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物理這門課程的時候需要經常進行總結并歸納,能幫助自己更好地掌握知識點。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編輯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力學重要知識點總結大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初中物理力學重要知識點總結大全
常見的物理量
1、質量:
中學生:50kg;一個雞蛋:50g;一個硬幣5g;
一個蘋果:200g;物理課本:300g;一枚郵票:50mg;
熱水瓶中的水:2Kg;一桶純凈水:19Kg;大象的質量:2~6t;
教室空氣的質量:200Kg。
2、重力:
中學生:500N;雞蛋:0.5N;物理課本重:3N;蘋果:2N。(g=9.8N/kg≈10N/kg)。
3、長度、高度:
中學生身高:1.60m;課桌的高:70~80cm;樓層的高:3m;
大姆指的寬:1cm;鉛筆圓珠筆的長:16cm;一張紙的厚度:70~80μm。
學生步距:50cm;成人正常兩步間距:1.5m;窗玻璃厚度:幾mm。
一元硬幣厚:1mm;課桌長度:60cm;乒乓球直徑:4cm。
4、溫度:
室溫:25℃;夏天室外溫度:37~40℃;洗澡水的溫度:40℃;
人體正常體溫:37℃;鎢的熔點:3400℃。
5、壓強:
大氣壓:105Pa;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104Pa。
報紙平鋪:0.5Pa普磚平放:10^3Pa。
中學生對地壓強:104Pa物理課本對桌面:60~80Pa。
1標準大氣壓=760mmHg=1.0×105Pa1atm能托住的水高:10.33m。
6、速度:
人步行:1.4m/s約5Km/h;騎自行車的速度:4m/s;
汽車速度:60~120Km/h;聲速:340m/s;
光或電磁波的傳播速度:3.0×108m/s。
7、密度、比熱容:
ρ水=1.O×103kg/m^3;人體的密度約等于水的密度;
油、干木材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石頭、金屬等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8、電流:
普通電燈:0.1~0.3A;電視機:0.5A;洗衣機:1.5A;
冰箱電流4~8A電飯鍋:4A。
9、電壓、電阻:
家庭電路:220V;安全電壓:不高于36V(≤36V);一節(jié)干電池:1.5V;
一個蓄電池:2V;人體電阻幾十KΩ(情況不同,差異較大)測電筆高電阻500KΩ。
10、功率、電功率:
爬樓功率300W騎車功率80W。
普通電燈:25~l00W;電視機:110W;洗衣機:300W。
11、體積、容積:
熱水瓶容積:2L純凈水桶:18.9L啤酒:640mL。
墨水瓶容積:50mL礦泉水瓶容積:500mL人體體積:50dm3。
12、面積:
物理課本面積:480cm^2鞋底面積:400~500cm^2(兩只)壹元硬幣的面積:4.5cm^2。
二力平衡知識點
1、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我們就稱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如果物體只受兩個力而處于平衡狀態(tài),這種情況叫二力平衡。
2、只要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受力物體反過來也肯定會給施力物體增加一個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簡單概括為:異物、等值、反向、共線。一對相互作用力必然是同時產生,同時消失的。
3、幾個力共同作用在一個物體上時,它們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個力來代替,這個力稱為那幾個力的合力。如果已知幾個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稱為力的合成。
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1、滑動摩擦: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發(fā)生相對滑動時,產生阻礙相對滑動的現(xiàn)象,叫做滑動摩擦。
2、滑動摩擦力:在滑動摩擦過程中產生的力。其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
3、與滑動摩擦力大小有關的因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壓力的大小。
4、靜摩擦:兩個相對靜止的物體間產生的摩擦叫做靜摩擦。靜摩擦產生的條件是:相互接觸,且有相對運動的趨勢。靜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5、滾動摩擦: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滾動時所產生的摩擦,叫做滾動摩擦。
6、增大摩擦的方法:(1)使接觸面更加粗糙;(2)增大壓力。
7、減小摩擦的方法:(1)把滑動摩擦轉變?yōu)闈L動摩擦可以大大減小摩擦。(2)加潤滑油使接觸面變光滑也可以減小摩擦。
力的測量
1、彈簧測力計的結構:彈簧、拉桿、刻度盤、指針、外殼等。
2、測力計的原理:在一定范圍內,彈簧受到的拉力或壓力越大,彈簧的形變量越大。(或者說,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形變跟受到的拉力或壓力成正比)
3、測力計的使用:
(1)測量前要觀察測力計的指針是否與零刻線對齊,進行校正或記下數(shù)值。
(2)測量時對測力計拉桿施力要沿著彈簧的中心軸線方向。
(3)讀數(shù)時指針靠近哪條刻度線就取哪條刻度線的值。
(4)被測力不能超過測力計的量程,否則會損壞測力計。
力的正交分解法
在處理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復雜問題上的一種簡便的方法:正交分解法。
正交分解法:是把力沿著兩個選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其目的是便于運用普通代數(shù)運算公式來解決矢量的運算。
力的正交分解法步驟如下:
(1)正確選定直角坐標系。通常選共點力的作用點為坐標原點,坐標軸方向的選擇則應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原則是使坐標軸與盡可能多的力重合,即是使需要向兩坐標軸分解的力盡可能少。
(2)分別將各個力投影到坐標軸上。分別求x軸和y軸上各力的投影合力Fx和Fy,其中:
Fx=F1x+F2x+F3x+……;Fy=F1y+F2y+F3y+……
注意:如果F合=0,可推出Fx=0,F(xiàn)y=0,這是處理多個作用下物體平衡物體的好辦法,以后會常常用到。
拓展閱讀:初中物理學習方法
1、獨立完成每天作業(yè)
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完成當天的作業(yè)。當然,在完成作業(yè)之前,必須要先把當天上課的內容復習一遍,在腦海中留下印象后,再來做題。這時通過獨立思考來完成作業(yè),就會容易理解吸收當天的知識點,變?yōu)樽约旱臇|西。碰到實在不會的,還是要求助外力,不要死鉆牛角尖。
2、重視物理過程,重視輔助作圖
物理最重要的是要分析物理過程,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題目不論難易都要盡量畫圖,不要覺得自己聰明就在腦子里想,有的畫草圖就可以了,有的要畫精確圖,以顯示真實的幾何關系。畫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能作狀態(tài)分析和動態(tài)分析,狀態(tài)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間斷的,而動態(tài)分析是活的、連續(xù)的。
3、堅持做筆記
上課以聽講為主,還要有一個筆記本,有些東西要記下來。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課后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復習鞏固,另一方面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
4、整理好學習資料
學習資料要保存好,作好分類工作,還要作好記號。學習資料的分類包括練習題、試卷、實驗報告等等。作記號是指,比方說對練習題吧,一般題不作記號,好題、有價值的題、易錯的題,用不同顏色的筆或標記標示出來,以備今后閱讀,作記號可以節(jié)省不少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