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設計1000字(合集10篇)

字號:


    馬上就要迎接2023活動了,此時做好活動方案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顒臃桨缚梢员WC活動開展的更加有序,這次的活動方案又怎么能夠落下呢!你的活動方案有沒有通過呢?在這里,你不妨讀讀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設計,請閱讀,或許對你有所幫助!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設計 篇1
    幼兒園小班活動設計――親親小雨(科學)
    目的:
    1.獲取有關雨的信息,體驗雨中樂趣。
    2.傾聽雨聲,模仿雨打在不同物體上發(fā)出的聲音。
    3.感知雨水與動植物的關系,萌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準備:
    1.荷葉、塑料大蘑菇、小傘、搪瓷臉盆、報紙等。
    2.每人一雙雨靴、一件雨衣。
    3.花、草、烏龜、青蛙、小鴨等頭飾若干。
    過程:
    1.產(chǎn)生興趣
    ①昨天天氣預報說今天要下雨???現(xiàn)在果然下雨了,我們一起到雨中玩玩吧!
    ②請幼兒穿上雨靴和雨衣一起走出活動室。
    2.體驗雨中樂趣
    ①引導幼兒說說雨打在手上、臉上有什么感覺,嘗嘗雨水是什么滋味的。
    ②請幼兒看看雨是怎樣從天上落下來的,然后用相應的動作表示出來。
    ③鼓勵幼兒想出各種方法(可借助玩具材料)在雨中玩耍。
    ④讓幼兒安靜地傾聽雨打在小傘、蘑菇、搪瓷臉盆、報紙、荷葉等物體上發(fā)出的聲音,并自由模仿。
    ⑤請幼兒分別到大型玩具和屋檐下聽一聽雨滴的聲音,看一看雨打在地上濺起的水花以及雨水流向下水道的景象。
    3.初步感知雨水與動植物的關系
    ①提供花、草、烏龜、青蛙、小鴨等頭飾,讓幼兒分別扮演這些動植物,體驗雨水與動植物的關系。教師可示范扮演花姐姐,說:“我是花姐姐,喝了雨水(做喝雨水狀)特別舒服,花也開得更大更漂亮?!?BR>    ②請幼兒分別以自豈扮演的角色口吻說出與雨水的關系。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設計 篇2
    大班科學教案――好玩的沙
    一、活動題目
    好玩的沙――巧提沙
    二、活動目標
    通過玩巧提沙的游戲,讓幼兒探索提沙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愛動腦筋的習慣。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干沙、濕沙、一次性塑料杯子、筷子、吸管、毛線、竹簽等。
    五、活動過程
    探究的問題:不用手端,能把裝沙的杯子提起來嗎?
    幼兒討論。
    (1)不能提起來。
    (2)把筷子插到沙子里。
    (3)我把毛線一頭埋在沙子里。
    (4)我用樹葉提沙。
    (5)我用吸管提沙。
    試一試。
    (1)把筷子插到沙子里,將沙壓緊。
    (2)把毛線一頭插到沙子里,將沙壓緊。
    (3)把吸管插到沙子里,將沙壓緊。
    (4)把水彩筆插到沙子里,將沙壓緊。
    說一說我的實驗。
    (1)我用毛線把杯子提起來了。
    (2)我用水彩筆把杯子提起來了。
    (3)我用筷子把杯子提起來了。
    畫一畫:我的實驗過程。
    六、注意事項
    注意幼兒玩沙時不能用沙撒向他人。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設計 篇3
    主要涉及領域:科學
    活動目標:
    1.學習6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運算,會看圖列式,并懂得算式中各數(shù)的實際含義。
    2.能相互協(xié)作共同完成任務。
    3.對數(shù)學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七個小矮人頭飾若干,游戲操作材料,膠水若干,flash課件。
    活動過程:
    1.設置情景,激起幼兒興趣。
    七個小矮人外出回來,發(fā)現(xiàn)白雪公主不見了,非常焦急。正在這時郵遞員小烏龜送來了一封信,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師:(讀一遍信)小矮人們:白雪公主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我囚禁在了城堡里面,我馬上就可以變成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了,路上已經(jīng)被我施了魔法,你們快放棄營救白雪公主吧,哈哈哈……小勇士們,你們有信心救出白雪公主嗎?(有!)好,那我們出發(fā)吧!
    2.第一關:通往城堡的小路一復習6的分和與組成。
    師:這里是通往城堡的一條小路,可是被惡毒的皇后施了魔法,竟然有很多大蜘蛛擋住了去路,我們怎么過去呢?瞧,那有個指示牌,我們一起來看看上面寫了些什么。(讀一遍指示牌內(nèi)容:只有用含有正確答案的數(shù)字之箭才能將蜘蛛殺死)那我們先來看看這些蜘蛛身上到底隱藏著什么樣的難題吧!個別回答。(利用在蜘蛛身上畫出6的分成式的方法,引導幼兒說“因為6可以分成1和5,所以應該用含有6的數(shù)字之箭射下那只蜘蛛。)集體回答。(引導幼兒說出6可以分成2和4,所以應該用含有2的數(shù)字之箭射下那只蜘蛛。以此方法,說出6可以分成3和3,4和2合起來是6……幫助幼兒復習6的組成)
    3.第二關:城堡大門——看圖列式,并能說出算式中各數(shù)表示什么。
    師:你們看這是什么地方?(城堡大門)
    可是城門被施了魔法,必須按對密碼才可以,這可怎么辦?看,有個通告!(讀一遍通告)(請你根據(jù)大門上顯示的圖片列出相應的算式,你會發(fā)現(xiàn)驚喜!)
    我們趕緊來看看有哪些題目吧!(根據(jù)相應的圖片,請幼兒列出相應算式3+3=66—2=41+5=6……)
    師:你們真聰明,列出了所有的算式。你們看,城門打開了,我們趕快走吧。
    4.第三關:修橋過河——找出相應的答案。
    師:你們看,惡毒皇后的宮殿就在河對岸,但是唯一的小橋被皇后破壞了,我們不能走橋上,而且也不能游過去,因為河里有鱷魚,會被鱷魚吃掉。
    幼:河面上飄著好多被破壞的木板,我們可以修橋。
    師:可是怎么才能將小橋修好呢?小勇士們,你們仔細看看。
    師:哦,原來每個木板上都有一道算式題,我們只要幫算式題找到正確的答案,就能將小橋修好,就能安全過河?,F(xiàn)在,我們一起來試試看吧。
    幼兒逐一撈起木板,并將加減算式補充完整。
    師:你們真棒,小橋修好了,現(xiàn)在我們可以安全過
    河嘍。
    5.(分組操作)找出惡毒的皇后——進一步鞏固6的加減運算。
    師:皇后的宮殿到了,可是她卻躲起來了,我們一起把她找出來,好不好?
    現(xiàn)在我們分三個小組,每組桌上有一張大的圖片和一些小的卡片,大圖片的空白處有很多算式題,請你們在數(shù)字卡片中找到相應的得數(shù),然后貼到對應的算式題上。最后我們把三幅大圖拼起來,到時皇后就會出現(xiàn)啦。(幼兒分組操作)(將皇后的圖片分成三部分,頭、身體、腿,像拼圖一樣,大圖片上是含有題的輪廓,小卡片是數(shù)字,等到幼兒把數(shù)字貼到相應的地方,將大圖片反過來就看到眼睛、鼻子、嘴巴、身體、胳膊、腿了。再將三幅圖片拼起來就是皇后了。)
    6.活動結束。趕走皇后,救出白雪公主。
    師:你們看皇后出現(xiàn)了,她被我們打敗啦,我們趕緊去救白雪公主吧!七個小矮人在城堡中找到公主。
    全體幼兒在音樂聲中走出教室去接白雪公主。
    摘自:《學前教育新視野》20xx.02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設計 篇4
    中班活動設計――寶寶不見了
    一、活動題目
    “寶寶”不見了
    二、活動目標
    通過實驗活動,感知糖和肥皂溶解得快慢與它們的體積和狀態(tài)有關。
    三、適用對象
    4~5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玻璃杯、一次性湯匙、不同形狀的糖(粉狀白糖、方糖、冰糖)、肥皂兩塊(大小相同)、鹽、溫水、冷水等。
    五、活動過程
    1、瓶里裝有同樣重量的白糖、方糖、冰糖。想一想,如果把這些糖分別放人盛有同樣多冷水的杯子里,哪種糖溶解得快。
    2、幼兒討論。
    (1)白糖溶解得最快。
    (2)方糖第二。
    (3)冰糖最慢。
    3、做一做。
    (1)將兩塊同樣大小的冰糖分別放人盛有冷水和熱水的玻璃杯中,哪一杯里的冰糖溶解得快?
    ①在熱水杯中的冰糖溶解得快。
    ②水是黃色的。
    (2)兩塊大小一樣的肥皂寶寶,將其中的一塊切碎;然后分別放入水溫相同、水量相同的兩個杯中,哪個杯里的肥皂溶解得快?
    ①切碎后的肥皂溶解得快些。
    ②整塊的肥皂溶解得慢。
    (3)將兩勺鹽寶寶同時放入水溫相同的兩個杯里,其中一杯用小勺攪拌,哪個杯里的鹽寶寶溶解得快?
    ①用小勺攪拌溶解得特別快。
    ②不攪拌的鹽溶解得慢。
    4、說一說,怎樣使“寶寶"在水中溶解得快。
    (1)提高水溫?!皩殞殹比芙獾煤芸欤蝗鐪厮訑嚢璧姆椒?。
    (2)實驗前把東西弄成碎塊。
    (3)東西放入水中時,不停地攪拌。
    六、注意事項
    1.實驗前讓幼兒討論,哪些物品在水中容易溶解。
    2.提供切碎物品的刀不應太鋒利,教師應正確引導握刀方法,以免傷手。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設計 篇5
    涉及領域:科學
    設計意圖:
    數(shù)學活動對幼兒來說,是絕對的抽象思維,同時也需要有一定的邏輯能力,而且數(shù)學活動大都枯燥乏味,幼兒在接受的過程中難以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如果把數(shù)量關系和數(shù)學的概念以一種情境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就能為幼兒所接受,使幼兒在游戲中感受實物的數(shù)量與數(shù)字的關系,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教學中,我把貼近幼兒生活經(jīng)驗活動以游戲的方式融人了數(shù)學的內(nèi)容,引導幼兒在真實的情境和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學習數(shù)學。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10以內(nèi)數(shù)量,能將相應的數(shù)量與數(shù)字相匹配。
    2.不受圓點排列形式的干擾,能獨立數(shù)出圓點的準確數(shù)量。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
    (1)幼兒具備10以內(nèi)點數(shù)的能力。
    (2)幼兒具備5以內(nèi)數(shù)量及數(shù)字匹配的能力。
    2.物質準備:
    (1)各種水果圖片(背面貼有不同排列形式的6—10個圓點)。
    (2)貼有6—10數(shù)字的筐。
    (3)仿真蔬菜若干、l—10數(shù)字卡片和小碗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1.做手指操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我們一起來表演手指操《七個阿姨來摘果》,想一想阿姨們都摘到了什么水果呢?
    兒歌: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個阿姨來摘果。七個果子擺七樣,蘋果、桃、柿子、李子、栗子、梨。
    表演后提問:說一說你最喜歡吃的水果是什么?
    (自評:以手指操的形式開始,不僅融入了語言領域的內(nèi)容,而且手指謠是幼兒喜歡的活動。幼兒在表演的過程中完全放松,同時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提問鋪墊。用“你喜歡吃什么水果”的問題,引發(fā)幼兒自由表達的欲望,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并以這種敘述式問題激發(fā)其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摘水果,數(shù)圓點。
    (1)請幼兒觀察帶有各種“水果”的圖片。
    師:小朋友看一看,這里有些什么水果?”“請小朋友每人摘一個你喜歡的水果吧
    (2)幼兒找一找水果上的“秘密”。
    師:這些好吃的水果上還藏著一個小秘密,你發(fā)現(xiàn)了嗎?
    幼兒發(fā)現(xiàn)“秘密”后提問:“你摘的水果背面有幾個圓點?”鼓勵幼兒獨立點數(shù),并做到正確的點數(shù)圓點數(shù)量。
    師:如果你的水果后面有6個圓點應該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呢?
    (自評:圖片形象真實,幼兒輕松的認出各種水果,而且能說出自己喜歡的水果是什么,還能從口感和外觀上介紹自己喜愛的原因。中班幼兒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定好目標馬上取到了自己喜歡的“水果”。同時“秘密”很輕松的就被發(fā)現(xiàn)了,有幾名幼兒在剛取到水果時就發(fā)出了“這圓點是什么”的疑問,我便隨機請發(fā)現(xiàn)秘密的幼兒數(shù)了數(shù)其水果背面的圓點數(shù)量,順利的過渡到了下一環(huán)節(jié)。而且幼兒都積極數(shù)起了自己水果上的圓點,并與同伴交流起來。但是在數(shù)的過程中個別幼兒被圓點排列的形式所干擾,數(shù)錯了數(shù)量,我及時與幼兒一起用正確的方式數(shù)出正確的量)
    3.找數(shù)字,送水果。
    (1)幼兒按水果背面的圓點數(shù)選擇相對應數(shù)字的小筐。
    師:請你根據(jù)你水果圖片上的圓點找到它的朋友吧。如果你的圓點是8個那么應該放在幾號筐呢?
    幼兒開始操作。
    (2)師生共同檢驗水果數(shù)量與筐上的標號是否匹配。
    師:請你看一看筐中有沒有不合格產(chǎn)品呢?
    如有錯誤,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把匹配錯誤的水果放到正確的筐中。
    (自評:此環(huán)節(jié)請幼兒來當檢驗員,不僅鞏固了幼兒對數(shù)與量關系的對應,還提高了幼兒對錯誤的識別能力。僅有個別幼兒發(fā)生匹配錯誤的現(xiàn)象,在老師和同伴的幫助下最終都能完成任務。)
    4.取水果蔬菜。
    (1)教師分發(fā)數(shù)牌請幼兒認讀。
    師:我這里還帶來了許多數(shù)字寶寶,請你們每人取一個數(shù)字卡片,并讀一讀它是幾!
    (2)幼兒根據(jù)手上的數(shù)牌及要求,取相應數(shù)量的水果或蔬菜。
    提出要求:根據(jù)數(shù)字取相應數(shù)量的同一類別的物品,如手上的數(shù)字牌是6就只能取6個水果類或蔬菜類的物品,不能混合拿取。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意愿自由拿取,教師隨機檢驗,如有錯誤要及時提示幼兒按要求正確的拿取。
    (自評: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我加入了仿真蔬菜,不僅在視覺上讓幼兒感覺新鮮有趣,同時提出了干擾性要求,不僅要求幼兒數(shù)字與量的匹配,同時要能正確的區(qū)分是水果還是蔬菜,融人分類的內(nèi)容,增強了游戲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幼兒在取回物品后都主動與同伴交流起來,講述著自己的“成果”。)
    活動延伸:
    1.投放更多水果或蔬菜進入?yún)^(qū)角,引導幼兒在游戲中探索更多數(shù)的玩法,繼續(xù)感受不同玩法的樂趣。
    2.根據(jù)幼兒興趣點生成,引導幼兒說一說蔬菜水果中的營養(yǎng)等相關活動,進一步挖掘數(shù)學活動中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探索性教育活動。
    摘自:《學前教育新視野》20xx.03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設計 篇6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顏色在哪里?
    設計意圖:
    讓小班的幼兒成為色彩世界的探索者,學會發(fā)現(xiàn)哪里有顏色?從而使幼兒認識色彩不僅存在于顏料中,更存在于大自然和我們身邊的事物中。
    活動目標:
    1認識顏色(主要是紅、黃、藍、綠);
    2引導幼兒探索周圍事物的顏色;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實物投影儀、錄音機、錄音帶,自制的紅、黃、藍、綠色的小精靈各一只。
    2、紅、黃、藍、綠色的地墊各20塊。
    3、幼兒用書(科學“美麗的顏色”)。
    活動過程:
    一、展示各種顏色的小精靈,請幼兒說出各種顏色的名稱。
    二、進行“顏色捉迷藏”的游戲。
    1、出示紅精靈,然后請幼兒蒙住眼睛,老師把紅精靈放在教室內(nèi)某一有紅色物品的地方,或者某位穿紅色衣服的幼兒
    2、放好以后請幼兒睜開眼,由老師提供線索,在請自愿的幼兒去找小精靈。
    3、其他顏色的小精靈也同樣進行游戲。
    4、可請幼兒來藏顏色小精靈。
    三、用投影儀展示科學“美麗的顏色”,請幼兒看看顏色小精靈還在哪些地方?
    四、游戲“顏色找家”
    將各種顏色的地墊隨意鋪在地上,請幼兒聽音樂做動作,邊聽音樂邊在墊子外面隨意走或跑。當音樂停止時,老師說:“到黃色的家”,小朋友要立刻找。音樂開始又重新進行游戲。
    五、延伸活動“顏色尋寶”
    幼兒分組到戶外比賽采集各種顏色的東西,看哪一組采集到的顏色最多為勝。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設計 篇7
    主要涉及領域:科學
    設計意圈:
    春天是個美好的季節(jié),萬物生發(fā)?!缎≈窆S》選材來自于中班“春天來了”的主題活動。本次教學活動從幼兒的實際生活出發(fā),意在讓幼兒感知竹筍的基本特征并了解其從竹筍生長到竹子的變化過程,引導鼓勵他們關注自然現(xiàn)象的不斷變化。同時幼兒在嘗試剝筍的過程中能體驗自己動手的樂趣,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知識、技能、情感能得到相通。
    活動目標:
    1.感知竹筍的基本特征并了解其生長變化的過程。
    2.在嘗試剝筍的過程中體驗樂趣。
    活動準備:課件、禮物包裹、竹筍生長過程圖、竹筍若干。
    活動過程:
    1.猜猜、說說,引發(fā)幼兒興趣
    師:(出示大熊貓圖片)今天大熊貓收到了朋友們送的一份神秘禮物,它們是大熊貓最愛吃的東西。你們猜是什么?(竹子)
    師:你們猜對了,大熊貓最愛吃的就是竹子。(出示竹子圖片)
    師:可是竹子那么長,包裹那么小,裝得下嗎?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請一位小朋友來摸摸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包裹里的東西摸起來什么感覺?你覺得是什么呢?
    答案揭曉:竹筍。
    師:竹筍是什么形狀的?是什么顏色的?是軟的還是硬的?
    幼兒觀察討論。
    小結:原來竹筍上面尖尖的,下面粗粗的,是圓錐形的;外面包著一層筍殼,顏色有些是褐色的,還帶點黃,有深有淺;而且竹筍摸起來是硬硬的。
    2.玩玩、剝剝,認識竹筍
    師:可是熊貓最愛吃竹子,為什么要送一根竹筍呢?你能猜出這個秘密嗎?
    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想法自由回答。
    師:小朋友說得真棒,原來竹筍長大了就變成竹子了。
    師:竹筍是怎樣長大的呢?(出示竹筍生長過程圖)
    請幼兒排序竹筍生長過程,并做動作扮演。
    師:這里有很多竹筍,熊貓也想要請你們吃,可是現(xiàn)在就能吃嗎?(要剝殼)
    師:筍寶寶的秘密藏在它的衣服里,現(xiàn)在請你去試一試,剝一剝。幼兒操作剝筍。
    師:請你說說你是怎么剝的才不破?你用什么辦法剝的這么快?
    小結:原來剝筍要輕輕地,一層一層剝才不會破。
    兒歌總結:小朋友們快快來,我們一起來剝筍,從外剝到里,從下剝到上,一層一層往里剝,筍寶寶露臉微微笑。
    3.結束
    師:筍剝好了,我們送廚房請阿姨去制作美味的菜肴吧。
    教學反思:
    在組織本次教學活動之前,我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為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調動他們積極參與活動,我準備了教具禮物盒,并制作了簡潔的ppT課件,引導幼兒進入活動情境。為了豐富活動的形式,并使幼兒對竹筍的生長過程有形象的認識,我準備了四張手繪的竹筍從破土而出到長成竹子的過程圖。為了滿足所有幼兒的操作,讓他們在嘗試剝筍的過程中體驗樂趣,我為幼兒準備了人手一根竹筍。
    孩子們都知道熊貓最愛吃竹子,不過都不太知道竹筍和竹子之間有著特別的秘密。當我請孩子摸著新鮮的竹筍時,有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摸上去是硬硬的,長長的……我班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還是比較豐富的,在揭曉答案之后,都能說出這是竹筍。隨后,我們一起觀察討論了竹筍的外形特征,孩子們發(fā)現(xiàn)竹筍外面的筍殼是黑黑的,也有淡淡的黃色;對于竹筍的形狀——圓錐形,大家的經(jīng)驗還不是很豐富,但是也有幼兒能說出上面尖尖的,下面粗粗的圓圓的特征。幼兒們從筍的顏色、形狀、感覺等方面說了自己的發(fā)現(xiàn),很全面,但對于竹筍和竹子之間的關系卻還是比較茫然。在經(jīng)過我的引導與提示,以及觀察比較了四張竹筍長成竹子的過程圖之后,孩子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原來竹筍是竹子的幼苗,它長大了,就變成了竹子。
    活動中孩子們不僅用眼睛看,還嘗試著用手去剝一剝。孩子們在探索剝筍的過程中,有些剝得比較快,比如琪琪,動作非常迅速,而有些幼兒操作剝筍比較慢,花了較長的時間。在分享交流環(huán)節(jié),我請了琪琪介紹自己剝筍的方法:原來她是一層一層從下往上剝的,而且要剝完所有的黑色筍殼,露出淺黃色筍寶寶才算是完成了。而我們班很多孩子是從筍的上部尖尖頭開始入手的,殼比較硬,很難順利剝下來,因此影響了剝筍的速度。最后,我利用兒歌的形式總結了剝筍的正確方法:“小朋友們快快來,我們一起來剝筍,從外剝到里,從下剝到上,一層一層往里剝,筍寶寶露臉微微笑?!币砸龑в變簩σ粚右粚觿児S有比較形象的了解。
    本次教學活動還是比較順利的,選擇小竹筍符合春天的季節(jié)特征,迎合了幼兒認識、觀察植物變化的目標要求。我班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比較豐富,對竹筍并不陌生,通過本次活動又加深了他們對竹筍的認識。孩子們在仔細觀察與討論中了解了竹筍的外形特征和竹筍長成竹子的變化過程,在剝筍的過程中又掌握了剝筍這一生活技能。但是,在活動中感覺幼兒沒有完全盡興,剝的不過癮。因此可延伸剝筍活動時間,活動結束鼓勵幼兒在家?guī)椭职謰寢寗児S做家務。
    摘自:《學前教育新視野》20xx.03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設計 篇8
    幼兒園科學活動設計――小麥的一生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尊重農(nóng)民的辛勤勞動,養(yǎng)成愛惜糧食的習慣。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腦思考能力和反映能力。
    3.引導幼兒認識小麥的生長過程及其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活動準備:
    1.錄有小麥的生長過程的光盤;兒歌《大饅頭,哪里來》。
    2.實物小麥一株,麥粉制的食品,麥桿工藝品。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形式導入,引導幼兒了解小麥的外形特征和組成部分,認識其根、莖、葉的形狀;并了解小麥的播種和收獲季節(jié)。
    1.師:小朋友都見過小麥嗎?它長得什么樣?
    讓孩子自由討論小麥的外形特征和組成部分。
    2.出示實物小麥,引導幼兒了解小麥的外形特征和組成部分,認識其根、莖、葉的形狀:小麥的莖俗稱麥秸,空心、有節(jié)、光滑、葉狹長;莖的頂端長麥穗,麥穗有針一樣的麥芒,麥穗成熟筆墻鴰粕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設計 篇9
    幼兒園科學活動設計:水和油
    活動目標
    1觀察油和水混合時互不相溶的現(xiàn)象,激發(fā)探索興趣。
    2.了解哪些物品可以去除油漬。開拓視野。
    活動準備
    1.幼兒初步認識了洗滌用品。
    2.燒杯、攪棒每人一套;油、水、洗衣粉、洗潔精、蔬果凈、洗手液、肥皂水、雪碧、鹽各四份;每人一塊有油漬的毛巾;連線標記卡(附后)。
    3.制作課件:《小雞和小鴨洗澡》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提出問題:①桌上的杯子里裝的是什么?(油和水)②它們有什么用處呢?
    2.既然油和水有那么多的用處,那我們來做個好玩的實驗。小朋友們想一想.把油和水倒在你們面前的杯子里,會怎么樣呢?(幼兒猜測并做出回答)
    3.勘兒動手操作并得出結論。(教師引導:可以先倒入水,也可以先倒入油;可以油多一些,也可以水多一些,或者一樣多.看看油和水在杯子里會發(fā)生什么變化.產(chǎn)生什么現(xiàn)象)
    4.小結:水和油互不相溶。無論用什么方法,總是油在上,水在下。
    二、基本部分
    1.舉一些常見事例.并播放課件《小雞和小鴨洗澡》,引出生活中油和水互不相溶的現(xiàn)象,加深幼兒印象。提問:
    ①小雞和小鴨在水里的時候,它們的羽毛怎樣了?
    ②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小鴨的羽毛上有一層保護油層,水不能侵入到里面.它們的羽毛一抖,水就從羽毛上滑掉了,所以小鴨洗澡的時候,身上干干的;而小雞羽毛上沒有這種保護油層.小雞一到水里,羽毛就浸濕了.變成了一只落湯雞。)
    2幼兒操作.感知能去掉油漬的物品。
    ①剛才小朋友說了油的許多好處,可是有時候油也會帶給我們很多麻煩。昨天我吃飯的時候不小心把油滴在衣服上了.有什么方法來去掉油漬呢?
    ②出示準備好的實物,請幼兒說說哪些東西能和水溶在一起.并能去掉油漬。
    ③請幼兒清除毛巾上的油漬,得出
    結論:洗衣粉、洗潔精、肥皂水等能去除油漬,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洗滌用品。
    三、結束部分
    1.提問:小朋友還認識哪些洗滌用品?每種洗滌用品都有不同的作用,你知道它們各自的作用嗎?
    2.給標記卡連線:每位小朋友椅子下面都有一張連線卡,上面是洗衣粉、洗沽精、洗手液、蔬果凈,想想它們分別用來干什么,然后用直線和下面的水果、衣服、碗、手連起來。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設計 篇10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有魔力的水
    活動目標
    1.通過玩水,激發(fā)幼兒對科技的興趣;
    2.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易拉罐(靠近其底部的壁上用釘子鉆2-5個大小一樣的孔,小孔間距為0.5公分)、空眼藥水瓶、底部用蠟筆涂染的小紙盒(底部應涂滿、涂均勻)、大小一樣的玻璃板(玻璃板周圍用膠面貼好)、迷迷轉(把乒乓球剪成半圓形或月牙形,可裝飾上可愛的小人或圖案)、鏡子。(不要太小)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似謎語引出主題――水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請你們猜猜看,這個謎語說的是誰:――小溪里散步、池塘里睡覺、江河里奔跑、大海里舞蹈?”(水)
    2、結合從前學習的經(jīng)驗,說說水是什么樣的。
    “你們喜歡水嗎?喜歡和水做好朋友一起玩嗎?以前我們玩過水,水是什么樣的呢?”(幼兒自由回答:透明的、沒有顏色、沒有味道、會流動的)“今天,咱們再來玩一玩、看一看水還有什么秘密?!?BR>    進行部分:
    1、會握手(抱在一起)的水。
    把幼兒帶到大水盆旁讓幼兒自由玩水,老師可跟蹤指導和幼兒一起玩。(甩手后擦手回座位坐好)第一次小結:剛才你是怎么玩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幼兒回答:……
    老師:“真好玩,水會像握手一樣粘在一起、抱在一起、水抱在一起后還能不能分開呢?怎樣讓他們分開呢?在水流的什么部位一握,水更容易粘在一起呢?請你們再去玩一玩水,等一會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我”(老師和幼兒一起玩,重點指導幼兒發(fā)現(xiàn)水怎樣粘在一起又分開,怎樣捏水水易粘在一起,甩手回座位坐好。)
    第二次小結:你是怎么玩的?水粘在一起后還能分開嗎?在什么部位捏水水容易粘在一起呢?
    幼兒自由發(fā)表自己的發(fā)現(xiàn),通過第二次玩,能發(fā)現(xiàn)上述問題。
    師:水怎么會粘在一起呢?還是請小水滴告訴我們吧!
    2、調皮的小水滴。
    (1)請幼兒在小油盒上用裝滿水的眼藥瓶輕輕擠出一滴小水滴,先看看小水滴是什么樣的,像什么(幼兒自由說),再把油盒輕輕地晃動看小水滴會怎樣(會滾動、會跑),再多在油盒里滴小水滴,看這么多小水滴在一起會怎樣(變成大水滴、流動起來),如果我們滴上好多好多的小水滴,它們會怎樣?(會變成水流動起來)
    (2)再讓幼兒在小鏡子上滴一滴小水滴,看看小鏡子上的小水滴是什么樣的(散開的、一片片的),多滴上一些小水滴看看它們會怎樣(也會抱在一起)。
    小結:小水滴真調皮,跑到小油盒里時它是(幼兒接著說:像小球一樣、像小豆子一樣圓圓的),跑到鏡子上時,它又是(幼兒接說:散開的,一片片的)但是它們都能(幼兒接著說:抱在一起吸在一起)。抱在一起的水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
    3、不容易分開的鏡子。
    師:“現(xiàn)在請你們再去玩一玩水看看這次你又能發(fā)現(xiàn)什么”。
    老師和幼兒一起玩水里的鏡子,試著把合在一起的鏡子掰開,感覺鏡子此刻不容易被掰開(請幼兒甩手回來)。
    小結:你是怎么玩的,(把鏡子掰著玩),為什么鏡子不容易掰開呢?(因為鏡子中間有水)是水把兩面鏡子粘在一起了,水的力量可真大呀。
    4、迷迷轉。
    師“今天教師還給你們帶來了好玩的迷迷轉(拿出迷迷轉),你們看它們多漂亮呀,它們最喜歡在鏡子上轉圈跳舞了,你們能不能幫幫他們呢。”(幼兒自由探索迷迷轉的玩法)
    第一次小絡你們是怎樣玩的(把迷迷轉放在鏡子上玩的),我也像小朋友那樣把迷迷轉放在鏡子上,可它為什么老掉下來呢?(因為沒有水粘它,要滴上水)小朋友真聰明,迷迷轉不光和鏡子是好朋友,還喜歡和小水滴做好朋友,有了小水滴,迷迷轉就像穿了滑冰鞋一樣跳舞轉圈了。(請幼兒自由玩一玩,幫助那些還沒發(fā)現(xiàn)上述方法的幼兒正確玩迷迷轉)。
    第二次小結:剛才我發(fā)現(xiàn)一個小朋友的迷迷轉轉不起來,他也請小水滴在幫忙了,可為什么迷迷轉還是不轉呢?(沒動鏡子,要把鏡子晃一晃)
    小朋友真聰明,有了小水滴還要把鏡子上下體面斜一下,這樣迷迷轉才會起來。(幼兒再自由玩一下,還可以嘗試兩個,三個迷迷轉同在一個鏡子上轉提高操作技巧)
    結束部分:
    師:今天我們和水在一起玩了這么多好玩的游戲,你們是不是更喜歡水了呢?以后我們要更加節(jié)約用水,愛惜水、不浪費,讓水成為更多人的好朋友,好嗎?現(xiàn)在你們可以自由去玩水,喜歡玩什么就玩什么吧!(幼兒自由選擇器材,自由玩著結束)
    注意事項:
    1、本活動屬感知類活動,不屬理解類,因此對活動中發(fā)生的現(xiàn)象不強求幼兒必須理解其中的道理,只要感知到即可,但每玩過一種活動可考慮讓幼兒說說為什么,說不出或說錯了沒關系。
    2、在進行“會握手的手”這一活動時,可在水龍頭下進行,這樣水壓穩(wěn)定,實驗容易成功。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有魔力的水
    小編精心推薦
    活動策劃書 | 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