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執(zhí)業(yè)藥師即將在兩個月之后開始正式考試,考試的報名目前已經進入到了尾聲,各位考生是否都已經報名成功了呢?在報名之后大家就要再次進入到復習模式中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2年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藥學專業(yè)知識一》考前必備知識點內容,快來看看吧!
表面活性劑在口服液體制劑中的應用
1.增溶劑:最適親水親油平衡值(HLB值)為15?18,常用增溶劑為聚山梨酯類、聚氧乙烯脂肪酸酯類等。
2.乳化劑:
(1)HLB值在3?8的表面活性劑適用作W/O型乳化劑;
HLB值在8?16的表面活性劑可用作O/W型乳化劑。
(2)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由于其毒性和刺激性比較大,不做內服乳劑的乳化劑用,主要用于皮膚、黏膜和手術器材的消毒;
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一般作為外用制劑的乳化劑;
兩性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如瓊脂、阿拉伯膠等可用作內服制劑的乳化劑;
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毒性低,相容性好,不易發(fā)生配伍變化,對pH的改變以及電解質均不敏感,可用于內服制劑。
3.潤濕劑:最適HLB值通常為7?9,并且要在合適的溫度下才能夠起到潤濕作用。
液體制劑分類
液體藥劑分類 | 微粒大小 | 藥物分散形式 | 特征 | |
低分子溶液劑 | <1nm | 分子/離子 | 均相,澄明,熱力學穩(wěn)定,擴散快,能透過濾紙和某些半透膜 | |
膠體 | 高分子溶液劑 | 1~100nm | 分子 | 均相,澄明,熱力學穩(wěn)定,擴散慢,能透過濾紙,不能透過半透膜 |
溶膠劑 | 1~100nm | 膠粒 | 非均相,熱力學不穩(wěn)定(聚結),能透過濾紙,不能透過半透膜 | |
乳劑 | >100nm | 小液滴 | 非均相,熱力學/動力學不穩(wěn)定,擴散很慢或不擴散,顯微鏡下可見 | |
混懸液 | >500nm | 固體微粒 | 非均相,熱力學/動力學不穩(wěn)定,擴散很慢或不擴散,顯微鏡下可見 |
1.特點
膜劑的生產工藝簡單,成膜材料用量較小,藥物吸收快,體積小,質量輕,應用、攜帶及運輸方便。根據需要還可以制備不同釋藥速度的膜劑,有速釋膜劑和緩釋、恒釋膜劑之分。
缺點:載藥量小,只適合于小劑量的藥物,膜劑的重量差異不易控制,收率不高。
2.質量要求
①成膜材料及其輔料應無毒、無刺激性、性質穩(wěn)定、與藥物不起作用。常用的成膜材料有聚乙烯醇(PVA)、丙烯酸樹脂類、纖維素類及其他天然高分子材料。
②藥物如為水溶性,應與成膜材料制成具一定黏度的溶液:如為不溶性藥物,應粉碎成極細粉,并與成膜材料等混合均勻。
③膜劑外觀應完整光潔,厚度一致,色澤均勻,無明顯氣泡。多劑量的膜劑,分格壓痕應均勻清晰,并能按壓痕撕開。
要求主藥含量合格
④膜劑所用的包裝材料應無毒性,易于防止污染,方便使用,并不能與藥物或成膜材料發(fā)生理化作用。
⑤除另有規(guī)定外,膜劑應密封貯存,防止受潮、發(fā)霉、變質。
2022年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內容:
1、藥學專業(yè)知識一
(1)要求在正確認識藥物結構與構效關系的基礎上,重點掌握藥物常用劑型的特點、質量要求和臨床應用,藥動學、藥效學及藥物體內過程;
(2)熟悉與藥品質量管理直接相關的國家藥品標準和藥典的通則等內容;
(3)并能夠運用藥學基礎理論、原理和方法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正確認識藥物與疾病治療的客觀規(guī)律。
2、藥學專業(yè)知識二
(1)要求熟悉臨床各類藥品的藥理作用和臨床評價等內容;
(2)重點掌握具有臨床意義的藥物相互作用、主要不良反應、禁忌癥及臨床監(jiān)護要點等合理用藥的知識;
(3)系統掌握臨床常用主要藥品的適應證、注意事項、用法用量和常用劑型、規(guī)格等用藥知識,更好地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有效。
3、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
(1)在“藥學實踐與用藥安全”中,要求重點掌握處方調劑、處方審核、藥學計算、開展用藥咨詢、特殊人群用藥等實踐工作所需的綜合知識與技
(2)熟悉藥品臨床評價方法與應用的知識;
(3)在“自我藥療與藥物治療”中,要求重點掌握常見癥狀及“小病”的判斷、處置,常見疾病的藥物治療和合理用藥方案
(4)熟悉中毒解救的藥學支持,疾病健康教育和宣傳等綜合知識與技能。
4、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一
?。?)掌握中藥制劑與劑型的特點、質量要求和臨床應用,常用中藥的來源、產地與性狀鑒別,中藥炮制與飲片質量控制等內容;
(2)熟悉中藥化學成分與質量控制成分及中藥毒理;
(3)并能夠運用有關中藥學基本理論、原理和方法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正確認識中藥與疾病治療的客觀規(guī)律。
5、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二
?。?)掌握臨床用藥單味中藥的藥性(寒熱溫涼平及有毒與無毒)、功效、主治病癥、使用注意和中成藥的功能、主治、注意事項、配伍意義及組方特點等內容;
(2)熟悉典型單味中藥的基本配伍意義和主要藥理作用,功效相似單味中藥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癥的異同點及個別同名異物藥物的來源,中成藥的功能及主治 證候的異同點,更好地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有效。
6、中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
?。?)理解中醫(yī)理論(包括民族醫(yī)藥)知識與中醫(yī)診斷學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常見病的辨證論治,中藥聯合用藥和特殊人群用藥等合理用藥的綜合知識與技能;
(2)熟悉常用醫(yī)學檢查指標、檢查結果的臨床意義以及中藥不良反應知識,以及中藥調劑、中藥貯藏與護養(yǎng)的各種必要知識和技能;
(3)在開展藥物信息與咨詢服務中能夠獨立利用圖書資料和現代信息技術獲取可靠的醫(yī)藥學信息,并用于與醫(yī)師、護士、患者及其家屬的有效溝通和指導合理用藥。
7、藥事管理與法規(guī)
要求重點掌握藥學實踐中與合法執(zhí)業(yè)直接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并能夠理解國家醫(yī)藥衛(wèi)生政策的具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