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路徑由什么決定影響因素有那些

字號:


    近期臺風“暹芭”已經(jīng)登入沿海地區(qū)了,小編想問下大家知道臺風的路徑是怎么形成的嗎?影響它的因素又有什么呢?下面不妨一起跟隨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一起看下“臺風路徑由什么決定影響因素有那些”希望你會喜歡,歡迎你的參閱!
    臺風路徑由什么因素決定
    路徑怎么走受多個因素影響,簡單來說可以分為外力和內(nèi)力兩個方面。臺風內(nèi)力的大小與臺風自身的結(jié)構(gòu)有關(guān),外力則與環(huán)境風場等有關(guān)。
    可以把臺風比喻成一個有點淘氣的孩子,出門需要有人來牽引,牽引它的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外圍的氣流,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副熱帶高壓是臺風這個淘氣孩子的家長。
    西太平洋的副熱帶高壓及其周圍的“引導氣流”是決定臺風路徑的核心因子之一
    副熱帶高壓外圍的引導氣流的走向有幾個特點:
    1)靠近低緯度一側(cè),氣流自東向西;
    2)到了接近大陸的時候,改為西北走向,并逐漸向北轉(zhuǎn);
    3)繞過副熱帶高壓的西側(cè)之后,轉(zhuǎn)為東北走向。
    西北太平洋臺風有三條主要路徑:西移路徑、西北路徑和轉(zhuǎn)向路徑
    因此,在引導氣流的牽引下,臺風有三條主要路徑:
    1)西移路徑,西行到海南島或越南登陸;
    2)西北路徑,在臺灣、廣東、福建等地登陸;
    3)轉(zhuǎn)向路徑,先向西北移動,在臺灣附近轉(zhuǎn)向東北方,向朝鮮半島和日本方向移動;
    這三條路徑是主要的路徑,適用于西太平洋副高比較強引導氣流比較強的情況,相當于當家長非常強勢的時候,出門把孩子牽得牢牢的,孩子不管多調(diào)皮都只好乖乖得跟著走。
    然而例外非常多,在孩子和家長的互動里,如果家長比較弱勢,孩子自己比較強勢,這時候臺風的行動路線主要看孩子往哪里走,由于臺風各個位置風速并不完全相同,加之臺風尺度大,各個位置所受到的地轉(zhuǎn)偏向力不同,因此,不受家長牽引的孩子傾向于往高緯度移動,這時候往往會把家長(副熱帶高壓)推著向高緯度移動。有時候家長和孩子都比較弱勢,這時候,孩子會比較迷茫,臺風失去方向,表現(xiàn)為擺動、徘徊、蛇形等詭異路徑。
    讓問題變得更復雜的情況往往出現(xiàn)在西太平洋同時有好幾個臺風活動,幾個孩子們相互吸引和影響(“藤原效應”),呈現(xiàn)出回旋、順時針打轉(zhuǎn)、逆時針打轉(zhuǎn),甚至各種詭異的路徑。
    雖然數(shù)值預報水平在不斷提高,臺風路徑的準確模擬依然是很大的挑戰(zhàn),需要不斷滾動預測臺風的路徑,對于防災減災而言,了解臺風的位置和路徑預報,是減少臺風損失的關(guān)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