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常識多少分

字號:


    行測常識題型占多少分,其他題型分值占比又是多少?不知道的考生看過來,下面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行測常識多少分”僅供參考,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資訊!
    行測常識多少分
    行測常識多少分
    第①種說法:行測分值分布是數(shù)字推理每道題目是0.7分/題,語言理解0.9分/題,判斷推理題(圖形推理0.8分/題,演繹推理0.9分/題,定義判斷0.8分/題),常識0.6分/題,資料分析0.9分/題)
    第②種說法:各部分行測分值不同,等到考試結束后,根據(jù)考生水平?jīng)Q定的,如果都好,那難題的分值就加大,反之,同樣。
    行測多少分
    行測是國家公務員考試的一個部分,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shù)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常識判斷五個部分,總計:共計140題,總分100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共計40題,每題0.6分,總分24分
    數(shù)量關系:數(shù)字推理 共計5題,每題1分,總分5分
    數(shù)學運算 共計10題,每題1分,總分10分
    判斷推理:圖形推理 共計10題,每題0.5分,總分5分
    定義判斷 共計10題,每題0.8分,總分8分
    類比推理 共計5題,每題0.5分,總分2.5
    邏輯判斷 共計10題,每題0.8分,總分8分
    資料分析:共計25題,每題1分,總分25分
    常識判斷:共計25題,每題0.5分,總分12.5分
    總計:共計140題,總分100分
    行測做題順序
    確定題型的順序,對于題型的順序要本著簡單著手的原則,所謂簡單著手,也就是說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做對更多的題目,拿到更高的分數(shù)。因此對于行測,寫在最前面的答題技巧是取舍。對于五大模塊,需要認真復習的只有三個,言語、邏輯、資料。所以我們在答題的時候這三部分是一定要做完的。
    我們知道行測試卷主要分為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shù)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這五大題型,對于這五個題型,我們平時練習時應該對自己有所了解,哪一塊自己更擅長一些,做得準確率高、速度快,就先做哪個模塊。當然,對于這幾個題型來說,也有其各自的特點,在這里建議大家可以按照“常識判斷 ? 資料分析 ? 言語理解與表達 ? 判斷推理 ? 數(shù)量關系”的順序做題。
    拓展閱讀:國考行測常識備考小技巧
    行測常識備考方式
    1、平時多關注熱點素材和新聞,比如說利用抖音平臺、頭條平臺、以及各類公眾號進行知識的積累,各大類平臺都是相應的知識整理,都可以進行搜集整理。
    2、做題過程當中及時把自己的錯題進行收集整理,將個套模擬卷之間的異同點找出,然后進行查缺補漏,對于已知的知識點,可以加深記憶,對于未知的知識點,需要著重的去補充。
    行測常識備考內(nèi)容
    1、國情社情
    主要考察黨中央,國務院出臺的一些相關政策條例,尤其注意疫情期間出現(xiàn)的各種新的政策,同時還要注意文化建設和愛國教育建設等一系列的問題。
    2、政治常識
    考察范圍相對比較廣,比如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中央黨史要點、中國抗戰(zhàn)史、馬克思主義哲學等一系列的常識都有可能涉及,所以大家在備考的時候一定要注重積累以及記憶,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3、人文常識
    該類主要考察文學常識,指涵蓋文化的各類問題,比如說傳統(tǒng)節(jié)日在古詩詞當中的應用、中國廣為流傳的四大神話、古代六藝、年齡稱謂、初唐四杰、隋唐文化等。
    4、科技常識
    該類主要考察物理,化學等涉及到的一些常識問題,有時還會考察初高中學習過的知識點,比如何為浮力和張力、維生素的組成、《流浪地球》中的天文知識、黑科技、AI人工智能、航天大事等等。
    5、法律常識
    該類主要考查法律相關知識,比如常見的一些法律關系、公務員法修改的亮點、各類交通肇事處罰方案、人身自由、勞動以及勞務關系、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的區(qū)別等等。
    行測常識學習注意事項
    1、學習要深入。常識題本身就沒有太多的方法技巧,但就這短短的十幾頁,也是我研究了很長時間的結果,我覺得雖然淺顯,但是也需要反復看,逐字逐句的看,深入理解。如果你覺得理解了90%就夠了,有這么一句話——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2、要做到學以致用。方法有了,但這個方法不是你創(chuàng)造研究出來的,那么拿來主義未免會畫虎類犬。解決的辦法是:多進行實踐思考,多用理論去指導自己做題,每天固定的做30道公考的常識真題(必須是國考、省考的真題,模擬題絕對不要做),并對每道題進行分類、推理、研究,相信一周內(nèi)就能夠融會貫通。
    3、要學會創(chuàng)新。人非圣賢,這些理論也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這個方法也不是完美的,也不能保證你做到100%正確,然而公考就是這種殘酷的考試,能多拿0.5分都可能壓倒競爭對手,所以要永不滿足,即使你掌握了我的方法,你提升了常識的成績,從而提升了行測的成績,但是就完全解決問題了嗎?未必。所以還需要你更加深入的去研究方法論,補充完善解題技巧,實現(xiàn)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一旦你能夠研究出絕大多數(shù)人都沒見過的有效方法,那么一個足矣讓你傲視群雄的成績必然就是回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