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后感1500字左右高中范文3篇

字號:


    水滸傳寫了108個好漢,各個嫉惡如仇,愛打抱不平,我非常喜歡這本小說,下面是由出國留學(xué)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水滸傳讀后感1500字左右高中范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水滸傳讀后感1500字
    泱泱華夏五千年,多少文化結(jié)晶碩果累累,放射出耀眼光芒。而“四大名著”更是瑰寶中的瑰寶?!端疂G傳》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她既沒有《紅樓夢》的精致繁華、沒有《西游記》的神奇有趣、也沒有《三國演義》的細膩豪邁,卻有著她自己的傳奇多彩。
    《水滸》是我國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章回小說,是明清小說的典范。由施耐庵于元末明初創(chuàng)作,描寫了北宋年間官逼民反,梁山泊英雄聚眾起義的故事。在真正開始閱讀之前,我一直以為這是本歌頌農(nóng)民起義的小說,但讀過才知道,《水滸》竟是本“反面教材”!
    它竭力以唯心論的天命論解釋宋江的投降主義路線,歪曲農(nóng)民革命。《毛主席語錄》曾指出:“《水滸》這本書,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讓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濒斞敢苍u論道:“一部《水滸》,說的很分明:因為不反對天子,所以大軍一到,便受招安,替國家打別的強盜——不‘替天行道’的強盜去了。終于是奴才。”這一番言語,批判的都是以及時雨宋江為首的地主階級投降派。
    宋江是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忠臣孝子,是作者精心塑造的投降派的典型代表。他與高俅之間的斗爭只是地主階級不同派別之間的斗爭。他把晁蓋的聚義廳改成了忠義堂?!熬哿x”是團結(jié)英雄好漢們造封建地主階級的反;而“忠義”則重點在“忠”,是按照孔孟之道為鞏固封建統(tǒng)治效勞。這樣把梁山中的階級路線脫胎換骨,不僅擴大了梁山,也毀滅了梁山。
          說書中第十三回——“急先鋒東郭爭功,青面獸北京斗武”中關(guān)于青面獸楊志與急先鋒索超比武時的精彩描寫。這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對楊志的外貌描寫:“頭戴一頂鋪霜耀日鑌鐵盔,上撒著一把青纓;身穿一副鉤嵌梅花榆葉甲,系一條紅絨打就勒甲絳,前后獸面掩心;上籠著一領(lǐng)白羅生色花袍,垂著條紫絨飛帶;腳蹬一雙黃皮襯底靴。一張皮靶弓,數(shù)根鑿子箭,手中挺著渾鐵點鋼槍。騎的是梁中書那匹火塊赤千里嘶風(fēng)馬。”
    以及對索超坐騎的描述:“兩耳如同玉箸,雙睛凸似金鈴。色按庚辛,仿佛南山白額虎;毛堆膩粉,如同北海玉麒麟。沖得陣,跳得溪,負得重,走得遠,慣嘶風(fēng)必是龍媒。勝如伍相梨花馬,賽過秦王白玉駒?!鳖l用比喻,細膩形象,將寶馬的炯炯有神凸顯得淋漓盡致。
    對楊志所騎之馬的描寫也毫不遜色:“鬃分火焰,尾擺朝霞,渾身亂掃胭脂,兩耳對攢紅葉。侵晨臨紫塞,馬蹄迸四點寒星;日暮轉(zhuǎn)沙堤,就地滾一團火塊。休言火德神駒,真乃壽亭赤兔。疑是南宮來猛獸,渾如北海出驪龍?!?BR>    工整的對偶,形象的譬喻,用六個事物把那燦爛的紅描繪的躍然紙上,將良駿的神采奕奕彰顯得栩栩如生。絢爛的文筆讓人仿佛覺得一場精彩絕倫的比武就在眼前。正如書中所寫:“雖不知武藝如何,先見威風(fēng)出眾?!?BR>    而作者成熟的寫作藝術(shù)還體現(xiàn)在對人物的形象刻畫上,水滸梁山一百單八將及其他各路英杰也好,小人也罷,無不個性鮮明,活靈活現(xiàn),加之跌巖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全書一百二十回,內(nèi)容繁多卻絲毫不亂井井有條,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人入勝,不愧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而這些也正是小說成功的重要因素。
    無論是“聚義”還是“忠義”,梁山泊的匾牌上一直少不了“義”,義字當頭正是水滸好漢們的統(tǒng)一特征,也是他們令我感動的地方。就拿花和尚魯智深來說吧,他與林沖雖只有一面之緣,卻愿意在林沖遭人暗算時拔刀相助,并一路上好生照顧且護送其至滄州附近,將薛霸二位公人“管教”得服服帖帖。這不正是“義”的體現(xiàn)嗎?
    在這一點上,楊志同樣也做得很好。在他一怒之下殺死潑皮破落戶牛二之后,主動與路人一起上衙門投首。敢作敢當也是他身上的閃光點哪!哪怕是“投降派”宋江也是極推崇“義”的。水滸中個個好漢,哪個不是以義為自己終身的行動準則。而黑旋風(fēng)李逵也正是因為對宋江的義而丟掉了性命??梢?,義,有時候是需要用生命去做到的。
    讀《水滸》,品大義。一本水滸,告訴我們要盡量防止“高俅第二”的出現(xiàn);告訴我們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告訴我們?nèi)松谑懒x字當頭,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然而,一本水滸,一本被盛贊為“委曲詳盡,曲脈貫通,《史記》而下,便是此書”的名著,告訴我們的,又何止這些……
    篇二:水滸傳讀后感1500字
    《水滸傳》是我國施耐庵寫的第一部古典長篇白話小說。這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后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它,我充分認識中國這部古代名著的社會意義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以及統(tǒng)治階級的罪惡,體現(xiàn)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社會現(xiàn)實。
    《水滸傳》刻畫了一百零八位好漢。這一百零八好漢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但他們性格上又有共同特征,那就是愛打抱不平,重友情,講義氣。書中好漢嫉惡如仇、俠肝義膽、粗獷豪放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比如,魯智深替金氏婦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鎮(zhèn)關(guān)西用智逃脫;楊志在汴梁買刀時不堪牛二的撩撥將他殺了,后怕連累他人主動去官府自首;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我又禁不住感慨,在我們當今這個提倡和諧文明的國度里,卻又有多少人能像梁山好漢那樣,義無返顧地、勇敢地與邪惡勢力作斗爭呢?
    所以,我更加佩服一百零八好漢個個是講仗義、肯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的一群英雄。你看,朱仝兩次義釋宋江,宋江義釋雙搶將;朱仝因放走雷橫而刺配滄州。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xiàn)實生活中,救人于危難之中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shù)挠職?,甚至還要有一命換一命的決心。只有具有強烈的正義感、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英雄好漢,他才能被人們銘記心中。所以,現(xiàn)代的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
    他們?nèi)缤斡⑿?,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奮不顧身,因為他們有強烈的正義感,他們完全清楚什么是不該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奮斗的。這些現(xiàn)代英雄,誰能不說他們不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xù),誰能不說他們不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當然,對一個沒有正義感、自私自利的人來說,是不能理解這些的。因為他們的正義已被麻木所吞噬,奮斗的激情被冰雪凍結(jié),而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丑惡的東西同化罷了。
    常言道,話說過了,就要算數(shù)!這本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墒郎掀陀性S多“說話不算數(shù)”的主。大家常常拿他沒辦法,但只能多加小心就是了!因為當今這個復(fù)雜社會網(wǎng)里,什么人都有,有的人是“話籮子”,早上眼一睜,嘴巴就閑不住。唾沫星子四噴,大嘴呱呱叫,無話找話講。他看似很講義氣,好像恨不得為“朋友”兩肋插刀,巴不得“桃園結(jié)義”。他認為反正自己沒在對方面前留下“白紙黑字”,你沒憑沒據(jù)別人不能拿他怎么樣。尤其是只有你我二人在場時說的話,他更是賴得理直氣壯,因為他認為當時沒有旁證呀!這種人要是賴起來,臉不紅,心不跳。神態(tài)自若,弄不好,來個“賊喊捉賊”,把你“裝”進去。搞得你沾了一身腥,生了一肚子氣。這種人有的還會找出各種借口,不管借口合適不合適。有的找了借口還振振有詞,好像理站在他那一邊。我想,這樣的人是最不講義氣的,要是他們和水滸好漢相處,一定會遭好漢們唾棄甚至被滅亡的。當然,這些說話不算數(shù),沒正義感的沒良心的人,他們最終會受到倫理道德及或法律懲罰的!
    讀完《水滸傳》,我更加明白了:作為青少年中的一員,我今天最主要的就是好好學(xué)習(xí),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shè)得更加繁榮昌盛。因為我懂得讓我們的國家國福民強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我一定要學(xué)會做一個忠義兩全的人!
    篇三:水滸傳讀后感1500字
    作者施耐庵通過一系列的描寫對108位好漢的塑造,表現(xiàn)出梁山好漢各自獨特的性格,其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環(huán)境的依據(jù),同時隨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端疂G傳》情節(jié)的波瀾起伏,豐富的人物刻畫,及細節(jié)描寫,為我們展現(xiàn)當時社會的黑暗,統(tǒng)治階級的昏庸無能,官場的勾心斗角。
    中國歷史上發(fā)生過無數(shù)次的農(nóng)民起義,但用文學(xué)形式來歌頌農(nóng)民戰(zhàn)爭,并且真實生動地作全面的藝術(shù)再現(xiàn)的,只有《水滸傳》?!端疂G傳》在記敘歌頌起義軍的武裝斗爭時,不僅憑勇敢,還靠智慧?!端疂G傳》中這方面的事例很多,“三打祝家莊”是一個較為突出的例子。梁山起義軍在這次戰(zhàn)役中能夠重視調(diào)查研究,對敵分化瓦解,并采取打入內(nèi)部里應(yīng)外合的辦法,終于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
    小說中畢竟是小說,總有一些情節(jié)是虛擬的,但即使是虛擬的,也被施耐庵描繪得栩栩如生,如武松打虎的片段,大虎被描繪的光憑想象都可以想到其兇猛的樣子,還有就是武松的動作之激烈,似乎能聽到打斗聲,最終武松將老虎打敗,這期間武松最初是喝酒發(fā)昏,沒什么戰(zhàn)斗力,到了后來可以殺掉老虎,這也反映當時受統(tǒng)治階級壓迫的人民的美好愿望。
    施耐庵,原名彥端,字肇瑞,號子安,別號耐庵。施耐庵因避戰(zhàn)亂遷此隱居寫《水滸傳》。據(jù)民間口碑,張士誠起兵反元,在平江(蘇州)稱吳王,聘施耐庵為軍師,后張士誠降元,施耐庵屢諫不從,因而棄官去江陰祝塘東林庵坐館。后來戰(zhàn)事波及江陰,施耐庵為了避難,在興化隱居,施耐庵結(jié)識了興化許多農(nóng)夫和鹽民,他們生活中的許多故事,成了他創(chuàng)作的素材,經(jīng)過再創(chuàng)造,以他驚人的藝術(shù)才能,將以宋江為首的梁山108將豪俠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
    作者施耐庵歌頌了108位好漢的反抗精神、正義行動,同時也歌頌了他們超群的武藝和不懼權(quán)威的品格。一些出身貧苦的英雄人物,如李逵、三阮、武松等,對于當時統(tǒng)治階級的剝削壓迫感受最深,受到的痛苦也最深,因此當他們起義后,首當其沖的便是這些受過痛苦,受到過統(tǒng)治階級剝削的這些人。他們?yōu)榱似鹆x的正義事業(yè),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作者對這些英雄人物的贊揚,完全是出自內(nèi)心的熱愛,同時也批判了當時統(tǒng)治者的殘暴,社會的黑暗。作者歌頌這樣一批被統(tǒng)治階級視為所謂“殺人放火”的強盜、朝廷的叛徒,把他們描繪得如此光輝動人,可敬可愛,這可并不是作者神志不清,而是對統(tǒng)治階級的諷刺,狠狠地諷刺。與此相反,作者對于統(tǒng)治階級的人物,則將他們寫得丑惡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鮮明的對比,反襯出梁山英雄為正義的化身。從而啟發(fā)人們該去愛什么人,恨什么人,說明了施耐庵的思想傾向和《水滸傳》的深刻社會意義。
    《水滸傳》中所描寫的起義軍有著“八方共域,異姓一家”,不管什么出身“都一般兒哥弟稱呼,不分貴賤”的理想,他們向往的是和平。聯(lián)系到他們“殺富濟貧”的行動,表現(xiàn)了人民反對封建經(jīng)濟的貧富懸殊和政治上的等級貴賤之分,反對封建社會的階級剝削和政治壓迫,這是對封建社會階級統(tǒng)治思想的宣戰(zhàn),反映了廣大受壓迫人民的愿望。所以說《水滸傳》還是一部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一部小說。
    總之,《水滸傳》通過藝術(shù)形象表現(xiàn)的“官逼民反”的現(xiàn)象,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它所表現(xiàn)的梁山泊英雄轟轟烈烈的大起義,最后失敗,也深刻地傳達了一種教訓(x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