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電視劇中的美猴王孫悟空是很多人兒時心中的偶像,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游記讀后感800字初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西游記讀后感800字初一(一)
目標。作為學生,我們自應有自己的目標。就如《西游記》中的師徒四人為了取經(jīng)的目標一直向西挺進一般,為了追逐目標,我們必須向它的方向不斷前進,直到,被追上的目標將自己托付給有能力、有毅力的你,愿靜臥于你的手心……
西游記,向西天進發(fā)取經(jīng)的一段奇妙路途,同時,也是一段艱險路途。白骨嶺白骨洞、毒敵山琵琶洞、火焰山等地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取經(jīng)的師徒四人性格各異,卻又互相扶持。慈悲為懷的唐僧總是被妖魔抓走,沖動的孫悟空殺死妖怪救走師傅唐僧也是家常便飯,懶懶笨笨的豬八戒時常偷懶,老實的沙和尚面對自己的這些師兄師父也很無奈。神佛,菩薩,妖魔,他們在師徒四人的取經(jīng)之路上反復出現(xiàn),他們給予的,可能是阻撓,也可能是幫助。離目標越近,四人得到的成長也就更多。當九九八十一難的最后一難——凌云渡落水八十一難終結,他們平安歸來,佛的稱號就這么被冠上了他們的頭頂。當追逐的目標握在手中,藍天之上,會不會還有一個更遠大的目標在注視著你呢 ?
目標,亦遠亦近,有時就在一伸手的距離,有時卻遠在遙不可及的天邊;目標,也會跑,就在你的注視下,越離越遠;目標,在一個契機之下,會溜過你的指縫間,只要能力足夠,一握拳,它就在你的手中安家;目標,不止一個,你追上了一個,還有另一個,有目標,有期盼,有努力,人生才會精彩;目標,在追逐的過程中,它也會使你迷茫,但請不要停下腳步,繼續(xù)向目標的方向奔跑,才有可能追上目標;目標,它就是一個千變萬化的小妖精,隨時會變化,也會到處游逛,一會兒在這,一會在那,閃爍不定,等待著,有誰能把它抓??;目標,是支持一個人前進的動力;目標,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切……目標,它一直在你的前方,它在等待,它在期盼,它希望漂浮不定的自己,可以找到一個歸宿,它希望自己可以擁有一個能力足夠的主人,當你擁有了這個能力,等待了許久的它,會不會突然撲向你呢?藍天之上,那個遙遠的地方,它已經(jīng)在那里等待了太久……
目標,我有,我的五十一個同學也有。十三歲的我們,正在奮力向目標追趕,哪怕目標遙不可及,我們也會放手一搏。不去拼一拼,怕是永遠也追不上目標。五十二個目標,五十二條路,我們追逐目標的路,還很漫長。仰望藍天,白云飛過。藍天之上,我的目標,你是否還在等待……
有空的話,有目標的話,就抬頭看一看藍天吧。說不定,等待已久的,你的目標,也在偷偷的看著你,等著你呀……
藍天之上,目標在等待。
西游記讀后感800字初一(二)
假期里我閱讀了《西游記》。這篇小說講述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師徒四人跋山涉水、斬妖除魔,歷經(jīng)千難萬險,行程十萬八千里,終于取得真經(jīng)、修成正果的故事,幾百年來,為無數(shù)的世人所傳頌,也為眾多同學所熱愛。這篇小說中,最令我喜愛的人物是孫悟空。
孫悟空,是一個被想像出來的形象,他保留了猴子的本性,如愛動、頑皮、易急易躁,而且被賦予了許多可貴的品質。他勇敢,當所有猴子對水簾洞都望而卻步的時候,他自告奮勇,率先進入水簾洞,成了猴王,他有情有義,唐僧,人妖不分、肉眼凡胎,幾次趕走悟空,但是悟空依舊惦念師徒的情誼,唐僧有難時,他定會前去相救。但是,能夠造就他這一切的優(yōu)秀品質的,卻是他最讓我欣賞的一點——知錯能改,愿意聽取別人的建議,讓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
曾經(jīng)的孫悟空,非常容易被激怒,一言不合就出手,讓一心向善的唐僧很是無奈。就比如開始取經(jīng)的時候,師徒四人還沒有沙和尚的加入,悟空和八戒,在流沙河降服沙和尚時,對他們充滿了敵意的沙和尚自知打不過他們,便躲在河底不愿意出來,悟空也明白自己不善水,就讓八戒下河去引誘沙和尚上岸。豬八戒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在一次次的挑釁下,激怒了沙和尚,沙和尚一躍而起沖出水面,可是,好戰(zhàn)的悟空太過急躁,還沒找準時機就當頭一棒打向沙和尚。
沙和尚此刻身體還沒完全沖出水面,一見孫悟空的棒正朝自己揮來嚇得“哧溜”一聲,溜回了水底。孫悟空太過急躁,不懂得把握時機,這讓八戒的辛苦功虧一簣,妖怪沒能捉成,反而讓人妖怪受了驚更難降服他了。著實令人惋惜。但是,吃過這次虧以后,孫悟空變得不那么急躁了。他在大戰(zhàn)野牛陣的時候,聯(lián)合村民、士兵提前做好準備、做好人埋伏,然后才引誘野牛陣來包圍區(qū),最終輕而易舉地讓野牛陣全軍覆滅。他細心的計算了,野牛陣趕來的時機,籌集了足夠的人力,一次又一次地排演,才得以完勝。他從一個魯莽而急躁的人變得這樣,細心考慮事情周全,多么令人震撼呀!
那么,造就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呢?顯而易見的是,孫悟空這是想更好地保護師父。換句話說,讓他變得更優(yōu)秀、主動改掉自己的缺點的原因,是他想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目標,他正是在朝那個目標奮勇前進。朋友,你的缺點是什么呢?你的目標又是什么呢?如果你有時會丟三落四,那就攜帶一個小本子記錄所需要的東西吧;如果你審題不仔細、做題粗心大意,那就學著圈畫關鍵詞仔細并分析題目吧。如果你想當一個作家,那就多練習寫作,并好好修改自己的作文吧;如果你想當一個畫家,那就多練習繪畫,并請教美術老師,修改自己的畫作吧。每個人都有缺點,每個人都有目標。朋友,讓我們和孫悟空一起改正自己的缺點、完善自身的不足,讓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并朝著目標,努力前進吧!
西游記讀后感800字初一(三)
《西游記》是古代著名長篇神魔小說,四大名著的其中之一,是眾人最喜愛的一部名著,《西游記》的作者是明代吳承恩先生。它里面的故事內容精彩,常常叫人愛不釋手。
《西游記》中有四位取經(jīng)人,他們就是這本書的主人公。唐僧是個和尚,會念經(jīng),是個善良的人。
叫大師兄的是孫悟空,又名美猴王、齊天大圣。他本領高強,神通廣大,是當年女媧補天后從石頭里蹦出來的一只猴子,他也是當年大鬧天宮的美猴王,后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經(jīng)時,路過五行山救了孫悟空,經(jīng)觀音菩薩點撥,拜唐僧為師,同往西天取經(jīng)。孫悟空手拿當時大禹治水時留下的一根定海神針為兵器。是唐僧西天取經(jīng)時的第一個徒弟。經(jīng)過許多年的努力,學會了許多法術,七十二變、火眼金睛、筋斗云等等。
二徒弟是豬八戒原是天宮的天蓬元帥,后下界誤投豬胎,是個好吃懶做的人,喜歡耍小聰明。兵器是九齒釘耙,會三十六種變化。唐僧在高老莊收豬八戒為徒弟。
沙僧是一個忠臣、老實的和尚是天宮的卷簾大將,在蟠桃會上摔碎天宮的琉璃盞,惹怒王母娘娘而下界,在流沙河為妖,兵器是降妖杖,平時用來挑擔。
師徒四人在西天取經(jīng)時最大的困難是牛魔王一家,分別是紅孩兒三味真火的考驗、火焰山三借芭蕉扇。也有許多妖精有一些法寶,比如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等等。
他們互相取長補短,在西天取經(jīng)的路上克服了重重困難和挫折,師徒四人陷入困難時,孫悟空常常上天請求各位神仙幫助他們。
現(xiàn)在我知道了,為了尋找、追求、實現(xiàn)一個美好的理想和目標,為了完成一項偉大的事業(yè),必然會遇上或多或少的、或大或小的、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必須去頑強地戰(zhàn)勝這些困難,克服這些挫折。
《西游記》還被人們排編成電視劇,各種電腦游戲等等,人們從古至今都喜愛《西游記》,現(xiàn)在更是愛不釋手了。
《西游記》真是一本讓人回味無窮的好書!
西游記讀后感800字初一(四)
試問,在《西游記》里,誰的本事最大?孫悟空!三歲小孩都知道。
再問,孫悟空為什么不是老大?為什么讓唐僧當領導?是因為孫悟空犯過錯,如來佛祖讓他當唐僧的徒兒,改過自新。讓唐僧當領導,因為他無為,無知,無用,無能,并且他沒犯過錯誤。
無官一身輕,看孫悟空,多瀟灑自在,偶爾還能耍點小聰明什么的……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這是《西游記》的主題曲,挑擔——沙僧挑的。牽馬——豬八戒的活兒。嘿!沒有孫悟空的事兒!所以,孫悟空總是擺出一個單腳站立,張望的情景,他干什么啊?沒錯,找妖精。只要找到了妖精,他才會有價值,才是他的價值所在。當妖精來的時候,其他人都很緊張,這個時候,只有孫悟空最樂呵。因為這時候,猴哥才能大發(fā)神威嗎
再問:孫悟空打死的妖精有幾個?答:多了去啦,數(shù)不勝數(shù)啊。咦?不對不對,孫悟空打死的只有一個妖精——白骨精。那是孫悟空剛出家,沒有經(jīng)驗。是不是啊?孫悟空那回只打死了一個白骨精,看唐僧激動那樣兒。所以,孫悟空以后每回都是按照唐僧的意思,讓妖精把他關起來。然后孫悟空大吼一聲:“妖精,快出來!讓俺老孫給你大戰(zhàn)幾個回合?!比缓髷[姿勢,姿勢擺夠了,擺完了,然后再一棒掄下去,這一棒肯定掄到石頭上了,為什么呢?再笨的妖精也知道:孫悟空人家是讓你跑的啊。之后孫悟空再上天找妖精的主兒,我們一般人都認為孫悟空沒本事,但是這樣想就太膚淺了,孫悟空當年大鬧天空,怕過誰?他這樣做是為了既不得罪人,在師傅那邊也好交代,看看,孫悟空多精明啊,著不正是兩全其美的點子嗎?
那回孫悟空打死白骨精,唐僧一氣之下竟不要孫悟空了,想起來真可笑,神通廣大的孫大圣還找不到棲息之地了?最后,不還是唐僧讓豬八戒、沙僧灰溜溜地請孫悟空回去?所以,只要你有本事,就不怕找不到飯碗,這在孫悟空的身上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再說一句話:孫悟空,這猴,不是一般的猴,是最精明的猴!
西游記讀后感800字初一(五)
漫漫取經(jīng)路,我覺得,既是一場考驗,也是場博弈。唐僧四人在和看不見的對手博弈,功名、利祿、饑餓、耐心、舒適……他們贏了,他們做到的只有一個字“忍”。
唐僧肉可謂是誘惑十足,一塊就足以讓你長生不老,這可比那些打座花上上萬年要有效得多,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唐僧也在被抓與抓之間來回擺動,他的人生可以說是步步逢災,各方妖怪都處心積慮地想要吃了他,他在生死的邊緣游走不定,他在妖怪的鐵牢里,壁框里都留下了不少的回憶,但就是在這種生與死的考量中,他忍下了內心的恐懼,為了佛卷,為了救贖,他依然放棄了回唐朝安心舒適地當個“御弟哥哥”,而是硬著頭皮,冒著下一秒就會被不知是哪兒的妖怪吃掉的危險,踏上了取經(jīng)路,可以說,這局,他贏了。
猴頭的天性就是好動,用悟空的話來說:“我就是閑不下來,就是你把我捆在柱子上,我也要上下爬動哩!”取經(jīng)路上無遙無際,十分漫長,十幾年的光陰,就在這山水之間跋涉,任是耐心最好的人也有熬不住的一天,但是,就是這個什么時候都閑不下來的人竟然堅持了下來,真是不可思議。其實,旅途中的妖怪就是他最好的調味劑,他在旅途中斬妖除魔,但也不是盲打,而是運用腦筋,怎樣才能打敗那些持著寶貝的妖怪呢?十幾年的光陰也就在他這思量著怎么打妖怪,降妖濟世中匆匆而過,也可以說,悟空的忍,不同于唐僧,他只是找到了一個好的宣泄口了而已。
關于八戒,有人說,他忍什么呢?天天嚷著要散伙兒,但,這也是一種忍,只是不同于前兩種,這是一種反向的忍,每當他要放棄時,悟空和悟凈都會在旁邊勸他,他心里也找了個臺階自己下來,下次,下次,一定會散伙的,十幾年的光陰也就在這拾起與放下之間匆匆而去。沙僧,也許和他博弈了不少漫長道路的不是別的,而是寂寞,他雖然法力不及悟空,但也是個卷簾大將,但斬妖除魔這種男兒熱血直涌的戰(zhàn)斗,他一直都未能上臺,只能日復一日地擔著擔,牽著馬,陪著師父,但他也忍了下來,默默無聞起著他不可或缺的作用。
他們,贏了。
漫漫取經(jīng)路,比的是手段,是膽量,也是一份堅持,一份耐心,一份執(zhí)著。唐僧師徒四人,贏了!
| 西游記讀后感 |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500字 | 2000字 | 3000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