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消毒中心工作總結4500字精選

字號:


    一篇優(yōu)秀的工作總結應該怎么寫呢?總結的最終目的是獲得經(jīng)驗,吸取教訓,找出做好工作的規(guī)律。以下“醫(yī)院消毒中心工作總結”由出國留學網(wǎng)為大家收集整理,希望對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醫(yī)院消毒中心工作總結【篇1】
    消毒供應中心工作制度
    1、在主管副院長、護理部領導下及院控感科指導下負責各項工作。
    2、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操作流程及崗位職責。實施規(guī)范化管理和嚴格的質量控制,為臨床提供優(yōu)質及時的服務,保證供應的物品達到質量標準要求,確保病人安全。
    3、工作人員熟悉各類器械與物品性能、用途、清洗、保養(yǎng)、消毒、滅菌方法,并嚴格執(zhí)行各類物品處理流程,保證各類器材、物品完整,性能良好。
    4、各個工作區(qū)人員相對固定,嚴格遵守標準預防原則,樹立職業(yè)防護意識,做好個人防護,確保職業(yè)安全。認真執(zhí)行各項規(guī)章制度和嚴格遵守各項技術操作規(guī)程,有效防范工作失誤和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5、分工明確,互相協(xié)作,共同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并做好相關統(tǒng)計工作。
    6、愛護科室財務,嚴格按照物品、器械管理制度進行處理。
    7、嚴格控制人員出入,非本中心工作人員未經(jīng)許可不得隨意進入工作區(qū)域,各區(qū)工作人員不得相互串區(qū)。
    8、加強與臨床科室的溝通,定期征求意見、建議、不斷改進工作。
    質量管理制度
    1、在護士長領導下,成立由護士長、質檢員、區(qū)域組長、A 級護士組成的質量管理小組、職責明確,分工清楚,責任到人,每月至少召開一次質量管理小組會議。
    2、建立健全各項質量管理制度,制定各項質量控制標準及具 體的質量管理措施。
    3、加強質量管理。專人負責質量檢查,同時對各環(huán)節(jié)、各流 程工作質量進行不定期專項或全面檢查。
    4、定期分析、通報和講評質量檢查結果,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分析 原因,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以促進質量持續(xù)改進。
    質量管理追溯制度
    1、建立質量控制過程記錄與追溯制度,記錄應易于識別和追 溯。滅菌質量監(jiān)測資料保留期應≥3年,清洗、消毒監(jiān)測資料保留期應≥6個月。
    2、對清洗、消毒、滅菌質量的日常監(jiān)測和定期檢測記錄。
    3、滅菌標識要求:滅菌包外應有標識,包括物品名稱、滅菌器鍋號、鍋次、滅菌日期、失效日期、包裝者與核對者姓名或編號。使用者應檢查包外和包內化學指示物變色符合標準后方可使用,同時將包外標識留存或記錄于手術護理記錄單上。
    4、臨床使用科室質量反饋有全過程記錄,并妥善存檔。
    5、建立持續(xù)質量改進制度及措施,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并建立不合格物品召回制度。
    設備管理制度
    1、各類儀器設備設專人操作和維修。
    2、根據(jù)科室情況做好儀器設備的申請購買工作。
    3、所有儀器設備必須登記入賬、定期清點,做到帳、物相符。
    4、新進儀器設備在使用前由科室負責驗收。組織相關專業(yè)人員進行操作培訓,培訓合格后方可獨立操作,并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凡初次操作者,必須在熟悉該儀器設備的操作人員指導下進行。未熟悉該儀器設備的操作者,不得連接電源,以免接錯電路,造成損壞。
    5、設備使用人員應嚴格按照儀器的技術標準說明書和操作規(guī)程進行操作,操作過程中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開,發(fā)現(xiàn)設備運轉異常時,應立即查找原因,及時排除故障,嚴禁帶故障和超負荷使用和運轉。
    6、設備損壞需維修者,輕便設備送維修中心修理,不宜搬動者,及時電話聯(lián)系相關部門,不可擅自進行維修。
    7、對貴重、大型設備如高壓蒸汽滅菌器、低溫滅菌器、全自動清洗消毒器等應每半年申報設備維修部門檢修1次。
    8、建立設備維修保養(yǎng)登記手冊,妥善保管以備查證。
    清潔衛(wèi)生制度
    1、保持室內、外整齊清潔,工作臺面隨時清掃,保持整潔,平面清潔衛(wèi)生每日一次,全面清潔衛(wèi)生每周一次(每星期一)。
    2、清潔衛(wèi)生工作分區(qū)進行,先搞無菌物品存放區(qū),再進修檢查包裝區(qū)、辦公區(qū)的衛(wèi)生,最后是污物回收區(qū)的清潔衛(wèi)生。
    3、實行濕式清掃,地面每日兩拖,衛(wèi)生工具分區(qū)使用,分池清洗,分開定位懸掛,標識清楚。
    4、垃圾分類:醫(yī)療垃圾黃色垃圾袋,生活垃圾黑色垃圾袋,及時傾倒,每天清洗一次。
    5、消毒機、空調表面和出風口每日擦洗,里面的過濾網(wǎng)每周(每星期一)清洗一次,消毒機過濾棉網(wǎng)每季度更換一次。
    6、下收、下送車每日工作結束后清洗干凈,各種推車每日擦洗一次。
    醫(yī)院消毒中心工作總結【篇2】
    醫(yī)院消毒供應中心試題
    一、單項選擇
    1、植入型器械的滅菌方法首選,正確的是 (A)
    A 高壓蒸汽滅菌 B 快速滅菌
    C 等離子滅菌 D 戊二醛浸泡
    2、關于手工清洗的描述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B)
    A 清洗人員必須采取標準防護
    B 去除干固的污漬可用鋼絲球、去污粉
    C 必須在水面下刷洗器械,防止產(chǎn)生氣溶膠
    D 精密復雜器械應采用手工清洗
    3、器械潤滑時應使用 (B)
    A 凡士林 B 水溶性潤化劑 C 機油 D 液狀石蠟
    4、等離子滅菌可用的包裝材料為 (C)
    A 棉質包布 B 一次性皺紋紙
    C 等離子專用包裝材料 D 紙塑包裝
    5、B-D試驗的目的是(A)
    A 檢測滅菌鍋內冷空氣排出水平是否達到理想范圍
    B 檢測滅菌鍋的滅菌保障水平是否達到理想范圍
    C 不同的B-D測試,可以分別達到這兩種目的
    D 所有的B-D測試同時具有以上兩種目的
    6、對于紙塑包裝袋來說,推薦的放置方法是 (A)
    A 垂直放置,這樣有利于滅菌劑的穿透或冷凝水的排出
    B 水平放置,這樣有利于滅菌劑的穿透或冷凝水的排出
    C 在滅菌柜的上層應該水平放置以減少冷凝水的滴落,下層應垂直放置以幫
    助蒸汽的穿透和冷空氣的排出
    D 水平垂直均可,怎樣放置對滅菌劑的穿透和冷凝水的排出沒有影響
    7、器械進入檢查包裝滅菌區(qū)之前應該被(C )
    A 擦拭以除去大量污物 B 包裝完好
    C 清洗、消毒 D 零部件裝配好
    8、關于消毒,下列哪項描述是正確的 ( B )
    A 是指殺滅或清除傳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處理
    B 是指殺滅或清除傳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處理
    C 采用化學或物理方法抑制或妨礙細菌生產(chǎn)繁殖及其活性的過程
    D 采用化學或物理方法殺滅包括細菌芽孢的過程
    9、對污染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進行清點的場所是(B)。
    A 診療場所 B 去污區(qū) C 換藥室 D 治療室
    10、干燥處理不耐熱器械、器具和物品應使用消毒的(C) A 棉布 B 無仿紗布 C 低纖維絮擦布 D 一次性紙巾
    11、以下哪種病原體污染的器械不屬于特殊感染的器械(B) A 朊毒體 B 軍團菌 C 氣性壞疽 D 突發(fā)原因不明的傳染病病原體
    12、從滅菌器卸載取出的物品冷卻時間應超過(D) A 15分鐘B 20分鐘 C 25分鐘 D 30分鐘
    13、醫(yī)院應采?。ˋ)的方式,對所有需要消毒或滅菌后重復使用的診療器械、
    器具和物品由CSSD回收,集中清洗、消毒、滅菌和供應。 A 集中管理 B 分散管理 C 集中與分散相結合 D 專人管理
    14、接觸皮膚、粘膜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應進行(B) A 滅菌 B 消毒 C 清潔 D 刷洗
    15、消毒供應中心的建筑布局應分為(A)
    A 輔助區(qū)域和工作區(qū)域 B 去污區(qū)和檢查包裝區(qū) C 檢查包裝區(qū)和無菌物品存放區(qū) D 去污區(qū)和辦公區(qū) 16.關于消毒供應中心流程布置下列哪項錯誤(A)
    A 雙向流程 B 物品由污到潔 C 不交叉,不逆流 D 空氣流由潔到污
    17、關于手工清洗的注意事項,下列哪項不正確(C) A 工作人員注意職業(yè)防護
    B 應將器械軸節(jié)完全打開,復雜的組合器械應拆開
    C 清洗水溫宜在50℃ D 宜選用無泡或低泡型的多酶清洗劑
    18、按照規(guī)范要求,消毒供應中心檢查包裝及滅菌區(qū)溫度和相對濕度應在(B) A 16~21℃30~60% B 20~23℃ 30~60% C 20~23℃ 40~60% D 16~21℃ 40~60%
    19、消毒供應中心對光的要求,下列哪項錯誤(C) A 普通檢查 500- -1000 平均750照度單位 B 精細檢查 1000—2000 平均1500照度單位 C 清洗池 500—1500 平均750照度單位
    D 無菌物品存放區(qū)域200—500 平均300照度單位
    20、工作區(qū)域的地面與墻面踢腳及所有陰角均應為(C)設計 A 直角 B 鈍角 C 弧形 D 無特殊要求
    21、下列各種清潔劑中對金屬無腐蝕的是(B)
    A 堿性清潔劑 B 中性清潔劑 C 酸性清潔劑 D 酶清潔劑
    22、CSSD內對重復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進行回收、分類、清洗、消毒
    的區(qū)域是(A)
    A 去污區(qū) B 檢查包裝區(qū) C 滅菌間 D 無菌物品發(fā)放區(qū)
    23、純化水電導率應符合(B)(25℃)
    A ≤10μS /cm B ≤15μS /cm C ≥10μS /cm D ≥15μS /cm
    24、有較強的去污能力,能快速分解蛋白質等多種有機污染物的清潔劑是(D) A 堿性清潔劑 B 中性清潔劑 C 酸性清潔劑 D 酶清潔劑
    25、沖洗是使用(A)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過程。 A 流動水 B 軟水 C 純化水 D 蒸餾水
    26、植入物是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體腔中,留存時間為(C)
    或者以上的可植入型物品
    A 10天 B 20天 C 30天 D 50天
    27、清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首選的消毒方法是(B) A 75%酒精 B 機械熱力消毒 C 酸性氧化電位水 D 消毒藥械
    28、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濕熱消毒溫度及時間應為(C)
    A T≥90℃; 時間≥3分鐘
    B T≥90℃; 時間≥4分鐘
    C T≥90℃; 時間≥5分鐘 D T≥90℃; 時間≥6分鐘
    29、CSSD滅菌器械包重量不宜超過(C) A 5kg B 6kg C 7kg D 8kg 30、CSSD滅菌敷料包的重量不宜超過(A) A 5kg B 6kg C 7kg D 8kg
    31、脈動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包體積不宜超過(D) A 20cm×20 cm×25 cm B 20 cm×20 cm×50 cm C 30 cm×30 cm×25 cm D 30 cm×30 cm×50 cm
    32、下列哪種包裝材料不應用于滅菌物品的包裝(C) A 紙袋 B 醫(yī)用皺紋紙 C 開放式儲槽 D 紙塑袋
    33、紙塑袋、紙袋等密封包裝其密封寬度應(B)
    A ≥5mm B ≥6mm C ≥7mm D ≥8mm
    34、紙塑袋.紙袋等包內器械距包裝袋封口處(C) A ≥1.5㎝ B ≥2.0㎝
    C ≥2.5㎝
    D ≥3.5㎝
    35、B-D試驗的條件是(A)
    A 空載條件下進行 B 裝載50%滅菌物品條件下進行 C 滿載條件下進行 D 無限定
    36、預真空和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的裝載量不應超過柜室容積的(C) A 80% B 85% C 90% D 95%
    37、預真空和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時,為避免"小裝量效應"物品裝載不
    得小于柜室容積的(B)
    A 5%和10% B 10%和5% C 10%和15% D 15%和10%
    38、壓力蒸汽滅菌器生物監(jiān)測使用的指示菌是(B) A 枯草桿菌黑色變種芽孢 B 嗜熱脂肪桿菌芽孢 C 結核桿菌芽孢 D 短小桿菌芽孢E601
    39、供應室滅菌合格率應達到(D) A 90% B 95% C 98% D 100% 40、環(huán)氧乙烷滅菌生物監(jiān)測使用的指示菌是(A) A 枯草桿菌黑色變種芽孢 B 嗜熱脂肪桿菌芽孢 C 結核桿菌芽孢 D 短小桿菌芽孢E601
    41、使用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時,如裝載量小于柜室容積的10%,易(D ) A 濕包 B 溫度過低 C 壓力過高 D 小裝量效應
    42、使用超聲波清洗機清洗器材時,最佳的水溫是(C) A 20℃-25℃ B 30℃-35℃ C 40℃-45℃ D 50℃-55℃
    43、滅菌物品在溫度高于24℃,相對濕度高于70%的條件下存放時,有效期正確的是(A) A 紡織品材料包裝的為7天 B 醫(yī)用無紡布為1個月 C 醫(yī)用皺紋紙包裝3個月 D 紙塑包裝袋3個月
    44、消毒供應中心應建立持續(xù)質量改進及措施,并建立滅菌物品的(B) A 考核制度 B 召回制度 C 改進制度 D 應急制度
    45、下列哪項不是清潔劑的特點(B)
    A 增強和提高清洗效果 B 需含研磨劑
    C 無毒、無腐蝕、自然降解 D 無附著、無殘留
    46、紫外線用于空氣消毒時,其有效強度低于(D)應予以更換 A 100uw/cm2 B 90uw/cm2 C 80uw/cm2 D 70uw/cm2
    47、超聲波清洗機清洗時應空載運行 時間以排除空氣 (B) A 2-4分鐘 B 5-10分鐘 C 10-15分鐘 D 15-20分鐘
    48、滅菌質量監(jiān)測資料和記錄保留的期限應為下列哪項(D)
    A ≥6個月 B ≥12個月 C ≥18個月
    D ≥36個月
    49、清洗、消毒監(jiān)測資料和記錄的保存期限(A)
    A ≥6個月
    B ≥12個月
    C ≥18個月 D ≥36個月 50、消毒供應中心的英文代碼是(A) A CSSD B TSSD C GSSD D XSSD
    51、是造成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 B ) A 冷凝水 B 冷空氣 C 裝載不當 D 干燥時間不足
    52、B-D試驗用于常規(guī)監(jiān)測的時間是(A) A 每天第一鍋滅菌前 B 每天第一鍋滅菌后 C 新安裝的滅菌器 D 滅菌器維修后
    53、壓力蒸汽滅菌時,包裝材料不可采用(B)
    A 雙層平紋布 B 鋁制盒 C 抗?jié)癜櫦y紙 D 紙塑包裝袋
    54、根據(jù)消毒技術規(guī)范要求,下列哪些不屬于高度危險器材(C) A 導尿管 B 腹腔鏡 C 體溫表 D 透析器
    55、清洗器械時使用軟化水或純化水的作用是(B) A 使器械產(chǎn)生條紋的色斑 B 防止器械產(chǎn)生斑點 C 消毒殺菌作用 D 去除熱源作用
    56、器械潤滑劑的性能特點錯誤的是(D) A 潤滑、防銹的功能,用于保護器械 B 在不銹鋼器械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 C 為水溶性,與人體組織有較好的相容性 D 由石蠟油和乳化劑合成
    57、一次性無菌醫(yī)療用品的儲存下列哪項是不正確的(D) A 存放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物架上
    B 距地面20-25cm C 距墻壁5-10cm D 距地面≥5cm
    58.能準確判斷滅菌包裹內微生物是否被殺滅的監(jiān)測方法是( C) A 化學監(jiān)測 B B-D試驗 C 生物監(jiān)測 D 無菌實驗
    59、清洗后物品質量的檢查下列哪種方法最簡單易行(A) A 目測 B 鏡檢 C 杰力試紙測試 D 隱血試驗 60、設計消毒供應中心時,在風向選擇上應注意(C) A 無菌物品存放區(qū)域應設在風向的末端 B 去污區(qū)域應設在風向的始端
    C 無菌物品存放區(qū)應設在風向的始端 D 以上均對 6
    1、關于手工清洗的適用范圍,下列哪項不正確(D) A 嚴重污染物品的初步處理 B 精密復雜的器械
    C 不能采用機械清洗方法處理的器械 D 一次性醫(yī)療物品 6
    2、采用新的包裝材料和方法進行滅菌時應進行(B) A 物理監(jiān)測 B 生物監(jiān)測 C 化學監(jiān)測 D 以上都做 6
    3、手工清洗時水溫宜為(B) A 15-20℃ B 15-30℃ C 30-45℃ D 20-30℃
    64、清洗消毒器的清洗效果可每 檢測一次(B) A 6個月 B 12個月 C 18個月 D 24個月 6
    5、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應 監(jiān)測一次 (B) A 每月 B 每季度 C 每半年 D 每年
    66、緊急情況滅菌植入型器械時,可在生物PCD中加入 化學指示物 A 2類 B 3類 C 4類 D 5類
    67、滅菌包內放置化學指示物的部位應為(C)
    A 中心部位 B 邊緣 C 最難滅菌部位 D 最上層 6
    8、CSSD內存放、保管、發(fā)放無菌物品的區(qū)域為(B) A 無菌區(qū)域 B 清潔區(qū)域 C 污染區(qū)域 D 以上都不對
    D) ( 6
    9、超聲波清洗時間正確的是(A)
    A 3-5分鐘 B 3-4分鐘 C 5-10分鐘 D 10分鐘以上 70、g/L~2000mg/L浸泡30min~45min. B 有明顯污染物時應采用含氯消毒劑2500mg/L~5000mg/L浸泡至少60min. C 有明顯污染物時應采用含氯消毒劑5000mg/L~10000mg/L浸泡至少60min. D 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劑500mg/L~1000mg/L浸泡30min~45min.
    23、以下關于手工清洗的注意事項描述正確的是(ABCD) A 去除干固的污漬應先用酶清潔劑浸泡,再刷洗或擦洗。 B 刷洗操作應在流動水下進行,防止產(chǎn)生氣溶膠。
    C 管腔器械應用壓力水槍沖洗,可拆卸部分應拆開后清洗。
    D 不應使用鋼絲球類用具和去污粉等用品,應選用相匹配的刷洗用具、用品,避免器械磨損。
    E 手工清洗的水溫宜為30~45℃
    24、超聲波清洗機操作正確的是(ABDE) A 先于流動水下沖洗器械,初步去除污染物。 B 清洗器內注入洗滌用水,并添加清潔劑。 C 水溫應≤50℃
    D 終末漂洗應用軟水或純化水
    E 應將器械放入籃筐中浸沒在水面下,腔內注滿水
    25、使用超聲波清洗器注意事項,下列哪項正確(ABCDE) A 禁止在無水情況下操作
    B 禁止將清洗物品直接放置于超聲清洗器底部 C 水溫應≤45℃
    D 清洗時應蓋好超聲清洗機蓋子,防止產(chǎn)生氣溶膠 E 應根據(jù)器械的不同材質選擇相匹配的超聲頻率
    26、關于清洗消毒器注意事項,描述正確的是(ABCE) A 被清洗的器械、器具和物品應充分接觸水流。 B 器械軸節(jié)應充分打開,可拆卸的零部件應拆開
    C 沖洗、洗滌、漂洗時應使用軟水,終末漂洗、消毒時應使用純化水 D 塑膠類和軟質金屬材料器械,不應使用堿性清潔劑和軟化劑 E 精細器械和銳利器械應固定放置
    27、生物監(jiān)測不合格時,應采取以下哪些措施(ABCDE) A 立即通知使用部門停止使用
    B 盡快召回上次生物監(jiān)測合格以來所有尚未使用的滅菌物品,重新處理,
    同時分析不合格的原因
    C 通知使用部門對已使用該期間無菌物品的病人進行密切觀察 D 檢查滅菌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查找滅菌失敗的可能原因 E 改進后生物監(jiān)測連續(xù)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28、在下列哪些情況下,滅菌器在通過物理監(jiān)測、化學監(jiān)測后,生物監(jiān)測應空載連續(xù)監(jiān)測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ABD)
    A 新安裝的滅菌器 B 移位后的滅菌器 C 維修后的滅菌器具 D 大修后的滅菌器 E 斷電后的滅菌器
    29、以下屬于低溫滅菌的是(ABC)
    A 環(huán)氧乙烷滅菌法 B 過氧化氫等離子滅菌法
    C 低溫甲醛蒸汽滅菌法 D 干熱滅菌法 E 以上都對 30、滅菌包外的標識內容包括以下哪幾項(ABCDE)同27 A 物品名稱 B 檢查打包者姓名
    C 滅菌器編號、批次 D 滅菌日期 E 失效日期
    31、消毒供應中心對各區(qū)域機械通風換氣次數(shù)的要求正確的是(ABC) A 去污區(qū) 10次/小時
    B 檢查、包裝和滅菌區(qū) 10次/小時 C 無菌物品存放區(qū) 4-10次/小時
    D 無菌物品存放區(qū)10次/小時 E 以上都對
    32、儲存酸性氧化電位水的容器要求(ABC) A 避光 B 密閉 C 硬質聚氯乙烯材質 D 塑料制品 E 不銹鋼容器
    33、關于消毒供應中心工作區(qū)域劃分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正確的是(ABDE) A 物品由污到潔,不交叉、不逆流
    B 空氣流向由潔到污 C 去污區(qū)保持相對正壓
    D 檢查、包裝及滅菌區(qū)保持相對正壓 E 去污區(qū)保持相對負壓
    34、無菌物品發(fā)放要求正確的是(ABCDE) A 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 B 確認其有效性
    C 發(fā)放記錄具有可追溯性 D 運送無菌物品的器具保持清潔 E 植入物及植入性手術器械應在生物監(jiān)測合格后方可發(fā)放
    35、壓力蒸汽滅菌器監(jiān)測包括下列哪些(ABCDE) A 物理監(jiān)測 B 化學監(jiān)測 C 生物監(jiān)測 D B-D試驗 E 以上都對
    36、壓力蒸汽滅菌物理監(jiān)測參數(shù)有下列哪些(ABC) A 溫度 B 壓力 C 時間 D 強度 E 體積
    37、不耐高溫醫(yī)療器械的滅菌方法有(ABC) A 等離子低溫滅菌 B 低溫甲醛蒸汽滅菌
    C 環(huán)氧乙烷滅菌 D 壓力蒸汽滅菌 E 干熱滅菌法
    38、無菌物品存放區(qū)防護著裝必備的是(AC)
    A 圓帽 B 口罩 C 專用鞋 D 隔離衣 E 手套
    39、對《醫(yī)院消毒供應中心合格證》的內容包括(ABCD ) A 供應中心地址(具體到樓號樓層) B 發(fā)證機關 C 發(fā)證日期 D 有效期限 E 科室負責人
    40、xx年4月1日衛(wèi)生部衛(wèi)通[xx]10號發(fā)布的強制性衛(wèi)生行業(yè)標準有(ACD) A in,或A0值 ≥3000 ;消毒后繼續(xù)滅菌處理的,其濕熱消毒溫度應 ≥90
    ℃ ,時間 ≥1min 或Ao值 ≥600。
    5、根據(jù)器械的材質選擇適宜的干燥溫度,金屬類干燥溫度 70℃~90℃ ;塑膠
    類干燥溫度 65℃~75℃。
    6、無干燥設備的及不耐熱器械、器具和物品可使用 消毒的低纖維絮擦布 進行
    干燥處理。
    7、穿刺針、手術吸引頭等管腔類器械,應使用 壓力氣槍 或 95%乙醇 進行干燥
    處理。
    8、快速壓力蒸汽滅菌適用于對 裸露物品 的滅菌。
    9、干熱滅菌物品包體積不應超過 10cm×10cm×20cm ,油劑、粉劑的厚度不應
    超過 0.6cm,凡士林紗布條厚度不應超過1.3cm ,裝載高度不應超過滅菌器
    內腔高度的 2/3 ,物品間應留有充分的空間。
    10、干熱滅菌時不應與滅菌器內腔底部及四壁接觸,滅菌后溫度降至 40℃ 以下
    再開滅菌器。
    11、無菌物品存放架或柜應距地面高度 20cm~25cm ,離墻 5cm~10cm ,距天
    花板 50cm 。
    12、無菌物品存放的環(huán)境達到溫度 低于24℃,濕度 低于70%的條件時,使用 紡織品材料包裝的無菌物品有效期宜為14d ;未達到環(huán)境標準時,有效期 為 7d 。醫(yī)用一次性紙袋包裝的無菌物品,有效期宜為 1個月 ;使用一 次性醫(yī)用皺紋紙、醫(yī)用無紡布包裝的無菌物品,有效期宜為6個月;使用 一次性紙塑袋包裝的無菌物品,有效期宜為 6個月 。硬質容器包裝的無 菌物品,有效期宜為 6個月 。
    13、超聲波清洗機水溫應 ≤45℃ ,應將器械放入籃筐中,浸泡在 水面下 ,腔 內注滿水。超聲清洗時間宜為3min~5min ,可根據(jù)器械污染情況適當延長 清洗時間,不宜超過 10min 。
    14、酸性氧化電位水有效氯含量為 60mg/L±10 mg/L ,PH值范圍 2.0~3.0 ,
    氧化還原電位(ORP) ≥ 1100mV ,殘留氯離子 <1000mg/L 。
    15、手工清洗后的待消毒物品,使用酸性氧化電位水流動沖洗或浸泡消毒 2 min ,凈水沖洗 30s,再按標準要求進行處理。
    16、Ao值為評價濕熱消毒效果的指標,指當以Z值表示的微生物殺滅效果為 10K 時,溫度相當于 80℃ 的時間(秒)。
    17、管腔器械是含有管腔內直徑 ≥2mm ,且其腔體中的任何一點距其與外界相
    通的開口處的距離≤其內直徑的 1500倍 的器械。
    18、日常監(jiān)測在檢查包裝時進行,應 目測 或借助 帶光源放大鏡 檢查。清洗后 的器械表面及其關節(jié)、齒牙 應 光潔,無 血漬、污漬、水垢等殘留物質和 銹斑。
    19、濕熱消毒應監(jiān)測、記錄 每次 消毒的溫度與時間或Ao值,應 每年 檢測清 洗消毒器的主要性能參數(shù)。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應 每季度進行監(jiān)測,每次 檢測 3件~5件 有代表性的物品。
    20、生物監(jiān)測不合格時,應盡快召回 上次生物監(jiān)測合格 以來所有尚未使用的滅 菌物品,重新處理,并應分析不合格原因,改進后,生物監(jiān)測連續(xù) 三次合 格后方可使用。
    四、判斷題(20題)
    1、進入人體無菌組織、器官、腔隙,或接觸人體破損的皮膚、粘膜、組織的診
    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應進行滅菌。(√)
    2、去污區(qū)緩沖間應設洗手設施,應用手觸式手水龍頭開關。無菌物品存放區(qū)內 不應設洗手池。(×)
    3、清洗消毒器是具有消毒與滅菌功能的機器。(×)
    4、植入物是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體腔中,留存時間為30天或
    者以上的可植入型物品。(√ )
    5、被朊毒體、氣性壞疽及突發(fā)原因不明的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診療器械、器具
    和物品,使用者應雙層封閉包裝并標明感染性疾病名稱,由CSSD單獨回收處
    理。(√ )
    6、滅菌包裝材料應符合要求,開放式的儲槽可用于滅菌物品的包裝。(× )
    7、手術器械采用閉合式包裝方法,應由2層包裝材料一次包裝。(× )
    8、密封式包裝如使用紙袋、紙塑袋等材料,應使用兩層,適用于單獨包裝的器
    械。(×)
    9、高度危險性物品滅菌包內應放置包內化學指示物,如果透過包裝材料可直接
    觀察包內滅菌化學指示物的顏色變化,則不放置包外滅菌化學指示物。(√ )
    10、快速壓力蒸汽滅菌方法可不包括干燥程序,運輸時避免污染,2小時內使
    用,不能儲存。(×)
    11、環(huán)氧乙烷滅菌器及氣瓶或氣罐應遠離火源和靜電,氣罐可以存放在冰箱中。
    (× )
    12、過氧化氫等離子滅菌物品及包裝材料可以含有植物性纖維材質。(× )
    13、發(fā)放時應確認無菌物品的有效性,植入物及植入性手術器械應在生物監(jiān)測合
    格后才可以放行。(√ )
    14、無菌物品存放區(qū)工作人員上崗時必須戴圓帽、口罩、專用鞋。(×)
    15、去除干固的污漬應先用含氯消毒劑浸泡,再刷洗或擦洗。(× )
    16、刷洗操作應在水面上進行,防止產(chǎn)生氣溶膠。(×)
    17、管腔類器械應用壓力水槍沖洗,可拆卸部分可以不用拆開清洗。(×)
    18、可以使用鋼絲球類用具去除銹跡較多的器具,不應使用去污粉。(×)
    19、金屬器械在終末漂洗過程中應使用潤滑劑,塑膠類和軟質金屬材料器械,不
    應使用酸性清潔劑和潤滑劑。(√ )
    20、酸性氧化電位水長時間排放可造成排水管路的腐蝕,故應每次排放后在排放 少量堿性還原電位水或自來水。(√)
    五、簡答題(10題)
    1、CSSD的工作人員應掌握哪些知識與技能? 答:(1)各類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滅菌的知識與技能。
    (2)相關清洗、消毒、滅菌設備的操作規(guī)程。
    (3)職業(yè)安全防護原則和方法。
    (4)醫(y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相關知識。
    2、CSSD的輔助區(qū)域與工作區(qū)域分別包括哪些區(qū)域?
    答:(1)輔助區(qū)域包括工作人員更衣室、值班室、辦公室、休息室、衛(wèi)生間
    等。
    (2)工作區(qū)域包括去污區(qū)、檢查、包裝及滅菌區(qū)(含獨立的敷料制備或
    包裝間)和無菌物品存放區(qū)。
    3、CSSD的工作區(qū)域劃分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答:(1)物品由污到潔,不交叉、不逆流。
    (2)空氣流向由潔到污;去污區(qū)保持相對負壓,檢查、包裝及滅菌區(qū)保
    持相對正壓。
    4、CSSD的封包的要求有哪些?
    答:(1)包外應設有滅菌化學指示物。高度危險性物品滅菌包內還應放置包 內化學指示物;如果透過包裝材料可直接觀察包內滅菌化學指示物
    的顏色變化,則不放置包外滅菌化學指示物。
    (2)閉合式包裝應使用專用膠帶,膠帶長度應與滅菌包體積、重量相適
    宜,松緊適度。封包應嚴密,保持閉合完好性。
    (3)紙塑袋、紙袋等密封包裝其密封寬度應≥6mm,包內器械距包裝袋封
    口處≥2.5。
    (4)醫(yī)用熱封機在每日使用前應檢查參數(shù)的準確性和閉合完好性。
    (5)硬質容器應設置安全閉鎖裝置,無菌屏障完整性破壞時應可識別。
    (6)滅菌物品包裝的標識應注明物品名稱、包裝者等內容。滅菌前注明
    滅菌器編號、滅菌批次、滅菌日期和失效日期。標識應具有追溯性。
    5、CSSD的無菌物品的卸載要求有哪些?
    答:(1)從滅菌器卸載取出的物品,待溫度降至室溫時方可移動,冷卻時間
    應>30min。
    (2)每批次應確認滅菌過程合格,包外、包內化學指示物合格;檢查有
    無濕包現(xiàn)象,防止無菌物品損壞和污染。無菌包掉落地上或誤放到
    不潔處應視為被污染。
    6、氣性壞疽污染器械的處理流程是什么?
    答:應符合《消毒技術規(guī)范》的規(guī)定和要求。應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
    劑1000mg/L~2000mg/L浸泡30min~45min后,有明顯污染物時應
    采用含氯消毒劑5000mg/L~10000mg/L浸泡至少60min后,再按照
    本標準5.3~5.8進行處理。
    7、壓力蒸汽滅菌的生物監(jiān)測結果應如何判斷?
    答:陽性對照組培養(yǎng)陽性,陰性對照組培養(yǎng)陰性,試驗組培養(yǎng)陰性,判定為
    滅菌合格。陽性對照組培養(yǎng)陽性,陰性對照組培養(yǎng)陰性,試驗組培養(yǎng)陽
    性,則滅菌不合格;同時應進一步鑒定試驗組陽性的細菌是否為指示菌
    或是污染所致。
    8、壓力蒸汽滅菌前的準備有哪些? 答:(1)每天設備運行前應進行安全檢查,包括滅菌器壓力表處在“零”的
    位置;記錄打印裝置處于備用狀態(tài);滅菌器柜門密封圈平整無損壞,
    柜門安全鎖扣靈活、安全有效;滅菌柜內冷凝水排出口通暢,柜內
    壁清潔;電源、水源、蒸汽、壓縮空氣等運行條件符合設備要求。
    (2)進行滅菌器的預熱。
    (3)預真空滅菌器應在每日開始滅菌運行前空載進行B-D試驗。
    9、壓力蒸汽滅菌的化學監(jiān)測包括哪些? 答:(1)應進行包外、包內化學指示物監(jiān)測。具體要求為滅菌包包外應有化
    學指示物,高度危險性物品包內應放置包內化學指示物,置于最難
    滅菌的部位。如果透過包裝材料可直接觀察包內化學指示物的顏色
    變化,則不必放置包外化學指示物。通過觀察化學指示物顏色的變
    化,判定是否達到滅菌合格要求。
    (2)采用快速壓力蒸汽滅菌程序滅菌時,應直接將一片包內化學指示物
    置于待滅菌物品旁邊進行化學監(jiān)測。
    醫(yī)院消毒中心工作總結【篇3】
    醫(yī)院消毒供應中心工作制度
    1、消毒供應中心承擔醫(yī)院內各科室所有重復使用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滅菌及無菌物品的供應。
    2、工作人員必須熟悉各類器械的性能、用途、分類清洗方法、消毒、保養(yǎng)、包裝和滅菌方法,嚴格執(zhí)行各類物品的處理流程,保證器械物品完整、性能良好。
    3、各區(qū)人員相對固定,工作人員必須遵守標準防護原則,認真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職責及操作流程,有效防范工作缺陷和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4、工作人員應分工明確,相互協(xié)作,共同完成各項任務,做好相關統(tǒng)計工作。
    5、愛護科室環(huán)境和財產(chǎn),勤儉節(jié)約。 6、嚴格控制人員出入,非本科室人員未盡許可不得隨意進入工作區(qū)域,各區(qū)人員不得隨意跨區(qū)。
    7、樹立職業(yè)防護意識,做好個人防護,確保職業(yè)安全。
    8、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定期收集意見及建議,不斷改進工作。
    1
    小編精心推薦
    醫(yī)院工作總結 | 醫(yī)院年度工作總結 | 醫(yī)院年終工作總結 | 醫(yī)院個人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