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俗語四年級

字號: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經(jīng)常會用到的俗語。對這些俗語,你有哪些了解呢?下面是由出國留學(xué)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字俗語四年級”,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字俗語四年級
    1. 滿堂紅:比喻各方面都取得好成績或到處都很興旺。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紅紙牌兒在當(dāng)中,點著幾對滿堂紅?!?BR>    2. 炮筒子:比喻性情急躁心直口快的人。
    3. 過街鼠:指人人痛恨的壞人。
    4. 牛馬走:本義指在皇帝駕前像牛馬一樣跑前跑后的人。也泛指供驅(qū)使奔走的人。出自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太史公牛馬走。”
    5. 旱鴨子:指不會游泳的人。
    6. 跑龍?zhí)祝涸笐蚯心弥熳幼霰涞闹鹘?,后比喻在人手下做無關(guān)緊要的事。
    7. 過電影:形容對過去的事情一幕幕地回顧。
    8. 緊箍咒:《西游記》中,觀音菩薩傳授給唐僧用來制服孫悟空的咒語,之后比喻束縛人的框框。
    9. 打邊鼓:比喻從旁幫腔、助勢。
    10. 口頭禪:經(jīng)常掛在口頭的詞句。
    11. 偎灶貓:指無精打采,萎靡不振的人。
    12. 井底蛙:指目光短淺,孤陋寡聞的人。
    13. 不成器: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氣質(zhì)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沒有什么出息。有時也指不學(xué)好,自甘墮落。器:指人的度量、才干。出自《禮記·學(xué)記》:“玉不琢,不成器?!?BR>    14. 抱不平:遇見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幫助弱小的一方。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5回:“氣的我只有替平兒打抱不平?!?BR>    15. 開門紅:比喻在一年開始或一項工作開始時就獲得顯著的成績。
    16. 東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出自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年》:“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BR>    17. 不二門:指平等而無差異之至道或獨一無二的門徑方法。出自姚合《寄不疑上人》:“是法修行遍,方棲不二門?!?BR>    18. 迷魂湯:比喻迷惑人的語言或行為。出自《全元散曲·點絳唇·贈妓》:“使了些巧心機(jī),那里有真情實意。迷魂湯味道美,紙湯瓶熱火猥?!?BR>    19. 出風(fēng)頭:表現(xiàn)自我,自鳴得意地顯示自我比別人行。出:顯露。
    20. 井底蛙:孤陋寡聞知識不廣的人。
    21. 打水漂:比喻白白投入而沒有收獲。
    22. 眼中釘:比喻心中最厭惡最痛恨的人。出自《新五代史·趙在禮傳》:“在禮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罷去,宋人喜而相謂曰:‘眼中拔釘,豈不樂哉?’”
    23. 不倒翁:形似老人的玩具,上輕下重,扳倒后自我能豎立起來?,F(xiàn)多用于諷刺巧于持續(xù)自我地位的人。出自清·趙翼《陔余叢考》第三十三卷:“兒童嬉戲有不倒翁,糊紙作醉漢狀,虛其中而實其底,雖按捺旋轉(zhuǎn)不倒也?!?BR>    24. 滾雪球:比喻事物在原來的基礎(chǔ)上數(shù)量越來越多,規(guī)模越來越大。
    25. 搖錢樹:比喻借以獲取錢財?shù)娜嘶蛭铩?BR>    26. 領(lǐng)頭羊:指居于領(lǐng)先地位,率領(lǐng)別人前進(jìn)的人。
    27. 馬前卒:比喻為別人效力的人。
    28. 哈巴狗:趨炎附勢,百依百順的人。
    29. 孺子牛:指甘愿為人民大眾服務(wù)的人。
    30. 并頭蓮:并排地長在同一莖上的兩朵蓮花。比喻恩愛的夫妻。又作“并蒂蓮”。蒂:花或瓜果跟莖連接的部分。出自元?無名氏《連環(huán)計》第二折:“池畔分開并蒂蓮,可堪間阻又經(jīng)年?!?/strong>
    31. 蓬間雀:生活在蓬草間的小鳥。比喻目光短淺,沒有志向的人。蓬:飛蓬;野草;雀:小鳥。出自《莊子·逍遙游》:“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fù)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但是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
    32. 孺子牛:鞠躬盡瘁為民造福的人。
    33. 丑小鴨:指外表丑陋,實際大有前途的人。
    34. 白眼狼:指忘恩負(fù)義,以怨報德的人。
    35. 夜貓子:指喜歡晚睡,深夜工作的人。
    36. 門外漢:指外行人。出自《五燈會元·天竺證悟法師》:“師舉東坡宿東林偈……曰:祗如他道,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這個消息?庵曰:是門外漢耳?!?BR>    37. 老黃牛:指勤懇工作,任勞任怨的人。
    38. 露馬腳:比喻暴露了隱蔽的事實真相。
    39. 不倒翁:形似老人的玩具,上輕下重,扳倒后自己能豎立起來?,F(xiàn)多用于諷刺巧于保持自己地位的人。出自清·趙翼《陔余叢考》第三十三卷:“兒童嬉戲有不倒翁,糊紙作醉漢狀,虛其中而實其底,雖按捺旋轉(zhuǎn)不倒也。”
    40. 每事問:每件事都要詢問。指凡事都要作進(jìn)一步的調(diào)查。出自春秋·魯·孔丘《論語·八佾》:“子入太廟,每事問?!?/strong>
    41. 和稀泥:比喻調(diào)和紛爭,多指無原則地調(diào)和折中。
    42. 走過場:比喻敷衍了事。
    43. 比翼鳥:指恩愛夫妻。
    44. 蓬間雀:指目光短淺,胸?zé)o大志的人。
    45. 閉門羹:拒絕客人進(jìn)門叫做讓客人吃閉門羹。出自唐·馮贄《云仙雜記》卷一:“下列不相見,以閉門羹待之。
    46. 籠中鳥:指身受束縛,失去自由的人。
    47. 替罪羊:代人受過,替人挨揍的人。
    48. 寬心丸:寬慰別人的話。
    49. 殺風(fēng)景:損傷完美的景致。比喻敗壞興致。宋朝蘇東坡詩《次韻林子中春日新堤書事見寄》云:“為報年來殺風(fēng)景,連江夢雨不知春?!?BR>    50. 千里馬:指才能出眾,有所作為的人。
    51. 多面手:指擅長多種技藝的人。
    52. 吊胃口:用好吃的東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讓人產(chǎn)生某種欲望或興趣。
    53. 替罪羊:指代人受過或替人受罪的人。
    54. 半瓶醋:比喻對某一門知識只是一知半解卻好在人前賣弄的人。出自《古今雜劇·無名氏〈司馬相如題橋記〉》:“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讀幾句書,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BR>    55. 無頭蠅:指行動忙亂,目的不明的人。
    56. 出頭鳥:指表現(xiàn)突出,才能出眾的人。
    57. 意中人:心意相知的友人,后多指心中所眷戀的人。出自晉·陶潛《示周祖謝三郎》:“藥石有時閑,念我意中人。”
    58. 萬金油:比喻什么都不精通,但什么都懂一點,什么都能應(yīng)付一氣的人。
    59. 翻老賬:指發(fā)生矛盾時提起從前發(fā)生的事情,糾纏對方過去所犯的錯誤。
    60. 打擂臺:參加擺擂臺者的比武。比喻相互競賽。擂臺:比武而專設(shè)的臺子。出自元·高文秀《黑旋風(fēng)》第一折:“那泰安山神州廟,有一等打擂臺賭本事的,要與人廝打?!?/strong>
    61. 落湯雞:指渾身濕透,十分狼狽的人。
    62. 五里霧: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的境界。出自《后漢書·張楷傳》:“性好道術(shù),能作五里霧?!?BR>    63. 絆腳石:絆腳的石頭,比喻阻礙前進(jìn)的東西。
    64. 馬后炮:象棋術(shù)語。比喻不及時的舉動。出自元·無名氏《隔江斗智》第三折:“今日軍師升帳,大哥須要計較此事,不要做了馬后炮,弄的遲了?!?BR>    65. 風(fēng)馬牛:即風(fēng)馬牛不相及,喻指事物之間毫不相干。《左傳·僖公四年》記載:“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fēng)馬牛不相及也?!?BR>    66. 泣鬼神:使鬼神為之哭泣。比喻詩文感人至深。出自唐·杜甫《寄李太白二十韻》詩:“落筆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BR>    67. 苦肉計:故意傷害自己的肉體以騙取敵方信任的計策。
    68. 三腳貓:指技藝不精,一知半解的人。
    69. 潑冷水:比喻挫傷別人的興趣和積極性。
    70. 九回腸:形容胸間的愁悶痛苦已到了極點。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中寫到:“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忘?!?/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