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考試中寫好作文,那么在平時作文素材的積累就顯得至關重要了。教師資格證考試中《綜合素質(zhì)》的最后一題就是寫作文,往年有很多考生都因為作文偏題而掛科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一些作文素材的積累,有需要的考生可以在考試之前看一看。
2022教師資格證考試作文素材積累(4)
一、素質(zhì)類作文素材積累
1.素質(zhì)類的名人名言:
(1)身不修則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蓋寡矣,而況于天下乎?!鋭t天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3)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
(4)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陶淵明
(5)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n愈
(6)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獎⒂礤a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性格的培育是教育的主要目的,雖然它不能算是唯一的目的?!獝鄣仙?BR> 2.素質(zhì)類的具體示例:
(1)防微杜漸(素質(zhì)體現(xiàn)一個人的內(nèi)在修養(yǎng))
羅瑞卿同志是我國第一任公安部長。他是執(zhí)法的領導同志,也是守法的普通公民。
有一次,羅瑞卿去火車站接客人。因為時間緊沒來得及買站臺票,等把客人送到住處后,羅瑞卿想起了這件事,對隨行人員說:“馬上到車站去補交三張站臺票錢,公安人員應當做守法的模范。中國古人有一句話:‘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要防微杜漸嘛!”
(2)中美日三國的素質(zhì)教育(素質(zhì)教育勢在必行)
21世紀國與國的競爭將主要是人才的競爭,為了培養(yǎng)未來的創(chuàng)造性人才,《美國2061計劃》指出,著眼國民素質(zhì),實行全面改革。日本的教育改革,在“輕松 愉快”中培養(yǎng)生存能力。國際21世界教育委員會強調(diào)教育應圍繞四種基本學習:
1.學會認知;
2.學會做事;
3.學會共同生活;
4.學會生存。
中國提出教育 要三個面向的具體實施就是素質(zhì)教育,就是生存能力的培養(yǎng)。《教育文摘周報》刊載了陳鶴琴提出的要把死教育變成活教育的觀點?;罱逃哪康木褪亲鋈恕⒆鲋袊?人、做現(xiàn)代中國人。而做現(xiàn)代中國人起碼具備五個條件:第一,要有健康的身體;第二,要有建設的能力;第三,要有創(chuàng)造能力;第四,要能夠合作;第五,要有服 務精神。這五種能力蘊含著羅素的人才四要素。具有這些能力干什么用?生存。所以,可稱之為生存能力,從事生存能力的培養(yǎng)就是素質(zhì)教育工作。
(3)救人的大使與愛管閑事的“老外”(素質(zhì)表現(xiàn)在小事中)
北京長城腳下,2000年6月的一天,一名少女從斷壁處滾下70多米的山崖。這時,幾位外國人毫不猶豫地率先沿著陡坡滑下去,與隨即趕來的人們一起將她救了上來。事后才知道,組織救人的外國人竟是挪威駐中國大使葉德宏。大使先生到長城,不是觀光游覽,而是來撿垃圾的。
葉德宏大使到長城撿垃圾已非一次。十年前,一位英國專家威廉?林賽來到長城邊,他為長城的美而感嘆,同時又被長城上遍地的瓜果皮核、煙蒂紙團和亂丟的礦泉 水瓶震驚,就在外國人中發(fā)起一項保護長城的活動他們在長城上豎起著名的標語牌:“除了腳印什么也別留下,除了垃圾什么也別帶走”;他們穿的T恤衫與背的 背包上印上口號“不愛長城非好漢,長城臟了怎么辦”、“人人拾垃圾,長城美如昔”等等,定期來給長城“洗臉”。一年前才赴任的葉德宏大使一到中國,就主動 參加了這項活動。
一些文明國家的公民對保護環(huán)境的高度自覺和嚴守規(guī)章簡直令國人汗顏。作家陳世旭在談到一次丹麥之行時寫道:在那里,如果你的車子不按規(guī)定停放或不滅火,任 何一個路人就會過來提醒你把車停好或讓車安靜下來;如果你釣魚,一些毫不相干的人也會過來看看你的魚桶里有沒有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準釣標準的魚,發(fā)現(xiàn)有就會 催著你還要一直盯著你把魚放回水中,然后說聲“謝謝”而去。丹麥禁止養(yǎng)鳥,但鳥食市場卻十分興旺,因為幾乎家家都要買上鳥食掛在庭院里喂鳥,常年不斷。
(4)黃金周旅游考問國民素質(zhì)(中國的國民素質(zhì)亟須提高)
盡管旅游文明已經(jīng)成為全社會的共同呼聲,但“五一”期間,記者在天津、北京等地旅游時發(fā)現(xiàn),耳聞目睹的不文明現(xiàn)象仍然比比皆是,黃金周旅游為塑造文明的國民素質(zhì)敲響了警鐘。
在天津市區(qū)最大的娛樂休閑公園———水上公園,記者看到,有的游客在游園的過程中,食品袋隨手亂丟、口香糖四處亂吐,讓清潔工們感到非常氣憤。盡管為了迎 接黃金周,公園管理部門安排了更多的清潔管理人員,仍然無濟于事。北京天安門廣場早晨的升旗儀式每天都會吸引很多群眾參加,這本是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可個別人在參加完升旗儀式后,卻把垃圾隨便遺棄在地。在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地故宮,一些游客在游玩時,卻偷偷刻下自己的名字。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出國門到各地旅游。香港《亞洲 周刊》曾發(fā)表文章指出,在將生活日漸富足的信息傳遞給世界的同時,一些中國游客卻也表現(xiàn)出衣冠不整、隨地吐痰、 乘車不排隊等壞習慣,給中國人的國際形象抹了黑。
“假日里的各種不文明行為,看起來是一些‘小節(jié)',其實就是習?!奔易√旖虻木用裢豕饚X說,要建現(xiàn)代化的文明城市,最核心的是要提高居民的素質(zhì)。他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社會要大張旗鼓地倡導文明新風,克服小節(jié)無害、陋習難改的錯誤認識,使更多的市民樹立文明光榮、不文明可恥的觀念。
(5)貝肯鮑爾的簽名(有風度是有素質(zhì)的表現(xiàn))
在談到中國足球運動員的素質(zhì)時,閻世鐸講道,德國“足球皇帝”貝肯鮑爾來中國時,閻世鐸與他一同進餐,飯罷兩人向酒店外面走的時候,在走廊里遇到一個小女 孩。她的手里拿著一張紙和一枝筆,從其穿著上一看可知她是酒店的服務員。她一言不發(fā)地走上前,怯怯地將紙筆伸向貝肯鮑爾。貝肯鮑爾明白女孩的用意,他用雙 手接過紙筆,將紙鋪在墻上,認真地簽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又用雙手捧著將紙筆遞給了小女孩。在貝肯鮑爾的一生中,為球迷簽了多少次名根本無法統(tǒng)計,但他在給 這名小球迷簽名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認真態(tài)度給閻世鐸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這種認真,對貝肯鮑爾來說是一種極為自然的流露。
回想起這一幕,閻世鐸感慨地說,作為“足球皇帝”,貝肯鮑爾在球迷面前連一點架子都沒有,表現(xiàn)出了十足的紳士風度。但我國的許多球員,沒踢出什么名氣,走起路來卻像螃蟹一樣橫沖直撞,很多人對球迷的態(tài)度更是惡劣無比,嚴重敗壞了中國足球的形象。
閻世鐸表示,提高球員的素養(yǎng)和風度是當務之急。我們需要的是會踢球的全面發(fā)展的人,而不是踢球的機器。
二、以身作則類作文素材積累
1.以身作則名人名言:
(1)教育者的全都工作便是為人師表?!招兄?BR>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鬃?BR> (3)老師個人的人格便是教育者的所有,唯有健康的內(nèi)心才有健康的行為。——烏申斯基
(4)老師個人的典范,對青年人的內(nèi)心,是任意東西都不或許代替的最有效的日光——烏申斯基
(5)身教親于言傳。——魏源
(6)要把同學創(chuàng)造成哪些人,自己就應該是啥人。——車爾尼雪夫斯基
2.以身作則具體人物示例:
(1)名教育家張伯苓,1919年之后相繼創(chuàng)辦南開大學、南開女中、南開小學。他十分注意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并且身體力行,為人師表。一次,他發(fā)現(xiàn)有個學生手指被煙熏黃了,便嚴肅地勸告那個學生說:“煙對身體有害,要戒掉它?!睕]想到那個學生有點不服氣,俏皮地說:“那您吸煙就對身體沒有害處嗎?”張伯苓對于學生的責難,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喚工友將自己所有的呂宋煙全部取來,當眾銷毀,還折斷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愛的煙袋桿,誠懇地說: “從此以后,我與諸同學共同戒煙?!惫唬蚰且院?,他再也不吸煙了。
(2)舉止文雅的張老師連續(xù)幾年任教某班級后,班上學生的言談舉止便越來越像張老師。這是學生的“向師性”所致,年齡越小的學生,向師性就越強。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成為學生道德上的引路人,并不在于他時時刻刻都在講大道理,而在于他對人的態(tài)度?!?BR> (3)學生心目中的好教師是學高身正都具備的教師。陶行知從教三十年,留學回國后終身安于“粉筆生涯”,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懷,獻身教育事業(yè),成為奉獻精神的生動寫照。劉讓賢在青藏高原的小山村當小學校長,甘守清貧二十多年,腳踏實地進行教學。當獲得十萬元獎金后,全部捐給全縣教育獎勵基金。
(4)齊國相國晏嬰歷仕三朝,德高望重,他對自己要求甚嚴,處處以身作則,倡行廉潔,吃糙米飯,穿粗布衣,坐簡易車,住低矮民房。齊景公過意不去,就要送他新車新衣,他堅決不受。齊景公要給他蓋新房,他還是堅持不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