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支一扶考試常識判斷題型考試訓練模擬題

字號:


    2022年的三支一扶考試目前基本全國各地區(qū)都已經(jīng)結(jié)束,大家如果有參加三支一扶考試的意向,就只能等待明年的考試了,小編為大家?guī)砹?023年三支一扶考試常識判斷題型考試訓練模擬題,有需要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1.下列古代藝術(shù)名作的問世時間距離詩人李白的生活年代最近的是:
    A《步輦圖》
    B《快雪時晴帖》
    C《清明上河圖》
    D《女史箴圖》
    2.“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下列歷史事件不是發(fā)生在此詩所詠“秦王”在位期間的是:
     A藺相如完璧歸趙
    B唐雎不辱使命
    C荊軻刺秦王
    D鄭國疲秦
    3.我國擁有深厚豐富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資源,下列詩詞與其所描述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對應(yīng)錯誤的是:
     A若揮錦布繡,望芒兮無幅——蜀繡
    B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端午節(jié)
    C三尺生綃作戲臺,全憑十指逞詼諧——京劇
    D鏤金作勝傳荊俗,翦彩為人起晉風——剪紙
    4.很多成語是歷史的縮影,濃縮了歷史的精華片段。下列成語與所涉歷史人物對應(yīng)關(guān)系不正確的是:
     A因勢利導——孫臏
    B擘肌分理——管仲
    C約法三章——劉邦
    D潛精研思——班固
    5.下列四位作家原名與其作品、筆名對應(yīng)錯誤的是:
     A李堯棠——《寒夜》——巴金
    B萬家寶——《原野》——曹禺
    C舒慶春——《月牙兒》——老舍
    D郭開貞——《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丁玲
    參考答案:
    1.本題考查人文常識。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
    A項正確,《步輦圖》是唐朝政治家書畫家閻立本所畫,以貞觀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領(lǐng)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聯(lián)姻的歷史事件為題材,描繪唐太宗接見來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祿東贊的情景?!恫捷倛D》問世時間和李白的生活年代都是唐朝。
    B項錯誤,《快雪時晴帖》傳為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創(chuàng)作的行書書法作品,其內(nèi)容是作者在大雪初晴時以愉快心情對親朋友人的問候?!犊煅r晴帖》被譽為“二十八驪珠”,被古人稱為“天下法書第一”,與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被乾隆合稱為“三?!保掖颂杏谑孜弧?BR>    C項錯誤,《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存世精品,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D項錯誤,《女史箴圖》為中國東晉顧愷之創(chuàng)作的繪畫作品,該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宮廷婦女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處時代的婦女生活情景。
    故正確答案為A。
    2.本題考查人文常識。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背鲎蕴拼畎椎摹豆棚L·秦王掃六合》,意為秦始皇嬴政以虎視龍卷之威勢,掃蕩、統(tǒng)一了戰(zhàn)亂的中原六國。天子之劍一揮舞,漫天浮云消逝,各國的富貴諸侯盡數(shù)遷徙到咸陽。
    A項錯誤,藺相如完璧歸趙發(fā)生于戰(zhàn)國時期,講述的是秦昭王許諾趙王以十五座城換取和氏璧,但當使臣藺相如獻璧之后,秦昭王卻不提換城之事,藺相如施巧計使和氏璧重歸趙國。藺相如完璧歸趙并非發(fā)生在秦始皇嬴政在位期間。
    B項正確,唐雎不辱使命講述的是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國,與秦王展開面對面的激烈斗爭,終于折服秦王,保存國家,完成使命的經(jīng)過,歌頌了唐雎不畏強暴、敢于斗爭的愛國精神。其中的秦王即秦始皇嬴政,當時其還未稱皇帝。
    C項正確,荊軻刺秦王講述了戰(zhàn)國時期荊軻刺殺秦王嬴政這一悲壯的歷史故事,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政治情況,表現(xiàn)了荊軻重義輕生、為燕國勇于犧牲的精神。
    D項正確,鄭國疲秦中的鄭國是韓國派往秦國的一個間諜,韓桓王試圖通過他游說秦王嬴政修筑一條連接涇水和洛水的運河,達疲秦之效,以阻止秦國進攻韓國的步伐。豈知事與愿違,“疲秦之計”倒成了“強國之策”,運河的修筑成功,使得一向落后的關(guān)中農(nóng)業(yè)迅速發(fā)展起來。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A。
    3.本題考查人文常識。
    A項正確,“若揮錦布繡,望芒兮無幅”出自西漢揚雄的《蜀都賦》,以“揮錦布繡”來描繪芳華輝映、華彩照人的蜀國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蜀繡技藝的高度贊揚。
    B項正確,“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出自宋代蘇軾的《六幺令·天中節(jié)》,意思是門前掛著青翠的艾草、菖蒲,天高云淡風箏在隨風飛舞。插艾和菖蒲是端午節(jié)的重要習俗之一。
    C項錯誤,“三尺生綃作戲臺,全憑十指逞詼諧”出自宋代釋惠明的《手影戲》,意思是小小的一張皮影,簡單的布幕舞臺,操作者靈巧的手指,加上一點光亮,就能表現(xiàn)出生活中的人生百態(tài),歷史中的無數(shù)逸事。指的是皮影戲而非京劇。
    D項正確,“鏤金作勝傳荊俗,翦彩為人起晉風”出自唐代李商隱的《人日即事》,意思是揚州的鏤金工藝做得如此之好啊,它是傳承自荊州的風俗;揚州的剪紙技藝是如此為人稱道啊,是流傳自晉代的風格。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
    4.本題考查人文常識。
     A項正確,“因勢利導”出自于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原文為“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之”,指順著事情發(fā)展的趨勢向有利的方向引導。馬陵之戰(zhàn)中,善于用兵的孫臏猜透龐涓輕敵的心理,因勢利導,減灶誘敵,營造出齊軍士兵膽小逃跑的假象;與此同時,他暗中埋伏弓箭手,等待敵人上當;輕敵的龐涓果然進入圈套,被迫自殺。故所涉歷史人物為孫臏。
    B項錯誤,“擘肌分理”出自漢代張衡的《西京賦》,原文為“若其五縣游麗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剖析毫厘,擘肌分理,所好生毛羽,所惡成瘡痏”,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細致。故所涉歷史人物為張衡,而不是管仲。
    C項正確,“約法三章”出自漢代司馬遷的《史記·高祖本紀》,原文為“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原指劉邦進入咸陽,廢除秦法之后制定出三條簡單法令;后泛指約好或提出幾條規(guī)定,大家共同遵守。故所涉歷史人物為劉邦。
    D項正確,“潛精研思”出自南朝宋范曄的《后漢書·班固傳》,原文為“固以彪所續(xù)前史未詳,乃潛精研思,欲就其業(yè)”,指專心鉆研。故所涉歷史人物為班固。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
    5.本題考查人文常識。
    A項正確,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代表作有《愛情三部曲》《寒夜》等。
    B項正確,曹禺,原名萬家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C項正確,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兒》等。
    D項錯誤,丁玲,原名蔣偉,字冰之,代表作有《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等;郭沫若,本名郭開貞,代表作有《抱和兒浴博多灣中》《鳳凰涅槃》等。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
    三支一扶考試內(nèi)容:《職業(yè)能力測試》,《公共基礎(chǔ)知識》。
     《職業(yè)能力測試》主要考查考生的數(shù)量關(guān)系、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推理、資料分析等能力,采用2B鉛筆填涂答題卡方式作答。本科目考試不允許使用計算器。
    《公共基礎(chǔ)知識》考試內(nèi)容主要包括政治常識、黨的建設(shè)、法律知識、鄉(xiāng)鎮(zhèn)行政管理、鄉(xiāng)鎮(zhèn)經(jīng)濟管理、鄉(xiāng)鎮(zhèn)機關(guān)公文寫作、省情等。試卷由客觀題和主觀題兩部分組成,均在答題卡上作答,其中,客觀題部分采用2B鉛筆填涂答案,主觀題部分采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作答。本科目考試不得使用涂改液、膠帶紙。
    公共基礎(chǔ)知識考試我覺得最好是看書+做真題結(jié)合,書一定要看熟,記得住內(nèi)容,特別是應(yīng)用文那部分,考的幾率較大而且容易混淆。買真題,保證把真題做完,找到題感,能背的題和答案更好。最后就是時事的分,建議你考前一個月內(nèi)每天看新聞聯(lián)播,對領(lǐng)導人會見以及國內(nèi)重要事件記清楚。這樣的話我想公共基礎(chǔ)知識應(yīng)該能考70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