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美名遠傳,是文學前輩留下的文化財富,作為必讀經(jīng)典不是沒有道理的,這其中蘊含著巨多的知識財富。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暑假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2021暑假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文(一)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痹陂L江岸邊,在神州大地上,在2000年前的中國,這片神圣的土地經(jīng)歷了什么呢?三國時期。雖然民不聊生,卻趣事連連;雖然連年戰(zhàn)亂,卻英雄輩出;雖然戰(zhàn)士們的鮮血染紅了長江、黃河,可是他們的事跡、這個年代的歷史卻永遠流淌在我們心中,就像血液是熱的,更是充滿色彩的。我從小就看三國,6歲時,一本厚厚的,表面枯燥無味的書擺在了我的書架上,懷著充滿希望的心情翻開了這本書,書中的內(nèi)容竟一下子吸引了我,我鉆進了這本充滿魔力的書,直到現(xiàn)在,我還在研究三國。
這本書記載的是東漢末年,由農(nóng)民起義到群雄割據(jù)的一系列故事。這個時期沒有誰是王者,沒有皇帝,更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國家。個個秣兵厲馬,個個雄心勃勃,都想成為最終的霸主。特別是劉備、曹操、孫權(quán)這三個老大,都有無數(shù)的兵馬,無限的魅力,打來打去,一場仗打了八十多年后,終于決出了勝負,勝者不是魏、蜀、吳,而是新的勢力晉,這個搞笑的結(jié)局為三國畫上了“!”,或是個“?”。
三國時期,不僅有血肉橫飛,猛將如云的戰(zhàn)場,還有在戰(zhàn)場后方,無數(shù)出謀劃策、運籌帷幄的“戰(zhàn)場”。有像呂布、趙云這樣的猛將,有像諸葛亮、周瑜這樣的不用刀槍卻勝過刀槍的謀士。更有像劉備、曹操這樣的王者。從這些英雄與歷史的身上,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三國世界個個王者最終的目標無非是當上皇上,他們充滿野心,自以為是,恨不得一步登天,但是最后卻誰也沒能得逞。做人就不要這樣,野心越大,輸?shù)镁驮綉K。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只有踏實的做事,一步一個腳印,從小到大,從無到有,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如果一口吃個胖子是絕對吃不下的。雖然一開始你可能像劉備一樣渺小,但是只要努力,踏踏實實的來攀登生活的這個梯子,當爬到梯子頂端時,你會看到自己腳印,看到下面的世界那么美麗。成功需要努力,只有心還不夠,除了有心還要有行動。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纯丛B這樣的人,只是充滿了野心,卻不付出努力,一顆心是達到了成功,可是通過實際行動走的路,他還遠沒有走完。
這三國這個亂世中,其實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的老師,曹操告訴我們做人必須有心計,劉備說想成功就一定要有執(zhí)著的信念和一顆充滿慈愛的心。諸葛亮扇動羽扇,告訴我們只有時刻謹慎、細心才能成大事。關(guān)羽滿臉懊悔:“哎,千萬別像我這樣,心高氣傲,這樣得不到什么好的結(jié)局”。呂布來了,趙云來了,董卓來了,他們都來到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中,講述他們的人生。
以史為鑒,以史為例。從《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我體會到了做人的真理,足夠享用一生?!度龂萘x》本身就是真理。讀歷史,讓人明智,讀國學,讓人明理。從這些經(jīng)典中,我們就可以與英雄對話,與歷史交談。讀三國,讓我身處這個充滿魔力的三國世界,我還要在這個三國世界中繼續(xù)去探尋。
2021暑假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文(二)
我坐在書桌前,手里是一本三國。窗外是綿綿細雨,打落了幾朵兒花。天空陰霾密布,烏黑的云夾雜著天空深邃的藍,一切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剎那,一陣久違的亮光劃過天際,閃過我的眼簾?!稗Z!”一聲巨響響徹天空。我的心思才從三國中走出,卻又陷入了沉思。
東漢末年,董卓當?shù)?,玩弄政?quán),昏庸無道,民不聊生,以致于天下英雄對他恨之入骨。曹操早有當皇帝的野心,離間計干死了董卓,削弱了呂布。干脆當了個幕后皇帝。天子不甘心,暗自聯(lián)絡(luò)心腹,竟意外地召集到了和漢王室有關(guān)系的劉皇叔。劉備先投奔了曹操,曹操白門樓戰(zhàn)死呂布,后與劉備發(fā)生沖突,劉備逃走。投奔了劉表,劉表死前,欲將荊州贈與劉備,備不受。曹操便挾天子以令諸侯,南征北戰(zhàn),滅袁紹、袁術(shù)。欲下江南,南取荊州,東滅江南,一統(tǒng)中原。沒想到孫劉聯(lián)手,火燒赤壁,大破曹兵。劉備用諸葛亮計,借荊州,并以此為根據(jù)地,和巴蜀,取益州,漸成大氣候,遂有三國鼎立之勢。但后來并不樂觀,關(guān)羽敗走麥城,張飛被暗殺,劉備白帝城托孤。整個偌大的蜀漢,承載著興復(fù)漢室的志向,全都托付給了劉禪,孔明輔佐。但劉禪沉迷女色,玩物喪志,不聽從諸葛亮的戒言,漢室衰敗,最終,魏國一統(tǒng)天下,司馬懿奪權(quán),司馬家族掌權(quán),建立了晉朝。
仔細想想,蜀漢的衰弱完全因為阿斗的昏庸無能、沉迷女色、親佞遠賢。劉備生前,意外地有了孔明出山輔佐。蜀漢雖土地貧瘠、人口過少、賢士不多,可以說是一無是處。但孔明招納賢士、制訂軍法、輔佐劉備南征北戰(zhàn)、大破曹兵,發(fā)展了蜀國。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劉備信任孔明,聽從他的建議,廣開言路、開張圣聽所造成的。
劉備死后,劉禪肆無忌憚、沒有了君王的職責,忘記了自己是個皇帝,不思進取。諸葛亮北伐前,曾寫過一篇《出師表》給劉禪,上面殷切地期望劉禪可以開張圣聽、賞罰分明、善用賢士、親賢遠佞。孔明是站在一個師長的角度嚴厲地告誡劉禪。這可都是忠言,可忠言逆耳,劉禪在孔明北伐時,沒聽從孔明的建議,和善于阿諛奉承宦官交好。最終漢室衰弱,孔明北伐失敗,乘鶴西行。
但姜維是后起之秀,他也有能力興復(fù)漢室。但劉禪買下的種子深深地害了他,姜維和鄧艾一起被鐘會害死,蜀國差不多要滅亡了。
這一切,歸功到底還是劉禪。如果劉禪聽從孔明的逆耳忠言,親賢遠佞,那么孔明可能就會北伐成功,就可以一統(tǒng)中原,興復(fù)漢室,改寫歷史,那他阿斗也可以做一個好皇帝。唉,歷史沒有如果,這一切都是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后果。
思緒回到生活,我們不也是那個阿斗么?我們從小沒有養(yǎng)好習慣,長大了不聽從老師的建議,我行我素。老師家長的建議都是忠言,逆耳忠言,但逆耳的話幾乎沒有人聽進去。因此,如果在這樣持續(xù)下去,就算有孔明輔佐你,親自親為幫助你,那你的下場也只能和蜀漢一樣。
心中無盡的沉寂。轟!又一聲雷炸響。此刻,我的思緒回到了顯示,我的腦海里已深深烙下了一句話: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要馬上行動,不能做阿斗。
2021暑假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文(三)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一書,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tǒng)一之間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接著引入正文。第一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周末七國分爭,并入于秦,及秦滅之后,楚、漢分爭,又并入于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shù)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借著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shù)、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干,無不個極其態(tài)。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guān)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后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戰(zhàn)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后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xiàn)關(guān)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后來加上“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為值得我們學習。
封建統(tǒng)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yīng)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為給后人很深的印象。
現(xiàn)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可能是因為他的兒子篡了漢。他說劉備與他是并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后來又發(fā)現(xiàn)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曹操還是個實干家,曾經(jīng)行刺董卓,矯詔聚諸侯討伐董卓。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偉大之處。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后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2021暑假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文(四)
“滾滾長江東流去,浪花淘盡英雄”,立足于成長路上,回眸望去,十四年春秋是何時與你相識?多少回曾在夜半時分亮一盞燈去讀你,懂你,陶醉于你,縱使有千百年的跨度,也絲毫擋不住對你的鐘情。走在漫漫長長的成長路上,有你相伴,我體驗過氣吞山河大英雄氣概,看透了歷史的悲歡離合、時起時落人生的一道道蜿蜒曲折,一場場風雨滄桑,似乎皆從你的身上找到啟迪。
幼年,仰慕你的英雄風范。
依稀記得幼年第一次與你相逢是在父親的講述中??臻e片刻,我便依偎在父親的懷中,聽他口述《三國演義》中某一片段,這些大都是最為動人心魄的環(huán)節(jié),諸如“火燒赤壁”、“空城計”等,我常常聽得津津有味、流連忘返。但當時我僅追求故事情節(jié),僅關(guān)心那些頗有大將風范的人物,敬佩他們的英勇無畏和豪杰風味,至于故事的內(nèi)涵便很少去深思。幼年在《三國演義》的熏陶下,我的心中便埋下了一顆英雄夢的種子,期望能創(chuàng)立份豐功偉績,渴望成為像趙云那樣英姿颯爽的人。于是我竭力在生活的挫折中,做到更剛毅頑強、自信堅韌,即使跌入泥濘也不墮落哭泣。就這樣,我少了份畏首畏尾的軟弱,多了份豪氣云干般的堅韌。
后來,讀懂你的滄桑離別。
長大了,我便自己看《三國演義》,不再像以前那樣僅追求故事情節(jié)了,倒是更有些對人物命運的思索和對人世的感慨。記得開篇第一句話即是“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似乎是自古以來永恒不變的真諦。劉、關(guān)、張?zhí)覉@結(jié)義,但后來關(guān)羽、張飛一一永別了劉備;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但終將在白帝城與諸葛亮別去。人與人縱使有再情深義重,也敵不過時間白驥過隙般的飛逝。但你所啟發(fā)我的遠不止這些,難道劉備見關(guān)、張死去,便自甘墮落?難道諸葛亮見劉備逝去便一味唉聲嘆氣,不理朝政?沒有,他們所想的是不辜負與逝者的期望,是要發(fā)憤圖強!記得那時,奶奶剛逝去不久,我曾一度籠罩在奶奶去世的悲傷中,曾對死亡產(chǎn)生過恐懼,但讀完你,我似乎已釋然。仿佛看透世間悲歡離合,明白此事是自古難免的,而此時所應(yīng)做的是應(yīng)更奮發(fā)向上,不辜負了奶奶的期望,要更加努力學習成為棟梁之材。就這樣,我少了份對人世離別的悲痛,多了份豁達和開朗。
現(xiàn)在,欣賞你的精神品質(zhì)。
如今,再讀你,明白了“不以成敗論英雄”。若單單評說成與敗,似乎唯有合并天下的司馬炎是英雄,但誰又能借此否定魏蜀吳的功績?運籌帷幄的諸葛亮,能“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先帝劉備死后,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雖沒能輔佐劉禪恢復(fù)漢室,但誰不曾佩服他的才智?曹操沒能一統(tǒng)天下,但他勵精圖治,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壯志,又怎不是一代英雄的形象?人生路上少不了競爭,但不能光以輸贏相論,面對挑戰(zhàn)就應(yīng)迎難而上,全力以赴,至于成果,就讓別人別人說去,這樣方可問心無愧。讀你,我不再為失敗而茫然,是你釀造了我用拼搏書寫的青春。就這樣,我少了對失敗的羞愧,多了一份明智。
你,《三國演義》,那蕩氣回腸的史詩,是我在成長路上幫我照亮遠方、幫我掙開泥濘、幫我直面挫折的伴侶。與你相伴而行,即使有高山相阻,我也定能翻山越嶺,到達成功的遠方。
三國演義讀后感 |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500字 | 2000字 | 30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