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網(wǎng)推薦更多專題:“三年級荷花教學反思”。
掌握對于學生的多元化及個性化管理,作為教師應該知道準備教案的重要性。寫教案等于幫教師提前備一遍課,為什么它算是一篇好教案呢?在這里,你不妨讀讀三年級荷花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荷花教學反思 篇1
【教學反思一】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fā)生的事情。“我”根據(jù)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fā)同學們懂得了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jié)論。
上完《畫楊桃》一課,感覺今天的課堂上同學學得特別認真投入,課堂學習氣氛濃厚,這讓我感到一絲欣慰。我想,今天能收獲這難得的一點喜悅,可能緣于以下幾個方面吧。
一、聯(lián)系生活,導入新課
導入環(huán)節(jié),我說:“小朋友們,你們見過楊桃嗎?”有四五個同學舉手。我接著問:“那吃過楊桃的舉手?”有兩個人說吃過。于是,我就請他們介紹楊桃的樣子和味道。因為絕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沒見過楊桃,所以大家聽得格外認真。接著,我說:“大家想看一看楊桃嗎?”大家齊聲說:“想”我請大家打開課文,仔細觀察插圖。繼而,請大家閱讀課后的“資料袋”,讀后請大家交流了解到的關(guān)于楊桃的信息。大家興趣高昂,發(fā)言踴躍。從談“楊桃”入手,從而自然導入新課。
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有效教學,小朋友興趣被調(diào)動起來,課堂注意力高度集中了,由此我感到從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激發(fā)學生興趣要比教師平淡的敘述效果好得多。
二、給足時間,充分讀書。
在初讀課文時,我布置的三個自讀課文的要求:1、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2、思考:“我是怎樣畫楊桃的?同學們怎樣評價我的畫?老師怎么做、怎么說?”3、提出不懂得問題做上記號。用五分鐘時間完成。在孩子們讀書的過程中,我隨機給予個別學生讀書方法的指導或提示,幫助他們真正做到[ ]帶著問題來讀書。五分鐘時間到了,可是還有大部分同學沒完成好,于是,我又給了他們?nèi)昼姇r間。后來,在檢查自讀情況時,我發(fā)現(xiàn)以上幾點要求大部分小朋友都完成得不錯。
所以我想在初讀課文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給孩子們充分的讀書時間是十分必要的,當孩子對課文有了一個整體了解以后,之后的學習才會輕松,他們才會有學習興趣。同時,這一過程,還能培養(yǎng)學生[ ]自讀自悟、表達質(zhì)疑的能力和習慣,也使教師了解了學生初讀之后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和疑難所在,為教師下一步的教學,提供了學情參考。
三、抓住兩次對話,讀中感悟心理
本課有兩處語言非常有特點,即老師和同學的兩次對話。兩次對話的內(nèi)容是相同的,同學的回答更是一字不差。第一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第二次回答:“不……像?!薄跋瘛濉褰切?。”于是,在教學中,我引導孩子們在文中劃出這兩處句子,然后,我將他們呈現(xiàn)在小黑板上讓他們比較、朗讀。小朋友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標點不同,語氣也不一樣。在朗讀中體會了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前后心情的變化:之前,孩子們自以為是,得意洋洋,語言中帶著嘲笑,而后來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覺得不好意思,很慚愧,說起話來支支吾吾了。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處理既訓練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又能讓學生透過文字想象人物的神態(tài),體會人物情緒的變化,在讀中感悟作者的心理,在讀中把握感情基調(diào),在讀中深化自己的理解。
四、兩者比較,體會道理
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是理解全文的重點,也是難點。這段話講了三點意思:一是看楊桃的角度不同,樣子就不一樣;二是講看到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不要忙著嘲笑別人;三是講應該實事求是。為了讓學生的認識更加深刻,在引導學生反復朗讀理解了這段話之后,我就請小朋友把老師的這段話與課文開頭爸爸說的話“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了樣?!边M行比較:老師和父親的話哪些地方相似?學生通過比較,明白了“實事求是”的道理。接著再思考:老師的話那幾句更父親說的不一樣?通過讀書比較,理解了“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的意思及道理。
比較是閱讀教學中一種常用而且有效地教學方法。通過比較,孩子們輕松地理解了老師說的話,領(lǐng)悟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因此,在教學設(shè)計過程中,我們要深入解讀教材,挖掘文本中有著內(nèi)在聯(lián)系的內(nèi)容靈活整合,往往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五、交流感悟,深化認識
在孩子們領(lǐng)會故事揭示的道理之后,接著,我引導孩子們聯(lián)系生活討論,談學習、生活中類似“畫楊桃”的事情或自己的感受。有個孩子舉了一個很好的例子:一次,在做課堂作業(yè)本時,看題目是“收藏屋”,并且下面有一條長長的橫線,于是根據(jù)以往經(jīng)驗,想當然的就把文中的好句給摘錄下來了??墒呛髞頇z查時仔細讀讀“收藏屋”下的子題目才發(fā)現(xiàn)要求收藏的是文中的好詞,嗨,白忙一場!在孩子們交流后,我將《題西林壁》一詩中的“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引入,孩子們對“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往往結(jié)果會不一樣”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
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如果我們能時時注意將學語文和生活緊緊聯(lián)系起來,學生一定會喜歡語文,熱愛語文的。
【教學反思二】
本來早上并未打算講《荷花》的,想著周五了,把第4課的閱讀課講了吧?;剞k公室途中,看到師傅再講第3課,遂決定走進去仔細聽一節(jié)。
本是自己設(shè)計了板書的,看了程姐的板書就改用程姐的,因為師傅的板書條理清晰,內(nèi)容涵蓋豐富。真真的好極了。第一節(jié)課聽完,第三節(jié)課乘著熱乎勁回班就講。
“想到春天就想到燕子,看到池塘就會想到什么植物?”生:“荷花”“好,現(xiàn)在請同學們打開書。想象你就是文中的我,走,去荷花池那游一游。”
找生讀第一段后再找生讀第二段,“讀完這一段,你看到了什么樣的.荷花?”生:“葉子很多“,”哪看出來的?生:“挨挨擠擠的”“還有圓、大。他說是碧綠的大圓盤。“荷花還很美。黃色的、花骨朵、小蓮蓬。”“同學生說的都對。第二段分別從荷花的樣子、姿態(tài)描寫出荷花的多和美。(板書)“同學們看,泡泡里說冒字用得好。哪好?體會出什么了?”生:“冒說明荷花出現(xiàn)的突然,而且葉子很多,荷花從葉子中長出來?!钡诙沃v了荷花的靜態(tài)美,第四段荷花隨風起舞了,那是“動態(tài)美。”
為什么一池荷花成了一大幅活的畫?孩子們的答案更是出奇,“因為荷花很美,而且荷花還具有動態(tài)美。非常有生命力,所以說他像一大幅活的畫?!?BR> 第四段作者加入了自己的想象。生“他把自己當成了荷花?!比绻闶呛苫銜吹绞裁矗牭绞裁?聞到什么?會和誰聊天?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大膽假設(shè)。
最后,作者有感而發(fā),表達了自己的感想。為什么我忘記了自己在看荷花?生“因為我陶醉在荷花里了,荷花太美了?!?BR> 一節(jié)課學生思維很活躍,各種我以為比較難的點,在他們看來都成了小菜一碟了。只是“冒”這個字孩子們體會出了生長的突然,并未感受到荷葉的多,這是花與葉對比而來的。看起來稍復雜一點。課后練筆處理的倉促,下次改進,調(diào)節(jié)時間。整篇文章先從荷花的樣子、姿態(tài)。描寫出荷花的靜態(tài)、動態(tài)美。然后加入想象與感想。情景交融,美不勝收。
三年級荷花教學反思 篇2
葉圣陶先生寫的《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lián)翩,贊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文章語言文字優(yōu)美,意境也美。而如何讓學生展開想象體會荷花的美麗,如何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悟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產(chǎn)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所在。
一、借助多媒體,朗讀感悟,體會優(yōu)美的語言。
為了讓學生能身臨其境,賞心悅目,好好體味文章語言文字的美,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態(tài)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學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重點抓住了“冒”字,讓學生換詞。通過與“長”“伸”“鉆”“探”“抽”“擠”等詞的比較,學生很自然地體會出“冒”字用得好,好在它不僅寫出了荷葉的多、大、圓,還寫出了荷花旺盛的生命力,擬人手法的運用還表達作者對荷花的喜愛之情。
接下來,多媒體里出現(xiàn)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一朵有一朵的姿態(tài),正在盛開的,將要盛開的,含苞欲放的,在碧綠的荷葉襯托下,隨風搖擺,生機勃勃,學生也像葉老一樣被陶醉了。通過采取多種多樣的讀書形式,個人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等,學生們在充分理解的基礎(chǔ)上,讀得津津有味,聲情并茂,似乎自己也變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二、抓住留白,發(fā)揮想象,指導說話寫話。
課文第四小節(jié)中有一處留白:“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我抓住了最后的省略號,問學生,還有誰會告訴我些什么?提醒學生抓住清晨荷塘的時間和地點的特點,展開大膽豐富的想象。學生的回答:“蝴蝶飛過來,告訴我她要為我授粉?!薄靶▲B飛過來,告訴我,今天早晨它看到的事情?!薄耙恢恍∏嗤芴胶扇~上,告訴我在池塘游玩的樂趣。”等等。
作者站在荷花池邊,產(chǎn)生了無限美好的遐想,他動情的描述也打動了我們。如果此時,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你會看到、聽到、想到些什么?孩子們有的看到了游人蕩舟荷葉間,聽到了他們的歡歌笑語;有的想到自己變成了一朵荷花,正在翩翩起舞。
這節(jié)課,我借助多媒體,引導學生進入美的境界,與文章產(chǎn)生共鳴,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受到熏陶。但自己的教學語言還不夠精煉。課堂教學中,點撥語、評價語等語言設(shè)計,還不夠到位,必須好好斟酌,應該更有針對性。今后要努力發(fā)現(xiàn)課堂教學中的不足,并加以改進,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三年級荷花教學反思 篇3
清晨,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jīng)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lǐng)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三年級荷花教學反思 篇4
《荷花》是一篇情景交融、想象豐富的課文,三年級學生已經(jīng)學過不少關(guān)于植物的課文,平時對植物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認知,所以教學導入時,我先讓學生猜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對荷花的感性認識。再出示有圖片資料或其教學手段來展示一幅幅荷花圖。讓學生充分了解荷花,體會荷花的美。然后再引導學生讀課文,了解作者是怎樣描寫荷花的。
課文層次分明,思路清晰。教學時可以在初讀時大致理清作者的思路。然后抓住描寫荷花的重點段落(第二—四段),反復朗讀課文,重點學習。作者在描寫荷花的時候,由荷花的形狀寫到荷花的顏色,由荷花的整體寫到荷花的局部,條理清楚,語言樸實,給人以一種美的感覺。教學時,要抓住作者對荷花各部分的描寫和想象,反復朗讀,從中體會作者要表達的喜愛荷花的感情。
1品詞析句,展開想象。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理解關(guān)鍵詞句,展開想象,并體會句子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比如,“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是什么樣子呢?“冒”字用得好在哪里?!斑@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想象它們都有怎樣的姿勢?把語句描寫的內(nèi)容在頭腦中形成畫面,再說出自己的想象,可不受課文內(nèi)容的局限。再如,“一大幅活的畫”想象一下活的畫是什么樣的?鼓勵學生充分想象,如果學生不能理解這一難點,可以啟發(fā)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想象生活中荷花的樣子。
再引導學生進行身臨其境的想象,感受荷花、荷葉的各種美妙的姿態(tài),體會一大池荷花的動態(tài)美,從而理解“活的畫”的意思。從中也告訴學生作者描寫的荷花的語言本身,已經(jīng)形成了一幅美妙絕倫、動感十足的畫面。對于第四段作者的想象部分,可以提出,“如果你也是一朵荷花,你會想些什么?”激發(fā)學生想象的興趣。只有讓學生把自己也比作一朵荷花,并把她當作有感情的人來想象,才能體會到作者出于對荷花的深深情感,已經(jīng)和大自然融為一體,進入到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去了。最后一句“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笔亲髡叱磷砥渲校倚木车恼鎸崒懻?。從而讓學生懂得富有感情、充滿想象是構(gòu)成好的寫景文章的重要內(nèi)容。
2朗讀指導,加強理解。本文語句優(yōu)美,富有韻律,感情充沛,讀起來瑯瑯上口。在朗讀的時候,要引導學生把荷花的優(yōu)美姿態(tài)表現(xiàn)出來,例如,“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兒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边@段話寫出了花的各種優(yōu)美姿態(tài),在讀的時候,注意語氣高低輕重的不同變化,強調(diào)荷花長勢的不同特點。其中,“兩三片”“全”要讀得重一些,體現(xiàn)開花大小程度的對比;“有的”“有的”可以拉長讀,體現(xiàn)出各種花姿態(tài)的多。在語調(diào)高低不同的變化中,體現(xiàn)荷花的動態(tài)美。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是以作者的親身感受寫出來的,要讓學生帶著感情朗讀,把自己當作一朵美麗的荷花,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因而在教學時只有在學生多種形式朗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圖畫和生活實際,充分發(fā)揮想象,才能進一步體會、發(fā)現(xiàn)、探索大自然的美麗。
三年級荷花教學反思 篇5
教學目標:
1、通讀全文,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學習六個生字挨、蓮、蓬、裂、姿、勢,理解挨挨擠擠、花骨朵、飽脹、破裂、姿勢等詞;
3、學習第2、3自然段,感受荷花的美,并能有感情地朗讀這兩段。
4、初步學會用什么怎么樣的句式概括段意。
教學重點:
理解白荷花開放的種種姿態(tài),想象一池荷花這一大幅活的畫。
教學難點:
體會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時眼前出現(xiàn)的景象。
教學準備:
錄音;投影;圖片。
一、設(shè)境激趣,觸發(fā)語感
創(chuàng)設(shè)語境。學生齊讀課題后,教師問:哪些同學看過荷花?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自己看過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態(tài)的荷花)
教師引入:這樣的荷花,同學們還想看嗎?請大家邊看邊想,你看到了什么??吹臅r候,同桌之間可以交頭接耳、指指點點。隨后用課件呈現(xiàn)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隨播放背景音樂。教師作隨機點評,并相機教學部分生字新詞。
二、充分誦讀,激活語感
在讀中揣摩思路。學生交流后,教師引入:同學們是這樣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樣看荷花的呢?請大家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作者是怎樣看荷花的,你是從哪兒體會到這一點的。學生讀完全文后,教師組織全班交流。(例如:作者迫不及待地看荷花、作者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在讀中整體感知。當學生體會到作者是這樣看荷花時,教師要趁勢引導學生說出自己是從哪段課文中體會到這一點的。然后組織學生反復誦讀相應的段落。課文第 2段可組織學生進行發(fā)散性誦讀,鼓勵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出不同的感受和情味;課文第3段可組織學生進行競賽性誦讀,鼓勵學生一個比一個讀得好;課文第 4段可組織學生進行示范性誦讀,以優(yōu)生的朗讀為樣板,鼓勵學生向優(yōu)生學習朗讀。在學生的誦讀過程中,教師隨機引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聞到清香觀察形狀 欣賞姿勢想象情景回到現(xiàn)實)進行整體感知。
三、潛心品讀,領(lǐng)悟語感
在讀中有所感悟。在學生充分誦讀,整體感知的基礎(chǔ)上,教師引入:作者是這樣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樣寫荷花的呢?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第2段課文。邊讀邊想,你覺得這段話中哪個句子寫得特別美,說說你對這個句子的體會。學生自讀課文,潛心品讀美的語言。隨后組織匯報交流。對學生的交流,教師做兩個層次上的把握:一是面上的層次。對多數(shù)的語句,只要學生有所感悟且言之有理,均予肯定,但不作充分展開,把主要精力花在讀好、讀美這些語句上面;二是點上的層次。對極少數(shù)重點語句,教師要視學生的感悟情況,作出相應的點撥和必要的調(diào)控。
四、多元解讀,積淀語感
在學生交流匯報的過程中,教師可適時地引導學生對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做出多元解讀。
教師:你覺得哪個句子寫得特別美?(指名讀說)
學生:我覺得這個句子寫得特別美:(朗讀)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我覺得這個冒字寫得特別美。到底美在哪兒,我也說不清楚。
教師:說不清楚是正常的,說得清楚卻是不正常的。你能覺察到冒字特別美,就已經(jīng)非常了不起。請大家想一想,冒字還可以換成別的什么字?(長、鉆、伸、露、探、沖)
教師:自己用心讀讀前后幾句話,體會一下,你覺得怎樣長出來才可以叫做冒出來。(使勁地、不停地、急切地、筆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爭先恐后地、生機勃勃地、興高采烈地、精神抖擻地、喜氣洋洋地要求學生分別把這些詞填到原句中去,再來讀讀悟悟。)
教師:大家看,這就是從挨挨擠擠的荷葉之間喜氣洋洋、生機勃勃地冒出來的白荷花。(課件播放荷花)你們想啊,這些白荷花冒出來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組織學生想象寫話: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仿佛_____________。寫后組織全班交流。例如
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仿佛想看看外面這個精彩的世界。
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鮮的空氣。
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仿佛在盡情地展示自己的美麗。
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仿佛在進行時裝表演。
教師:多么可愛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個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寫活了,而且使白荷花變得更美了。正像同學們所講的那樣,這是一種喜氣洋洋的美!這是一種生機勃勃的美!讓我們一起,像白荷花一樣地冒出來!快冒!快冒!
學生起立,擺出自己最喜歡的姿式。教師誦讀第3段。
五、抒情表達,豐富語感
學生坐下后,教師引入:讓咱們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貫注地來看看這美麗的、動人的荷花。邊看邊想,你打算用怎樣的語言來贊美這美麗的、動人的荷花。隨后用課件呈現(xiàn)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隨播放背景音樂。學生無拘無束、有滋有味地觀賞??春蠊膭顚W生自由起立發(fā)言??梢髮W生用這樣的句式來說:荷花!__________例如
荷花!你美麗動人的形象將永遠留在我的心里。
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樣迷人,你的形狀是那樣美麗,你的姿勢是那樣動人。
荷花!你的魅力令我終身難忘。
荷花!我真想把你帶回家里,好讓我天天與你做伴。
評點
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基礎(chǔ)是養(yǎng)成語感。本案在不同的誦讀階段,落實相應的語感訓練任務(wù),對語感培養(yǎng)的客觀規(guī)律作了有益的探索。教者抓住課文重點,引導學生在精讀細賞之后使課文爛熟于心,并因此轉(zhuǎn)化為學生的語言背景,進入潛意識之中。以后一旦有相似的情境誘發(fā),就會自然地滲透其間,成為天成的直覺,直覺的天成。此種狀態(tài)貌似雪泥鴻爪,無跡可尋,實乃日積月累所達成的語感境界。
三年級荷花教學反思 篇6
《荷花》是一篇寫景記敘文,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并展開想象的事。贊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機盎然的美。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我按聞荷花、看荷花、贊荷花、變荷花又回到看荷花這樣的思路來進行教學,上完后感覺比較成功,因此記下了些許點滴。
《荷花》是葉圣陶寫的一篇狀物抒情的記敘文,文章語句優(yōu)美,充滿想象,讓人讀后能身臨其境,賞心悅目。葉圣陶先生一向重視語文課中的美讀,他說過:所謂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這無非如孟子所說的一毅逆志,設(shè)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心靈相同了,無論興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獲。所以這篇課文我主要采用的是美讀法教學,在合適的地方配上了寫話指導。
這節(jié)課我覺得最成功的地方一是在教學第2段時,抓住“冒”字,首先讓學生給“冒”字換一個詞,帶入文本中讀,再提問,為什么文章要用“冒”字?而不用別的字?接下來,用各種不同形式的朗讀來幫助學生對這個字理解。同時,在學完這一段后,我還讓學生邊讀邊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加上動作來讀,從而進行三個“有的”句式的教學。課堂上,學生與文本不斷對話,在讀中逐步感悟。
其次就是利用課文的留白處進行適當?shù)膶懺捴笇缥闹械谒男」?jié)中有這樣一處留白: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我抓住了最后的省略號,問學生,還有誰會告訴我些什么?提醒學生抓住清晨荷塘的時間和地點的特點,展開大膽豐富的想象。學生的回答:“蝴蝶飛過來,落在我的肩膀上,仿佛要與我比一比,誰才是這最美的。小鳥飛過來,繞著我打轉(zhuǎn),唧唧喳喳地告訴我,今天早晨它看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一只小青蛙跳到了大荷葉上,抬著頭,看著我,它一定在想,要是我也變成這樣一朵美麗的荷花該有多好??!”等等。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如果沒有美,沒有藝術(shù),那是不可思議的。這節(jié)課,我借助美麗的范文,引導學生進入美的境界,與文章產(chǎn)生共鳴。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受到熏陶。收到了教師與學生共同雙贏的效果。
三年級荷花教學反思 篇7
《荷花》這篇課文以“我”的感受力為線索,寫出了荷花的美。怎樣引導學生通過課文的閱讀來欣賞這種美呢?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先指導學生理清了課文記敘的順序,接著,指導學生理解“看荷花”這節(jié)課文是怎樣寫出荷花的美的。通過范讀,引導學生把在“看荷花”這節(jié)課文中感受到的荷花的姿勢美、顏色美、動態(tài)美,充實到“贊荷花”這節(jié)課文中去,再要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課文,這樣,學生在讀到“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的時候,那贊美之情就溢于言表,把這一池花讀“活”了。最后,我啟發(fā)學生想象,化為課文中的“我”,化為池中的一朵荷花,身歷其境,一陣風吹來怎么樣,風停了又怎么樣,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怎么快樂,小魚告訴我昨夜做的是什么好夢。
下課了,學生意猶未盡,還沉浸在課文中,我也真切地認識到豐富的想象必須以鮮明的表象為前提,必須以深切的感受為基礎(chǔ),有感情地朗讀是把學生導入情境,引起感情共鳴,過渡到想象的重要手段。今后此類課文我還遵循這一模式。
小編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