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復試一般在幾月份

字號:


    考研復試每年都在幾月份,復試會考什么內容,復試技巧有哪些?需要了解的考生看過來,下面由出國留學網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考研復試一般在幾月份”僅供參考,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資訊!
    考研復試一般在幾月份
    考研復試在幾月份
    考研復試一般集中在3-4月份,也就是在自主招生院校自劃線和國家線公布后。2020年由于疫情影響,國家教育部將考研復試的啟動時間作了相應的延遲調整,復試啟動時間比往年整整延期了2個月,直至4月底各高校才陸續(xù)公布復試的時間。
    怎么了解歷年復試形式和內容
    網上搜索所報考專業(yè)的學長學姐們留下的復試經驗帖,詳細了解往年的復試模式,非常重要。
    有些學校,譬如北大中文當代文學,是固定三個領域,各出兩道題目,考生選三道,留出時間理清思路,然后作答。嗯只有面試。
    題目只是引子,之后會有更多的靈活追問和自由發(fā)揮。
    再次強調,每個學校每個專業(yè)都不同,所以一定要看復試經驗帖,關注形式和內容,以及學長學姐提及的所需注意細節(jié)。
    考研復試注意事項
    1. 對待復試的態(tài)度一定要認真。要認真準備才行!高分被刷的比比皆是!尤其是對于跨學?;蛘呖鐚I(yè)的學生,一定要小心應付。
    2. 復試的主觀性很強。一碗水端平的學校在地球上是找不到的!如果你是外校的,復試完掉個十幾名甚至二十幾名是很正常的,心態(tài)要平和些。
    3. 對于跨專業(yè)考的學生,老師一般都會在專業(yè)問題上刁難你,他要向你證明:我這個行業(yè)不是那么好進的,是很有內涵很有技術含量不是你花幾個月的時間學一門專業(yè)課就能搞定的。做好受打擊的心理準備吧!
    4. 復試時一定要有禮貌,進去之后和出來之前一定向老師問好。老師再怎么打擊你,千萬不可跟老師爭吵。
    5. 不管怎么說,老師都喜歡有發(fā)展?jié)摿Φ膶W生。在復試的時候如果遇到不會的題目(這是正常的)不要說“我不會”,然后在那里呆呆的站著!(這樣的話那你難了!)你可以說一些與這一問題相關的內容,要委婉一點!老師一般不會為難你的。
    6. 復試時的氣氛很重要。一定不要把氣氛搞僵,否則你大約就不爽了!老師都不大喜歡不善言談的人。
    7. 其實老師都挺平易近人的,不要自己先把自己給嚇住了!
    8. 考研復試里最重要的是面試,尤其是專業(yè)課面試,占的比例相當大。
    拓展閱讀:考研復試問題不會答怎么辦
    一、你在流利地背誦自我介紹時,考官可能看出你是有備而來,會打斷你,針對提及的內容問一些其他問題,這就尷尬了。
    遇到這種情況,首先是保持冷靜,深呼吸,認真仔細聽考官的問題。沒有聽清楚可以禮貌地要求考官重復(1-4),或者你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闡釋一下考官的問題(5-6),以便獲得考官補充和解釋的機會,同時為自己爭取時間。
    二、在復試問答環(huán)節(jié),如果被考官問到不擅長的領域,尷尬了。
    考生一定要謙虛誠實,不要不懂裝懂。但是也不能太直接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這樣回答,比如“我對這問題不了解,面試完會對這一領域的內容及時補充和學習(7-8)”。首先心態(tài)要端正,自己的身份是本科學生,存在不擅長的知識領域再正常不過,但是如果不假思索隨意胡說或者答非所問就尷尬了。面試時考查的不僅是專業(yè)知識,更是考查考生的態(tài)度和人格品質,所以要坦誠、謙虛和嚴謹。當然,可以技巧性地把話題轉移到自己擅長的領域。比如“這個問題不太清楚,但我對某相關的知識點有些了解,可以談談我自己的看法嗎(9-10)”?
    三、運氣滿分的考生,考官問的都會答,兩人越聊越嗨皮,語言太過于口語化,想到什么說什么,口無遮攔,毫無邏輯,思維早已跟著考官跑了。這就尷尬了。
    當考官問到你的擅長領域時,別得意忘形,快速梳理思維邏輯,做到條理清晰,專業(yè)術語替代口語化表達。比如評論熱點事件、專業(yè)領域理論或者人物等內容時,一定要客觀簡潔,不要添加太多主觀臆斷,針對具體內容結合專業(yè)知識回答,突出自己的專業(yè)性和理性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要注意與其他考官的眼神交流,切記上演一對一的尷尬劇。
    你學會了見招拆招,但俗話說得好,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戰(zhàn)勝自己就是最大的成功。有些同學因為初試分數(shù)差對復試也不抱太大希望,又因為自己的本科院校不如別人而自卑,而且復試順序還排在最后,懷著一顆忐忑和重在參與的心情走進考場面對著工作了一天疲憊的考官,失敗的結局已經注定了。復試比重占考研總成績的30%-50%,一定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認真對待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反轉劇就會發(fā)生在你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