    在拓展學習上,我選擇了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xiāng)愁》,這篇作品與《泊船瓜洲》在體裁、情感以及作者與南京的關系都是是相近的,容易幫助學生體悟生活經(jīng)歷中尚難理解的去國離家的情感;但不同的是,一是古體詩,一是現(xiàn)代詩,拓寬了閱讀的時間跨度;一是思家,一是思家更思國,實現(xiàn)了情感升華,深化了學生情感內(nèi)涵。
    讀中求解,讀中求悟,顧名思義,讀是解與悟的方法和前提。為迎合這次活動的主題,在教學設計上,我安排了很多的讀,但仍然無法實現(xiàn)讀中求解、求悟,只能從解悟入手促讀。貌似指導學生如何讀以促解悟,而細想,確實有些牽強。這也是我在古詩教學中存在的困惑:短短數(shù)十字,學生在不解的情況下如何讀?這樣的讀又如何促解促悟?
    能為大家展示一節(jié)課,并得到很多中肯的評價,于我來說,這是不可多得的良機。而從授課過程來看,反映出對新課標理解的不透徹,從而造成這樣或那樣的缺憾,確實值得反思了。
    泊船瓜洲教案教學反思【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的意思,品味“綠”字在本詩中的作用。
    2、感受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真摯感情。
    3、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感受詩人思鄉(xiāng)之情。
    教學難點:品味“綠”字在本詩中的作用。
    教學準備:學生---收集有關明月的詩歌
    教師---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今天,我們學習一首新詩《泊船瓜洲》(板書課題)這是詩人王安石在旅途中一首思念家鄉(xiāng)的詩。
    2、簡介王安石
    3、教師:(顯示課文)看課文,認真讀,爭取讀正確,根據(jù)課后注釋自己試著講一講古詩的意思。
    [設計理念]:培養(yǎng)學生朗讀古詩的習慣,和根據(jù)注解學習古詩的能力。
    二、自讀感悟
    1、學生按要求自讀、自解古詩
    2、檢查學習情況
    (1)、指名讀詩,糾正字音:一水間(jiàn)照我還(huán)
    (2)、齊讀,注意讀正確
    (3)、提問:詩人寫這首詩時,在什么地方?(解題,理解“泊”)
    (4)、能說一說這首詩的大意嗎?
    (5)、學生自讀課文,找出哪一個字集中表達了詩人想回家的念頭?(還)
    [設計理念]:正音、誦讀,幫助學生抓住詩眼。
    三、體會意境
    1、幻燈顯示第
    1、2句詩
    (1)、找出這兩句中的地名,弄清三者的位置。(學生畫一畫,并指名上臺畫)
    (2)、學生試著理解詩句意思,重點理解:間數(shù)重山
    (3)、從“一水間”、“只”、“數(shù)重山”等詞語,你能體會出什么?
    板書:靠家近-----應該還
    (4)、指導感情朗讀
    2、幻燈顯示3、4句詩
    (1)、學生試解第3句,問:“綠”字該如何理解?(吹綠)
    (2)、從“又”字,你能體會到什么?板書:離家久-----更該還
    (3)、解第4句,并嘗試加上語氣詞,把作者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表達出來。板書:思鄉(xiāng)切
    (4)、指導感情朗讀
    3、小結(jié),補充板書:思鄉(xiāng)切----不能還
    4、討論、交流:
    既然詩人已經(jīng)靠家很近了,又十分渴望回到家鄉(xiāng)去,那他為什么不回去看看呢?
    5、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6、總結(jié)全詩,點明學法:
    要準確、深刻地理解古詩,還需要聯(lián)系作者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歷史背景來分析。
    四、品味“綠”字
    1、講王安石煉字的故事,學生猜一猜:詩人當年可能用過哪些字?
    2、分組討論:為什么這里用“綠”比用別的字更好?
    3、反復吟誦,教師總結(jié)
    一個“綠”字,表達了眼前一片景,胸中無限情;一個“綠”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絕唱;一個“綠”字,使王安石改字成了千古佳話。
    4、配樂吟誦
    5、背誦此詩
    [設計理念]:學生從朗讀和關鍵詞體會詩歌的意境。
    五、拓展延伸
    1、教師:古往今來,一輪明月曾讓無數(shù)文人墨客不惜筆墨,例如: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借明月思故鄉(xiāng)
    2、你還知道哪些與月亮有關的古詩?
    [設計理念]:幫助學生積累和回憶古詩。
    六、結(jié)束新課
    同學們,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感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繼續(xù)收集,美美地讀一讀,也可以試著為明月寫一寫詩。
    板書設計:泊船瓜洲(王安石)
    靠家近離家久思家切
    還
    教學反思:
    1、緊扣詩眼“還”字,引導學生披文入情,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運用比較法品味欣賞“綠”字在本詩中的作用,學習詩人苦心推敲字詞的寫作態(tài)度。既強化古詩的語言教學,又強化古詩的人文教育。
    2、體現(xiàn)了大語文觀。借助本首詩文,引導學生收集與月有關的古詩,課堂上組織交流、吟誦,幫助學生進行古典文化的積累。
    3、不足之處:
    (1)、對時間的分配和把握不到位,使課堂前松后緊,連背誦也來不及完成。
    (2)、課堂機智不夠靈活,學生上臺畫位置圖被卡時,教師不能機智、巧妙地處理;同時也因此耽誤了不少時間。
    (3)、拓展部分可視時間而作機動安排。
    泊船瓜洲教案教學反思【篇3】
    學習目標:
    1.通過自學,大體理解詩意;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并能默寫。
    3.使學生受到熱愛家鄉(xiāng)的教育。
    4.感受詩句的優(yōu)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學習重、難點:
    重點應放在品位詩句,背誦、積累語言上。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詩人的思鄉(xiāng)懷親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調(diào)查本班學生能背幾首古詩,最喜歡那首古詩,有幾位同學能背《泊船瓜洲》。)
    一、設景激情:(幻燈片1)
    1.師導:同學們,課前老師做了一項小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同學真了不起,xx同學,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背?首古詩,能背幾首以上的同學有?個。古人曾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毕嘈糯蠹抑灰獔猿窒氯ィ矔蔀橐粋€個小詩人的。
    2.(過渡)今天老師要同大家共同來學習一首新詩------《泊船瓜洲》。(幻燈片2)(板書課題)齊讀詩題。
    3.解題:誰能來說說“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注意:泊是什么意思)。
    4.介紹
    小編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