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英雄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體味文章的感情。
2.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內容。
3.培養(yǎng)學生探索科學未知領域的精神。
教學重點
讓學生加強朗讀,主動探究,把握演講詞的思想感情,感悟主題。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加強朗讀。
教師:請物理老師或對航空航天感興趣的同學介紹有關航天飛機和載人宇宙飛船的概況;查閱有關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的網絡信息,補充資料。
教學內容
《真正的英雄》是一篇演講詞。演講者是美國總統(tǒng)里根,他就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爆炸的事件發(fā)表了聲情并茂的演講,對罹難的英雄表示哀悼,并決心繼續(xù)對宇宙進行探索。這篇演講詞以真切的感情打動人,鼓舞人,教師要引導學生悉心感受。
教學設計
導入
同學們查閱了有關航天飛機和載人宇宙飛船的資料,請你給大家介紹一下查閱的資料。
(學生交流,相互補充,教師參與引出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
明確學習目標。(投影顯示)
檢查預習字詞情況。
教師范讀課文。(配錄音)
學生聽讀,仿讀,思考下列問題。(投影顯示)
演講詞的主題是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教師小結
里根的這篇演講哀悼罹難的英雄,頌揚人類的探索精神,號召人們化悲痛為力量,踏著先烈開辟的道路,繼續(xù)進行太空探索。演講詞的內容雖然寫的是美國人和美國的事,其意義卻超越了民族、國家和不同的科學領域,上升到全人類的高度,體現(xiàn)了人類最閃光的品質──百折不撓地探索未知領域的精神。
研讀與賞析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邊讀邊思考。(投影顯示)
從文中畫出讓你感動的句子,并說說這些句子為什么感動了你。
教師引導學生欣賞、理解幾個精彩的句子,師生共同交流,讓學生說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學生再次朗讀讓自己感動的句子或段落。
體驗與反思
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里根總統(tǒng)宣揚的美國精神的內涵是什么?你怎樣看待這種精神?
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教師小結
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來看待這種精神,把它看成全人類的優(yōu)秀品質。只要是人類的精華,都應當借鑒、學習、吸收。
作業(yè)
1.摘抄好句子并學會運用。
2.有興趣的同學繼續(xù)搜集有關航天飛機和載人宇宙飛船的資料,感受人類的偉大和科技的進步。
真正的英雄教學設計 篇2
一、課前準備
1、交代活動主題——認識英雄2、活動布置:
①將學生分兩組開展活動。
第一組:利用圖書館、網絡查閱一至兩位為人類發(fā)展貢獻卓著的英雄資料,了解其成長歷程、言語行為、精神情懷。
第二組:從報刊及其他新聞媒體中搜集身邊平凡的英雄材料,了解其動人事跡、趣聞故事。
②將資料匯編、整理,寫成材料。
二、課中活動
(一)朗讀活動——讀英雄
1、活動導人并交代:朗讀課文,要體會演講詞的特點,為寫演講稿做準備。
2、聽錄音,討論如何朗讀這篇演講詞。
3、教師歸納,進行朗讀指導:
本文并非一般演講,演講者的雙重身份決定了他既要賦予演講以普遍意義,又要平易近人,與人民在一起。朗讀,應揣摩演講人角色,甚至可扮總統(tǒng)來讀,要擺正姿態(tài)。
全文處處抒發(fā)失去英雄的悲痛之情,其整體情緒是悲痛,但又不停留于悲痛,而是號召人民化悲痛為力量。朗讀,要把握基調。
演講要能激發(fā)聽眾的情感,本文飽含深沉的哀痛、熱情的贊頌和深切的號召。朗讀,要滲透感情。
演講詞一般不講求說理的嚴密性和思維的邏輯性。從情感脈絡看,本文為兩部分;從寫作思路看,分三部分,層次明晰。此外,演講詞為加強語氣、強化語義、增強力度、創(chuàng)造氣勢、渲染感情,常排列整齊、對稱、節(jié)奏和諧的句或段。如6—12段的整齊排列,15段內相似語句的排列。朗讀,要讀清層次。
演講是聲音的藝術,也需輔以動作表情,通過面部表情、體態(tài)、手勢交流情感和傳播信息。朗讀本文,可輔以態(tài)勢語言。
4、學生朗讀體驗,盡力縮短朗讀與演講的距離。
(二)說話活動——話英雄
1、按課前所分小組交流。
2、每小組推選一至二位同學補充整理材料,上臺宣讀。
3、暢談感想及活動后對英雄內涵的更多認識。
(三)寫作活動——學英雄、寫英雄
圍繞怎樣學英雄、如何理解英雄,試寫一篇演講稿。寫前回顧演講詞的主要特點。(提示:切入點要小,因初次寫作,教師要求不必過高。)
三、課后活動
1、完稿、定稿、收稿。
2、評選優(yōu)秀習作,可指定優(yōu)秀寫作者熟悉文章,嘗試演講。
[資料整合平臺]
1、課文擴讀材料
“挑戰(zhàn)者”號追思(原文略)
使用建議:兩文源于同一事件,各有側重。里根的演講聲情并茂,重在以其精神鼓舞人,以真情打動人。本文以獨特的角度和深刻的思考,啟迪人們尤其是科學工作者不斷求索,更多說理。兩文可聯(lián)讀,體會不同的特色。
2、相關資源材料
演講:靈魂的飛翔
演講是美妙的。它很短暫,但也很漫長。所謂短,指其實際行為過程所延續(xù)的時值而言,相對于人生來說,不過“一瞬”而已;但在這之前,它有很長很長的準備期,這之后,又有很長很長的效果實現(xiàn)期——許多名人的全部生命歷程,不就是他的某一次或某幾次演講的真實體現(xiàn)嗎?
演講,實在是人的生命精華的凝結。
真正意義上的演講,一個人一生只有一次:有的人演講完畢,他的生命就結束了;有的人演講之后,其生命就全部在行動中燃燒;還有的人,也許畢生都以演講為業(yè),但那所有的演講,都是為某一次巔峰的達到與實現(xiàn)而奠定基石。白先勇說:一個作家,一輩子寫了無數(shù)本書,其實只不過說了那么兩三句話而已。演講又何嘗不是如此?
演講,不啻是演講者靈魂的飛翔。
人類的一切活動,說到底都是在語言和文字當中進行的。否則,那就是永恒的寂寞。在寂寞中“行動”,與死亡無異。
演講,以個人面對公眾,滔滔不絕,侃侃而談。
演講者之所以要演講,在于他有一種傾吐的欲望和激情,他渴望溝通,渴望交流,渴望被認同,渴望有回應。他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精神、心理愿望、情緒特征、行動欲念,把自己的生活感受、人生體驗、社會理想、意志力量、追求、憧憬、向往,濃縮起來,凝聚起來,在一個特定的場合,以報告、動員、總結、授課、宣講、談判等等的形式奉獻給人們。
這就是演講。演講是人與人之間心靈的碰撞。
一場精彩的演講發(fā)生這種碰撞之后,雙方的人性與人格都得到升華,這就是演講的功能。作為物化的形態(tài),這種功能的最輝煌的實現(xiàn),也許就是激勵著千百萬人去進行偉大的奮斗,推動歷史前進,并改變歷史的進程。
真正的英雄教學設計 篇3
《真正的英雄》課文
今天,我們聚集在一起,沉痛地哀悼我們失去的七位勇敢的公民,共同分擔內心的悲痛,或許在相互間的安慰中,我們能夠得到承受痛苦的力量并堅定追求理想的信念。
對家庭、朋友及我們的太空宇航員所愛著的人們來講,國家的損失首先是他們個人的巨大損失。對那些失去親人的父親、母親、丈夫和妻子們,對那些兄弟、姐妹,尤其是孩子們,在你們悲痛哀悼的日子里,所有的美國人都和你們緊緊地站在一起。
我們今天所說的遠遠不夠表達我們內心的真實情感,言語在我們的不幸面前顯得如此軟弱無力:它們根本無法寄托我們對你們深深愛著的、同時也是我們所敬佩的英勇獻身的人們的哀思。
英雄之所以稱之為英雄,并不在于我們頌贊的語言,而在于他們始終以高度的事業(yè)心、自尊心和鍥而不舍地對神奇而美妙的宇宙進行探索的責任感,去實踐真正的生活以至獻出生命。我們所能盡力做到的就是記住我們的七位宇航員七位“挑戰(zhàn)者”,記住他們活著的時候給熟悉他們的人們帶來的生機、愛和歡樂,給祖國帶來的驕傲。
他們來自這個偉大國家的四面八方從南加利福尼亞州到華盛頓州,從俄亥俄到紐約州的莫霍克,從夏威夷到北卡羅來納和紐約州的布法洛。他們彼此很不相同,但他們每個人的追求和肩負的使命卻又是那樣的一致。
我們記得迪克?司各比,我們從升空的“挑戰(zhàn)者”號聽到的最后一句話就來自這位機長之口。在參加太空計劃之前,他曾是一名戰(zhàn)斗機飛行員,后來成為一名高空飛行器的試驗飛行員。對機長司各比來說,危險從來就是一位熟悉的伙伴。
我們記得邁克?史密斯,作為戰(zhàn)斗機飛行員獲得過的獎章戴滿了胸前,其中包括海軍特級飛行十字勛章和來自一個國家的敢斗銀星十字勛章。
我們還記得被朋友們稱為J。R。的朱蒂絲?萊恩尼科,她總是對人們微笑著,總是迫不及待地想對人民有所貢獻。在工作之余,她喜歡在鋼琴上彈奏幾曲,從中獲得美的享受。
我們也不會忘記孩提時總愛光著腳板在咖啡地和夏威夷的麥卡達美亞墓地跑來跑去的埃里森?奧尼佐卡,他早就夢想有一天去月球旅行。他告訴人們,多虧成為一名飛行員,他才能夠建樹他的生涯中那些令人難忘的業(yè)績。
還有那個曾告訴人們是南加州的棉田錘煉了他堅毅性格的羅納德;麥克耐爾。他夢想著到外層空間站去生活,在失重的太空中做試驗:吹奏薩克管。啊,讓(羅納德的愛稱),我們將永遠懷念你的薩克管,我們將要建成你所夢想的空間站。
我們記得格里高利?杰維斯,在那次致命的飛行中,他隨身帶著他的母校布法洛紐約州立大學的一面旗子。他說,這是一份小小的紀念品,紀念那些曾為他指點過未來的人們。
我們還記得凝聚了整個國家想像力的科里斯塔?麥考利芙,她用她的勇氣和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激勵我們。她是一位教師,不僅是她的學生們的教師,而且是全國人民的教師,她以這次太空飛行作為激勵我們向未來沖擊的教例,孜孜不倦地講述給我們。
我們將永遠記住他們,這些杰出的專家、科學家、冒險家,這些藝術家、教師和家庭中的男女成員們。我們將珍愛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這是訴說勝利和勇敢的故事,這是真正的美國英雄的故事。
《真正的.英雄》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培養(yǎng)學生快速讀課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的能力。
2、朗讀課文,領會悼詞的感情脈絡,體味文章豐富強烈的感情。
二、過程與方法
1、速讀,領會悼詞的感情脈絡。
2、朗讀,體味文章豐富強烈的感情。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學習美國宇航員在探索太空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的永不言退,對未知領域進行百折不撓地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充分誦讀,體會演講詞表達的思想及感情變化的脈絡,體會文章豐富強烈的思想情感。
教學難點:認識“真正的英雄”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讀,介紹背景
人類的歷史是在探索中前進的,在某些領域,每一次的探索就是一次冒險,都可能面臨生與死的抉擇,都可能付出沉重的代價。在人類探索太空的進程中,就曾發(fā)生了這樣一場巨大的災難。
二、速讀,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思考問題,并勾畫相關語句。
①文中追憶了哪幾位英雄?他們給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分別是什么?
②在里根總統(tǒng)的悼詞中,還講了什么內容,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感?
2、學生回答,教師點撥。
(1)(板書:追憶)
(2)明確:迪克:以危險為伴;邁克:胸前戴滿獎章;朱蒂絲:微笑著,迫不及待地想對人民有所貢獻;埃里森:夢想去月球旅行,建樹令人難忘的業(yè)績;羅納德:性格堅毅,夢想到外層空間站去生活;格里高利:隨身帶著母校的旗幟,紀念為他指點過未來的人們;科里斯塔:勇敢,有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
(3)還寫到了對英雄的哀悼之情(板書:悲痛)。
(4)號召人民化悲痛為力量,繼續(xù)未竟的事業(yè)(板書:力量、探索前進)。
(學生在七年級上學期已經訓練了速讀能力,安排速讀有助于進一步提高速讀能力,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篩選信息、概括要點的能力。)
三、品讀,體會感情
(一)走進文本,朗讀悟情
1、尋讀。本文以真情感動人心。七位航天英雄的犧牲帶給人們的悲痛是巨大的。說說你從文中哪些語段感受到了這種悲痛之情。找出來,深情地讀一讀。(注意朗讀時的語速、語氣、語調等)
2、演讀。請同學們把自己找到的句子推薦給全班同學,看看哪些同學的朗讀更令人感動?請學生扮演總統(tǒng),朗讀。
學生朗讀,師生合作點評。
3、范讀。教師讀第十四自然段。
教師指導讀法:用心地、投入地朗讀;找重點字詞,最能表現(xiàn)情感的詞。要讀出悲痛之情。
4、賽讀。請同學們找出具有這種號召力量的語段,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先找出號召力和鼓舞力量的句子。在小組內展開競讀。
請以小組為單位,把剛才你們所找出的句子,讀一讀,(注意:朗讀時的語氣、語速、語調等)讓學生齊讀19自然段。里根總統(tǒng)認為,紀念英雄的方式是什么?(是號召我們緬懷這些英雄,繼承他們的遺志,發(fā)揚他們的精神,繼續(xù)進行太空探索。)
5、通過以上的學習,你能小結一下悼詞的寫法嗎?如:涉及哪些內容?表達怎樣的情感?
悼詞的內容:(對死者)哀悼——追憶——(對生者)學習精神,繼承事業(yè),繼續(xù)前進
悼詞的感情:表達悲痛、贊頌之情,并給人以力量
(二)、深入文本,話說英雄
1、過渡:為了探索,就會冒險。在20xx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上七名宇航員的生命又消失在沒有痕跡的飛翔中。他們和“挑戰(zhàn)者號”上的七位宇航員一樣,在探索太空的過程中失敗了。
提問:大家又知道我國有哪些航天英雄呢?他們因他們的飛天壯舉而成為我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那么你認為誰才是真正的英雄?說說你的理由。
2、學生談對“真正的英雄”的理解,教師結合文中語句點撥。
文中語句:英雄之所以稱之為英雄,并不在于我們頌贊的語言,而在于他們始終以高度的事業(yè)心、自尊心和鍥而不舍地對神奇而美妙的宇宙進行探索的責任感,去實踐真正的生活以至獻出生命。
(小結:這是里根總統(tǒng)對“挑戰(zhàn)者號”上七名航天英雄的高度贊譽。也是對“真正的英雄”的闡釋。)
(三)研讀文本,質疑探究
請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師生合作探究。
(本環(huán)節(jié)安排了各種形式的朗讀,以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體會作者的情感;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生本對話,不脫離文本,有助于進一步理解文本;質疑探究,著眼于對學生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
四、聯(lián)讀,體驗反思
“挑戰(zhàn)者號”上的七位宇航員的生命永遠地消失在了遙遠的天際。抬頭凝望遙遠的星空,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
要求盡情傾吐自己的真情實感,可表達哀悼之情,也可表達學習英雄的決心,探索未知世界的信心。
(通過寫讓學生更進一步體會作品的情感,也實現(xiàn)了聽說讀寫的有機結合。)
五、課堂小結
在這短短的四十分鐘時間里,我們從“挑戰(zhàn)者號”到“哥倫比亞號”,我們結識了人類航天,這些人類真正的英雄,我們追憶了他們的業(yè)績,銘記著他們的故事。我們哀悼他們,贊頌他們,并從他們的身上吸取力量,發(fā)揚他們百折不撓的精神,向一切未知的領域探索前進吧!讓我們最后一次向這些英雄們道別吧?。w朗讀第二十段。)
(再次朗讀,加深情感體驗。)
六、作業(yè)設計
學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請寫一篇讀后感。
真正的英雄教學設計 篇4
創(chuàng)意說明:本設計圍繞“英雄”的主題開展閱讀教學,《真正的英雄》簡案。朗讀、說話、寫作等活動帶動教學流程的步步推進,過程始終兼顧演講詞的文體特征與活動主題的內涵,兼顧學法的
指導與學法的實踐。
教學步驟:
一、課前準備
1.交代活動主題——認識英雄
2.活動布置:
①將學生分兩組開展活動。
第一組:利用圖書館、網絡查閱一至兩位為人類發(fā)展貢獻卓著的英雄資料,了解其成長歷程、言語行為、精神情懷。
第二組:從報刊及其他新聞媒體中搜集身邊平凡的英雄材料,了解其動人事跡、趣聞故事,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真正的英雄》簡案》。
②將資料匯編、整理,寫成材料。
二、課中活動
(一)朗讀活動——讀英雄
1.活動導入并交代:朗讀課文,要體會演講詞的特點,為寫演講稿做準備。
2.聽錄音,討論如何朗讀這篇演講詞。
3.教師歸納,進行朗讀指導:
本文并非一般演講,演講者的雙重身份決定了他既要賦予演講以普遍意義,又要平易近人,與人民在一起。朗讀,應揣摩演講人角色,甚至可扮總統(tǒng)來讀,要擺正姿態(tài)。
全文處處抒發(fā)失去英雄的悲痛之情,其整體情緒是悲痛,但又不停留于悲痛,而是號召人民化悲痛為力量。朗讀,要把握基調。
演講要能激發(fā)聽眾的情感,本文飽含深沉的哀痛、熱情的贊頌和深切的號召。朗讀,要滲透感情。
演講詞一般不講求說理的嚴密性和思維的`邏輯性。從情感脈絡看,本文為兩部分;從寫作思路看,分三部分,層次明晰。此外,演講詞為加強語氣、強化語義、增強力度、
創(chuàng)造氣勢、渲染感情,常排列整齊、對稱、節(jié)奏和諧的句或段。如6—12段的整齊排列,15段內相似語句的排列。朗讀,要讀清層次。
演講是聲音的藝術,也需輔以動作表情,通過面部表情、體態(tài)、手勢交流情感和傳播信息。朗讀本文,可輔以態(tài)勢語言。
4.學生朗讀體驗,盡力縮短朗讀與演講的距離。
(二)說話活動——話英雄
1.按課前所分小組交流。
2.每小組推選一至二位同學補充整理材料,上臺宣讀。
3.暢談感想及活動后對英雄內涵的更多認識。
(三)寫作活動——學英雄、寫英雄
真正的英雄教學設計 篇5
【學習目標】
1、了解世界太空探索的進程。
2、了解文章的結構方式及演講辭的基本特點。
3、理解文中含深刻的語句,理清作者感情變化的脈絡。
【重點難點】
1、加強朗讀,把握文章內容,體味文章感情。
2、主動探究,演講詞的主題。
3、培養(yǎng)探索精神。
【知識鏈接】
1986年1月28日,“挑戰(zhàn)者”號在進行美國航天飛機的第25次飛行中,發(fā)生空中爆炸。這是美國56次載人航天飛行中第一次爆炸事件,也是美國宇航員第一次在飛行中死亡?!疤魬?zhàn)者”號的失事,是震撼世界的悲劇,全世界人民為人類航天壯舉發(fā)生的這一重大挫折和不幸感到悲痛和惋惜。
【導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
1、給加點字注音。
哀悼()鍥而不舍()勛章()錘煉()
陰霾()孜孜不倦()企求()凝聚()
戰(zhàn)栗()拓荒()彌補()不朽()
2、詞語積累
鍥而不舍:
迫不及待:
建樹:錘煉:
孜孜不倦:
夢寐以求:
二、合作探究
1、宇航員們因為航天飛機的失事而犧牲,但演講者卻說“這是訴說勝利和勇敢的故事”,
如何理解?
2、作者為什么要寫“一個世紀前的開拓者”?“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類知識沒有達到的疆域”,相對于“今天的荒漠”,“昨天的荒漠”指的是哪里?
3、演講者在演講中蘊含的感情及變化的脈絡是什么?
4、文中所宣揚的美國精神的具體內涵是什么?
5、為什么說麥考利芙“凝聚了整個國家的想像力”?
6、文中贊揚了七位宇航員哪些精神和品?
三、精讀精練
今天,我們聚集在一起,沉痛地哀悼我們失去的七位勇敢的公民,共同分擔內心的悲痛,或許在相互間的安慰中,我們能夠得到承受痛苦的力量并堅定追求理想的信念。
對家庭、朋友及我們的太空宇航員所愛著的人們來講,國家的損失首先是他們個人的巨大損失。對那些失去親人的父親、母親、丈夫和妻子們,對那些兄弟、姐妹,尤其是孩子們,在你們悲痛哀悼的日子里,所有的美國人都和你們緊緊地站在一起。
我們今天所說的遠遠不夠表達我們內心的真實情感,言語在我們的不幸面前顯得如此軟弱無力:它們根本無法寄托我們對你們深深愛著的、同時也是我們所敬佩的英勇獻身的人們的哀思。
英雄之所以稱之為英雄,并不在于我們贊頌的語言,而在于他們始終以高度的事業(yè)心、自尊心和鍥而不舍地對神奇而美妙的宇宙進行探索的責任感,去實踐真正的生活以至獻出生命。我們所能盡力做到的就是記住我們的七位宇航員。
真正的英雄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 了解有關作者及演說詞的一些特點;了解有關的背景資料;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品味一些關鍵語句的含義。
2、 反復朗讀課文,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
3、 理解里根總統(tǒng)所宣揚的美國精神的具體內涵,并正確看待這種精神。
教學重點
讓學生加強朗讀,主動探究,把握演講詞的思想感情,感悟主題。
課前活動案
預習內容:
1.給加粗字注音。
余暇()陰霾()疆域()孜孜不倦()
夢寐以求()迫不及待()剛毅不屈()
2.你對課文了解嗎?
(1)演講詞的主題是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2)本文的寫作思路是什么?從寫作思路來看,本文可分幾部分,每部分內容是什么?
3.朗讀課文,讀后想一想
①里根總統(tǒng)所宣揚的美國精神的具體內涵是什么?怎樣看待這種精神?
②里根總統(tǒng)是如何在演講中給自己定位的?
4、關于本文的內容,你還有哪些問題,請寫下來,與同學或老師交流。課堂活動案
板塊一: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查閱了有關航天飛機和載人宇宙飛船的資料,請你給大家介紹一下查閱的資料。
(學生交流,相互補充,教師參與引出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
板塊二: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字詞情況。(分小組到黑板展示)
2、教師范讀課文。(配錄音)
3、學生聽讀,仿讀,思考下列問題。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1)演講詞的主題是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2)本文的寫作思路是什么?從寫作思路來看,本文可分幾部分,每部分內容是什么?
板塊三:研讀與賞析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邊讀邊思考。
從文中畫出讓你感動的句子,并說說這些句子為什么感動了你。
板塊四:體驗與反思
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①里根總統(tǒng)所宣揚的美國精神的具體內涵是什么?怎樣看待這種精神?
②里根總統(tǒng)是如何在演講中給自己定位的?板塊五:探究學習(作業(yè))
1.摘抄好句子并學會運用。
2.有興趣的同學繼續(xù)搜集有關航天飛機和載人宇宙飛船的資料,感受人類的偉大和科技的進步。
課后活動案
1.本文的演講者是當時的________總統(tǒng)________。
2.給加粗字注音
①陰霾()②籠罩()③凝聚()④許諾()
3.指出詞語中的錯別字并訂正
①契而不舍________()②滋滋不倦________()
4.“驕傲”一詞在不同的語境中可以帶有不同的感情色彩,請用褒義的“驕傲”和貶義的“驕傲”各造一個句子。
①驕傲
②驕傲
5.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到句子的橫線上。
(1)對機長司各比來說,危險從來就是一位________的伙伴。
()
A.熟悉B.熟知C.經常D.親密
(2)今天,我們向迪克司各比和他的伙伴們保證,他們的________決沒有破滅,他們努力為之奮斗的理想一定會成為現(xiàn)實。
()
A.幻想B.想象C.夢想D.愿望
6、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就在災難發(fā)生的那天,我們所有美國人都關切地守候在電視機前,徹夜不眠。在那個不幸的時刻,我們的興奮變成了戰(zhàn)栗。我們等待著,注視著,想弄清所發(fā)生的一切。那天夜里我收聽了廣播電臺的采訪節(jié)目。老老少少都在訴說自己的悲哀,都為我們的宇航員感到驕傲。陰霾籠罩著整個國家,我們走出家門,手拉著手,互相安慰。
你們所熱愛的人們的犧牲轟動了整個國家。在痛苦中我們認識到了一個意義深遠的道理:未來的道路并不平坦,整個人類前進的歷史是與一切艱難險阻斗爭的歷史。我們又一次認識到,我們的美國是在英雄主義和崇高獻身精神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它是由像我們的七位宇航員那樣的男人和女人,那些把全社會的責任作為自己責任的人,那些給予人民比人民期望和要求的更多的人,那些為人類做出貢獻而從不企求些微報答的人建立起來的。
我們不禁回想起一個世紀前的開拓者們,那些帶著家眷和財產去開發(fā)荒涼的美國西部的剛毅不屈的人們,他們常常面臨著惡劣的條件,沿著俄勒岡小道,你們仍能看見那些倒下去的拓荒者的墓碑。但是悲痛只能使他們更加堅定開拓前進的決心。
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類知識沒有達到的疆域。有時,我們會感到想達到外星球還力不從心。但我們必須重新振作起來,忍受著磨難,不斷前進。我們的國家的確非常幸運,因為我們依然保持著巨大的勇氣、令人信賴的聲譽和剛毅不屈的品質,我們仍然有像“挑戰(zhàn)者”號上七位宇航員那樣的英雄。
迪克司各比知道,每一次太空飛行器的發(fā)射都是一個技術上的奇跡。他說:“如果出現(xiàn)什么,它決不意味著太空計劃的結束?!蔽宜佑|的每一位英雄的家庭成員,都特別請求我們一定要繼續(xù)這項計劃,這是他們失去的可愛的親人所夢求實現(xiàn)的計劃。我們決不會使他們失望。
今天,我們向迪克司各比和他的伙伴們保證,他們的夢想決沒有破滅,他們努力為之奮斗的理想一定會成為現(xiàn)實。為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獻身工作的人們,他們的大家庭中失去了七位成員,他們仍要繼續(xù)工作去實現(xiàn)既安全可行又冒險、大膽的更有效的太空計劃。人類將繼續(xù)向太空進軍,不斷確立新的目標,不斷取得新的成就。這正是我們紀念“挑戰(zhàn)者”號上七位英雄的最好方式。
1.“在那個不幸的時刻,我們的興奮變成了戰(zhàn)栗”,“興奮”在這里是指________________,“興奮變成了戰(zhàn)栗”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
2.在引文的第三段里,演講詞的人稱一開始是“我們”,接著又變成了“他們”,然后又變成“你們”、“他們”。請指出文中加粗的人稱代詞所指,并談談這樣變換人稱對于表情達意的作用。
3.宇航員(機長)迪克司各比說:“如果出現(xiàn)什么,它決不意味著太空計劃的結束”。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4.演講詞中提到一個世紀前美國西部的開拓者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你用一句話概括這幾段話的主要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正的英雄教學設計 篇7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陰霾、迫不及待、孜孜不倦、鍥而不舍、夢寐以求”等詞語。
2、了解演講詞的特點,快速默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內容。
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快速默讀課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的能力。
2、朗讀課文,領會悼詞的感情脈絡,體味文章豐富強烈的感情。
3、品味關鍵語句,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欣賞和理解能力。
德育目標:
1、體會悼詞對陷入悲痛之中的美國人民所起的鼓舞和激勵作用,在反復誦讀中受到熏陶。
2、品讀課文,學習美國宇航員在探索太空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的永不言退,對未知領域進行百折不撓地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
充分誦讀,體會演講詞表達的思想及感情變化的脈絡,體會文章豐富強烈的思想情感。
教學難點:
認識“真正的英雄”的含義,品味關鍵語句,培養(yǎng)欣賞和理解能力。
教學方法:
1、練習快速默讀課文,抓住課文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
2、誦讀法。這篇演講詞情感表達豐富、強烈,沖擊人的心靈。朗讀是體味作品感情的最好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感受演講者的心情,充分理解課文內容。
3、探究拓展法。以學生體驗、探究為主,教師給以必要的點撥,特別是選擇關鍵詞語揣摩語言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課前放音樂)
人類的歷史是在探索中前進的,在某些領域,每一次的探索就是一次冒險,都可能面臨生與死的抉擇,都可能付出沉重的代價。在人類探索太空的進程中,就曾發(fā)生了這樣一場巨大的災難。
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關于這場災難的有關報道。(播放錄象)
當長煙在天際消散,悲痛卻在人們的心中積聚起來。(同時播放當時人們的表情及降半旗的情景,請大家認真觀察圖片上人物的神情。)美國全國上下悲痛萬分,全世界為之震驚,現(xiàn)場觀眾驚愕不已、痛哭失聲。各地下半旗致哀,華盛頓大教堂響起了哀悼的鐘聲。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航天災難,1月31日時任美國總統(tǒng)的里根在追悼會上發(fā)表了聲情并茂的演講,沉痛哀悼遇難的七位宇航員,稱他們?yōu)椤罢嬲挠⑿邸薄=裉煳覀儗⒏S里根走進英雄的世界。(板書課題:真正的英雄)
二、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1、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屏幕上的這些生字詞,請一位同學起來讀一讀,其他同學看看他讀得是否準確。自己再把這些詞語讀一讀,注意字音、字形,把難的字再在草稿本上寫一寫,然后和屏幕上相訂正。
2、接下來請大家快速默讀課后的資料框,從中勾畫出快速默讀的要領。帶著你所收獲的快速閱讀要領去默讀課文,思考問題,并勾畫相關語句。
①文中追憶了哪幾位航天英雄?這不幸犧牲的七位宇航員給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分別是什么?
②在里根總統(tǒng)的悼詞中,講了什么內容,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感?
2、請生回答文中追憶的七位航天英雄,(播放七位航天英雄的圖片)這就是“挑戰(zhàn)者號”上七位遇難的宇航員。說說哪些自然段在具體追憶他們。他們給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迪克:(以危險為伴);
邁克:(胸前戴滿獎章);
朱蒂絲:(微笑著,迫不及待地想對人民有所貢獻);
埃里森:(夢想去月球旅行,建樹令人難忘的業(yè)績);
羅納德:(性格堅毅,夢想到外層空間站去生活);
格里高利:(隨身帶著母校的旗幟,紀念為他指點過未來的人們);
科里斯塔:(勇敢,有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
5、通過里根總統(tǒng)對英雄的追憶,這七位英雄的名字已深深烙在我們的心中,他們的事跡、他們的品質和精神將被我們廣為傳誦。在里根總統(tǒng)的悼詞中,還講了哪些內容,并表達了怎樣的情感?(異常悲痛)帶著這種悲痛之情,在悼詞中他還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感?(表現(xiàn)了對幾位航天勇士的贊頌與沉痛哀悼,表現(xiàn)自己的悲痛之情,并號召人們化悲痛為力量,踏著先烈開辟的道路,繼續(xù)向太空探索前進。
三、走進文本,品味賞析
(一)走進文本,體驗情感
1、本文以真情感動人心。七位航天英雄的犧牲帶給人們的悲痛是巨大的。說說你從文中哪些語段感受到了這種悲痛之情。找出來,深情地讀一讀。(注意朗讀時的語速、語氣、語調等)
2、請同學們把自己找到的句子推薦給全班同學,看看哪些同學的朗讀更令人感動?(請兩個同學起來讀,給他以贊揚;聽了同學們的朗讀,我們的心情與演講者產生了共鳴.老師也想表現(xiàn)我所感受到的悲痛之情。我也來讀一段,好不好?讀十四自然段。)
3、聽了同學和老師深情的朗讀后,你覺得怎樣才能很好地讀出感情來?
5、教師指導讀法:用心地、投入地朗讀;找重點字詞,最能表現(xiàn)情感的詞。要讀出悲痛之情,在朗讀時,語氣應怎樣?(低沉)。根據(jù)我們總結的讀法,自己再把你找的句子深情的讀一讀。
6、在深情的朗讀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里根總統(tǒng)異常悲痛的心情。如果你是里根總統(tǒng),你難道可以僅僅是沉溺于痛苦中嗎?人類對太空的探索能因此而停止嗎?
不能,因為他還須號召他的人民化悲痛為力量,沿著英雄的足跡繼續(xù)前進。
8、請同學們找出具有這種號召力量的語段。(15——19)請同學們以
四人小組為單位先找出最具號召力和鼓舞力量的句子。在小組內展開競讀。
9、請以小組為單位,把剛才你們所找出的句子,讀一讀,(注意:朗讀時的語氣、語速、語調等)讓學生齊讀19自然段。里根總統(tǒng)認為,紀念英雄的最好方式是什么?(是號召我們緬懷這些英雄,繼承他們的遺志,發(fā)揚他們的精神,繼續(xù)進行太空探索。)
10、通過以上的學習,你能小結一下悼詞的寫法嗎?如:涉及哪些內容?表達怎樣的情感?
悼詞的內容:(對死者)哀悼——追憶——(對生者)學習精神,繼承事業(yè),繼續(xù)前進
悼詞的感情:表達悲痛、贊頌之情,并給人以力量
(二)、深入文本,話說英雄
1、為了探索,就會冒險。在20xx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上七名宇航員的生命又消失在沒有痕跡的飛翔中。
(課件出示:“哥倫比亞號”上犧牲的七位航天英雄的圖片)
他們和“挑戰(zhàn)者號”上的七位宇航員一樣,在探索太空的過程中失敗了。大家又知道我國有哪些航天英雄呢?他們因他們的飛天壯舉而成為我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那你認為誰才是真正的英雄?說說你的理由。
對。英雄不論成敗。正如里根總統(tǒng)在文中所說的那句話,請大家把它讀出來。
英雄之所以稱之為英雄,并不在于我們頌贊的語言,而在于他們始終以高度的事業(yè)心、自尊心和鍥而不舍地對神奇而美妙的宇宙進行探索的責任感,去實踐真正的生活以至獻出生命。
(小結:這是里根總統(tǒng)對“挑戰(zhàn)者號”上七名航天英雄的高度贊譽。也是對“真正的英雄”的最好闡釋。(用著重號標出表現(xiàn)英雄崇高精神品質的詞語。他們有?)正因為他們具有這樣崇高的品質,高尚的人格,偉大無私的靈魂,而令人們崇敬。失敗的英雄同樣值得敬佩,他們的犧牲不只是美國的損失,也是我們全人類的巨大損失。他們的精神是我們全人類的共同財富。正是因為受到他們精神的鼓舞,吸取他們失敗的教訓,后來者才更容易登上成功的頂峰。失敗乃成功之母。要是沒有他們的冒險,哪有后來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哪有“勇氣號”的登錄火星,太空帆的成功飛行呢?)
四、拓展延伸,回歸文本
“挑戰(zhàn)者號”上的七位宇航員的生命永遠地消失在了遙遠的天際。抬頭凝望遙遠的星空,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請大家在草稿紙上盡情傾吐自己的真情實感,可表達哀悼之情,也可表達學習英雄的決心,探索未知世界的信心。)
五、課堂小結
在這短短的四十分鐘時間里,我們從“挑戰(zhàn)者號”到“哥倫比亞號”,
我們結識了人類航天史上,這些人類真正的英雄,我們追憶了他們的業(yè)績,銘記著他們的故事。我們哀悼他們,贊頌他們,并從他們的身上吸取力量,發(fā)揚他們百折不撓的精神,向一切未知的領域探索前進吧?。ㄍ晟瓢鍟?,畫出航天飛機圖形)讓我們最后一次向這些英雄們道別吧!師配樂朗讀:“安息吧,”
五、作業(yè)
讓我們在《真心英雄》的歌聲中來看看今天的作業(yè)。學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請以“英雄”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參考題目:《我心目中的英雄》《英雄本色》《英雄之我見》《我的英雄夢》
真正的英雄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 訓練速讀,理清思路,把握內容.(扣住關鍵詞語)
2. 朗讀課文,理解文章所蘊涵的思想感情.
3. 充分體會悼詞對陷入悲痛之中的美國人民所起的鼓舞和激勵作用,并從中受到熏陶.
重點:充分誦讀,體會演講詞表達的內容和感情,體會豐富的人文思想.
難點:認識英雄的含義,品味關鍵語句,培養(yǎng)欣賞和理解能力.
方法:
1 練習快速默讀課文,抓住關鍵詞提供的信息,概括內容要點.
2.誦讀法.因文章情感表達豐富強烈,沖擊人心,朗讀是最好的方式,有利于感受演講者的心情,充分理解課文.
3.學生自主探究,把握選擇關鍵詞語揣摩語言的方法.導入: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國東部時間11點38分,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在發(fā)射升空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機上七名宇航員全部罹難.長煙在天際消散,悲痛卻在人們的心中聚集,現(xiàn)場觀眾驚愕不已,痛哭失聲,各地下半旗致哀,華盛頓大教堂響起了哀悼的鐘聲.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航天災難,時任美國總統(tǒng)的里根在1月31號的追悼會上發(fā)表了聲情并茂的演講,沉痛哀悼遇難的宇航員,稱他們?yōu)檎嬲挠⑿?,今天,我們將跟里根走進英雄的世界。一.
速讀課文,(不出聲,不指讀,劃出關鍵性的詞語或句子)并邊看邊思考,這篇演講詞講到了哪些內容?
討論明確:深深的哀悼和對英雄的贊頌。
追憶英雄,牢記英雄。
號召化悲痛為力量,繼續(xù)開拓。二. 品讀課文
1. 以跳讀的方式在文中找出下列詞語,劃上橫線,并注意其意義和作用。
哀悼 鍥而不舍 迫不及待 建樹 孜孜不倦 陰霾 剛毅不屈 力不從心
2. 這是一篇演講稿,尤其要以情感人,請同學們來討論一下在三部分的演講中,作者帶著一種怎樣的感情?我們讀的時候要怎樣來讀?
明確:悲痛(低沉) 懷念(深情) 號召(激昂)
3. 朗讀品味這不同的感情色彩。
4.
本文不僅感情充沛,而且意味深長,很多句子能給我們震撼和啟迪,如果大家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來朗讀的話,相信效果會更出色。請找出你認為精彩或最讓你感動的語句或段落,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并說說為什么精彩或讓你感動。三.
疑讀課文:再讀課文,找出文中你尚存疑問的句子,大家來探討解決。四.
小結:里根總統(tǒng)的演講,不僅讓我們親近了英雄,感受的英雄逝去的悲痛,更讓我們了解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什么是他引以為榮的美國精神。而這些精神也是全人類的優(yōu)秀品質,是不分民族,國家,意識形態(tài),都應借鑒學習吸收的。讀了這篇文章,我們一定很有感觸,請你寫幾句話說說你此時的感悟。五.
做個真正的英雄不易,但做個平凡的英雄卻不難,相信我們只要從小明是非,知大義,在生活中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我們就具備了成為真正的英雄的基礎!請同學們把眼光收回到我們的同學或你自己的身上來,讓我們來聊聊在生活中,我們周圍的人都有哪些帶有英雄氣概的特點呢?
六. 作業(yè):
1. 積累摘抄本文含義豐富的句子。
2. 以“我心目中的英雄”為題寫一篇小作文。
板書設計:
真正的英雄
里根
哀悼
真正的英雄 追憶 化悲痛為力量
繼續(xù)太空探索 繼承
真正的英雄教學設計 篇9
【設計思路】
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以"探險"為主題,這個單元告訴我們,探險,既是人類對未知的探尋,也是人類對自身的挑戰(zhàn)。從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從浩瀚的大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奧秘,哪里就有人類的足跡。其間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敗的悲壯。本單元不僅要讓學生明確探險的意義,更要明確什么是真正的英雄?英雄的內涵是什么?如何看待失敗的英雄?進而正確的定義勝利和失敗,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鑒于此,本課選取了《偉大的悲劇》《真正的英雄》以及叢書中相同主題的《"諾曼底號"遇難記》三篇文章進行整合,采用長文短教的方法,實行類文比讀。從"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入手,通過練習快速默讀,抓關鍵語句,反復品讀,進一步體味細節(jié)中蘊含的人物情感和精神,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樹立正確面對失敗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英雄觀。
02
【學習目標】
1.快速默讀課文,抓住課文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
2.學會抓關鍵語句,在細節(jié)中品味文章襯托出的人物精神。
3.品味"悲劇"中"英雄"的含義,樹立正確面對失敗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英雄觀。
03
【課前準備】
1.學生自主閱讀《偉大的悲劇》《真正的英雄》《"諾曼底號"遇難記》,標出段落序號。
2.利用工具書自主學習,掃除字詞障礙,積累三篇文章出現(xiàn)的成語。
3.能概括三篇文章的主要內容,結合課后習題自主思考,劃出自己感觸最深的句子做好批注。
04
【課堂教學】
一、談話導入
二、課堂探究
活動一:抓要點
快速默讀三篇文章,邊讀邊抓課文的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活動二:品英雄
1.《真正的英雄》中,里根總統(tǒng)是怎么定位"真正"的英雄的?他心中的"英雄"有著怎樣的內涵?
跳讀課文,找出里根總統(tǒng)對英雄的評價的句段。
2.里根總統(tǒng)認為真正的英雄要具有哪些品質?
3.跳讀《諾曼底號遇難記》,用里根總統(tǒng)的標準看一下文中的哈爾威船長是否是正的英雄,他的英雄品質表現(xiàn)在哪些行為上?
活動三:析悲劇
1.《偉大的悲劇》中,面對探險者阿蒙森一行和斯科特一行,作者茨威格沒有選取成功者阿蒙森他們來贊美,而是滿懷深情的禮贊斯科特這些失敗者,為什么?讀完課文,你內心回蕩的是哪些悲壯的情景?
(跳讀課文,先自己思考,找出描寫悲情的句子。然后小組內探討交流)
2.比讀賞析。
1.對人類來說,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勞。
2.斯科特接受了這項任務,他要忠實地去履行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yè)績作證,而這一事業(yè)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
3.奧次突然站起來,說:"我要到外面走一走……這個英國皇家禁衛(wèi)軍的騎兵上尉正像一個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4.添加畫外音。
5.拓展"死亡之悲".
明確: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zhàn)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
三、情感升華
七位殉難的宇航員、面對死亡毫無畏懼的哈爾威船長,以斯科特為首的英國南極探險隊,他們用自己的忠于職守、舍己為人、堅毅執(zhí)著、為事業(yè)勇于獻身的英雄氣概以及它們偉大的人格魅力為我們樹起了一座雄偉的豐碑。老師希望我們一個人都能像他們那樣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無私與真誠,在人生的歷程中,也筑起一座高高聳立的人格地豐碑,做一個頂天立地的大寫的人!
真正的英雄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探索精神,學習宇航員的優(yōu)秀品質和高貴精神。
2、加強朗讀,把握文章內容,體味文章感情。
3、主動探究演講詞的主題及特點。
【教學重難點】
1、加強朗讀,把握文章內容,體味文章感情。
2、主動探究演講詞的主題及特點。
【教學輔助】
多媒體教學平臺
【教學內容和過程】
一、導入新課。
由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船失事事件導入(展示圖片)。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一)檢查預習:給加點字注音:
哀悼(dào) 鍥(qiè)而不舍 勛(xūn) 章 錘(chuí)煉
陰霾(mái) 孜孜(zī)不倦 企(q?) 求 凝(níng )聚
戰(zhàn)栗(lì ) 拓(tuó)荒 彌補( mí ) 不朽(xi? )
(二)朗讀課文,把握情感。
1、朗讀指導,朗讀時應把握感情基調。里根在演講中表達的感情包含悲痛和力量 兩個方面,從感情脈絡看,前半部分主要抒發(fā) 悲痛的心情 ,后半部分則主要表達力量 ,兩種感情不是涇渭分明,而是水ru交融。美國宇航史最嚴重的一次事故帶給人們的無疑是悲痛,但演講者的言辭更意在于給后繼者奮然前行的勇氣和力量。
2、默讀,感知內容。
①這篇演講詞的主旨是什么?
( 哀悼罹難的航天勇士,頌揚人類的探索精神,號召人們化悲痛為力量,踏著先烈開辟的道路,繼續(xù)進行太空探索。 )
②全文是按怎樣的形式安排結構?( 總—分—總 )
③課文可分為幾個部分?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各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1—4)表達深深的哀悼和對英雄的贊嘆。
第二部分:(5—13)分別追憶獻身的航天英雄,要人民永遠記住這些“真正的英雄”。
第三部分:(14—21)號召人民化悲痛為力量,繼續(xù)英雄未竟的事業(yè),繼續(xù)向太空進軍。
④概括七名宇航員的事跡或性格特征。
(迪克·司各比機長:探索太空不畏危險;羅納德·麥克耐爾:堅毅 ;邁克·史密斯:為祖國屢建戰(zhàn)功;萊恩尼科:笑對工作,樂對人生;奧尼佐卡:充滿夢想,建立了難忘業(yè)績; 杰維斯:不忘為母校爭光;麥考利芙:以勇氣和探索精神榮獲全國人民的教師榮譽。)
⑤七位“挑戰(zhàn)者”有哪些共同特點?(共同點:勇敢、堅強、勇于獻身、有開拓精神)
三、精讀課文,探究問題。
1、演講者提及女教師麥考利芙的時候,為什么說她“凝聚了整個國家的想像力”?
如何理解“她不僅是她的學生們的教師,而且是全國人民的教師”?
(麥考利芙是全美選出來的教師代表,是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教師”。她參加這次太空航行,其意義非同尋常。原定由她在太空中向美國和加拿大250多萬中小學生講授兩節(jié)太空課,還將在航天飛機上參加幾項科學表演,學生們對她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和關愛,孩子們沒想到迎來的卻是噩耗。而這些學生正是代表著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所以說在麥考莉芙身上凝聚了整個國家的想象力。)
(麥考莉芙是一名教師代表,她原計劃在太空向美國和加拿大250多萬中小學生講授兩節(jié)太空課,麥考莉芙在這次太空飛行中體現(xiàn)出來的甘于奉獻、勇于探索的精神,無形當中鼓舞和激勵所有的人。她是全國人民的楷模,所以說她不僅是學生的教師,也是全國人民的教師。)
2、宇航員們因為航天飛機的失事而犧牲,但為什么演講者還說“這是訴說勝利和勇敢的故事”?
(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本來就是一部冒險的歷史,一部勇敢者的歷史。宇航員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著危險,完全可能一去不返,但他們并不害怕,而是大義凜然,義無反顧,隨時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從這個意義上說,不管成功還是失敗,每一個升空的宇航員都是勝利者,都是勇敢的人,都值得人們學習。)
3、里根總統(tǒng)所宣揚的美國精神的具體內涵是什么?怎樣看待這種精神?
(開拓精神、想像力、英雄主義、獻身精神、巨大的勇氣、令人信賴的聲譽、剛毅不屈的品質等?!绹?BR> 不要用狹隘的眼光來看待這種美國精神,而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它看成是全人類的優(yōu)秀品質和高貴精神的代表。推而廣之,只要是人類的精華,就不必分民族、種族、國家、意識形態(tài),而都應當借鑒、學習、吸收。)
4、演講詞:屬于議論文的范疇,它的基本特點是:以某一種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動人。里根總統(tǒng)的演講為何如此感人?
(①代表人民,與大家一起共同仰視英雄們,講出大家的心聲。②抓住英雄們令人感動的生活細節(jié),一一展開深情的追憶,讓人潸然淚下?、圩志溟g浸透著悲痛、哀悼之情,句句發(fā)自內心,激起聽眾的強烈共鳴。④另外,排比的運用、人稱的變化等。)
四、延伸閱讀:
1、類探索太空經歷的犧牲
①明代的萬戶,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借助火箭飛行的實驗,不幸被火藥(箭)炸得粉身碎骨。
②1967年月1月27日,美國阿波羅4號飛船在發(fā)射臺發(fā)生爆炸,3名宇航員不幸遇難。
③1971年4月19日,前蘇聯(lián)成功發(fā)射了世界上第一個載人空間站“禮炮”1號,當3名宇航員完成任務,駕駛“聯(lián)盟”號飛船返回時,因密封倉漏氣而喪生。
④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國航天飛機“挑戰(zhàn)者”號升空后突然爆炸,6位宇航員和一位來自民間準備為學生講授 “太空課”的女教師麥考利夫,全部罹難 。
⑤20xx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上七名宇航員的生命又消失在沒有痕跡的飛翔 中。
2、20xx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完成飛行任務返航途中解體爆炸。朗誦詩歌,升華情感:
“哥倫比亞”隕落?天祭
東方人古老的春節(jié)里,轉眼之間 /七朵雪蓮在大洋彼岸的天空 /呼嘯著開放/花瓣如雪片鳥羽般隨風飄零/茫茫宇宙 /回蕩起一個聲音——— 太空太美了 /我不想返回地球 。
父親的祈禱穿破云層 /溫暖著游子失重的心 /妻子的目光直上九天 /在愛情的高處無語凝噎 然而七個背影如七只風帆
/向著燃燒的太陽毅然駛去———太空太美了 /我不想返回地球 。
五、作業(yè):
結合你現(xiàn)在的學習生活,談談你怎樣看待成功與失???
真正的英雄教學設計 篇11
1.教學目的
⑴了解演講詞的特點,把握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理清文章思路。
⑵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品味本文含義深刻的語言。
⑶學習美國宇航員在探索太空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的勇氣和獻身精神。
2.教學重點、難點
⑴演講詞表達的思想感情及行文的脈絡。
⑵理解文中意味深長的語句,獲得思想啟迪。
3.教學方法
自學為主,合作探究,適時點撥
4.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5.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投影顯示“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升空后爆炸的圖片)這是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升空不久便突然爆炸的情景。在這次事件中,機上七名宇航員全部遇難。這一巨大災難使美國全國上下悲痛萬分,全世界也為之震驚,各國人民和領導人紛紛向死難者表示哀悼,向死難者親屬和美國人民表示慰問。1月31日,休斯敦航天中心為七名宇航員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里根總統(tǒng)在會上發(fā)表了情感深沉而激昂的演講。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這篇演講詞。
2.同學交流從網上或圖書館查閱的有關本次災難的資料以及演講詞的相關知識。(投影顯示)
1.“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是美國研制的第二架航天飛機。與第一架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相比,它在結構、材料和設備方面都有所改進。
“挑戰(zhàn)者”號的首航時間在1983年4月4日~9日,共完成了兩項主要任務:發(fā)射一顆兩噸半的“跟蹤和數(shù)據(jù)中繼”衛(wèi)星;宇航員斯托里·馬斯格雷夫和唐納德·彼得森進行第一次“太空行走”。
1986年1月28日的這次飛行,是“挑戰(zhàn)者”號的第10次飛行。
2.《北京晚報》1986年1月29日有關美國“挑戰(zhàn)者”號發(fā)生爆炸的報道
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于1986年1月28日在卡納維拉爾角發(fā)射基地起飛后,以三倍于音速的速度升到佛羅里達5萬英尺的藍天時突然爆炸,機上包括麥考利芙在內的七名宇航員全部罹難。這架耗資2億美元的航天飛機失事是美國宇航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事故。美國上下極為震驚,現(xiàn)場觀眾驚愕萬分、痛哭失聲,各地下半旗致哀,華盛頓大教堂響起了哀悼的鐘聲。
3.演講詞屬于議論文的范疇,但它一般不講求說理的嚴密性和思維的邏輯性,而總是以某一種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動人,要有針對性、啟發(fā)性和感染力。演講前要了解聽眾的年齡、文化水平和感興趣的問題,要明確集會的意圖或活動的目的,從而確定演說的主題。內容要充實、鮮明,道理要說得精辟透徹,加強與聽眾感情上的交流;語言要明白曉暢、樸實自然,并采用適當?shù)男揶o手法,以加強表達效果。
3.投影顯示課本“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掌握讀音,解釋意思。
余暇(xiá)工作或學習之外的空閑時間。
陰霾(mái)空氣中因懸浮著大量的煙、塵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濁現(xiàn)象。這里指一種壓抑、沉悶的氣氛。
疆域:國家領土(著重面積大?。?。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孜孜不倦:形容非常勤勉,不知疲倦。
夢寐以求:睡夢中都想著尋找,形容迫切地希望著。
4.快速默讀課文,與同桌交流閱讀感受。
5.自由表情朗讀課文,并畫出令自己感動的語句,仔細體會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想想課文動人心魄的力量來自于哪里。
學生活動,效果反饋:
⑴課文第3段中:“言語在我們的不幸面前顯得如此軟弱無力:他們根本無法寄托我們對你們愛著的、同時也是我們所敬佩的英勇獻身的人們的哀思?!边@一句令我感動,因為它充分表達了作者內心含有巨大的悲痛卻無法用語言形容的真情,與遇難的宇航員親屬完全相同的悲傷哀痛之情。
⑵課文第13段中“我們將珍愛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這是訴說勝利和勇敢的故事,這是真正的美國英雄的故事?!边@句話令我感動。作者稱這七位宇航員為“美國英雄”,是對他們最崇高的評價,給人以鼓舞和力量。它還告訴我們: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本來就是一部冒險的歷史,一部勇敢者的歷史。宇航員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著危險,完全可能一去不返,但他們并不害怕,而是大義凜然,義無反顧,隨時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從這個意義上說,不管成功還是失敗,每一個升空的宇航員都是勝利者,都是勇敢的人,他們具有開拓精神,獻身精神,令人信賴的聲譽、剛毅不屈的品質,值得每個人學習。
6.就下列組織討論:
(1)從文章的結構上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學生活動,效果反饋:作者在演講中表達的感情包含悲痛和力量兩個方面。從感情脈絡看,文章前半部分主要是抒發(fā)悲痛心情,后半部分則主要表達力量,而兩種感情不是涇渭分明,而是水乳交融。美國宇航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事故帶給人們的無疑是悲痛,但演講者的言辭更在于給后繼者以奮然前行的力量。
(2)本文作者表達的感情顯示出了怎樣的特色?
學生活動,效果反饋:演講者雖是位尊權貴的美國總統(tǒng),但他在演講中絲毫沒有高高在上的“官腔”,而是把自己擺在人民中間,同他們一起共同仰視七位真正的英雄,姿態(tài)和角色定位很恰切。他還將筆觸深入死難英雄親屬們悲痛的心靈之中,同他們一起深情追憶英雄們令人感動的生活細節(jié),句句言語發(fā)自肺腑,使人意識到,英雄原來也是活生生的平凡人,就生活在每一個人身邊,正是作者這種平易近人、真切深沉的情感深深打動了人心,所以具有動人心魄的力量。
真正的英雄教學設計 篇12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挑戰(zhàn)者”號升空后爆炸的事件,從而體會作者里根總統(tǒng)的情感線索。
2、領會文章表現(xiàn)的主題思想。
3、理解里根總統(tǒng)所宣揚的美國精神的具體內涵,并正確看待這種精神。
二、導入:
同學們,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在第10次發(fā)射升空后,突然發(fā)生爆炸,艙內七名宇航員全部遇難。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悲劇,美國人民有什么反應?當時的總統(tǒng)里根又是怎樣做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里根總統(tǒng)的演講詞!
三、了解作者生平:
1911年2月6日,羅納德威爾遜里根出生于伊利諾斯州的坦皮科鎮(zhèn)。在大學里,他學習經濟學和社會學,參加校足球隊比賽和校劇社的演出。畢業(yè)后,里根成為一名電臺體育播音員,1937年的一次試鏡使他在好萊塢贏得了一份演出合同。在接下來的20年里,他共參加了53部電影的演出。
1980年里根當選總統(tǒng),1986年連任總統(tǒng),在他任職末期,是美國歷史上持續(xù)時間最長,沒有經濟衰退和經濟蕭條的和平時期。
四、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約十分鐘)
五、生字詞:
書P189讀一讀,寫一寫。
精析精練P105注釋。
六、思考并討論問題:
1、這篇演講詞的主題思想是什么?
這篇文章的主題思想可以概括為:哀悼罹難的航天勇士,頌揚人類的探索精神,號召人們化悲痛為力量,踏著先烈開辟的道路,繼續(xù)進行太空探索。
(寫的是航天領域的事故,其意義卻超越了民族、國家、意識形態(tài)和不同的科學領域,上升到全人類的高度,體現(xiàn)了人類最閃光的品質百折不撓地探索未知領域的精神。由此說來,這里表達的思想不僅僅屬于美國,也屬于全人類。)
2、這篇演講詞中隱含的感情變化的線索怎樣?抒發(fā)什么心情?主要表達了什么力量?
(應該注意的是,演講者表達的這兩種感情在課文中不是涇渭分明的,而是交融的。更恰當?shù)卣f,全篇演講詞給人的整體情緒是悲痛,但又不是僅停留于悲痛,在總統(tǒng)言辭的感召下,全民的悲痛轉化成了一種無形的力量。)
3、理清全文的思路結構:
No。1~No。4:表達深深的哀痛和對英雄的贊頌;
No。5~No。13:別追憶幾位獻身的英雄,要人民永遠記住這些“真正的美國英雄”;
No。14~No。21:號召人民化悲痛為力量,繼承英雄未竟的事業(yè),繼續(xù)向太空進軍。
4、里根總統(tǒng)所宣揚的美國精神的具體內涵是什么?怎樣看待這種精神?
開拓精神、想像力、英雄主義、獻身精神、巨大的勇氣、令人信賴的聲譽、剛毅不屈的品質等。不要用狹隘的眼光來看待這種美國精神,而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它看成是全人類的優(yōu)秀品質和高貴精神的代表。推而廣之,只要是人類的精華,就不必分民族、種族、國家、意識形態(tài),而都應當借鑒、學習、吸收。
七、作業(yè):
1、完成精析精練L24。
2、上網找有關這篇課文的資料。
3、在積累本上完成課后習題一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體味文章的感情。
2.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內容。
3.培養(yǎng)學生探索科學未知領域的精神。
教學重點
讓學生加強朗讀,主動探究,把握演講詞的思想感情,感悟主題。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加強朗讀。
教師:請物理老師或對航空航天感興趣的同學介紹有關航天飛機和載人宇宙飛船的概況;查閱有關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的網絡信息,補充資料。
教學內容
《真正的英雄》是一篇演講詞。演講者是美國總統(tǒng)里根,他就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爆炸的事件發(fā)表了聲情并茂的演講,對罹難的英雄表示哀悼,并決心繼續(xù)對宇宙進行探索。這篇演講詞以真切的感情打動人,鼓舞人,教師要引導學生悉心感受。
教學設計
導入
同學們查閱了有關航天飛機和載人宇宙飛船的資料,請你給大家介紹一下查閱的資料。
(學生交流,相互補充,教師參與引出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
明確學習目標。(投影顯示)
檢查預習字詞情況。
教師范讀課文。(配錄音)
學生聽讀,仿讀,思考下列問題。(投影顯示)
演講詞的主題是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教師小結
里根的這篇演講哀悼罹難的英雄,頌揚人類的探索精神,號召人們化悲痛為力量,踏著先烈開辟的道路,繼續(xù)進行太空探索。演講詞的內容雖然寫的是美國人和美國的事,其意義卻超越了民族、國家和不同的科學領域,上升到全人類的高度,體現(xiàn)了人類最閃光的品質──百折不撓地探索未知領域的精神。
研讀與賞析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邊讀邊思考。(投影顯示)
從文中畫出讓你感動的句子,并說說這些句子為什么感動了你。
教師引導學生欣賞、理解幾個精彩的句子,師生共同交流,讓學生說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學生再次朗讀讓自己感動的句子或段落。
體驗與反思
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里根總統(tǒng)宣揚的美國精神的內涵是什么?你怎樣看待這種精神?
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教師小結
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來看待這種精神,把它看成全人類的優(yōu)秀品質。只要是人類的精華,都應當借鑒、學習、吸收。
作業(yè)
1.摘抄好句子并學會運用。
2.有興趣的同學繼續(xù)搜集有關航天飛機和載人宇宙飛船的資料,感受人類的偉大和科技的進步。
真正的英雄教學設計 篇2
一、課前準備
1、交代活動主題——認識英雄2、活動布置:
①將學生分兩組開展活動。
第一組:利用圖書館、網絡查閱一至兩位為人類發(fā)展貢獻卓著的英雄資料,了解其成長歷程、言語行為、精神情懷。
第二組:從報刊及其他新聞媒體中搜集身邊平凡的英雄材料,了解其動人事跡、趣聞故事。
②將資料匯編、整理,寫成材料。
二、課中活動
(一)朗讀活動——讀英雄
1、活動導人并交代:朗讀課文,要體會演講詞的特點,為寫演講稿做準備。
2、聽錄音,討論如何朗讀這篇演講詞。
3、教師歸納,進行朗讀指導:
本文并非一般演講,演講者的雙重身份決定了他既要賦予演講以普遍意義,又要平易近人,與人民在一起。朗讀,應揣摩演講人角色,甚至可扮總統(tǒng)來讀,要擺正姿態(tài)。
全文處處抒發(fā)失去英雄的悲痛之情,其整體情緒是悲痛,但又不停留于悲痛,而是號召人民化悲痛為力量。朗讀,要把握基調。
演講要能激發(fā)聽眾的情感,本文飽含深沉的哀痛、熱情的贊頌和深切的號召。朗讀,要滲透感情。
演講詞一般不講求說理的嚴密性和思維的邏輯性。從情感脈絡看,本文為兩部分;從寫作思路看,分三部分,層次明晰。此外,演講詞為加強語氣、強化語義、增強力度、創(chuàng)造氣勢、渲染感情,常排列整齊、對稱、節(jié)奏和諧的句或段。如6—12段的整齊排列,15段內相似語句的排列。朗讀,要讀清層次。
演講是聲音的藝術,也需輔以動作表情,通過面部表情、體態(tài)、手勢交流情感和傳播信息。朗讀本文,可輔以態(tài)勢語言。
4、學生朗讀體驗,盡力縮短朗讀與演講的距離。
(二)說話活動——話英雄
1、按課前所分小組交流。
2、每小組推選一至二位同學補充整理材料,上臺宣讀。
3、暢談感想及活動后對英雄內涵的更多認識。
(三)寫作活動——學英雄、寫英雄
圍繞怎樣學英雄、如何理解英雄,試寫一篇演講稿。寫前回顧演講詞的主要特點。(提示:切入點要小,因初次寫作,教師要求不必過高。)
三、課后活動
1、完稿、定稿、收稿。
2、評選優(yōu)秀習作,可指定優(yōu)秀寫作者熟悉文章,嘗試演講。
[資料整合平臺]
1、課文擴讀材料
“挑戰(zhàn)者”號追思(原文略)
使用建議:兩文源于同一事件,各有側重。里根的演講聲情并茂,重在以其精神鼓舞人,以真情打動人。本文以獨特的角度和深刻的思考,啟迪人們尤其是科學工作者不斷求索,更多說理。兩文可聯(lián)讀,體會不同的特色。
2、相關資源材料
演講:靈魂的飛翔
演講是美妙的。它很短暫,但也很漫長。所謂短,指其實際行為過程所延續(xù)的時值而言,相對于人生來說,不過“一瞬”而已;但在這之前,它有很長很長的準備期,這之后,又有很長很長的效果實現(xiàn)期——許多名人的全部生命歷程,不就是他的某一次或某幾次演講的真實體現(xiàn)嗎?
演講,實在是人的生命精華的凝結。
真正意義上的演講,一個人一生只有一次:有的人演講完畢,他的生命就結束了;有的人演講之后,其生命就全部在行動中燃燒;還有的人,也許畢生都以演講為業(yè),但那所有的演講,都是為某一次巔峰的達到與實現(xiàn)而奠定基石。白先勇說:一個作家,一輩子寫了無數(shù)本書,其實只不過說了那么兩三句話而已。演講又何嘗不是如此?
演講,不啻是演講者靈魂的飛翔。
人類的一切活動,說到底都是在語言和文字當中進行的。否則,那就是永恒的寂寞。在寂寞中“行動”,與死亡無異。
演講,以個人面對公眾,滔滔不絕,侃侃而談。
演講者之所以要演講,在于他有一種傾吐的欲望和激情,他渴望溝通,渴望交流,渴望被認同,渴望有回應。他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精神、心理愿望、情緒特征、行動欲念,把自己的生活感受、人生體驗、社會理想、意志力量、追求、憧憬、向往,濃縮起來,凝聚起來,在一個特定的場合,以報告、動員、總結、授課、宣講、談判等等的形式奉獻給人們。
這就是演講。演講是人與人之間心靈的碰撞。
一場精彩的演講發(fā)生這種碰撞之后,雙方的人性與人格都得到升華,這就是演講的功能。作為物化的形態(tài),這種功能的最輝煌的實現(xiàn),也許就是激勵著千百萬人去進行偉大的奮斗,推動歷史前進,并改變歷史的進程。
真正的英雄教學設計 篇3
《真正的英雄》課文
今天,我們聚集在一起,沉痛地哀悼我們失去的七位勇敢的公民,共同分擔內心的悲痛,或許在相互間的安慰中,我們能夠得到承受痛苦的力量并堅定追求理想的信念。
對家庭、朋友及我們的太空宇航員所愛著的人們來講,國家的損失首先是他們個人的巨大損失。對那些失去親人的父親、母親、丈夫和妻子們,對那些兄弟、姐妹,尤其是孩子們,在你們悲痛哀悼的日子里,所有的美國人都和你們緊緊地站在一起。
我們今天所說的遠遠不夠表達我們內心的真實情感,言語在我們的不幸面前顯得如此軟弱無力:它們根本無法寄托我們對你們深深愛著的、同時也是我們所敬佩的英勇獻身的人們的哀思。
英雄之所以稱之為英雄,并不在于我們頌贊的語言,而在于他們始終以高度的事業(yè)心、自尊心和鍥而不舍地對神奇而美妙的宇宙進行探索的責任感,去實踐真正的生活以至獻出生命。我們所能盡力做到的就是記住我們的七位宇航員七位“挑戰(zhàn)者”,記住他們活著的時候給熟悉他們的人們帶來的生機、愛和歡樂,給祖國帶來的驕傲。
他們來自這個偉大國家的四面八方從南加利福尼亞州到華盛頓州,從俄亥俄到紐約州的莫霍克,從夏威夷到北卡羅來納和紐約州的布法洛。他們彼此很不相同,但他們每個人的追求和肩負的使命卻又是那樣的一致。
我們記得迪克?司各比,我們從升空的“挑戰(zhàn)者”號聽到的最后一句話就來自這位機長之口。在參加太空計劃之前,他曾是一名戰(zhàn)斗機飛行員,后來成為一名高空飛行器的試驗飛行員。對機長司各比來說,危險從來就是一位熟悉的伙伴。
我們記得邁克?史密斯,作為戰(zhàn)斗機飛行員獲得過的獎章戴滿了胸前,其中包括海軍特級飛行十字勛章和來自一個國家的敢斗銀星十字勛章。
我們還記得被朋友們稱為J。R。的朱蒂絲?萊恩尼科,她總是對人們微笑著,總是迫不及待地想對人民有所貢獻。在工作之余,她喜歡在鋼琴上彈奏幾曲,從中獲得美的享受。
我們也不會忘記孩提時總愛光著腳板在咖啡地和夏威夷的麥卡達美亞墓地跑來跑去的埃里森?奧尼佐卡,他早就夢想有一天去月球旅行。他告訴人們,多虧成為一名飛行員,他才能夠建樹他的生涯中那些令人難忘的業(yè)績。
還有那個曾告訴人們是南加州的棉田錘煉了他堅毅性格的羅納德;麥克耐爾。他夢想著到外層空間站去生活,在失重的太空中做試驗:吹奏薩克管。啊,讓(羅納德的愛稱),我們將永遠懷念你的薩克管,我們將要建成你所夢想的空間站。
我們記得格里高利?杰維斯,在那次致命的飛行中,他隨身帶著他的母校布法洛紐約州立大學的一面旗子。他說,這是一份小小的紀念品,紀念那些曾為他指點過未來的人們。
我們還記得凝聚了整個國家想像力的科里斯塔?麥考利芙,她用她的勇氣和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激勵我們。她是一位教師,不僅是她的學生們的教師,而且是全國人民的教師,她以這次太空飛行作為激勵我們向未來沖擊的教例,孜孜不倦地講述給我們。
我們將永遠記住他們,這些杰出的專家、科學家、冒險家,這些藝術家、教師和家庭中的男女成員們。我們將珍愛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這是訴說勝利和勇敢的故事,這是真正的美國英雄的故事。
《真正的.英雄》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培養(yǎng)學生快速讀課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的能力。
2、朗讀課文,領會悼詞的感情脈絡,體味文章豐富強烈的感情。
二、過程與方法
1、速讀,領會悼詞的感情脈絡。
2、朗讀,體味文章豐富強烈的感情。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學習美國宇航員在探索太空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的永不言退,對未知領域進行百折不撓地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充分誦讀,體會演講詞表達的思想及感情變化的脈絡,體會文章豐富強烈的思想情感。
教學難點:認識“真正的英雄”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讀,介紹背景
人類的歷史是在探索中前進的,在某些領域,每一次的探索就是一次冒險,都可能面臨生與死的抉擇,都可能付出沉重的代價。在人類探索太空的進程中,就曾發(fā)生了這樣一場巨大的災難。
二、速讀,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思考問題,并勾畫相關語句。
①文中追憶了哪幾位英雄?他們給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分別是什么?
②在里根總統(tǒng)的悼詞中,還講了什么內容,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感?
2、學生回答,教師點撥。
(1)(板書:追憶)
(2)明確:迪克:以危險為伴;邁克:胸前戴滿獎章;朱蒂絲:微笑著,迫不及待地想對人民有所貢獻;埃里森:夢想去月球旅行,建樹令人難忘的業(yè)績;羅納德:性格堅毅,夢想到外層空間站去生活;格里高利:隨身帶著母校的旗幟,紀念為他指點過未來的人們;科里斯塔:勇敢,有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
(3)還寫到了對英雄的哀悼之情(板書:悲痛)。
(4)號召人民化悲痛為力量,繼續(xù)未竟的事業(yè)(板書:力量、探索前進)。
(學生在七年級上學期已經訓練了速讀能力,安排速讀有助于進一步提高速讀能力,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篩選信息、概括要點的能力。)
三、品讀,體會感情
(一)走進文本,朗讀悟情
1、尋讀。本文以真情感動人心。七位航天英雄的犧牲帶給人們的悲痛是巨大的。說說你從文中哪些語段感受到了這種悲痛之情。找出來,深情地讀一讀。(注意朗讀時的語速、語氣、語調等)
2、演讀。請同學們把自己找到的句子推薦給全班同學,看看哪些同學的朗讀更令人感動?請學生扮演總統(tǒng),朗讀。
學生朗讀,師生合作點評。
3、范讀。教師讀第十四自然段。
教師指導讀法:用心地、投入地朗讀;找重點字詞,最能表現(xiàn)情感的詞。要讀出悲痛之情。
4、賽讀。請同學們找出具有這種號召力量的語段,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先找出號召力和鼓舞力量的句子。在小組內展開競讀。
請以小組為單位,把剛才你們所找出的句子,讀一讀,(注意:朗讀時的語氣、語速、語調等)讓學生齊讀19自然段。里根總統(tǒng)認為,紀念英雄的方式是什么?(是號召我們緬懷這些英雄,繼承他們的遺志,發(fā)揚他們的精神,繼續(xù)進行太空探索。)
5、通過以上的學習,你能小結一下悼詞的寫法嗎?如:涉及哪些內容?表達怎樣的情感?
悼詞的內容:(對死者)哀悼——追憶——(對生者)學習精神,繼承事業(yè),繼續(xù)前進
悼詞的感情:表達悲痛、贊頌之情,并給人以力量
(二)、深入文本,話說英雄
1、過渡:為了探索,就會冒險。在20xx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上七名宇航員的生命又消失在沒有痕跡的飛翔中。他們和“挑戰(zhàn)者號”上的七位宇航員一樣,在探索太空的過程中失敗了。
提問:大家又知道我國有哪些航天英雄呢?他們因他們的飛天壯舉而成為我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那么你認為誰才是真正的英雄?說說你的理由。
2、學生談對“真正的英雄”的理解,教師結合文中語句點撥。
文中語句:英雄之所以稱之為英雄,并不在于我們頌贊的語言,而在于他們始終以高度的事業(yè)心、自尊心和鍥而不舍地對神奇而美妙的宇宙進行探索的責任感,去實踐真正的生活以至獻出生命。
(小結:這是里根總統(tǒng)對“挑戰(zhàn)者號”上七名航天英雄的高度贊譽。也是對“真正的英雄”的闡釋。)
(三)研讀文本,質疑探究
請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師生合作探究。
(本環(huán)節(jié)安排了各種形式的朗讀,以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體會作者的情感;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生本對話,不脫離文本,有助于進一步理解文本;質疑探究,著眼于對學生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
四、聯(lián)讀,體驗反思
“挑戰(zhàn)者號”上的七位宇航員的生命永遠地消失在了遙遠的天際。抬頭凝望遙遠的星空,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
要求盡情傾吐自己的真情實感,可表達哀悼之情,也可表達學習英雄的決心,探索未知世界的信心。
(通過寫讓學生更進一步體會作品的情感,也實現(xiàn)了聽說讀寫的有機結合。)
五、課堂小結
在這短短的四十分鐘時間里,我們從“挑戰(zhàn)者號”到“哥倫比亞號”,我們結識了人類航天,這些人類真正的英雄,我們追憶了他們的業(yè)績,銘記著他們的故事。我們哀悼他們,贊頌他們,并從他們的身上吸取力量,發(fā)揚他們百折不撓的精神,向一切未知的領域探索前進吧!讓我們最后一次向這些英雄們道別吧?。w朗讀第二十段。)
(再次朗讀,加深情感體驗。)
六、作業(yè)設計
學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請寫一篇讀后感。
真正的英雄教學設計 篇4
創(chuàng)意說明:本設計圍繞“英雄”的主題開展閱讀教學,《真正的英雄》簡案。朗讀、說話、寫作等活動帶動教學流程的步步推進,過程始終兼顧演講詞的文體特征與活動主題的內涵,兼顧學法的
指導與學法的實踐。
教學步驟:
一、課前準備
1.交代活動主題——認識英雄
2.活動布置:
①將學生分兩組開展活動。
第一組:利用圖書館、網絡查閱一至兩位為人類發(fā)展貢獻卓著的英雄資料,了解其成長歷程、言語行為、精神情懷。
第二組:從報刊及其他新聞媒體中搜集身邊平凡的英雄材料,了解其動人事跡、趣聞故事,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真正的英雄》簡案》。
②將資料匯編、整理,寫成材料。
二、課中活動
(一)朗讀活動——讀英雄
1.活動導入并交代:朗讀課文,要體會演講詞的特點,為寫演講稿做準備。
2.聽錄音,討論如何朗讀這篇演講詞。
3.教師歸納,進行朗讀指導:
本文并非一般演講,演講者的雙重身份決定了他既要賦予演講以普遍意義,又要平易近人,與人民在一起。朗讀,應揣摩演講人角色,甚至可扮總統(tǒng)來讀,要擺正姿態(tài)。
全文處處抒發(fā)失去英雄的悲痛之情,其整體情緒是悲痛,但又不停留于悲痛,而是號召人民化悲痛為力量。朗讀,要把握基調。
演講要能激發(fā)聽眾的情感,本文飽含深沉的哀痛、熱情的贊頌和深切的號召。朗讀,要滲透感情。
演講詞一般不講求說理的嚴密性和思維的`邏輯性。從情感脈絡看,本文為兩部分;從寫作思路看,分三部分,層次明晰。此外,演講詞為加強語氣、強化語義、增強力度、
創(chuàng)造氣勢、渲染感情,常排列整齊、對稱、節(jié)奏和諧的句或段。如6—12段的整齊排列,15段內相似語句的排列。朗讀,要讀清層次。
演講是聲音的藝術,也需輔以動作表情,通過面部表情、體態(tài)、手勢交流情感和傳播信息。朗讀本文,可輔以態(tài)勢語言。
4.學生朗讀體驗,盡力縮短朗讀與演講的距離。
(二)說話活動——話英雄
1.按課前所分小組交流。
2.每小組推選一至二位同學補充整理材料,上臺宣讀。
3.暢談感想及活動后對英雄內涵的更多認識。
(三)寫作活動——學英雄、寫英雄
真正的英雄教學設計 篇5
【學習目標】
1、了解世界太空探索的進程。
2、了解文章的結構方式及演講辭的基本特點。
3、理解文中含深刻的語句,理清作者感情變化的脈絡。
【重點難點】
1、加強朗讀,把握文章內容,體味文章感情。
2、主動探究,演講詞的主題。
3、培養(yǎng)探索精神。
【知識鏈接】
1986年1月28日,“挑戰(zhàn)者”號在進行美國航天飛機的第25次飛行中,發(fā)生空中爆炸。這是美國56次載人航天飛行中第一次爆炸事件,也是美國宇航員第一次在飛行中死亡?!疤魬?zhàn)者”號的失事,是震撼世界的悲劇,全世界人民為人類航天壯舉發(fā)生的這一重大挫折和不幸感到悲痛和惋惜。
【導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
1、給加點字注音。
哀悼()鍥而不舍()勛章()錘煉()
陰霾()孜孜不倦()企求()凝聚()
戰(zhàn)栗()拓荒()彌補()不朽()
2、詞語積累
鍥而不舍:
迫不及待:
建樹:錘煉:
孜孜不倦:
夢寐以求:
二、合作探究
1、宇航員們因為航天飛機的失事而犧牲,但演講者卻說“這是訴說勝利和勇敢的故事”,
如何理解?
2、作者為什么要寫“一個世紀前的開拓者”?“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類知識沒有達到的疆域”,相對于“今天的荒漠”,“昨天的荒漠”指的是哪里?
3、演講者在演講中蘊含的感情及變化的脈絡是什么?
4、文中所宣揚的美國精神的具體內涵是什么?
5、為什么說麥考利芙“凝聚了整個國家的想像力”?
6、文中贊揚了七位宇航員哪些精神和品?
三、精讀精練
今天,我們聚集在一起,沉痛地哀悼我們失去的七位勇敢的公民,共同分擔內心的悲痛,或許在相互間的安慰中,我們能夠得到承受痛苦的力量并堅定追求理想的信念。
對家庭、朋友及我們的太空宇航員所愛著的人們來講,國家的損失首先是他們個人的巨大損失。對那些失去親人的父親、母親、丈夫和妻子們,對那些兄弟、姐妹,尤其是孩子們,在你們悲痛哀悼的日子里,所有的美國人都和你們緊緊地站在一起。
我們今天所說的遠遠不夠表達我們內心的真實情感,言語在我們的不幸面前顯得如此軟弱無力:它們根本無法寄托我們對你們深深愛著的、同時也是我們所敬佩的英勇獻身的人們的哀思。
英雄之所以稱之為英雄,并不在于我們贊頌的語言,而在于他們始終以高度的事業(yè)心、自尊心和鍥而不舍地對神奇而美妙的宇宙進行探索的責任感,去實踐真正的生活以至獻出生命。我們所能盡力做到的就是記住我們的七位宇航員。
真正的英雄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 了解有關作者及演說詞的一些特點;了解有關的背景資料;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品味一些關鍵語句的含義。
2、 反復朗讀課文,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
3、 理解里根總統(tǒng)所宣揚的美國精神的具體內涵,并正確看待這種精神。
教學重點
讓學生加強朗讀,主動探究,把握演講詞的思想感情,感悟主題。
課前活動案
預習內容:
1.給加粗字注音。
余暇()陰霾()疆域()孜孜不倦()
夢寐以求()迫不及待()剛毅不屈()
2.你對課文了解嗎?
(1)演講詞的主題是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2)本文的寫作思路是什么?從寫作思路來看,本文可分幾部分,每部分內容是什么?
3.朗讀課文,讀后想一想
①里根總統(tǒng)所宣揚的美國精神的具體內涵是什么?怎樣看待這種精神?
②里根總統(tǒng)是如何在演講中給自己定位的?
4、關于本文的內容,你還有哪些問題,請寫下來,與同學或老師交流。課堂活動案
板塊一: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查閱了有關航天飛機和載人宇宙飛船的資料,請你給大家介紹一下查閱的資料。
(學生交流,相互補充,教師參與引出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
板塊二: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字詞情況。(分小組到黑板展示)
2、教師范讀課文。(配錄音)
3、學生聽讀,仿讀,思考下列問題。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1)演講詞的主題是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2)本文的寫作思路是什么?從寫作思路來看,本文可分幾部分,每部分內容是什么?
板塊三:研讀與賞析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邊讀邊思考。
從文中畫出讓你感動的句子,并說說這些句子為什么感動了你。
板塊四:體驗與反思
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①里根總統(tǒng)所宣揚的美國精神的具體內涵是什么?怎樣看待這種精神?
②里根總統(tǒng)是如何在演講中給自己定位的?板塊五:探究學習(作業(yè))
1.摘抄好句子并學會運用。
2.有興趣的同學繼續(xù)搜集有關航天飛機和載人宇宙飛船的資料,感受人類的偉大和科技的進步。
課后活動案
1.本文的演講者是當時的________總統(tǒng)________。
2.給加粗字注音
①陰霾()②籠罩()③凝聚()④許諾()
3.指出詞語中的錯別字并訂正
①契而不舍________()②滋滋不倦________()
4.“驕傲”一詞在不同的語境中可以帶有不同的感情色彩,請用褒義的“驕傲”和貶義的“驕傲”各造一個句子。
①驕傲
②驕傲
5.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到句子的橫線上。
(1)對機長司各比來說,危險從來就是一位________的伙伴。
()
A.熟悉B.熟知C.經常D.親密
(2)今天,我們向迪克司各比和他的伙伴們保證,他們的________決沒有破滅,他們努力為之奮斗的理想一定會成為現(xiàn)實。
()
A.幻想B.想象C.夢想D.愿望
6、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就在災難發(fā)生的那天,我們所有美國人都關切地守候在電視機前,徹夜不眠。在那個不幸的時刻,我們的興奮變成了戰(zhàn)栗。我們等待著,注視著,想弄清所發(fā)生的一切。那天夜里我收聽了廣播電臺的采訪節(jié)目。老老少少都在訴說自己的悲哀,都為我們的宇航員感到驕傲。陰霾籠罩著整個國家,我們走出家門,手拉著手,互相安慰。
你們所熱愛的人們的犧牲轟動了整個國家。在痛苦中我們認識到了一個意義深遠的道理:未來的道路并不平坦,整個人類前進的歷史是與一切艱難險阻斗爭的歷史。我們又一次認識到,我們的美國是在英雄主義和崇高獻身精神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它是由像我們的七位宇航員那樣的男人和女人,那些把全社會的責任作為自己責任的人,那些給予人民比人民期望和要求的更多的人,那些為人類做出貢獻而從不企求些微報答的人建立起來的。
我們不禁回想起一個世紀前的開拓者們,那些帶著家眷和財產去開發(fā)荒涼的美國西部的剛毅不屈的人們,他們常常面臨著惡劣的條件,沿著俄勒岡小道,你們仍能看見那些倒下去的拓荒者的墓碑。但是悲痛只能使他們更加堅定開拓前進的決心。
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類知識沒有達到的疆域。有時,我們會感到想達到外星球還力不從心。但我們必須重新振作起來,忍受著磨難,不斷前進。我們的國家的確非常幸運,因為我們依然保持著巨大的勇氣、令人信賴的聲譽和剛毅不屈的品質,我們仍然有像“挑戰(zhàn)者”號上七位宇航員那樣的英雄。
迪克司各比知道,每一次太空飛行器的發(fā)射都是一個技術上的奇跡。他說:“如果出現(xiàn)什么,它決不意味著太空計劃的結束?!蔽宜佑|的每一位英雄的家庭成員,都特別請求我們一定要繼續(xù)這項計劃,這是他們失去的可愛的親人所夢求實現(xiàn)的計劃。我們決不會使他們失望。
今天,我們向迪克司各比和他的伙伴們保證,他們的夢想決沒有破滅,他們努力為之奮斗的理想一定會成為現(xiàn)實。為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獻身工作的人們,他們的大家庭中失去了七位成員,他們仍要繼續(xù)工作去實現(xiàn)既安全可行又冒險、大膽的更有效的太空計劃。人類將繼續(xù)向太空進軍,不斷確立新的目標,不斷取得新的成就。這正是我們紀念“挑戰(zhàn)者”號上七位英雄的最好方式。
1.“在那個不幸的時刻,我們的興奮變成了戰(zhàn)栗”,“興奮”在這里是指________________,“興奮變成了戰(zhàn)栗”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
2.在引文的第三段里,演講詞的人稱一開始是“我們”,接著又變成了“他們”,然后又變成“你們”、“他們”。請指出文中加粗的人稱代詞所指,并談談這樣變換人稱對于表情達意的作用。
3.宇航員(機長)迪克司各比說:“如果出現(xiàn)什么,它決不意味著太空計劃的結束”。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4.演講詞中提到一個世紀前美國西部的開拓者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你用一句話概括這幾段話的主要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正的英雄教學設計 篇7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陰霾、迫不及待、孜孜不倦、鍥而不舍、夢寐以求”等詞語。
2、了解演講詞的特點,快速默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內容。
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快速默讀課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的能力。
2、朗讀課文,領會悼詞的感情脈絡,體味文章豐富強烈的感情。
3、品味關鍵語句,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欣賞和理解能力。
德育目標:
1、體會悼詞對陷入悲痛之中的美國人民所起的鼓舞和激勵作用,在反復誦讀中受到熏陶。
2、品讀課文,學習美國宇航員在探索太空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的永不言退,對未知領域進行百折不撓地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
充分誦讀,體會演講詞表達的思想及感情變化的脈絡,體會文章豐富強烈的思想情感。
教學難點:
認識“真正的英雄”的含義,品味關鍵語句,培養(yǎng)欣賞和理解能力。
教學方法:
1、練習快速默讀課文,抓住課文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
2、誦讀法。這篇演講詞情感表達豐富、強烈,沖擊人的心靈。朗讀是體味作品感情的最好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感受演講者的心情,充分理解課文內容。
3、探究拓展法。以學生體驗、探究為主,教師給以必要的點撥,特別是選擇關鍵詞語揣摩語言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課前放音樂)
人類的歷史是在探索中前進的,在某些領域,每一次的探索就是一次冒險,都可能面臨生與死的抉擇,都可能付出沉重的代價。在人類探索太空的進程中,就曾發(fā)生了這樣一場巨大的災難。
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關于這場災難的有關報道。(播放錄象)
當長煙在天際消散,悲痛卻在人們的心中積聚起來。(同時播放當時人們的表情及降半旗的情景,請大家認真觀察圖片上人物的神情。)美國全國上下悲痛萬分,全世界為之震驚,現(xiàn)場觀眾驚愕不已、痛哭失聲。各地下半旗致哀,華盛頓大教堂響起了哀悼的鐘聲。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航天災難,1月31日時任美國總統(tǒng)的里根在追悼會上發(fā)表了聲情并茂的演講,沉痛哀悼遇難的七位宇航員,稱他們?yōu)椤罢嬲挠⑿邸薄=裉煳覀儗⒏S里根走進英雄的世界。(板書課題:真正的英雄)
二、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1、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屏幕上的這些生字詞,請一位同學起來讀一讀,其他同學看看他讀得是否準確。自己再把這些詞語讀一讀,注意字音、字形,把難的字再在草稿本上寫一寫,然后和屏幕上相訂正。
2、接下來請大家快速默讀課后的資料框,從中勾畫出快速默讀的要領。帶著你所收獲的快速閱讀要領去默讀課文,思考問題,并勾畫相關語句。
①文中追憶了哪幾位航天英雄?這不幸犧牲的七位宇航員給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分別是什么?
②在里根總統(tǒng)的悼詞中,講了什么內容,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感?
2、請生回答文中追憶的七位航天英雄,(播放七位航天英雄的圖片)這就是“挑戰(zhàn)者號”上七位遇難的宇航員。說說哪些自然段在具體追憶他們。他們給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迪克:(以危險為伴);
邁克:(胸前戴滿獎章);
朱蒂絲:(微笑著,迫不及待地想對人民有所貢獻);
埃里森:(夢想去月球旅行,建樹令人難忘的業(yè)績);
羅納德:(性格堅毅,夢想到外層空間站去生活);
格里高利:(隨身帶著母校的旗幟,紀念為他指點過未來的人們);
科里斯塔:(勇敢,有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
5、通過里根總統(tǒng)對英雄的追憶,這七位英雄的名字已深深烙在我們的心中,他們的事跡、他們的品質和精神將被我們廣為傳誦。在里根總統(tǒng)的悼詞中,還講了哪些內容,并表達了怎樣的情感?(異常悲痛)帶著這種悲痛之情,在悼詞中他還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感?(表現(xiàn)了對幾位航天勇士的贊頌與沉痛哀悼,表現(xiàn)自己的悲痛之情,并號召人們化悲痛為力量,踏著先烈開辟的道路,繼續(xù)向太空探索前進。
三、走進文本,品味賞析
(一)走進文本,體驗情感
1、本文以真情感動人心。七位航天英雄的犧牲帶給人們的悲痛是巨大的。說說你從文中哪些語段感受到了這種悲痛之情。找出來,深情地讀一讀。(注意朗讀時的語速、語氣、語調等)
2、請同學們把自己找到的句子推薦給全班同學,看看哪些同學的朗讀更令人感動?(請兩個同學起來讀,給他以贊揚;聽了同學們的朗讀,我們的心情與演講者產生了共鳴.老師也想表現(xiàn)我所感受到的悲痛之情。我也來讀一段,好不好?讀十四自然段。)
3、聽了同學和老師深情的朗讀后,你覺得怎樣才能很好地讀出感情來?
5、教師指導讀法:用心地、投入地朗讀;找重點字詞,最能表現(xiàn)情感的詞。要讀出悲痛之情,在朗讀時,語氣應怎樣?(低沉)。根據(jù)我們總結的讀法,自己再把你找的句子深情的讀一讀。
6、在深情的朗讀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里根總統(tǒng)異常悲痛的心情。如果你是里根總統(tǒng),你難道可以僅僅是沉溺于痛苦中嗎?人類對太空的探索能因此而停止嗎?
不能,因為他還須號召他的人民化悲痛為力量,沿著英雄的足跡繼續(xù)前進。
8、請同學們找出具有這種號召力量的語段。(15——19)請同學們以
四人小組為單位先找出最具號召力和鼓舞力量的句子。在小組內展開競讀。
9、請以小組為單位,把剛才你們所找出的句子,讀一讀,(注意:朗讀時的語氣、語速、語調等)讓學生齊讀19自然段。里根總統(tǒng)認為,紀念英雄的最好方式是什么?(是號召我們緬懷這些英雄,繼承他們的遺志,發(fā)揚他們的精神,繼續(xù)進行太空探索。)
10、通過以上的學習,你能小結一下悼詞的寫法嗎?如:涉及哪些內容?表達怎樣的情感?
悼詞的內容:(對死者)哀悼——追憶——(對生者)學習精神,繼承事業(yè),繼續(xù)前進
悼詞的感情:表達悲痛、贊頌之情,并給人以力量
(二)、深入文本,話說英雄
1、為了探索,就會冒險。在20xx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上七名宇航員的生命又消失在沒有痕跡的飛翔中。
(課件出示:“哥倫比亞號”上犧牲的七位航天英雄的圖片)
他們和“挑戰(zhàn)者號”上的七位宇航員一樣,在探索太空的過程中失敗了。大家又知道我國有哪些航天英雄呢?他們因他們的飛天壯舉而成為我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那你認為誰才是真正的英雄?說說你的理由。
對。英雄不論成敗。正如里根總統(tǒng)在文中所說的那句話,請大家把它讀出來。
英雄之所以稱之為英雄,并不在于我們頌贊的語言,而在于他們始終以高度的事業(yè)心、自尊心和鍥而不舍地對神奇而美妙的宇宙進行探索的責任感,去實踐真正的生活以至獻出生命。
(小結:這是里根總統(tǒng)對“挑戰(zhàn)者號”上七名航天英雄的高度贊譽。也是對“真正的英雄”的最好闡釋。(用著重號標出表現(xiàn)英雄崇高精神品質的詞語。他們有?)正因為他們具有這樣崇高的品質,高尚的人格,偉大無私的靈魂,而令人們崇敬。失敗的英雄同樣值得敬佩,他們的犧牲不只是美國的損失,也是我們全人類的巨大損失。他們的精神是我們全人類的共同財富。正是因為受到他們精神的鼓舞,吸取他們失敗的教訓,后來者才更容易登上成功的頂峰。失敗乃成功之母。要是沒有他們的冒險,哪有后來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哪有“勇氣號”的登錄火星,太空帆的成功飛行呢?)
四、拓展延伸,回歸文本
“挑戰(zhàn)者號”上的七位宇航員的生命永遠地消失在了遙遠的天際。抬頭凝望遙遠的星空,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請大家在草稿紙上盡情傾吐自己的真情實感,可表達哀悼之情,也可表達學習英雄的決心,探索未知世界的信心。)
五、課堂小結
在這短短的四十分鐘時間里,我們從“挑戰(zhàn)者號”到“哥倫比亞號”,
我們結識了人類航天史上,這些人類真正的英雄,我們追憶了他們的業(yè)績,銘記著他們的故事。我們哀悼他們,贊頌他們,并從他們的身上吸取力量,發(fā)揚他們百折不撓的精神,向一切未知的領域探索前進吧?。ㄍ晟瓢鍟?,畫出航天飛機圖形)讓我們最后一次向這些英雄們道別吧!師配樂朗讀:“安息吧,”
五、作業(yè)
讓我們在《真心英雄》的歌聲中來看看今天的作業(yè)。學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請以“英雄”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參考題目:《我心目中的英雄》《英雄本色》《英雄之我見》《我的英雄夢》
真正的英雄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 訓練速讀,理清思路,把握內容.(扣住關鍵詞語)
2. 朗讀課文,理解文章所蘊涵的思想感情.
3. 充分體會悼詞對陷入悲痛之中的美國人民所起的鼓舞和激勵作用,并從中受到熏陶.
重點:充分誦讀,體會演講詞表達的內容和感情,體會豐富的人文思想.
難點:認識英雄的含義,品味關鍵語句,培養(yǎng)欣賞和理解能力.
方法:
1 練習快速默讀課文,抓住關鍵詞提供的信息,概括內容要點.
2.誦讀法.因文章情感表達豐富強烈,沖擊人心,朗讀是最好的方式,有利于感受演講者的心情,充分理解課文.
3.學生自主探究,把握選擇關鍵詞語揣摩語言的方法.導入: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國東部時間11點38分,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在發(fā)射升空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機上七名宇航員全部罹難.長煙在天際消散,悲痛卻在人們的心中聚集,現(xiàn)場觀眾驚愕不已,痛哭失聲,各地下半旗致哀,華盛頓大教堂響起了哀悼的鐘聲.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航天災難,時任美國總統(tǒng)的里根在1月31號的追悼會上發(fā)表了聲情并茂的演講,沉痛哀悼遇難的宇航員,稱他們?yōu)檎嬲挠⑿?,今天,我們將跟里根走進英雄的世界。一.
速讀課文,(不出聲,不指讀,劃出關鍵性的詞語或句子)并邊看邊思考,這篇演講詞講到了哪些內容?
討論明確:深深的哀悼和對英雄的贊頌。
追憶英雄,牢記英雄。
號召化悲痛為力量,繼續(xù)開拓。二. 品讀課文
1. 以跳讀的方式在文中找出下列詞語,劃上橫線,并注意其意義和作用。
哀悼 鍥而不舍 迫不及待 建樹 孜孜不倦 陰霾 剛毅不屈 力不從心
2. 這是一篇演講稿,尤其要以情感人,請同學們來討論一下在三部分的演講中,作者帶著一種怎樣的感情?我們讀的時候要怎樣來讀?
明確:悲痛(低沉) 懷念(深情) 號召(激昂)
3. 朗讀品味這不同的感情色彩。
4.
本文不僅感情充沛,而且意味深長,很多句子能給我們震撼和啟迪,如果大家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來朗讀的話,相信效果會更出色。請找出你認為精彩或最讓你感動的語句或段落,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并說說為什么精彩或讓你感動。三.
疑讀課文:再讀課文,找出文中你尚存疑問的句子,大家來探討解決。四.
小結:里根總統(tǒng)的演講,不僅讓我們親近了英雄,感受的英雄逝去的悲痛,更讓我們了解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什么是他引以為榮的美國精神。而這些精神也是全人類的優(yōu)秀品質,是不分民族,國家,意識形態(tài),都應借鑒學習吸收的。讀了這篇文章,我們一定很有感觸,請你寫幾句話說說你此時的感悟。五.
做個真正的英雄不易,但做個平凡的英雄卻不難,相信我們只要從小明是非,知大義,在生活中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我們就具備了成為真正的英雄的基礎!請同學們把眼光收回到我們的同學或你自己的身上來,讓我們來聊聊在生活中,我們周圍的人都有哪些帶有英雄氣概的特點呢?
六. 作業(yè):
1. 積累摘抄本文含義豐富的句子。
2. 以“我心目中的英雄”為題寫一篇小作文。
板書設計:
真正的英雄
里根
哀悼
真正的英雄 追憶 化悲痛為力量
繼續(xù)太空探索 繼承
真正的英雄教學設計 篇9
【設計思路】
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以"探險"為主題,這個單元告訴我們,探險,既是人類對未知的探尋,也是人類對自身的挑戰(zhàn)。從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從浩瀚的大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奧秘,哪里就有人類的足跡。其間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敗的悲壯。本單元不僅要讓學生明確探險的意義,更要明確什么是真正的英雄?英雄的內涵是什么?如何看待失敗的英雄?進而正確的定義勝利和失敗,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鑒于此,本課選取了《偉大的悲劇》《真正的英雄》以及叢書中相同主題的《"諾曼底號"遇難記》三篇文章進行整合,采用長文短教的方法,實行類文比讀。從"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入手,通過練習快速默讀,抓關鍵語句,反復品讀,進一步體味細節(jié)中蘊含的人物情感和精神,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樹立正確面對失敗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英雄觀。
02
【學習目標】
1.快速默讀課文,抓住課文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
2.學會抓關鍵語句,在細節(jié)中品味文章襯托出的人物精神。
3.品味"悲劇"中"英雄"的含義,樹立正確面對失敗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英雄觀。
03
【課前準備】
1.學生自主閱讀《偉大的悲劇》《真正的英雄》《"諾曼底號"遇難記》,標出段落序號。
2.利用工具書自主學習,掃除字詞障礙,積累三篇文章出現(xiàn)的成語。
3.能概括三篇文章的主要內容,結合課后習題自主思考,劃出自己感觸最深的句子做好批注。
04
【課堂教學】
一、談話導入
二、課堂探究
活動一:抓要點
快速默讀三篇文章,邊讀邊抓課文的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活動二:品英雄
1.《真正的英雄》中,里根總統(tǒng)是怎么定位"真正"的英雄的?他心中的"英雄"有著怎樣的內涵?
跳讀課文,找出里根總統(tǒng)對英雄的評價的句段。
2.里根總統(tǒng)認為真正的英雄要具有哪些品質?
3.跳讀《諾曼底號遇難記》,用里根總統(tǒng)的標準看一下文中的哈爾威船長是否是正的英雄,他的英雄品質表現(xiàn)在哪些行為上?
活動三:析悲劇
1.《偉大的悲劇》中,面對探險者阿蒙森一行和斯科特一行,作者茨威格沒有選取成功者阿蒙森他們來贊美,而是滿懷深情的禮贊斯科特這些失敗者,為什么?讀完課文,你內心回蕩的是哪些悲壯的情景?
(跳讀課文,先自己思考,找出描寫悲情的句子。然后小組內探討交流)
2.比讀賞析。
1.對人類來說,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勞。
2.斯科特接受了這項任務,他要忠實地去履行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yè)績作證,而這一事業(yè)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
3.奧次突然站起來,說:"我要到外面走一走……這個英國皇家禁衛(wèi)軍的騎兵上尉正像一個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4.添加畫外音。
5.拓展"死亡之悲".
明確: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zhàn)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
三、情感升華
七位殉難的宇航員、面對死亡毫無畏懼的哈爾威船長,以斯科特為首的英國南極探險隊,他們用自己的忠于職守、舍己為人、堅毅執(zhí)著、為事業(yè)勇于獻身的英雄氣概以及它們偉大的人格魅力為我們樹起了一座雄偉的豐碑。老師希望我們一個人都能像他們那樣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無私與真誠,在人生的歷程中,也筑起一座高高聳立的人格地豐碑,做一個頂天立地的大寫的人!
真正的英雄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探索精神,學習宇航員的優(yōu)秀品質和高貴精神。
2、加強朗讀,把握文章內容,體味文章感情。
3、主動探究演講詞的主題及特點。
【教學重難點】
1、加強朗讀,把握文章內容,體味文章感情。
2、主動探究演講詞的主題及特點。
【教學輔助】
多媒體教學平臺
【教學內容和過程】
一、導入新課。
由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船失事事件導入(展示圖片)。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一)檢查預習:給加點字注音:
哀悼(dào) 鍥(qiè)而不舍 勛(xūn) 章 錘(chuí)煉
陰霾(mái) 孜孜(zī)不倦 企(q?) 求 凝(níng )聚
戰(zhàn)栗(lì ) 拓(tuó)荒 彌補( mí ) 不朽(xi? )
(二)朗讀課文,把握情感。
1、朗讀指導,朗讀時應把握感情基調。里根在演講中表達的感情包含悲痛和力量 兩個方面,從感情脈絡看,前半部分主要抒發(fā) 悲痛的心情 ,后半部分則主要表達力量 ,兩種感情不是涇渭分明,而是水ru交融。美國宇航史最嚴重的一次事故帶給人們的無疑是悲痛,但演講者的言辭更意在于給后繼者奮然前行的勇氣和力量。
2、默讀,感知內容。
①這篇演講詞的主旨是什么?
( 哀悼罹難的航天勇士,頌揚人類的探索精神,號召人們化悲痛為力量,踏著先烈開辟的道路,繼續(xù)進行太空探索。 )
②全文是按怎樣的形式安排結構?( 總—分—總 )
③課文可分為幾個部分?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各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1—4)表達深深的哀悼和對英雄的贊嘆。
第二部分:(5—13)分別追憶獻身的航天英雄,要人民永遠記住這些“真正的英雄”。
第三部分:(14—21)號召人民化悲痛為力量,繼續(xù)英雄未竟的事業(yè),繼續(xù)向太空進軍。
④概括七名宇航員的事跡或性格特征。
(迪克·司各比機長:探索太空不畏危險;羅納德·麥克耐爾:堅毅 ;邁克·史密斯:為祖國屢建戰(zhàn)功;萊恩尼科:笑對工作,樂對人生;奧尼佐卡:充滿夢想,建立了難忘業(yè)績; 杰維斯:不忘為母校爭光;麥考利芙:以勇氣和探索精神榮獲全國人民的教師榮譽。)
⑤七位“挑戰(zhàn)者”有哪些共同特點?(共同點:勇敢、堅強、勇于獻身、有開拓精神)
三、精讀課文,探究問題。
1、演講者提及女教師麥考利芙的時候,為什么說她“凝聚了整個國家的想像力”?
如何理解“她不僅是她的學生們的教師,而且是全國人民的教師”?
(麥考利芙是全美選出來的教師代表,是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教師”。她參加這次太空航行,其意義非同尋常。原定由她在太空中向美國和加拿大250多萬中小學生講授兩節(jié)太空課,還將在航天飛機上參加幾項科學表演,學生們對她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和關愛,孩子們沒想到迎來的卻是噩耗。而這些學生正是代表著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所以說在麥考莉芙身上凝聚了整個國家的想象力。)
(麥考莉芙是一名教師代表,她原計劃在太空向美國和加拿大250多萬中小學生講授兩節(jié)太空課,麥考莉芙在這次太空飛行中體現(xiàn)出來的甘于奉獻、勇于探索的精神,無形當中鼓舞和激勵所有的人。她是全國人民的楷模,所以說她不僅是學生的教師,也是全國人民的教師。)
2、宇航員們因為航天飛機的失事而犧牲,但為什么演講者還說“這是訴說勝利和勇敢的故事”?
(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本來就是一部冒險的歷史,一部勇敢者的歷史。宇航員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著危險,完全可能一去不返,但他們并不害怕,而是大義凜然,義無反顧,隨時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從這個意義上說,不管成功還是失敗,每一個升空的宇航員都是勝利者,都是勇敢的人,都值得人們學習。)
3、里根總統(tǒng)所宣揚的美國精神的具體內涵是什么?怎樣看待這種精神?
(開拓精神、想像力、英雄主義、獻身精神、巨大的勇氣、令人信賴的聲譽、剛毅不屈的品質等?!绹?BR> 不要用狹隘的眼光來看待這種美國精神,而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它看成是全人類的優(yōu)秀品質和高貴精神的代表。推而廣之,只要是人類的精華,就不必分民族、種族、國家、意識形態(tài),而都應當借鑒、學習、吸收。)
4、演講詞:屬于議論文的范疇,它的基本特點是:以某一種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動人。里根總統(tǒng)的演講為何如此感人?
(①代表人民,與大家一起共同仰視英雄們,講出大家的心聲。②抓住英雄們令人感動的生活細節(jié),一一展開深情的追憶,讓人潸然淚下?、圩志溟g浸透著悲痛、哀悼之情,句句發(fā)自內心,激起聽眾的強烈共鳴。④另外,排比的運用、人稱的變化等。)
四、延伸閱讀:
1、類探索太空經歷的犧牲
①明代的萬戶,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借助火箭飛行的實驗,不幸被火藥(箭)炸得粉身碎骨。
②1967年月1月27日,美國阿波羅4號飛船在發(fā)射臺發(fā)生爆炸,3名宇航員不幸遇難。
③1971年4月19日,前蘇聯(lián)成功發(fā)射了世界上第一個載人空間站“禮炮”1號,當3名宇航員完成任務,駕駛“聯(lián)盟”號飛船返回時,因密封倉漏氣而喪生。
④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國航天飛機“挑戰(zhàn)者”號升空后突然爆炸,6位宇航員和一位來自民間準備為學生講授 “太空課”的女教師麥考利夫,全部罹難 。
⑤20xx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上七名宇航員的生命又消失在沒有痕跡的飛翔 中。
2、20xx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完成飛行任務返航途中解體爆炸。朗誦詩歌,升華情感:
“哥倫比亞”隕落?天祭
東方人古老的春節(jié)里,轉眼之間 /七朵雪蓮在大洋彼岸的天空 /呼嘯著開放/花瓣如雪片鳥羽般隨風飄零/茫茫宇宙 /回蕩起一個聲音——— 太空太美了 /我不想返回地球 。
父親的祈禱穿破云層 /溫暖著游子失重的心 /妻子的目光直上九天 /在愛情的高處無語凝噎 然而七個背影如七只風帆
/向著燃燒的太陽毅然駛去———太空太美了 /我不想返回地球 。
五、作業(yè):
結合你現(xiàn)在的學習生活,談談你怎樣看待成功與失???
真正的英雄教學設計 篇11
1.教學目的
⑴了解演講詞的特點,把握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理清文章思路。
⑵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品味本文含義深刻的語言。
⑶學習美國宇航員在探索太空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的勇氣和獻身精神。
2.教學重點、難點
⑴演講詞表達的思想感情及行文的脈絡。
⑵理解文中意味深長的語句,獲得思想啟迪。
3.教學方法
自學為主,合作探究,適時點撥
4.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5.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投影顯示“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升空后爆炸的圖片)這是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升空不久便突然爆炸的情景。在這次事件中,機上七名宇航員全部遇難。這一巨大災難使美國全國上下悲痛萬分,全世界也為之震驚,各國人民和領導人紛紛向死難者表示哀悼,向死難者親屬和美國人民表示慰問。1月31日,休斯敦航天中心為七名宇航員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里根總統(tǒng)在會上發(fā)表了情感深沉而激昂的演講。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這篇演講詞。
2.同學交流從網上或圖書館查閱的有關本次災難的資料以及演講詞的相關知識。(投影顯示)
1.“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是美國研制的第二架航天飛機。與第一架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相比,它在結構、材料和設備方面都有所改進。
“挑戰(zhàn)者”號的首航時間在1983年4月4日~9日,共完成了兩項主要任務:發(fā)射一顆兩噸半的“跟蹤和數(shù)據(jù)中繼”衛(wèi)星;宇航員斯托里·馬斯格雷夫和唐納德·彼得森進行第一次“太空行走”。
1986年1月28日的這次飛行,是“挑戰(zhàn)者”號的第10次飛行。
2.《北京晚報》1986年1月29日有關美國“挑戰(zhàn)者”號發(fā)生爆炸的報道
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于1986年1月28日在卡納維拉爾角發(fā)射基地起飛后,以三倍于音速的速度升到佛羅里達5萬英尺的藍天時突然爆炸,機上包括麥考利芙在內的七名宇航員全部罹難。這架耗資2億美元的航天飛機失事是美國宇航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事故。美國上下極為震驚,現(xiàn)場觀眾驚愕萬分、痛哭失聲,各地下半旗致哀,華盛頓大教堂響起了哀悼的鐘聲。
3.演講詞屬于議論文的范疇,但它一般不講求說理的嚴密性和思維的邏輯性,而總是以某一種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動人,要有針對性、啟發(fā)性和感染力。演講前要了解聽眾的年齡、文化水平和感興趣的問題,要明確集會的意圖或活動的目的,從而確定演說的主題。內容要充實、鮮明,道理要說得精辟透徹,加強與聽眾感情上的交流;語言要明白曉暢、樸實自然,并采用適當?shù)男揶o手法,以加強表達效果。
3.投影顯示課本“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掌握讀音,解釋意思。
余暇(xiá)工作或學習之外的空閑時間。
陰霾(mái)空氣中因懸浮著大量的煙、塵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濁現(xiàn)象。這里指一種壓抑、沉悶的氣氛。
疆域:國家領土(著重面積大?。?。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孜孜不倦:形容非常勤勉,不知疲倦。
夢寐以求:睡夢中都想著尋找,形容迫切地希望著。
4.快速默讀課文,與同桌交流閱讀感受。
5.自由表情朗讀課文,并畫出令自己感動的語句,仔細體會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想想課文動人心魄的力量來自于哪里。
學生活動,效果反饋:
⑴課文第3段中:“言語在我們的不幸面前顯得如此軟弱無力:他們根本無法寄托我們對你們愛著的、同時也是我們所敬佩的英勇獻身的人們的哀思?!边@一句令我感動,因為它充分表達了作者內心含有巨大的悲痛卻無法用語言形容的真情,與遇難的宇航員親屬完全相同的悲傷哀痛之情。
⑵課文第13段中“我們將珍愛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這是訴說勝利和勇敢的故事,這是真正的美國英雄的故事?!边@句話令我感動。作者稱這七位宇航員為“美國英雄”,是對他們最崇高的評價,給人以鼓舞和力量。它還告訴我們: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本來就是一部冒險的歷史,一部勇敢者的歷史。宇航員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著危險,完全可能一去不返,但他們并不害怕,而是大義凜然,義無反顧,隨時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從這個意義上說,不管成功還是失敗,每一個升空的宇航員都是勝利者,都是勇敢的人,他們具有開拓精神,獻身精神,令人信賴的聲譽、剛毅不屈的品質,值得每個人學習。
6.就下列組織討論:
(1)從文章的結構上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學生活動,效果反饋:作者在演講中表達的感情包含悲痛和力量兩個方面。從感情脈絡看,文章前半部分主要是抒發(fā)悲痛心情,后半部分則主要表達力量,而兩種感情不是涇渭分明,而是水乳交融。美國宇航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事故帶給人們的無疑是悲痛,但演講者的言辭更在于給后繼者以奮然前行的力量。
(2)本文作者表達的感情顯示出了怎樣的特色?
學生活動,效果反饋:演講者雖是位尊權貴的美國總統(tǒng),但他在演講中絲毫沒有高高在上的“官腔”,而是把自己擺在人民中間,同他們一起共同仰視七位真正的英雄,姿態(tài)和角色定位很恰切。他還將筆觸深入死難英雄親屬們悲痛的心靈之中,同他們一起深情追憶英雄們令人感動的生活細節(jié),句句言語發(fā)自肺腑,使人意識到,英雄原來也是活生生的平凡人,就生活在每一個人身邊,正是作者這種平易近人、真切深沉的情感深深打動了人心,所以具有動人心魄的力量。
真正的英雄教學設計 篇12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挑戰(zhàn)者”號升空后爆炸的事件,從而體會作者里根總統(tǒng)的情感線索。
2、領會文章表現(xiàn)的主題思想。
3、理解里根總統(tǒng)所宣揚的美國精神的具體內涵,并正確看待這種精神。
二、導入:
同學們,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在第10次發(fā)射升空后,突然發(fā)生爆炸,艙內七名宇航員全部遇難。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悲劇,美國人民有什么反應?當時的總統(tǒng)里根又是怎樣做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里根總統(tǒng)的演講詞!
三、了解作者生平:
1911年2月6日,羅納德威爾遜里根出生于伊利諾斯州的坦皮科鎮(zhèn)。在大學里,他學習經濟學和社會學,參加校足球隊比賽和校劇社的演出。畢業(yè)后,里根成為一名電臺體育播音員,1937年的一次試鏡使他在好萊塢贏得了一份演出合同。在接下來的20年里,他共參加了53部電影的演出。
1980年里根當選總統(tǒng),1986年連任總統(tǒng),在他任職末期,是美國歷史上持續(xù)時間最長,沒有經濟衰退和經濟蕭條的和平時期。
四、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約十分鐘)
五、生字詞:
書P189讀一讀,寫一寫。
精析精練P105注釋。
六、思考并討論問題:
1、這篇演講詞的主題思想是什么?
這篇文章的主題思想可以概括為:哀悼罹難的航天勇士,頌揚人類的探索精神,號召人們化悲痛為力量,踏著先烈開辟的道路,繼續(xù)進行太空探索。
(寫的是航天領域的事故,其意義卻超越了民族、國家、意識形態(tài)和不同的科學領域,上升到全人類的高度,體現(xiàn)了人類最閃光的品質百折不撓地探索未知領域的精神。由此說來,這里表達的思想不僅僅屬于美國,也屬于全人類。)
2、這篇演講詞中隱含的感情變化的線索怎樣?抒發(fā)什么心情?主要表達了什么力量?
(應該注意的是,演講者表達的這兩種感情在課文中不是涇渭分明的,而是交融的。更恰當?shù)卣f,全篇演講詞給人的整體情緒是悲痛,但又不是僅停留于悲痛,在總統(tǒng)言辭的感召下,全民的悲痛轉化成了一種無形的力量。)
3、理清全文的思路結構:
No。1~No。4:表達深深的哀痛和對英雄的贊頌;
No。5~No。13:別追憶幾位獻身的英雄,要人民永遠記住這些“真正的美國英雄”;
No。14~No。21:號召人民化悲痛為力量,繼承英雄未竟的事業(yè),繼續(xù)向太空進軍。
4、里根總統(tǒng)所宣揚的美國精神的具體內涵是什么?怎樣看待這種精神?
開拓精神、想像力、英雄主義、獻身精神、巨大的勇氣、令人信賴的聲譽、剛毅不屈的品質等。不要用狹隘的眼光來看待這種美國精神,而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它看成是全人類的優(yōu)秀品質和高貴精神的代表。推而廣之,只要是人類的精華,就不必分民族、種族、國家、意識形態(tài),而都應當借鑒、學習、吸收。
七、作業(yè):
1、完成精析精練L24。
2、上網找有關這篇課文的資料。
3、在積累本上完成課后習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