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高中留學申請趨勢有哪些

字號:


    在高中階段就去加拿大留學,能夠讓學生盡快的適應(yīng)西方國家的教育,那么加拿大高中留學申請趨勢有哪些呢?來出國留學網(wǎng)看看詳細的介紹吧!
    一、加拿大高中留學申請趨勢
    高中留學申請成主流
    近年到加拿大留學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其中高中生占了六成,他們主要集中在一些私立的高中和大學預(yù)科,到公立高中的尚不多見。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私立學校往往有專人在中國負責招生,而公立學校招留學生則往往在加拿大守株待兔。另一原因是私立學校規(guī)模小,政策比較靈活,容易針對學生個人特點來調(diào)整課程計劃。私立學校適合學業(yè)成績中等,或高年級甚至高中畢業(yè)后才出國留學的學生。
    至少提早1年規(guī)劃及申請
    由于申請加拿大高中的學生的不斷增加,以往輕松能搞定的入學申請開始變得有些難度。一些私立精英中學需要SLEP考試或者其他形式的英語考試成績、并且參加學校的面試。加拿大的公立中學不需要學生提交英語考試成績,名額的盡早獲取變得尤為重要。學校都是有名額限制的,一旦人數(shù)夠了就不會在招生了。所以建議目前初二到高二的學生若想銜接順暢入讀加拿大高中,提早1年半開始規(guī)劃并且提前1年開始留學申請會比較穩(wěn)妥。
    扎堆擠熱門不是最優(yōu)選擇
    多倫多、溫哥華更是很多人期待就學或移民的著名大城市,大部分家長一想到留學就會選擇這兩座城市,導致教育資源競爭愈發(fā)激烈。
    雖然多倫多和溫哥華下屬教育局和學校不少,但因為想去的中國學生太多,晚一步申請就搶不到名額,建議不要扎堆擠熱門。加拿大幅員遼闊,公立教育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教育質(zhì)量的均衡性。在其他省份,如曼尼托巴省、阿爾伯塔省,當?shù)氐慕逃謶{借雄厚的政府財政投入,教育品質(zhì)同樣出色,而且申請也相對更容易。
    二、加拿大高中申請條件
    年齡要求
    加拿大公立中學的錄取首先考慮學生的年齡,按年齡入讀相應(yīng)的年級,比如14歲就應(yīng)該讀9年級,如果一個學生已經(jīng)14歲了,還要申請8年級,或者要跳級申請10年級,那么要向教育局說明情況,專門申請。
    英語要求
    申請加拿大中學時,一般并不要求提供雅思或托福這樣的英語考試成績。但是在學生入學報到時會設(shè)置入學測試,以確定學生真實的英文水平,進而決定學習英語強化課程ESL的期數(shù)(一期ESL要用在一個學期內(nèi)完成)。
    另外,在加拿大學ESL課程時,學生也要同時學習其他學術(shù)課程。因此,要想順利聽課,跟上教學節(jié)奏,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chǔ),通常從9年級開始就要求學生具備至少低中級的英語能力,相當于雅思5分對應(yīng)的實際英語能力。
    學術(shù)要求
    申請加拿大中學,需要提供過去兩年的成績單和在讀證明,只有成績合格的在讀學生才能被錄取。這幾年出國留學成績好的學生越來越多,所以好中學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因此要提前和孩子們做好思想工作,千萬不能因為要出國而放松了國內(nèi)的學習!
    監(jiān)護人要求
    由于加拿大移民局規(guī)定,未滿17歲的未成年人如果沒有父母之一在加拿大陪同,則必須要委托一位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做為監(jiān)護人。這個監(jiān)護人可以是親戚朋友,也可以委托教育局協(xié)助安排,但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
    17歲到成年(安省、曼尼托巴、阿爾伯塔、魁北克、愛德華王子島和薩斯喀徹溫是18歲, 其他省是19歲)之間這段時間是否需要監(jiān)護人,由簽證官根據(jù)需要來決定。
    三、加拿大高中留學優(yōu)勢
    加拿大頂尖大學的熱門專業(yè)更青睞初中畢業(yè)后來加拿大讀高中的學生
    加拿大大學對有加拿大高中留學經(jīng)歷的學生的錄取率遠高于沒有加拿大高中留學經(jīng)歷的學生。對于頂尖大學的熱門專業(yè),從加拿大10年級(相當于中國高一)開始就讀的申請人,被錄取的概率遠高于從12年級才開始就讀的申請人。也就是說,在加拿大高中體系里讀書時間越久,越容易被名校錄取。
    享受與加拿大本地學生同等的升學待遇
    來加拿大高中讀書,可以獲得加拿大高中學籍身份,從而享有與本地學生同等的升學待遇,包括錄取名額,錄取率,獲獎學金機會。
    年紀小,可塑性強,能更快適應(yīng)國外環(huán)境和教育模式
    初中畢業(yè)時,學生正處于可塑性強、語言學習能力強的時期,能夠更快地適應(yīng)加拿大的環(huán)境和教育模式。
    無需高考,成績的評定方式多元
    加拿大沒有高考,以六門12年級U/M課程成績申請大學。這些課程成績的評定不是由期末大考決定的,而是由多種評定因素綜合構(gòu)成。其70%來源于平時歷次單元考試、小測驗、論文、研究報告、小組課題、演講等,30%來源于期末考試。這樣能夠減少偶然性,也能夠給予學生多次沖擊高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