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zhì)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材料分析及寫作題)

字號:


    相較于小學和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在考試難度上會有一點提升,但難度的提升基本表現(xiàn)在學科考試內(nèi)容當中,綜合素質(zhì)考試相差還是并不大,那么接下來各位考生就來做一做這套2022上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zhì)考試真題,來練練手吧!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材料:曉華成績差,很多老師認為她無可救藥,一天,張老師發(fā)現(xiàn)她作文中的一段,道:“零分,我的好友,你慢慢向我靠近,你如此多情……”
    重新組織后,張老師露出贊許的神情:“看,好詩!曉華聽后露出笑臉,張老師說:“詩言志,從詩中看出你不甘與零分為伍,你有夢想!這詩你也能寫。曉華聽后激動不已,并奮發(fā)向上,從此,曉華學習進步大,兩年后,順利升入高中。
    問題:【題干】請結合材料從學生觀的角度,評析張老師的教育行為。
    【答案】材料中張老師的教育行為是正確的,踐行了以人為本的學生觀的要求。
    ①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具有個體獨立性,不以老師的意志為轉(zhuǎn)移,材料中,張老師沒有否定曉華,而是在曉華的詩中看出曉華的夢想,看到曉華的獨立性,鼓勵曉華,充分發(fā)揮主動性、說明張老師把學生看成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主體。
    ②學生是發(fā)展的人。學生是發(fā)展的人,學生具有三大的發(fā)展?jié)撃?,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材料中的張老師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曉華,曉華成績差,張老師沒有像其他很多老師一樣認為她無可救藥,而是看到了曉華的潛力,幫助曉華找到自
    己的優(yōu)點,鼓勵、幫助曉華進步。
    ③學生是具有個性和差異的人,教師要看到學生的差異性,并因材施教。材料中,張老師看到了曉華在寫詩方面的天賦,看到了曉華的閃光點,并且根據(jù)這個閃光點進行因材施教??傊?,張老師的做法符合以人為本的學生觀的要求,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31.材料:為了深入了解同學們的學習、生活狀態(tài),初三(6)班班主任熊老師趁同學們在操場上體育課時,去教室里仔細檢查了每位同學的書包,果然“收獲”頗豐,有好幾個同學攜帶了游戲機、漫畫書,娛樂雜志等與學習無關的物品,熊老師沒收了這些物品并對這些學生說:“為了防止你們學習分心,老師暫時替你們保管,期末考試之后再還給你們?!?BR>    此外,熊老師在男同學李 偉的書包里,發(fā)現(xiàn)了一封信。出于對李 偉的關心,熊老師拆閱了這封信,令熊老師震驚的是,這竟然是李 偉寫給班里女生王森的情書。熊老師十分生氣,也很慶幸自己及時了解到這個情況。為了讓其他同學引以為戒杜絕早戀現(xiàn)象發(fā)生,他在班會上讀了這封信并且嚴厲批評了李 偉。周末,熊老師還特意去了李 偉家進行家訪,和李 偉的家長說明了情況并強調(diào)了早戀對孩子學業(yè)的不良影響要求家長配合學校對李 偉進行教育。
    問題:【題干】請結合材料,從教師職業(yè)道德的角度,評析熊老師的教育行為。
    【答案】材料中熊老師的做法是不對的,違背了教師職業(yè)道德的要求。
    ①材料中熊老師違背了愛國守法的原則。愛國守法要求教師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guī),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材料中熊老師私自查看學生的書包,沒收學生物品,在班會上讀學生的信,侵犯了學生的財產(chǎn)權和隱私權,有違教育法律法規(guī)。
    ②材料中熊老師違背了關愛學生的原則。教師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材料中熊老師在班會上讀學生的信,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有違關愛學生的原則。
    (3)材料中熊老師違背了教書育人的原則。教書育人要求教師遵循教育規(guī)律,實施素質(zhì)教育,循循善誘,因材施教。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不以分數(shù)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材料中,熊老師沒收學生的游戲機、漫畫書,娛樂雜志等與學習無關的物品,只抓學習,不尊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違教書育人的原則。
    (4)熊老師違背了為人師表的原則。為人師表要求教師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于律己,以身作則。材料中熊老師私自翻看學生書包,沒收學生物品,私自讀閱學生信件都是不好的示范,違背了為人師表的原則。
    綜上所述,材料中熊老師不符合教師職業(yè)道德的相關規(guī)定,我們應當引以為戒。
    32.材料:英國當代詩人西格夫里·薩松(Siegfried Sassoon1886-1967)曾寫過一行不朽的警句:“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譯成中文,便是:“我心里有猛虎在細嗅薔薇。”
    如果一行詩句可以代表一種詩派(有一本英國文學史曾舉柯勒律治《忽必烈汗》中的三行詩句:“好一處蠻荒的所在!如此的圣潔、鬼怪,像在那殘月之下,有一個女人在哭她幽冥的歡愛!”為浪漫詩派的代表),我就愿舉這行詩為象征詩派藝術的代表。每次念及,我不禁想起法國現(xiàn)代畫家昂利·盧梭(Henri Rousseau,1844-1910)的杰作《沉睡的吉普賽人》。假使盧梭當日所畫的不是雄獅逼視著夢中的浪子,而是猛虎在細嗅含苞的薔薇,我相信,這幅畫同樣會成為杰作。惜乎盧梭逝世,而薩松尚未成名。
    ……“我心里有猛虎在細嗅薔薇?!比松菓?zhàn)場,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定腳跟,在逆風里把握方向,做暴風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顏色的孤星。有猛虎,才能創(chuàng)造慷慨悲歌的英雄事業(yè):涵蘊耿介拔俗的志士胸懷,體貼入微:有薔薇才能看到蒼蠅搓腳,蜘蛛吐絲,才能聽到暮色潛動,春草萌芽,才能做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國”。
    在人性的國度里,一只真正的猛虎應該能充分地欣賞薔薇,而一朵真正的薔薇也應該能充分地尊敬猛虎;微薔薇,猛虎變成了菲力斯旦(Philistine);微猛虎,薔薇變成了懦夫。韓黎詩:“受盡了命運那巨棒的痛打,我的頭在流血,但不曾垂下!”華茲華斯詩:“最微小的花朵對于我,能激起非淚水所能表現(xiàn)的深思?!蓖暾娜松鷳摷嬗羞@兩種至高的境界。一個人到了這種境界,他能動也能靜,能屈也能伸,能微笑也能痛哭,能像廿世紀人一樣的復雜,也能像亞當夏娃一樣的純真,一句話,他心里已有猛虎在細嗅薔薇。
    (摘編自余光中《猛虎與薔薇》)
    問題:
    (1)【題干】文中“猛虎”“薔薇”各喻指什么?請結合文章,簡要概括。
    【答案】猛虎象征人性的一方面,薔薇象征人性的另一面,而“細嗅”“剛剛象征著兩者的關系,兩者的調(diào)和與統(tǒng)一。
    (2)【題干】文章“完整的人生應將這兩種境界調(diào)和統(tǒng)一”依據(jù)是什么?結合文章簡要分析。
    【答案】在人性的國度里,一只真正的猛虎應該能充分地欣賞薔薇,而一朵真正的薔薇也應該能充分地尊敬猛虎:微薔薇,猛虎變成了菲力斯旦(Philistine);微猛虎,薔薇變成了懦夫。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1小題,50分)
    3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文。
    有人說道我們所做的事情,無論好事這是壞事,99%都是習慣的動作。在一個迅速變化的時代,舊習慣和新規(guī)則同時并存。在新變化和新觀則面前,有的人或無動于衷,或手足無措;而有的人卻能與時俱進,駕輕就熟。
    要求:綜合上述材料所引發(fā)的思考和感悟,寫一篇論說文。用國家通用文字寫作,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不少于1000字。
    【答案】作文立意:
    1.與時俱進:堅持改變。
    2.終身學習,在規(guī)則與變化中提升自我。
    3.轉(zhuǎn)變思維發(fā)展,應規(guī)則,敢于創(chuàng)新。
    教資證筆試內(nèi)容
    1、幼兒園教師考試科目:綜合素質(zhì)、保教知識與能力。
    2、小學教師考試科目:綜合素質(zhì)、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3、初中、高中教師考試科目:綜合素質(zhì)、教育知識與能力、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教資證面試內(nèi)容
    1、結構化:一共有6類,分別為自我認知類題目、人際溝通類題目、應急應變類題目以及組織管理類題目、綜合分析類題目、教育教學題目??脊贂陬}庫中隨機抽取兩道,需要考生即時回答。
    2、試講: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教師通過口語、形體語言和各種教學技能與組織形式的展示而進行的一種教學形式。
    3、答辯:是考官根據(jù)之前的試講進行相關提問、考生作答的環(huán)節(jié)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