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初三語文古文必背重點篇一
2.四大類書:太平御覽 冊府元龜 文苑英華 全語文
4.初唐四杰:王勃 楊炯 盧照鄰 駱賓王
5.北宋文壇四大家:王安石 歐陽修 蘇軾 黃庭堅
6.元曲四大家:關(guān)漢卿 馬致遠 白樸 鄭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 祝枝山 文徵明 周文賓
8.北宋四大書法家:蘇軾 黃庭堅 米芾 蔡襄
9.楷書四大家:唐-顏真卿 柳公權(quán) 歐陽洵 元-趙孟頫\\\
10.書法四體:真(楷) 草 隸 篆
11.文房四寶:湖筆 微墨 宣紙 端硯
13.古代秀才四藝(文人雅趣):琴 棋 書 畫
14.國畫四君子:梅 蘭 竹 菊
15.書四庫:經(jīng) 史 子 集
16.兄弟四排行:伯(孟) 仲 叔 季
17.五胡:匈奴 鮮卑 羯 氐 羌
20.竹林七賢:嵇康 阮籍 山濤 向秀 阮咸 王戎 劉伶
21.建安七子:孔融 陳琳 王粲 徐千 阮瑀 應瑒 劉楨
22.七政(七緯):日 月 金 木 水 火 土
23.戰(zhàn)國七雄:趙 魏 韓 齊 秦 楚 燕
24.七情:喜 怒 哀 懼 愛 惡 欲
初三語文古文必背重點篇二
高考中的語文考試,古文知識的考查也是一個易得分項,但想要輕松拿下這個分數(shù)就需要同學們的努力復習了,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呖颊Z文必背125句古文題,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1.《論語》中孔子所說的“見賢思齊焉 ,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兩句用在黨員身上,就是要向先進典型學習,加強自身修養(yǎng),而對于反面典型要對照反省,引以為戒。
2.李白在《蜀道難》中通過描寫行人手摸星辰、仰天嘆息來襯托蜀道之高險的句子是“捫參歷井仰脅息 ,以手撫膺坐長嘆 ”。
3.《逍遙游》中寫宋榮子看淡了世間的榮辱,不會因為外界的評價而改變自己的句子是“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
4.《岳陽樓記》中能體現(xiàn)岳陽樓長聯(lián)上“范希文兩字關(guān)情”的句子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5.蘇軾在《赤壁賦》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用比喻手法感嘆生命之短暫,個體之渺小。
7.歐陽修《醉翁亭記》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兩句,表達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意思。
11.杜牧在《阿房宮賦》中痛惜后人不知汲取教訓,必將讓再后來的人為之扼腕嘆息的句子是: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 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
12.《離騷》節(jié)選的開篇兩句“長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艱 ”,表現(xiàn)了詩人極度苦悶、難以排解的心情,為下文情緒的抒發(fā)奠定了基調(diào)。它與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樣,語文月刊體現(xiàn)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
13.《師說》中強調(diào)了從師是為了學道,和年齡大小無關(guān)的兩句是:吾師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14.《詩經(jīng)·氓》當中,女主人公追述婚后生活,認為錯不在己,于是用“士也罔極,二三其德”兩句譴責男子沒有準則,反復無常,感情不專。
15.《論語》中闡述學習與思考關(guān)系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
16.白居易《琵琶行》“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這兩句,寫出了琵琶女運用豐富多變的技法,演奏當時名曲的情形。
17.屈原《離騷》中“眾女嫉余之蛾眉兮 ,謠諑謂余以善淫 _”兩句,用一個美麗而遭不幸的女子比喻自己因遭嫉妒而被讒毀,以致被君王棄用。
18.劉禹錫《陋室銘》中“無絲竹之亂耳 ,無案牘之勞形 ”兩句,寫出了居室主人擺脫官場俗務后的輕松自在,兩耳清靜,又沒有繁瑣的政務勞累自己的身體。
19.在《赤壁賦》中,蘇軾用“縱一葦之所如 ,凌萬頃之茫然”兩句,描寫白己任憑小船飄蕩而越過廣闊江面的情景。
20.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蘇軾以灑酒祭奠江月的豪舉來抒發(fā)人生似夢,壯志難酬的感嘆的句子是:人生如夢 , 一尊還酹江月 。
22.《次北固山下》中,王灣用擬人的手法,表現(xiàn)時間飛逝的句子是:“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
23.《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齊威王采納了鄒忌的勸諫,下令在全國范圍內(nèi)廣征諫言,臣民們?nèi)绻茏龅健澳苤r譏于市朝 ,聞寡人之耳者”就可以受到下賞。
24.《小石潭記》中“俶爾遠逝 , 往來翕忽”兩句寫出游魚自由自在輕靈游動的姿態(tài)。
2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江州司馬青衫濕”一句來含蓄表達聆聽琵琶女歌唱后的悲傷之前,它在后世成了表達悲傷凄切的代名詞。
26.在《赤壁賦》中,蘇軾用“舳艫千里 , 旌旗蔽空”兩句概括了曹操的軍隊在攻破荊州后順流而下的軍容之盛。
27.白居易《琵琶行》中以“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繪出琵琶女羞怯的情態(tài),她調(diào)弦校音,信手彈來。
30.屈原《離騷》中的“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眱删浔砻髯约鹤纺较荣t、愿保持清白獻身正道的決心。
31.《逍遙游》中“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指出順應天地萬物之性、駕馭六氣的變化才是真正的逍遙游。
3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自己被貶后,無論春天江花盛開還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獨自一人喝酒的兩句是:“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34.莊子《逍遙游》通過舟對水的依賴來說明大鵬鳥的飛翔對風的依賴的句子是“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35.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表達詩人豁達胸懷和奮發(fā)向上、努力進取精神的詩句“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37.《琵琶行》中,以自問自答的形式,借動物的鳴叫聲表現(xiàn)環(huán)境氛圍的荒涼凄清的句子是“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38.《赤壁賦》中,寫蘇子扣舷而歌,抒發(fā)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悵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39.《行路難》中,以四個連續(xù)的動作,表現(xiàn)詩人面對美酒佳肴,內(nèi)心依舊苦悶抑郁的句子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40.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兩句,側(cè)面描寫和襯托了琵琶曲無窮的藝術(shù)魅力。
41.范仲淹在《漁家傲》中“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兩句,既有故土之思,又有功業(yè)未建的焦慮。
45.《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岑參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表現(xiàn)塞外胡天八月大雪紛飛,一夜之間好像樹上開滿了潔白的梨花的景象。
46.李白在《行路難》中用“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兩句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
47.蘇軾《赤壁賦》中的“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常被用來勉勵人們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48.李商隱的《錦瑟》一詩由思憶青春年華起筆,寫得如夢如幻,最后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表示追夢已醒,只是當時不甚分明。
50.荀子認為人性本“惡”,且認為后天學習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勸學》并非一般意義上的勸勉人們學習文化知識,而是勸人為“善”,文中“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可見。
54.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獨之境,《登高》一詩對此有直接描述,這個句子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55.青年擔當著國家社會興盛的重責,應當以《論語·泰伯》曾子所說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自勉。
56.《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常被用來表達生活不如意的人在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時而產(chǎn)生同病相憐的感慨。
57.陸游在《游山西村》中,用“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兩句,描寫了慶典將近,音樂不斷的熱鬧景象,也反映了當時純樸的民風。
58.《詩經(jīng)·氓》中表現(xiàn)女子對氓因婚事推遲而進行解釋的兩句是“匪我愆期,子無良媒”,表現(xiàn)了女子的溫柔善良。
59.《詩經(jīng)·氓》中以比興手法暗示自己愁思無盡,且對男子忍耐有限,心意已死的句子是“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60.蘇軾在《赤壁賦》中感慨“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63.《登高》中道出郁積詩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國運之恨,無限悲涼難以排遣的句子是:“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64.辛棄疾《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中,表達作者要為朝廷率師北上,統(tǒng)一南北,以得到功勛美名的兩句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65.《道德經(jīng)》里提及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與《論語》中的“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異曲同工之妙。
67.屈原在《離騷》中用“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有未悔”兩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堅持對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悔的心志。
68.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兩句用浪漫夸張的手法描寫沙漠奇寒、彤云密布的景象,并由此過渡到“送別”。
69.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各抱地勢,鉤心斗角”兩句描寫宮殿、樓閣隨地形而建,彼此環(huán)抱呼應,宮殿結(jié)構(gòu)參差錯落,精巧工整。
70.李白的《蜀道難》中,“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句描寫了飛流直下,瀑布喧囂,水石激蕩的動人場景。
71.李白的《蜀道難》中用“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兩句寫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
72.《愛蓮說》中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對比,表現(xiàn)蓮高潔品質(zhì)的句子是“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76.《錦瑟》一詩的頸聯(lián)是:“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它表現(xiàn)的這種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詩人全部的情感。
“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BR> 82.月是我國古典詩歌中的傳統(tǒng)意象,意蘊豐富,以月烘托情思是常用筆法?!杜眯小分校拙右着c友人告別時吟唱:“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借月抒發(fā)別離之情。
83.《阿房宮賦》一文中,運用比喻的修辭,以質(zhì)問的語氣,強烈抨擊秦統(tǒng)治者殘民以自肥的兩句是“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86.《師說》中以為子擇師和自己不從師作對比,韓愈直接點明自己的態(tài)度,認為這樣做,最終導致的結(jié)果是:“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89.在韓愈的《師說》中,作者認為弟子可以為師,師也可以為弟子,所以師和弟子的關(guān)系是相對的,不過是“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的緣故。
90.《道德經(jīng)》里提及的“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與《論語》中的“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異曲同工之妙。
91.《荀子·勸學中,“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兩句表達了君子本性與普通人沒有什么不同,只是他們善于借助外物的觀點。
9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暫歇后,“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兩句表明樂音又變得激越、雄壯。
94.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中“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兩句表明自己在同學中雖然穿著破舊,但并不羨慕他們。
95.《荀子?勸學篇》指出:“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边@與韓愈《師說》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觀點是相同的。
96.李煌《虞美人》詞中將愁思形象化的兩句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97.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用“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一聯(lián),描摹了潮平江闊、風浪潛蹤的江景,表現(xiàn)了詩人壯觀、豪邁的氣概。
98.李白在《蜀道難》中,用比喻、比擬等手法強化了蜀地政治形勢的險惡,向友人表明屬地不可久留,用“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規(guī)勸有人早離是非之地。
99.《赤壁賦》中“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兩句,借助具體形象,運用夸張、想象的手法,把凄涼婉轉(zhuǎn)、悲涼幽怨的笑聲表現(xiàn)的形象真切,使人如聞其聲,凄然下淚。
100.《離騷》中,面對污濁的、看不到希望的環(huán)境,世俗皆“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詩人卻選擇“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
104.
105.《衛(wèi)風·氓》中“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兩句比興手法,指出任何事物皆有邊界,反襯男子的變化無常,自己對男子的忍耐以已達限度。
106.屈原在《離騷》中表達自己不畏艱難,一往無前,對理想和真理執(zhí)著追求的句子是:“ 亦余心之所善兮 , 雖九死其猶未悔 ”。
108.杜甫《望岳》中點化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詩句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10.李商隱在《錦瑟》中,寫美好的愿望終如藍天之煙云,可望而不可即的一句是“藍田日暖玉生煙”。
111.蘇軾在《赤壁賦》中,以“余音裊裊,不絕如縷”兩句形容簫聲婉轉(zhuǎn)悠長,如同不斷的細絲,給人以美的享受。
112.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一詩中,以“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一句點明時令后,慨嘆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險,表達對友人牽掛不舍之情。
113.《離騷》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兩句表現(xiàn)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擊的處境。
114.《赤壁賦》中“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兩句,借助具體形象,運用夸張、想象的手法,把凄涼婉轉(zhuǎn)、悲涼幽怨的簫聲表現(xiàn)得形象真切,使人如聞其聲,凄然下淚。
116.在《詩經(jīng)?氓》中,女主人公遭到了氓在心愿滿足之后粗暴無禮的對待,自己的家人不僅不同情,反而還譏笑她,她卻只能“靜言思之 ,躬自悼矣 ”。
117.在《離騷》中,屈原在投機取巧、違背準繩的世俗面前,內(nèi)心煩悶失意、走投無路,卻表示“寧溘死以流亡兮”,語文月刊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這種丑態(tài)。
118.在《送東陽馬生序》中,老師發(fā)怒,宋濂依然“色愈恭 ,禮愈至 ”,甚至不敢說一個字反駁。
122.白居易《琵琶行》中“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寫琵琶女夢到少年事的傷感。
123.在《阿房宮賦》中,作者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地描寫了走廊像腰、屋檐像鳥嘴的句子是“廊腰縵回,檐牙高啄”。
124.范仲淹在《漁家傲?秋思》中表達自己和征人們想家卻又不甘無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初三語文古文必背重點篇三
1.昂首觀之,項為之強?!锻ぁ?BR> 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
3.由,誨女知之乎?《論語》
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墩撜Z》
5.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渡绞小?BR> 6.數(shù)至八層,裁如星點?!渡绞小?BR> 7.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秱儆馈?BR> 8.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木蘭詩》
9.滿坐寂然,無感嘩者?!犊诩肌?BR> 10.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犊诩肌?BR> 11.擔中肉盡,止有剩骨?!独恰?BR> 12.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短一ㄔ从洝?BR> 13.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逗酥塾洝?BR> 14.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核舟記》
15.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逗酥塾洝?BR> 16.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逗酥塾洝?BR> 18.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队薰粕健?BR> 19.瀑未嘗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秿{江市飛泉亭記》
20.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1.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兜玫蓝嘀?,失道寡助》
22.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渡趹n患,死于安樂》
23.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渡趹n患,死于安樂》
24.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渡趹n患,死于安樂》
25.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岳陽樓記》
26.病幸已,饌酒食,持其資去?!对轿住?BR> 27.客問元方:“尊君在不?”《陳太丘與友期》
28.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遏~我所欲也》
29.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30.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
31.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遏~我所欲也》
32.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隆中對》
33.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堵≈袑Α?BR> 34.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送東陽馬生序》
35.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送東陽馬生序》
36.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冻鰩煴怼?BR> 1.
高考政治復習必背考點
2.
高考地理復習必背知識點
4.
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備考指導
5.
2018中考語文必背古詩詞
6.
2017中考地理必背知識總結(jié)
7.
中考必背政治知識要點總結(jié)
8.
中考地理必背知識點總結(jié)
9.
初中政治中考必背的基礎(chǔ)知識
初三語文古文必背重點篇一
2.四大類書:太平御覽 冊府元龜 文苑英華 全語文
4.初唐四杰:王勃 楊炯 盧照鄰 駱賓王
5.北宋文壇四大家:王安石 歐陽修 蘇軾 黃庭堅
6.元曲四大家:關(guān)漢卿 馬致遠 白樸 鄭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 祝枝山 文徵明 周文賓
8.北宋四大書法家:蘇軾 黃庭堅 米芾 蔡襄
9.楷書四大家:唐-顏真卿 柳公權(quán) 歐陽洵 元-趙孟頫\\\
10.書法四體:真(楷) 草 隸 篆
11.文房四寶:湖筆 微墨 宣紙 端硯
13.古代秀才四藝(文人雅趣):琴 棋 書 畫
14.國畫四君子:梅 蘭 竹 菊
15.書四庫:經(jīng) 史 子 集
16.兄弟四排行:伯(孟) 仲 叔 季
17.五胡:匈奴 鮮卑 羯 氐 羌
20.竹林七賢:嵇康 阮籍 山濤 向秀 阮咸 王戎 劉伶
21.建安七子:孔融 陳琳 王粲 徐千 阮瑀 應瑒 劉楨
22.七政(七緯):日 月 金 木 水 火 土
23.戰(zhàn)國七雄:趙 魏 韓 齊 秦 楚 燕
24.七情:喜 怒 哀 懼 愛 惡 欲
初三語文古文必背重點篇二
高考中的語文考試,古文知識的考查也是一個易得分項,但想要輕松拿下這個分數(shù)就需要同學們的努力復習了,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呖颊Z文必背125句古文題,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1.《論語》中孔子所說的“見賢思齊焉 ,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兩句用在黨員身上,就是要向先進典型學習,加強自身修養(yǎng),而對于反面典型要對照反省,引以為戒。
2.李白在《蜀道難》中通過描寫行人手摸星辰、仰天嘆息來襯托蜀道之高險的句子是“捫參歷井仰脅息 ,以手撫膺坐長嘆 ”。
3.《逍遙游》中寫宋榮子看淡了世間的榮辱,不會因為外界的評價而改變自己的句子是“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
4.《岳陽樓記》中能體現(xiàn)岳陽樓長聯(lián)上“范希文兩字關(guān)情”的句子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5.蘇軾在《赤壁賦》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用比喻手法感嘆生命之短暫,個體之渺小。
7.歐陽修《醉翁亭記》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兩句,表達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意思。
11.杜牧在《阿房宮賦》中痛惜后人不知汲取教訓,必將讓再后來的人為之扼腕嘆息的句子是: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 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
12.《離騷》節(jié)選的開篇兩句“長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艱 ”,表現(xiàn)了詩人極度苦悶、難以排解的心情,為下文情緒的抒發(fā)奠定了基調(diào)。它與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樣,語文月刊體現(xiàn)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
13.《師說》中強調(diào)了從師是為了學道,和年齡大小無關(guān)的兩句是:吾師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14.《詩經(jīng)·氓》當中,女主人公追述婚后生活,認為錯不在己,于是用“士也罔極,二三其德”兩句譴責男子沒有準則,反復無常,感情不專。
15.《論語》中闡述學習與思考關(guān)系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
16.白居易《琵琶行》“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這兩句,寫出了琵琶女運用豐富多變的技法,演奏當時名曲的情形。
17.屈原《離騷》中“眾女嫉余之蛾眉兮 ,謠諑謂余以善淫 _”兩句,用一個美麗而遭不幸的女子比喻自己因遭嫉妒而被讒毀,以致被君王棄用。
18.劉禹錫《陋室銘》中“無絲竹之亂耳 ,無案牘之勞形 ”兩句,寫出了居室主人擺脫官場俗務后的輕松自在,兩耳清靜,又沒有繁瑣的政務勞累自己的身體。
19.在《赤壁賦》中,蘇軾用“縱一葦之所如 ,凌萬頃之茫然”兩句,描寫白己任憑小船飄蕩而越過廣闊江面的情景。
20.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蘇軾以灑酒祭奠江月的豪舉來抒發(fā)人生似夢,壯志難酬的感嘆的句子是:人生如夢 , 一尊還酹江月 。
22.《次北固山下》中,王灣用擬人的手法,表現(xiàn)時間飛逝的句子是:“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
23.《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齊威王采納了鄒忌的勸諫,下令在全國范圍內(nèi)廣征諫言,臣民們?nèi)绻茏龅健澳苤r譏于市朝 ,聞寡人之耳者”就可以受到下賞。
24.《小石潭記》中“俶爾遠逝 , 往來翕忽”兩句寫出游魚自由自在輕靈游動的姿態(tài)。
2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江州司馬青衫濕”一句來含蓄表達聆聽琵琶女歌唱后的悲傷之前,它在后世成了表達悲傷凄切的代名詞。
26.在《赤壁賦》中,蘇軾用“舳艫千里 , 旌旗蔽空”兩句概括了曹操的軍隊在攻破荊州后順流而下的軍容之盛。
27.白居易《琵琶行》中以“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繪出琵琶女羞怯的情態(tài),她調(diào)弦校音,信手彈來。
30.屈原《離騷》中的“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眱删浔砻髯约鹤纺较荣t、愿保持清白獻身正道的決心。
31.《逍遙游》中“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指出順應天地萬物之性、駕馭六氣的變化才是真正的逍遙游。
3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自己被貶后,無論春天江花盛開還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獨自一人喝酒的兩句是:“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34.莊子《逍遙游》通過舟對水的依賴來說明大鵬鳥的飛翔對風的依賴的句子是“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35.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表達詩人豁達胸懷和奮發(fā)向上、努力進取精神的詩句“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37.《琵琶行》中,以自問自答的形式,借動物的鳴叫聲表現(xiàn)環(huán)境氛圍的荒涼凄清的句子是“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38.《赤壁賦》中,寫蘇子扣舷而歌,抒發(fā)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悵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39.《行路難》中,以四個連續(xù)的動作,表現(xiàn)詩人面對美酒佳肴,內(nèi)心依舊苦悶抑郁的句子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40.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兩句,側(cè)面描寫和襯托了琵琶曲無窮的藝術(shù)魅力。
41.范仲淹在《漁家傲》中“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兩句,既有故土之思,又有功業(yè)未建的焦慮。
45.《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岑參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表現(xiàn)塞外胡天八月大雪紛飛,一夜之間好像樹上開滿了潔白的梨花的景象。
46.李白在《行路難》中用“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兩句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
47.蘇軾《赤壁賦》中的“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常被用來勉勵人們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48.李商隱的《錦瑟》一詩由思憶青春年華起筆,寫得如夢如幻,最后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表示追夢已醒,只是當時不甚分明。
50.荀子認為人性本“惡”,且認為后天學習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勸學》并非一般意義上的勸勉人們學習文化知識,而是勸人為“善”,文中“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可見。
54.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獨之境,《登高》一詩對此有直接描述,這個句子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55.青年擔當著國家社會興盛的重責,應當以《論語·泰伯》曾子所說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自勉。
56.《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常被用來表達生活不如意的人在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時而產(chǎn)生同病相憐的感慨。
57.陸游在《游山西村》中,用“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兩句,描寫了慶典將近,音樂不斷的熱鬧景象,也反映了當時純樸的民風。
58.《詩經(jīng)·氓》中表現(xiàn)女子對氓因婚事推遲而進行解釋的兩句是“匪我愆期,子無良媒”,表現(xiàn)了女子的溫柔善良。
59.《詩經(jīng)·氓》中以比興手法暗示自己愁思無盡,且對男子忍耐有限,心意已死的句子是“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60.蘇軾在《赤壁賦》中感慨“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63.《登高》中道出郁積詩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國運之恨,無限悲涼難以排遣的句子是:“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64.辛棄疾《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中,表達作者要為朝廷率師北上,統(tǒng)一南北,以得到功勛美名的兩句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65.《道德經(jīng)》里提及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與《論語》中的“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異曲同工之妙。
67.屈原在《離騷》中用“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有未悔”兩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堅持對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悔的心志。
68.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兩句用浪漫夸張的手法描寫沙漠奇寒、彤云密布的景象,并由此過渡到“送別”。
69.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各抱地勢,鉤心斗角”兩句描寫宮殿、樓閣隨地形而建,彼此環(huán)抱呼應,宮殿結(jié)構(gòu)參差錯落,精巧工整。
70.李白的《蜀道難》中,“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句描寫了飛流直下,瀑布喧囂,水石激蕩的動人場景。
71.李白的《蜀道難》中用“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兩句寫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
72.《愛蓮說》中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對比,表現(xiàn)蓮高潔品質(zhì)的句子是“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76.《錦瑟》一詩的頸聯(lián)是:“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它表現(xiàn)的這種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詩人全部的情感。
“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BR> 82.月是我國古典詩歌中的傳統(tǒng)意象,意蘊豐富,以月烘托情思是常用筆法?!杜眯小分校拙右着c友人告別時吟唱:“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借月抒發(fā)別離之情。
83.《阿房宮賦》一文中,運用比喻的修辭,以質(zhì)問的語氣,強烈抨擊秦統(tǒng)治者殘民以自肥的兩句是“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86.《師說》中以為子擇師和自己不從師作對比,韓愈直接點明自己的態(tài)度,認為這樣做,最終導致的結(jié)果是:“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89.在韓愈的《師說》中,作者認為弟子可以為師,師也可以為弟子,所以師和弟子的關(guān)系是相對的,不過是“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的緣故。
90.《道德經(jīng)》里提及的“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與《論語》中的“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異曲同工之妙。
91.《荀子·勸學中,“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兩句表達了君子本性與普通人沒有什么不同,只是他們善于借助外物的觀點。
9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暫歇后,“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兩句表明樂音又變得激越、雄壯。
94.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中“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兩句表明自己在同學中雖然穿著破舊,但并不羨慕他們。
95.《荀子?勸學篇》指出:“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边@與韓愈《師說》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觀點是相同的。
96.李煌《虞美人》詞中將愁思形象化的兩句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97.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用“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一聯(lián),描摹了潮平江闊、風浪潛蹤的江景,表現(xiàn)了詩人壯觀、豪邁的氣概。
98.李白在《蜀道難》中,用比喻、比擬等手法強化了蜀地政治形勢的險惡,向友人表明屬地不可久留,用“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規(guī)勸有人早離是非之地。
99.《赤壁賦》中“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兩句,借助具體形象,運用夸張、想象的手法,把凄涼婉轉(zhuǎn)、悲涼幽怨的笑聲表現(xiàn)的形象真切,使人如聞其聲,凄然下淚。
100.《離騷》中,面對污濁的、看不到希望的環(huán)境,世俗皆“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詩人卻選擇“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
104.
105.《衛(wèi)風·氓》中“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兩句比興手法,指出任何事物皆有邊界,反襯男子的變化無常,自己對男子的忍耐以已達限度。
106.屈原在《離騷》中表達自己不畏艱難,一往無前,對理想和真理執(zhí)著追求的句子是:“ 亦余心之所善兮 , 雖九死其猶未悔 ”。
108.杜甫《望岳》中點化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詩句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10.李商隱在《錦瑟》中,寫美好的愿望終如藍天之煙云,可望而不可即的一句是“藍田日暖玉生煙”。
111.蘇軾在《赤壁賦》中,以“余音裊裊,不絕如縷”兩句形容簫聲婉轉(zhuǎn)悠長,如同不斷的細絲,給人以美的享受。
112.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一詩中,以“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一句點明時令后,慨嘆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險,表達對友人牽掛不舍之情。
113.《離騷》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兩句表現(xiàn)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擊的處境。
114.《赤壁賦》中“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兩句,借助具體形象,運用夸張、想象的手法,把凄涼婉轉(zhuǎn)、悲涼幽怨的簫聲表現(xiàn)得形象真切,使人如聞其聲,凄然下淚。
116.在《詩經(jīng)?氓》中,女主人公遭到了氓在心愿滿足之后粗暴無禮的對待,自己的家人不僅不同情,反而還譏笑她,她卻只能“靜言思之 ,躬自悼矣 ”。
117.在《離騷》中,屈原在投機取巧、違背準繩的世俗面前,內(nèi)心煩悶失意、走投無路,卻表示“寧溘死以流亡兮”,語文月刊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這種丑態(tài)。
118.在《送東陽馬生序》中,老師發(fā)怒,宋濂依然“色愈恭 ,禮愈至 ”,甚至不敢說一個字反駁。
122.白居易《琵琶行》中“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寫琵琶女夢到少年事的傷感。
123.在《阿房宮賦》中,作者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地描寫了走廊像腰、屋檐像鳥嘴的句子是“廊腰縵回,檐牙高啄”。
124.范仲淹在《漁家傲?秋思》中表達自己和征人們想家卻又不甘無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初三語文古文必背重點篇三
1.昂首觀之,項為之強?!锻ぁ?BR> 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
3.由,誨女知之乎?《論語》
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墩撜Z》
5.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渡绞小?BR> 6.數(shù)至八層,裁如星點?!渡绞小?BR> 7.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秱儆馈?BR> 8.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木蘭詩》
9.滿坐寂然,無感嘩者?!犊诩肌?BR> 10.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犊诩肌?BR> 11.擔中肉盡,止有剩骨?!独恰?BR> 12.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短一ㄔ从洝?BR> 13.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逗酥塾洝?BR> 14.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核舟記》
15.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逗酥塾洝?BR> 16.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逗酥塾洝?BR> 18.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队薰粕健?BR> 19.瀑未嘗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秿{江市飛泉亭記》
20.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1.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兜玫蓝嘀?,失道寡助》
22.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渡趹n患,死于安樂》
23.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渡趹n患,死于安樂》
24.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渡趹n患,死于安樂》
25.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岳陽樓記》
26.病幸已,饌酒食,持其資去?!对轿住?BR> 27.客問元方:“尊君在不?”《陳太丘與友期》
28.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遏~我所欲也》
29.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30.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
31.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遏~我所欲也》
32.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隆中對》
33.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堵≈袑Α?BR> 34.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送東陽馬生序》
35.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送東陽馬生序》
36.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冻鰩煴怼?BR> 1.
高考政治復習必背考點
2.
高考地理復習必背知識點
4.
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備考指導
5.
2018中考語文必背古詩詞
6.
2017中考地理必背知識總結(jié)
7.
中考必背政治知識要點總結(jié)
8.
中考地理必背知識點總結(jié)
9.
初中政治中考必背的基礎(chǔ)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