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考科目及各科分數(shù)

字號:


    中考備考在即,為了讓大家可以更加順利的了解中考考試信息,下面出國留學網小編為你準備了“全國中考科目及各科分數(shù)”內容,僅供參考,祝大家在本站閱讀愉快!
    全國中考科目及各科分數(shù)
    中考科目
    中考考試科目包括語文、數(shù)學、英語、物理、化學、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生物、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初中學生學業(yè)考試包括考試科目和考查科目兩類。
    中考是檢驗初中在校生是否達到初中學業(yè)水平的考試;它是初中畢業(yè)證書發(fā)放的必要條件,考試科目將國家課程方案所規(guī)定的學科全部列入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的范圍??荚嚂r間一般在六月中旬。全國省市不統(tǒng)一,按當?shù)貢r間計算。初中學業(yè)體育水平考試一般在3-4月份舉行。
    中考各科分數(shù)
    中考各科分值各省市有一定區(qū)別:
    (1)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語文(120分)、數(shù)學(120分)、英語(120分)、物理(85分)、化學(75分)、思品(70分)、歷史/地理/生物(30分)、體育(50分)、理化生實驗(10分)、綜合素質(25分)、英語口語(10分)、微機(15分);
    (2)河南?。赫Z文(120)、數(shù)學(120)、英語(120)、物理(70)、化學(50)、政治(開卷)(70)、歷史(開卷)(50)、體育加試(70)、實驗加試(30);
    (3)廈門市:語文(150)、數(shù)學(150)、物理(90)、化學(60)、英語(150)、思想品德(25)、體育(30);
    (4)南平市:語文(150)、數(shù)學(150)、英語(150)、物理(60)、化學(40)、歷史(開卷)、思想品德(開卷)、生物、地理、體育;
    (5)上海市:語文(150分)、數(shù)學(150分)、英語(150分)、物理(90分)、化學(60分)、體育(30分);
    (6)成都市:語文(150分)、數(shù)學(150分)、英語(150分,含聽力)、物理(70分)、化學(50分)、體育(50分)、政治(20分,開卷)、歷史(20分,開卷)、地理(20分)、生物(20分);
    (7)北京市:語文(120分)、數(shù)學(120分)、英語(120分)、物理(100分)、化學(80分)、體育(30(考試)+10(平時)分);
    (8)西安市:語文(120分)、數(shù)學(120分)、英語(120分,含聽力)、物理(70分)、化學(50分)、歷史(40分)、政治(60分)、綜合素質(100分)、體育(50分)等等;
    (9)吉林省:語文(120)、數(shù)學(120)、英語(120)、物理(70)、化學(50)、政治(60)、歷史(60)、體育(30)等等。
    中考前如何有效復習
    中考一天天臨近,復習越來越緊張,每位同學都在做著最后的準備。能否充分利用好考前時間,實現(xiàn)自己夢寐以求的愿望——升如理想的高中,最后的沖刺至關重要。我建議同學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準備:
    一、制定詳細、周密的復習計劃
    第一輪復習應從3月份開始,重點是梳理知識點,系統(tǒng)復習,強化基礎訓練。第二輪復習應從5月上旬開始,縱、橫向進行知識是鏈接,將知識點、線結合,交織成知識網,注重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以達到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同時本階段還應注意試題的訓練和題型的分析。第三輪復習應從6月初開始,查漏補缺,以回顧性復習和中考模擬訓練為主。復習的要求是“回顧、模擬、強化、調節(jié)”通過回顧教材,模擬訓練,從而溫故知新,進一步提高應試能力。
    二、樹立堅定、必勝的復習信心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源于“動機”和“信心”,信心是力量的源泉,是做好一切事情的保證。中考是一場公正而又激烈的競爭,只有充滿信心,準備才能充分,效果才能保證。要相信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只要揚長避短,人人都可以憑借自己的優(yōu)勢取勝。
    當今世界競爭激烈而殘酷,中考是人生第一次也是較關鍵的一次競爭,它甚至回影響、決定人的一生。要想在中考競爭中成為勝利者,必須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認認真真對待每一節(jié)課、每一個問題、每一次練習,不斷總結經驗,糾正不足,最終你一定會成功。
    三、運用適當、高效的學習方法
    1.抓好基礎知識,提升基本能力。
    中考命題的目的是選拔能力比較強而不是僅會死記硬背的學生。復習雙基,可以利用目錄進行回憶,先通過目錄一部分一部分地回憶,回憶起來的東西就讓它過去,回憶不起來的或有困難的就重點看課本,當全部回憶完某部分后就進行簡單的歸納總結。每一部分都按此方法復習完后,重點要搞清楚各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使基礎知識系統(tǒng)化、網絡化?;灸芰梢酝ㄟ^對基礎知識的運用加以培養(yǎng),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就加強了基礎知識的理解,因此,定時、定量的模擬練習是提高能力的關鍵。
    2.注重復習技巧,提高學習效率。
    加強落實:千法、萬法,落實好才是好法。初三復習每一步都離不開知識是落實,哪位同學知識落實得好,將來在中考中的收效就比較大。要經常性地進行歸納,沒有知識是歸納總結,就沒有知識是落實。特別是每次練習和考試的失誤,要認真總結,防止今后再出現(xiàn)同樣的問題。
    獨立思考:要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不要過多地依賴同學和老師。越往后復習,同學們自身的作用就越來越大,同一個老師教的班級,不同的同學成績差別很大。老師講的題、與同學討論的題易忘,自己做的題、特別是做錯后改正過來的題便不易忘記。
    講究質量:不要只追求做題數(shù)量,而要追求做題的質量。糊糊涂涂做三套,不如明明白白做一套,要講質量,講效果。只追求數(shù)量,什么問題都摸棱兩可,知道的越多越糊涂。對于老師精心組合的題、自己平時害怕的題、容易出錯的題要精做,用多種方法做,全方位地“透視”;其余題目而已一般化地做;有把握的題目、做過多遍的題目可以不做。
    建備忘錄:對疑難問題和錯誤隨時記錄,不能輕易放過。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記下來以備以后解決。經常性地反思自己的錯誤,才能使自己的弱項變?yōu)閺婍棧觿葑優(yōu)閮?yōu)勢,否則問題得不到解決,學習成績就很難得到提高。
    勞逸結合:記住公式8-1>8,每天學習7個小時,再休息放松1個小時,其效果要優(yōu)于8個小時全用于復習。一般應該在晚上10點前睡覺,早上6點起床,中午休息1個小時左右。此外適量的運動也是必要的,但運動量太大也容易累。切記不能選擇玩電腦上網來調節(jié)大腦,因為玩電腦或上網容易上癮,容易在大腦里形成優(yōu)勢興奮灶,抑制已掌握知識的發(fā)揮。
    中考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
    一、整體感知、快速閱讀的技巧
    (1)瀏覽標題,領悟基本內容:標題有時暗示主旨、有啟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題的方向等。
    (2)辨識文體(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散文),分析重點文意。
    (3)精讀首尾,揣摩主題思想:首尾往往發(fā)現(xiàn)作者所表達的中心。
    二、答案來源
    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關鍵詞語或語句(諸如抓住議論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辭句、文段中的關鍵形容詞和動詞)。
    b提煉篩選主要的,剔除次要的。即先用自己的話或材料中的語句來概括歸納,再加以合并濃縮,留下重點語句。
    三、友情提示
    1注意審題,領會出題者意圖,圍繞題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問。
    2辨識文體,根據(jù)文體知識作答;答題應有條理、書寫規(guī)范。
    3遇到開放性或談看法感受的題目必須結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論點)來發(fā)散,可適當摘錄文中重點語句回答,并盡量結合實際感受、引用的相關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練概括。
    四、文體知識備忘錄
    (一)說明文閱讀
    1、明確說明對象:辨析說明對象可以:
    a.看文章題目;
    b.根據(jù)說明語段的內容進行分析概括
    2、概括說明內容:事理說明文說明內容一般可概括為:本文主要說明(說明對象)的構造、形態(tài)、性質、特點、變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視具體說明對象的哪些內容而定)
    3、明確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邏輯順序常見的有:
    a.從概括到具體;
    b.從整體到局部;
    c.從主要到次要;
    d.從現(xiàn)象到本質;
    e.從原因到結果;
    f.從特點到用途。
    事理說明文一般都采用邏輯順序的說明順序。
    4、明確說明方法
    (1)說明方法:a.下定義(模式:什么是什么);b.舉例子;c.作比較;d.列數(shù)字;e.打比方;f.分類別;g.列圖表
    (2)分析說明方法的作用:a、先指明所用的說明方法;b、再聯(lián)系說明內容分析該說明方法說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5、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答題規(guī)范:答:不能刪去,“xx”表示……,去掉后就變成了……影響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不符合實際情況或過于絕對化)
    6、明確說明文的結構(作為劃分層次的依據(jù)):常用的結構模式: 總--分、分--總、總--分--總等,事物說明文多用總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二)議論文閱讀
    1、找準論點:標題、開頭、篇末、不明顯需精練概括。還可以通過分析論據(jù)來找論點。因為論據(jù)是證明論點的,分析論據(jù),看它證明的是什么問題,這個問題就是論點?;蛘叻治鲱}目,有的標題不是論點,而是論證話題,作者對論題的看法就是中心論點。
    2、分析論據(jù)類型:事實論據(jù)、道理論據(jù)??键c:補充一個論據(jù);(要緊扣論點,選取真實典型的事例)
    3、明確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論據(jù)的。比喻論證指論證的語句采用了比喻這種修辭手法的。對比論證一般須找出正反兩方面的論述。考點:分析論證的作用:1.指明所用的論證方法;
    2.分析該論證方法證明了作者的哪個觀點。(一般是本段的中心句(段首)或所采用論證方法的前一句)
    4、論證結構:一般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即引論--本淪--結論)。
    5、分析議論文的語言特點(準確性、概括性)。
    6、議論文一般開頭由某件事、一則名言、寓言故事等生發(fā)議論。所以它們的作用是:作為引子,引出論證的話題。
    7、議論文常用設問句作過渡,反問句式以示強調。
    (1)設問(手法)句的作用:吸引讀者注意,啟發(fā)讀者去思考,發(fā)人深思。
    (2)反問(手法)句的作用:加強語氣,強調作者的觀點,發(fā)人深思。
    (三)記敘文閱讀
    1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倒敘:把事情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段先寫出來,然后寫事情的發(fā)生、經過等。倒敘作用:倒敘一般是為了突出中心、使內容集中,對比鮮明、或使敘述有波瀾、或為了造成結構懸念,引人入勝。
    2、記敘的線索:一般有:以時間為線索、以事件(某物、地點的轉換、感情的變化、“我”的見聞感受)為線索。
    3、記敘的人稱
    (1)第一人稱(以’’我"的口吻展開敘述)寫法的作用:以當事人的身份敘述,使故事顯得真實(作為故事的見證人)、自然、有親切感。
    (2)第三人稱寫法不受任何限制,寫起來開闊充分。
    (3)第二人稱記敘,最貼近讀者,使人感到特別親切。
    4表達方式:記敘、抒情、描寫、說明、議論。
    5描寫方法:分兩類:人物描寫和環(huán)境描寫。
    (1)人物描寫:肖像(外貌)、語言(對話)、動作(行動)、神態(tài)、心理、正面、側面、細節(jié)。何為細節(jié)描寫:對人物的肖像、動作、神態(tài)等的細微處的具體描寫。
    (2)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交代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表現(xiàn)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活動場所;襯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氣氛。
    (3)側面描寫:用他人的反應、與其他人物對比表現(xiàn)人物
    6、以寫景抒情為主的記敘文,要理清寫景的順序,找出觀察點(定點觀察或移步換景)。
    (1)觀察角度:平視(遠視)、仰視、俯視。
    (2)觀察的手段:視覺、嗅覺、味覺、觸覺、聽覺。
    (3)感受的形式:形、色、聲、香、味、光、感。
    7、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間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8、品味藝術特色:一般指品味文章(包括品位小說)的構思、布局、表現(xiàn)手法和語言特點?;卮饡r看它的構思是否新穎巧妙;情節(jié)是否跌宕起伏;是否運用對比、諷刺、夸張、烘托、以小見大等表現(xiàn)手法;
    9、散文特點:形散而神不散。形指結構,神指中心意旨寫作手段: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10、當回答回答文章中某一內容有何作用時可從三個方面考慮:
    (1)內容方面,如深化主題、強調感情等;
    (2)結構方面的,如過渡、呼應等;
    (3)語言方面,如引人入勝、生動活潑等。
    11、標點符號的作用:
    引號
    (1)表引用;
    (2)反語,表諷刺否定;
    (3)表強調;
    (4)特指。
    破折號
    (1)表解釋說明;
    (2)表意思的遞進或轉折;
    (3)表聲音延長;
    (4)表插說或中斷。
    省略號
    (1)表內容的省略;
    (2)表靜默或思考;
    (3)表語言的中斷;
    (4)表說話斷斷續(xù)續(xù)
    (5)表話未說完,語意未盡。
    12、小說三要素:情節(jié)、人物、環(huán)境小說結構: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聲)。
    13、常見寫作方法:象征、對比、襯托、烘托、反襯、先抑后揚、欲揚先抑、以小見大(小說)、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等。
    14、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總起全文、引出下文、作鋪墊、過渡(承上啟下)、前后照應、首尾呼應、點題、總結全文。
    15、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形象)、點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題(升華主旨、深化中心)。
    16、語言特點評價用詞:準確、生動、形象、通俗易懂、語言簡練、簡潔明了、委婉含蓄、意味深長、富有感染力等。
    17、圍繞短文談談自己的看法或體會或感受:答題模式:先用1句話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體會,再用2-3句話談談理由,可以擺事實、講道理、若題目有相關要求,還要結合親身經歷。
    
中考分數(shù)查詢 中考分數(shù)線 中考錄取線 中考錄取查詢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