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是公務員考試的一門科目,那這門科目主要考什么內容?想了解的小伙伴看過來,下面由出國留學網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考什么內容”僅供參考,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內容!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考什么內容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考試內容
常識,涵蓋政治、法律、經濟、管理、人文、科技等;言語理解與表達,包括以下3種題型:閱讀理解、詞語表達和語句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以及資料分析。全部為客觀性試題,共135至140道題,考試時限為120分鐘。時間短、題量大,這就要求考生不僅做題速度要快,還要具備一定的答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
公務員考試行測多少分才能進面試
一、行測一般都設最低分數線。
不管是國考或地方公務員考試,筆試一般就考行測和申論兩科。其中行測一般會劃定最低面試分數線,而申論沒有硬性規(guī)定。
例如:2019年國考,省級(含副省級)及以上機構職位合格分數線為:總分不低于105分,且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不低于60分。市(地)、縣(區(qū))級機構職位合格分數線為:總分不低于90分,且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不低于50分。
二、降分政策向落后地區(qū)傾斜
國家為了讓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能支援落后地區(qū)發(fā)展,會對一些地方給予國考降分政策傾斜。例如:2019年國考,以下這些地方的職位的合格分數線為:西部地區(qū)和艱苦邊遠地區(qū)(山西、內蒙古、吉林、黑龍江、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qū)市)市(地)、縣(區(qū))級機構職位合格分數線為:總分不低于85分,且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不低于45分。
三、其他方面的降分政策
國家公務員為了照顧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等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及一些專業(yè)特殊人才,也會有一定的降分政策,除此之外還有定向招錄的名額(定向招錄對服務基層項目人員特別有利,他們的競爭特別小,有時會存在職位等人的情況發(fā)生。)。2019年國考,對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等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定向招錄職位合格分數線為:總分不低于85分,且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不低于45分。
非通用語職位合格分數線為:總分不低于85分,且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不低于45分。
特殊專業(yè)職位合格分數線為:總分不低于85分,且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不低于45分。
中國銀保監(jiān)會、中國證監(jiān)會職位和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職位公共科目分數線按照職位所屬層級劃定,且專業(yè)科目考試不低于45分。
拓展閱讀:公務員行測備考策略
行測備考明確三點
一是,很多考生的備考方法就是不斷刷題,但不是所有考生都能夠靠刷題就提高成績的,刷題的前提是要先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二是,也不是所有考生都需要按部就班全階段復習備考的,備考前的測評十分必要,55分以下就要全階段復習備考且特別側重基礎的夯實;55分至65分需要全階段復習備考,但側重的是弱項提升和題海實戰(zhàn);65分以上則無需全階段復習備考,需要的是基礎的理順、題海的強化、實戰(zhàn)的訓練,更側重考場能夠全面發(fā)揮優(yōu)勢。
三是,行測每個模塊的復習方法不盡相同,不能一概而論。
行測題型怎么備考
1、言語理解
言語理解是重要部分,也是競爭對手必爭之地。通過視頻課程對于理論基礎有一些了解。建議:40道題目,時間控制在30分鐘,正確率80%以上,最好是90%。言語理解模塊一定要多花時間多學基礎,多刷真題多做積累。
2、數量關系
數量關系是公務員考試行測科目的必考內容之一,常見的題型有:數字推理、數學運算等,主要涉及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相關的知識和所用的材料一般不超過高中范圍。其中,數學運算是國考和各地省市考的必考題型,而數字推理雖然在國考和各地省市考的大綱中均有提及,但真正出現在試題中的卻很少,只有浙江、江蘇、廣東、吉林、新疆等為數不多的幾個省份或地區(qū)有涉及。
數字推理考查范圍較廣,且大部分為多考點混合考查,考生在掌握各考點基本特性的基礎上,還需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最常用的解題技巧包括作差法、作商法、反約分法、分組法和機械劃分法。數學運算若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所有的試題,解題速度尤其關鍵,而解題速度一般建立在對不同考點解題思路和答題技巧的熟練掌握上。對于數學運算題,通常采用代入排除法、方程法、賦值法、圖解法、十字交叉法、極端法等方法。
3、判斷推理
判斷推理常見的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等。這四類題型在各級各類公務員考試中基本上均有所考查,當然也有一些地方只考查其中幾類,如北京、上?;静豢碱惐韧评?,廣東基本不考定義判斷,等等。
判斷推理這一模塊學不學差距很大,生活的思維邏輯與理論的思維邏輯并非吻合,所以需要轉化為應試需要的思維方式。
圖形推理——規(guī)律多且雜,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題目考查點,非常重要,所以考試時對規(guī)律的篩查十分關鍵。
類比推理——常規(guī)題型都會做,20%左右的特殊考點,怎么考查、怎么分析則是提分的要點。
邏輯判斷——很多地方會講最優(yōu)解,那么勢必要通過代入排除,逐一分析選項,這種方法過于浪費時間,使用削弱加強方法,則可以迅速辨別論證關系,那么直接鎖定相關常規(guī)選項,則無需逐一排查,事半功倍。
定義判斷——通過基礎知識點的學習后,必須通過大量的刷題,才能夠熟練掌握技巧方法。
4、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主要測查考生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因此,資料分析模塊分為文字型、表格型、圖形型和綜合型四種考查形式。資料分析中給定的文字或圖表材料,大都節(jié)選自各級政府的統計公報,數據位數較多,要求考生必須具備一定的速算能力。
資料分析是行測中最容易提分,且也是最看培訓專業(yè)性的模塊。提分容易是因為——知識點較少,文科理科均可通過系統的學習達到至少80%的準確率;考查專業(yè)度是因為——如果技巧方法不符合實戰(zhàn),那么很容易讓考生陷于通過較長時間才能拿分的尷尬處境,雖然答題能力提升了,但本質上反而影響了整個行測的答題效率。
公式概念及速算技巧何時用、怎么用、用的時候注意什么,如何在考場迅速定位相關考查點,均是復習備考時應該著重考量的要點。
5、常識判斷
常識判斷最常見的問題在于知識點范圍太廣,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huán)境、自然、科技等多個方面,且考試隨機性太強,熱點更新速度太快。但是只要復習備考得當,重點把握,仍能有提升空間。
比如近半年的時政熱點必須有所了解,只要“知道”基本就能得分。其次政治中的哲學部分、法律、經濟都是重點和難點,需要理解性記憶,也就是需要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然后科技生活、地理國情、人文歷史這些多為義務教育階段及高中階段涉及的舊知識、考察相對較多。
做常識題需要保持心態(tài)的平穩(wěn),常識題內容豐富,一次、兩次測試的成績高低不代表個人能力強弱,沒必要太受其影響,或沾沾自喜或沮喪失落,常識需要日積月累的學習,真題或模擬卷能給了解考情及查漏補缺起到很好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