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中國人都聽過或者看過《聊齋志異》,該書里面的故事每一個都令人印象深刻。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聊齋志異讀后感1000字高中”,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聊齋志異讀后感1000字高中【一】
聊齋志異是清代小說作家蒲松齡的作品,全篇收錄短篇小說491篇,內容多為鬼神精怪之說,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聊齋》的形成可以說是必然的。這一點從作者經歷便可探知一二。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他出生于清朝一個沒落的書香門第,艱難困苦的生活環(huán)境磨練了蒲松齡的意志,同時也為他后期《聊齋》中描寫下層民眾生活打下了基礎。家族的沒落激勵著蒲松齡更加勤奮的學習,家中豐厚的藏書也為他汲取知識提供了幫助。像那個時期眾多知識分子一樣,蒲松齡也期盼著金榜題名時。但屢次科舉的失敗給他帶來沉重的打擊。在一次次名落孫山后,他逐漸認識到科舉制度的腐敗,懂得了“陋劣幸進而英雄失志”的原因??婆e失利后,蒲松齡幾經轉折,為謀生四處奔波。他曾鐘情于科舉又深受科舉之害,中年生活的不如意也讓他更能體會官場的腐敗人民的痛苦?!读凝S》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產生的?!读凝S》可以說是蒲松齡的精神寄托,它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的黑暗,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其中最值得人稱贊的就是它對男女情愛的突破。自古男女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闭嬲囊灰婄娗槎笈c子偕老的可謂是少之又少。正如《紅玉》中紅玉所說:“我們既無媒妁之言,又無父母之命,偷偷摸摸地來往,怎么可能白頭偕老?”婚姻愛情的不自由極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性的釋放,而在《聊齋》中大部分男女主人公勇于突破封建禮教的限制,為自己的愛情而奮斗。而且《聊齋》中大多是狐妖花妖,戀愛對象多是溫文爾雅的書生秀才,更是為《聊齋》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例如《聊齋》中的《阿寶》就體現(xiàn)了男女對自由愛情的追求。阿寶是某地一個富貴人家的女兒,長得美麗絕倫,不少達官顯貴都想娶她為妻。孫子楚是當地的名士,家境雖貧寒但為人卻憨厚老實。當二人突破重重困難終于確定對方心意時,擺在他們面前的就是父母這一關。阿寶的母親曾說:“孫子楚名聲才學倒也不差,只是他家實在是太窮了,我們選擇了那么多年,竟得了這么一個女婿,恐怕會被別人笑話啊?!焙蟀殦砹巿詻Q不嫁給別人,父母才同意了他們的婚事。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封建勢力的頑固強大,也更能體現(xiàn)廣大青年男女對自由愛情的憧憬和渴望。
其次,《聊齋》流傳百世的重要原因就是它對封建社會科舉制的批判,和對當時書生醉心功名的揭露諷刺。像《范進中舉》中的范進,窮極一生只為考取功名,考中后的喜悅都能把人逼瘋。《聊齋》中也有類似的故事?!度~生》中的主人公葉生寒窗苦讀十年,因時運不好次次名落孫山。后來遇到命中知己,在他的幫助下終于考中舉人,從此大富大貴。在他功成身就回家探望離別之久的妻子時,卻驚訝的發(fā)現(xiàn)自己早在四年前就死了。大驚之下葉生慘叫一聲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何等執(zhí)著才能在死后還念念不忘以至于不惜還魂也要完成遺愿,考取功名,進入仕途。功名利祿難道真的那么重要嗎?不,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追求功名利祿已經不是個人的理想愿望,這已經形成了一種社會風氣,這種醉心功名不關心國家危亡的風氣注定了清朝的科舉制的腐敗黑暗。蒲松齡在《聊齋志異》就充分表達了對科舉制的絕望。
總之,《聊齋志異》是一部帶有傳奇色彩的小說集。說來也有趣,“聊齋”指在棚子下聊天,“志”是記載,“異”是指怪異的事。蒲松齡搭建了一個棚子,每天請一些人聊一聊他們的奇異見聞,晚上再熬夜把白天路人講的故事記載下來,久而久之便有了《聊齋志異》。因是民間故事改編,《聊齋志異》所涉及的范圍較廣,簡練的文筆細膩的描寫和結構布局的巧妙嚴謹,以及其中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使《聊齋志異》具有極高的藝術成就。很多鮮明的人物形象也深深刻在腦海中,如聶小倩,嬰寧,席方平等。《聊齋》的故事還在繼續(xù),其本身的價值也在歷史的歷練中愈加光彩動人。
聊齋志異讀后感1000字高中【二】
二百年前,那一亭,一碗茶,一席話,經過時光沉淀,交織成一張紙,一支筆,一本書。翻開書頁,縷縷墨香又帶我們穿越百年時光,一起暢談鬼神,笑看人生。
黃粱一夢造就了曾孝廉一世清廉,入山學道,遠離官場;嬰寧憶鬼母,一改笑顏反而哭;細侯雖為青樓女子,卻渴望一日得一人真心,不惜為愛殺子而逃;化作人形的桃花妖為心愛之人苦等,又為那位書生而亡……數不清的故事變成清晰的文字,收錄在《聊齋志異》里,那位編纂《聊齋志異》的偉大學者蒲松齡用他獨有的睿智和他獨有的語言談論著奇異之事??此破降奈淖掷铮瑓s隱藏著他坎坷一生,而他在經歷了人生大悲大喜后遺留的只剩淡然和異使氏所說的段段話語。
蒲松齡出生于落寞已久的世家,一生坎坷,絕望至極放棄了仕途。妻子逝世,他悲痛不已,又占卜自己命不久,最終合上了眼。只記得炎炎夏日,他在亭中擺出一碗碗茶水,為路過的人解渴,卻要求一個故事為回報,在自己名為聊齋的書房中記錄成篇?!爱愂故显弧彼f的盡是他人生所懂,在他的話語中,我們似乎更容易明白人生。
例如《考城隍》中宋熹在夢中去陰間考取了官職,但他面對官職卻選擇照料老母親。九年后,他母親逝世,他也去世,人們只覺好奇,而并不知宋熹已成仙。在苦難中考取了官名,宋熹卻頓時淚下的表現(xiàn)突顯了他的孝道,而戲劇性的情節(jié)發(fā)展卻成為了對于只求名利丟棄孝仁的人的有力批判,極具諷刺意味,卻讓人無法反駁。而對于我們,蒲松齡的話語讓我們明白了應時時刻刻牢記孝仁,名利地位根本無法與這種品質相比擬。
商三官雖為女子卻也是遵守孝道,愿為父報仇。三官的父親被害,兩個哥哥打官司失敗,三官勸哥哥埋葬父親,自己卻失蹤了。直到害死父親的富豪壽辰,自己隨戲班子來到富豪家里,富豪意圖與她同床,她趁此為父報了仇,自己也上吊自殺了。直到商三官兩個哥哥來驗尸后才知道那是失蹤半年的商三官。三官身為女兒身確實“俠客”,兩個哥哥是男子漢卻不是大丈夫。商三官守孝道,性格剛烈,而作者的“然三官之為人,即蕭蕭易水,亦將羞而不流,況碌碌與世浮沉者耶!愿天下閨中人買絲繡之,其功德當不減于奉壯繆也!”或許就是對一個女子最高的評價了吧!
《聊齋志異》記錄了不少奇聞異事,每個故事里似乎都有對世俗之人的諷刺,對守孝之人的贊揚,對鬼神的敬畏,和對人生的深思?!读凝S》借鬼神談笑人生,借文中之人抒發(fā)自身之情。蒲松齡這樣一個傳奇人物真正做到了“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連老舍先生也說他“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今與蒲松齡逝世已時隔二百多年,而他最著名的《聊齋》仍被人們廣泛流傳,為如今人們所稱贊。
百年前,那位文人駐筆;百年后,人們翻開書頁,又仿佛看到那一座亭,一碗茶,看到那位文人與路人暢談鬼神,笑看人生。
聊齋志異讀后感1000字高中【三】
我在暑假中讀了一本書《聊齋志異》,使我受義匪淺,心潮彭湃。這比看電視過癮多了,電視上,每到精彩、激動人心的時候,它總要明天再放了,可書不一樣,我被它生動的描寫深深地吸引著。
“聊齋”是清朝貢生蒲松齡的書屋,本書由此得名。書中多數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塑造了善良可愛的狐仙花妖,神異靈怪,人鬼之間的戀愛,神怪之間的私情,表現(xiàn)了新穎脫俗的想象,瑰麗多姿的圖景,生動傳神的感情。
我的第一點感受是,聊齋志異的人物生動感人。“小謝與秋容”中的小謝活潑開朗,秋容冷漠而又具有舍己為人的精神。 “嬰寧”開朗,活潑好動,整天笑嘻嘻的?!傲_剎海市”的小喬本為龍女,因貪玩并丟了回穴令牌,回不了龍穴。馬驥是一個文弱書生,因為他把小喬的令牌扔了,為了幫小喬而三番四次的中毒,最后都由小喬用龍血來救他。在這些人物中我最喜歡“小謝與秋容”因為秋容為了讓小謝變成人,犧牲了自己。蒲松齡之所以要寫這本書是為了告訴,它們雖然是鬼、狐,可是有的為了報恩不惜失去自己的生命;有的為了幫助人們而被陸判發(fā)現(xiàn)。她們都是心地善良,純潔的鬼、妖。
我的第二個感受是情節(jié)離奇曲折。胭霞為了讓自己青春永駐,聽從石妖的吩咐,三番四次想破胭脂額頭上的護身封印,可每次都下不了手,但是最后胭脂知道胭霞和石妖是一伙的,石妖知道胭霞沒把封印解破就用法術把胭脂的臉弄得的血淋淋的,胭脂為了保護姐姐的臉,被破了封印,在石妖想把定海神珠從胭脂身體吸出來,可是鄂子川和一位葉捕頭趕來把石妖殺了。
第三個感受是描寫細致生動。在聊齋志異中,“小謝與秋容”是最讓人感動的了,秋容,小謝和一些小鬼們?yōu)榱瞬槐魂懪邪l(fā)現(xiàn),就躲在一個小茅屋中??墒顷懪薪柚粋€凡人的身體發(fā)現(xiàn)了他們,其他的小鬼都被抓走了,只有小謝和秋容逃了出來。道士這他們寫了兩道還陽符,哪想到在路上竟遇到了陸判,他們拼命的跑,好不容易逃了出來,可是一拿出來只剩一張符,還有一張破了,秋容為了不讓小謝再推辭,就站在太陽下灰煙滅了,小謝投了胎和陶望三過著幸福的生活。
我讀了這本書,讓我覺得鬼和妖,不一定都是壞的,也不一定都是害人的,也有善良、純潔的鬼和妖。
聊齋志異讀后感1000字高中【四】
郭沫若曾對此書這樣評價:“寫鬼寫妖高人一籌,刺貪刺虐入木三分?!崩仙嵋灿懈咭姡骸肮砗行愿?,笑罵成文章。”于是我在眾多名家的“慫恿”下決定再次細品本書,初讀此書時,只覺作者具有獨特且豐富的想象,并沒太多印象,可再次嚼味卻有了些不同的看法。
書中近五百篇短篇小說,我記不得這么多,只記得有篇叫《僧術》的文章,印象尤深。文中的那個黃生懷才不遇的經歷,確實令人憤恨不平,難怪他的好友(和尚)要為他疏通關系。可按理說應該向人間有關方面去賄賂,可是和尚卻借助法術,向冥中主考官去行賄,這好似不合常理?但結合作者這科舉上的過來人那“任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輸璧,不能自達于圣明,真令人憤氣填胸”的激昂言詞,不難體會出主考官的貪贓枉法這惡劣行為,不知我所想是否恰當,但曾聞有人說黃生小家子氣,我不大認同,那豈不等于表明作者也熱衷于行賄,鼓勵人們走歪門邪道?此書既堪稱中國古典短篇小說之巔峰,這想法定當否決。
言不再多,只是再次玩味后才方覺此書談狐說鬼的手法,不只局限于作者的想象與眾不同,更多的是深深扎根于現(xiàn)實生活的土壤,反映了作者所處社會的腐敗與黑暗,作者用筆鞭撻著無惡不做的貪官污吏們,統(tǒng)而言之,此書熔鑄了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受與認識,以及當時社會的丑陋面目。
“人人平等、和平、和諧、民主政治……”這些詞兒對我們來說十分普通,可在當時社會毋庸置疑這些完全都是奢念。我擁有一切作者愿極力擁有的東西,我慶幸,可我支身在福中不知福,盼望得到更多更大的“肥肉”。作者用諸多筆墨寫下《狼三則》、《勞力道士》等文章,警戒世人不得貪婪,可如今貪官仍橫行于世,年年有因動用國資而被捕的新聞,看來《聊齋志異》不只限于被當時人們所閱讀反思,如今世人也應好好品讀一番。
如今,市場上風花雪月的書籍舉目皆是,可真正的好書卻無人問津,可悲,其實,在閑暇之時,讀些像《聊齋志異》一樣的書籍,既是知識上的豐富,也是精神上的食糧,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高中讀后感 | 讀一本好書讀后感 | 好書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