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緩飄落的楓葉像思念,我點(diǎn)燃燭火溫暖歲末的秋天。”不管您的格調(diào)是粗獷的,還是小清新,還是憂郁的,都能在秋天找到共鳴,秋天是不是已經(jīng)或者正在打動您的內(nèi)心呢?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描寫秋天景色的詩句古詩(合集)》,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描寫秋天景色的詩句古詩(合集)(篇一)
??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容微風(fēng)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zhàn)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yuǎn)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燎栗:凄涼。若在遠(yuǎn)行:好象人在遠(yuǎn)行之中。
??戰(zhàn)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fēng)辭》
??秋風(fēng)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亭亭:遠(yuǎn)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guān)。眺:遠(yuǎn)望。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nèi)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
??亭皋:水邊平地。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陜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fēng)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樹葉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玉門:玉門關(guān),在今甘肅敦煌西。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fēng)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
??時維九月,序?qū)偃?/strong>
??維:語助詞,無義。序:時節(jié)。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lán)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描寫秋天景色的詩句古詩(合集)(篇二)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杜甫《秋興八首》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高鳥黃云暮,寒蟬碧樹秋
??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從軍歸灃州覲省》
??信宿漁人還平常,清秋燕子故飛飛
??信宿:連宿兩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興八首》
??翟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fēng)煙接素秋
??唐·杜甫《秋興八首》
??遠(yuǎn)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在即,人間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舍為秋風(fēng)所破歌》
??長風(fēng)吹白茅,野火燒枯桑
??白茅;茅草。形貌深秋原野的景象:微風(fēng)吹卷著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燒著枯萎的桑樹。
??唐·岑參《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秋風(fēng)萬里動,日暮黃云高描寫秋天的古詩詞
??唐·岑參《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返照亂流明,寒空千嶂凈
??返照:晚照,落日。亂流:縱橫龐雜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錢起《杪秋南山西峰題準(zhǔn)上人蘭若》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一零.寒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 參 寒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摹,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hù)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昏暗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繁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劉方平 飛雪帶春風(fēng),徘徊亂繞空。 君看似花處,偏在洛城東。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dú)釣寒江雪。 昔人題景詩云: “雪中望羅浮,玉峰峨峨起, 不知山下村,人住梅花里。
描寫秋天景色的詩句古詩(合集)(篇三)
??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宋·張炎《清平樂》
??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fēng)辭》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BR> ??秋風(fēng)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fēng)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
??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lán)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余不多。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頎《望秦川》
??木落雁南渡,北風(fēng)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色無遠(yuǎn)近,出門盡寒山
??唐·李白《贈廬司戶》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唐·杜甫《月》
??遠(yuǎn)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唐·杜甫《秋野五首》
??萬葉秋聲里,千家落照時
??落照:夕陽西下。
??唐·錢起《題蘇公林亭》
??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韋金部》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秋陰不散:雖已是秋天,但連日陰云漠漠,故不見嚴(yán)霜降落。
??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聽雨吉:雨打枯荷,單調(diào)、凄涼。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宋·范仲淹《蘇幕遮》
描寫秋天景色的詩句古詩(合集)(篇四)
??描寫秋天的詩句
??一陣風(fēng)
??又一場雨
??驅(qū)走了塵埃
??卻怎么也卸不下
??這一身濃濃的霧靄
??野草,紛紛
??將臉朝向現(xiàn)在
??優(yōu)美呈現(xiàn)
??孕育著生命的體態(tài)
??該是到了
??恣意收獲的季節(jié)
??胸中的藍(lán)調(diào)
??不是
??當(dāng)下的流行顏色
??秋天
??我若不來
??你向誰述說
??這一年的
??起承轉(zhuǎn)合
??一粒種子
??剛剛無意間
??被碰落入泥淖
??來年的萋萋芳甸
??是否,會有
??此刻
??結(jié)下的因果
詩 | 詩句 | 詩詞鑒賞 | 詩詞 | 散文詩 | 現(xiàn)代詩 | 打油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