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節(jié)氣的習(xí)俗有一項是送花神,關(guān)于這個習(xí)俗你知道多少內(nèi)容?以下是由出國留學(xué)網(wǎng)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芒種習(xí)俗送花神是什么意思(精選)”,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芒種習(xí)俗送花神是什么意思(精選)
每年農(nóng)歷二月二是花朝節(jié),要迎花神,到了芒種時節(jié),就有送花神的儀式,為花神踐行。
芒種送花神的意思
送花神,也是祭祀花神,是芒種的傳統(tǒng)習(xí)俗之一。資料顯示,芒種這天有“送花神”的儀式。舊時民間會在此時為花神餞行,“芒種時節(jié)天氣炎熱,百花開始凋零,這也是表示對花神的感激之情”。在《紅樓夢》中,也描寫了為花神餞行的活動。文字描寫道:“尚古風(fēng)俗:凡交芒種節(jié)這日,都要擺設(shè)各種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謝,花神退位,須要錢行。然閨中更興這件風(fēng)俗,所以大觀園中之人都早起來了?!惫糯习傩罩g也比較流行類似儀式。在老北京城南有‘花神廟’,芒種前后會舉行廟會,還會舉行一些酬神表演。是一個非常浪漫美麗的傳統(tǒng)習(xí)俗。
芒種節(jié)黛玉葬花
葬花吟(周汝昌校本版)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簾中女兒惜春莫,愁緒滿懷無處訴。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fù)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柳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歲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獨(dú)把香鋤淚暗灑,灑上花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fā),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落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冷土掩風(fēng)流。
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qiáng)于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奴收葬,未卜奴身何日亡?
奴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奴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花朝節(jié)上迎花神
芒種時節(jié)是送花神,花朝節(jié)則是迎花神。農(nóng)歷二月二花朝節(jié)上迎花神。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dá)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此節(jié)氣與花神有關(guān),既有農(nóng)歷二月二花朝節(jié)上迎花神,也有芒種節(jié)餞行花神,送其歸位。芒種過后,便是夏日,眾花皆謝,花神退位,所以人們要祭送花神,為花神餞行,感激花神給人間帶來的美麗和呵護(hù)。二月二是春節(jié),也是百花盛開的季節(jié),民間有迎花神的習(xí)俗。
花神的介紹
花神是中國民間信仰的百花之神。據(jù)《淮南子》所言,統(tǒng)領(lǐng)群花,司天和以長百卉的花神。十二月花神是根據(jù)社會風(fēng)俗與歲時花信的自然規(guī)律,按每年十二個月冠以花名而成的。
從明朝時期,道家就有“百花神”之說,但那時沒有用人物去代表花名。至清代中期,楊柳青年畫開始出現(xiàn)“花神”組畫,以唐宋傳奇人物和歷史人物確定花神名稱,代表各月的花神。遺憾的是這組年畫已經(jīng)失傳,僅俄羅斯存有部分“花神”年畫。本報發(fā)表的這一組“花神”畫作是畫家王寶銘先生根據(jù)流傳下來的文字說明,重新構(gòu)圖創(chuàng)作的新的“十二月花神”組畫。
傳說中,花神可以給大家?guī)硇腋:秃眠\(yùn)?;ㄉ袷侵袊ǔ?jié)祭祀的吉祥神。舊時養(yǎng)花賣花的人都要祭祀花神,以祈百花盛開,春色滿園,也期望花神為自己帶來幸福如意的生活。每年花朝節(jié),還有賞花踏青的活動。
芒種的其他民俗
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農(nóng)事習(xí)俗活動,始于明初。每到芒種時節(jié),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fā)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豐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
貴州東南部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后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jié)。當(dāng)天,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顒咏Y(jié)束,檢查戰(zhàn)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歡迎的人。
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jié),三國時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yōu)質(zhì)有機(jī)酸和豐富的礦物質(zhì),具有凈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diào)節(jié)酸堿平衡,增強(qiáng)人體免疫力等獨(dú)特營養(yǎng)保健功能。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十二花神
版本一(男)
緣起
漢族民間傳說農(nóng)歷二月十二日是百花生日。清代蔡云有詩云:“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紅紫萬千披錦繡,尚勞點(diǎn)綴賀花神。”講的正是百花盛開為花神祝壽的景象。歷代文人墨客玩味和吟詠百花,弄出許多趣聞軼事來,從而造就出12個月的花神來。正所謂“日日有花開,月月有花神”了。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一月蘭花神·屈原
屈原(約前342年—前278年),名正則,字靈均,一名平,字原,楚武王后代,楚國大夫,出生于戰(zhàn)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中國最早的大詩人。他親手在家“滋蘭九畹,樹蕙百畝”,把愛國熱情寄托于蘭花,并贊蘭花“幽而有芳”,且常身佩蘭花,故后人把蘭花視為“花中君子”和“國香”,把蘭花作為高尚氣節(jié)和純真友誼的象征。蘭花與“梅、竹、菊”并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dá)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
二月梅花神·林逋
林逋(967年一1028年)字君復(fù),又稱和靖先生,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北宋著名詞人。幼時刻苦好學(xué),通曉經(jīng)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他終生無官、無妻、無子,隱居孤山,植梅為妻,畜鶴為子。他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詩句,被贊為神來之筆。梅花與松、竹并稱為“歲寒三友”。梅,在嚴(yán)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dú)天下而春,以它的高潔、堅強(qiáng)、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fā)的激勵。被譽(yù)為“國魂”和“花魁”,把它視為敢為天下先優(yōu)秀品德的象征。
三月桃花神·皮日休
皮日休(約838年—約883年),晚唐文學(xué)家。字襲美,一字逸少,湖北天門人。一位道、儒兼修的學(xué)者。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晚唐詩人、文學(xué)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他在《桃花賦》,贊揚(yáng)桃花為“艷中之艷,花中之花”,并以古代許多美人作比擬,使人見了桃花,猶如見到美人。由此桃花常被作為吉祥美好、美滿愛情的象征。桃花象征著春天、愛情、美顏與理想世界;枝木用于驅(qū)邪求吉,在民間巫術(shù)信仰中源自于萬物有靈觀念;桃果融入了中國的仙話中,隱含著長壽、健康、生育的寓意。
四月牡丹花神·歐陽修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疤扑紊⑽陌舜蠹摇敝?。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他遍歷洛陽城中十九個花園,尋覓牡丹佳品,寫有我國第一部栽培牡丹的書《洛陽牡丹記》。牡丹花朵碩大,花容端麗,素有“花中王”之稱,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后人把它作為“繁榮富強(qiáng),和平幸?!钡南笳?。1985年5月牡丹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二。
五月芍藥花神·蘇東坡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自號道人,世稱蘇仙·。宋代重要的文學(xué)家,宋代文學(xué)最高成就的代表。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贊“揚(yáng)州芍藥為天下之冠”,任揚(yáng)州太守時,看到官方舉辦“萬花會”,損害芍藥,滋擾百姓,便下令廢除“萬花會”,受到百姓擁護(hù)。芍藥是表示相互的愛情和友誼的象征。芍藥被人們譽(yù)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稱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為愛情之花,現(xiàn)已被尊為七夕節(jié)的代表花卉。另外,芍藥在紅樓夢中是一種重要的花,“史湘云醉眠芍藥茵”是紅樓夢中最美麗的情景之一。
六月石榴花神·江淹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南朝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文學(xué)家,歷仕三朝,宋州濟(jì)陽考城(今河南省商丘)人。石榴原產(chǎn)地是在中亞的阿富汗、波斯等地,江淹寫《石榴頌》云:“美木艷樹,誰望誰待?……照烈泉石,芳披山海。奇麗不移,霜雪空改?!笔瘛扒Х客?,十子如一”,成熟后微微綻開一點(diǎn)紅唇兒,笑向人間,所以人們常以石榴作禮品,祝子孫發(fā)達(dá)、前程無量。其花語為:成熟的美麗·、富貴·和子孫滿堂。
七月荷花神·周敦頤
周敦頤(1017年―1073年),別稱濂溪先生,字茂叔,號濂溪。北宋五子之一,程朱理學(xué)代表人,道州營道樓田堡(今湖南道縣)人。北宋思想家、理學(xué)家、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學(xué)界公認(rèn)的理學(xué)鼻祖,稱“周子”。周敦頤的散文《愛蓮說》高度贊揚(yáng)荷花品種:“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鄙徎ǔ蔀榱疂嵡逭煌骱衔鄣牡览硪?guī)范的化身。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為世人稱頌?!敖犹焐徣~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就是對荷花之美的真實寫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歷來為古往今來詩人墨客歌詠繪畫的題材之一。1985年5月荷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一。
八月紫薇花神·楊萬里
楊萬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南宋著名文學(xué)家、愛國詩人、官員。楊萬里詠?zhàn)限痹疲骸罢l道花無百日紅,紫薇長放半年花?!钡莱隽俗限眱?yōu)于百花的特色。在中國民間有一個關(guān)于紫薇花來歷的傳說,在遠(yuǎn)古時代,有一種兇惡的野獸名叫年,它傷害人畜無數(shù),于是紫微星下凡,將它鎖進(jìn)深山,一年只準(zhǔn)它出山一次。為了監(jiān)管年,紫微星便化作紫薇花留在人間,給人間帶來平安和美麗。傳說如果家的周圍開滿了紫薇花,紫薇仙子將會帶來一生一世的幸福。
九月桂花神·洪適
洪適(1117年-1184年),字景伯,號盤洲,宋朝饒州鄱陽人,官至丞相,與弟弟洪遵、洪邁有“鄱陽英氣鐘三秀”之稱。同時與歐陽修、趙明誠并稱為宋代金石三大家。他對桂花情真意切,詠詩道:“風(fēng)流直欲占秋光,葉底深藏粟蕊黃。共道幽香聞十里,絕如芳譽(yù)亙千鄉(xiāng)?!惫鸹ㄓ脕肀硎居押?、和平和吉祥如意,青年男女則以桂花表示愛慕之情。桂花因葉像圭而得名,并有很多別稱:紋理如犀,又叫木犀;其清雅高潔,香飄四溢,被稱為“仙友”、“仙樹”、“花中月老”。開花時濃香致遠(yuǎn),因此有“九里香”的美稱;黃花細(xì)如粟,故又有“金粟”之名;花開于秋,舊說秋之神主西方,所以也稱“西香”或“秋香”;桂花樹是崇高、貞潔、榮譽(yù)、友好和吉祥的象征,凡仕途得志,飛黃騰達(dá)者謂之“折桂”。
十月芙蓉花神·范成大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晚年居故里蘇州,隨地就勢筑亭建榭,遍種芙蓉,寫有《攜家石湖拒霜》、《窗前木芙蓉》等贊美芙蓉,后人謂芙蓉二妙:美在照水,德在拒霜。漢族民間視其為夫妻團(tuán)圓之物。其花或白或粉或赤,皎若芙蓉出水,故有“芙蓉花”之稱,又因生于陸地,為木本植物,故又名“木芙蓉”。木芙蓉開的花一日三變,故又名“三變花”,其花晚秋始開,霜侵露凌卻豐姿艷麗,占盡深秋風(fēng)情,因而又名“拒霜花”。
十一月菊花神·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名潛,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晉代文學(xué)家,開創(chuàng)了田園詩,以清新自然著稱于世。陶淵明棄官歸隱廬山后,種菊吟詩自娛,寫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頌菊詩句,他是第一位頌揚(yáng)菊花為“霜下杰”的人。“一從陶令評章后,千古高風(fēng)說到今”,菊花已成為堅不可摧充滿生命活力的象征。菊花在秋季開放,故為秋的象征,人們甚至把九月稱“菊月”,因為菊與“據(jù)”同音,“九”又與“久”同音,所以菊花也用來象征長壽或長久。
十二月水仙花神·高似孫
高似孫(1158年—1231年),字續(xù)古,號蔬寮,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南宋方志學(xué)家和目錄學(xué)家。他寫的水仙花前賦后賦千余言,把水仙花描寫得十分美麗可愛,現(xiàn)人們還以水仙為“純潔愛情”的化身。水仙別名金盞銀臺,花如其名,綠裙、青帶,亭亭玉立于清波之上。素潔的花朵超塵脫俗,高雅清香,格外動人,宛若凌波仙子踏水而來。水仙花語有兩說:一是“純潔”。二是“吉祥”。
版本二(女)
一月梅花花神——江采蘋:江采蘋,即梅妃,出生于福建莆田江東村,唐玄宗開元中,太監(jiān)高力士出使到福建、廣東一帶,見到豐神楚楚、秀骨姍姍的江采蘋,就收她選入宮中服侍唐玄宗,大受寵幸,唐玄宗自得江采蘋,視宮中粉黛如塵土。江采蘋癖愛梅花,所居之處遍植梅樹,唐玄宗戲名曰梅妃。唐玄宗曾當(dāng)著諸王面稱贊梅妃“吹白玉笛,作《驚鴻舞》,一座光輝”。后來因楊貴妃的出現(xiàn),梅妃失寵,孤寂而終。
二月杏花花神——楊玉環(huán):楊玉環(huán),中國四大美女之一,天生麗質(zhì),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彈琵琶。天寶四年,唐玄宗把韋昭訓(xùn)的女兒冊立為壽王妃后,遂冊立楊玉環(huán)為貴妃。她自入宮以來,遵循封建的宮廷體制,不過問朝廷政治,不插手權(quán)力之爭,以自己的嫵媚溫順及過人的音樂才華受到玄宗的百般寵愛,雖曾因妒而觸怒玄宗,以致兩次被送出宮,還在宮中與安祿山有染,但最終玄宗還是難以割舍她。直至安史之亂,唐玄宗僅帶楊貴妃西逃,在馬嵬坡兵諫時,楊貴妃被逼賜死,年方38歲。
三月桃花花神——戈小娥:戈小娥,元順帝之淑姬,酡顏如醉,而膚白似玉,著水仿佛桃花含露,愈增嬌美,帝喻云:“此夭桃女也”。因呼為“賽桃夫人”。
四月牡丹花神——麗娟:麗娟,西漢武帝所幸宮人。玉肌柔軟,吹氣如蘭,嘗于芝蘭殿旁歌《回風(fēng)》之曲,庭中樹花為之翻落,是謂“曲庭飛花?!?BR> 五月石榴花神——公孫氏:公孫大娘,唐代最杰出的舞蹈家之一,以舞《劍器》而聞名于世。她在繼承傳統(tǒng)劍舞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了多種《劍器》舞,如《西河劍器》,《劍器渾脫》等。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描敘她的劍舞道:“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羧玺嗌渚湃章?,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睋?jù)說草圣張旭的狂草書就是從她的劍舞中獲得的靈感。
六月蓮花花神——西施:西施,中國四大美女之首。原名施夷光,諸暨苧蘿山下苧蘿村之浣紗女,天生麗質(zhì),稟賦絕倫,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tài),亦為鄰女所仿,故有“東施效顰”的典故。后被圖謀報仇復(fù)國的越王勾踐從中國民間選出加以培訓(xùn)后送與吳王夫差,使其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終于走向亡國喪身的道路。相傳吳亡后西施隨范蠡駕扁舟泛五湖而去。
七月玉簪花花神——李夫人:李氏,漢武帝后期最寵愛的夫人。宮廷樂師李延年精通音律,頗得武帝歡心,一日作歌“北方有佳人”于武帝前,武帝聞之不禁嘆息說:“世間哪有你所唱的那種佳人?”平陽公主在一邊揣摩得知歌中寓意,趁勢說:“延年的小妹,就是一位傾國傾城的絕世佳人。”武帝心中一動,立召李氏入宮納其為妃。由此李氏寵冠后宮,號為李夫人。后李夫人病重,至死都不肯讓武帝見她一面,保持住武帝心中她的美好形象,死后宗室得以繼享安泰富貴。
八月桂花花神——綠珠:綠珠,傳說原姓梁,生在白州境內(nèi)的雙角山下,善吹笛。巨富石崇為交趾采訪使時,慕名向當(dāng)?shù)靥厍缶G珠以歸,太守開價珍珠一斗,石崇一甩手以明珠十斛換得了綠珠,遂有“石家金谷重新聲,明珠十斛買娉婷”之句。石崇為人驕奢張揚(yáng),卻極寵綠珠。后石崇依附的朝廷勢力賈謐被誅,石崇被免職,一直覬覦綠珠的孫秀向石崇索要綠珠被拒,于是進(jìn)言當(dāng)權(quán)的趙王倫誅殺石崇。殺兵至,石崇對綠珠嘆息說:“我今為卿獲罪矣?!本G珠流淚道:“愿效死于君前。”于是墜樓而死。
九月菊花花神——梁紅玉:梁紅玉,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妻,其人見識不凡,膽略過人。曾星夜抱子馳馬奔赴秀州知會韓世忠回京城勤王,平定苗傅等人的叛亂,得封安國夫人。韓世忠與金國大將金兀術(shù)大戰(zhàn)于黃天蕩,梁紅玉一身戎裝親于戰(zhàn)艦之上擊鼓助威,進(jìn)而大獲全勝。后宋高宗聽信秦檜讒言,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名將岳飛,為之抱不平的韓世忠也被罷去兵權(quán),被封為成安郡王。韓世忠憤然辭官,與梁紅玉歸隱杭州西湖,死后夫妻合葬于蘇堤靈巖山下。
十月芙蓉花神——貂蟬:貂蟬,東漢末年司徒王允府的歌女。時董卓禍亂京城,王允于是設(shè)下連環(huán)計:先把貂蟬暗地里許給呂布,再明獻(xiàn)于董卓。呂布對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心懷不滿。一日,呂布乘董卓上朝時,入董卓府探貂蟬,并邀鳳儀亭相會,貂蟬見呂布,假意哭訴被董卓霸占之苦,呂布憤怒。這時董卓回府撞見,怒而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閃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趁機(jī)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后人謂此曰:“司徒妙算托紅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戰(zhàn)虎牢徒費(fèi)力,凱歌卻奏鳳儀亭?!?BR> 十一月山茶花花神——王昭君:王昭君,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人。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傳因不肯賄賂畫師毛延壽,毛延壽便在她的畫像上點(diǎn)上喪夫落淚痣,自此一直無緣君面。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shù)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于失信,遂與匈奴。后呼韓邪單于亡故,昭君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風(fēng)俗,繼嫁予呼韓邪的長子復(fù)株累單于雕陶莫皋。
十二月水仙花神——甄宓:甄宓,生于漢光和五年,三歲失父,九歲喜書,視字輒識。十余歲時,天下動亂,又逢饑饉,甄家廣有儲谷,甄宓勸母親將谷物賑濟(jì)親族鄰里,廣施恩惠,得舉家稱善。漢獻(xiàn)帝建安年間,袁紹之子袁熙聘娶甄宓為妻。及曹操平定冀州,攻破鄴城,曹丕納其為夫人,生曹睿及東鄉(xiāng)公主。黃初元年曹丕在洛陽登基,史稱魏文帝,漢獻(xiàn)帝進(jìn)獻(xiàn)郭氏、李氏為嬪妃,二妃受寵,甄后失意,有怨言,曹丕大怒,于黃初二年六月派人賜死甄后,葬于鄴城。魏明帝曹睿即位后, 謚她為文昭皇后。
版本三
在中國漫長的花文化中逐漸形成了一些傳統(tǒng)而神奇的習(xí)俗,并根據(jù)對各種花的崇拜程度不同,逐漸演化出了花神,并根據(jù)其開花習(xí)性來代表不同的月份。按月份我國有如下12位花神和11種名花。
正月:柳夢梅,梅花
二月:楊玉環(huán),杏花
三月:楊延昭,桃花
四月:張麗華,薔薇花
五月:鐘馗,石榴花
六月:西施,荷花
七月:石崇,水仙花
八月:綠珠,桂花
九月:陶淵明,菊花
十月:謝素秋,芙蓉花
十一月:白樂天,山茶花
十二月:老令婆(佘太君),梅花
該說在民國時較流行,二十世紀(jì)二十年代仙霓社在滬演出《牡丹亭·游園驚夢》,劇中出現(xiàn)花王及以上這十二位花神,民國十二花神條屏、民國王琦瓷畫家精品十二花神臺屏,都出現(xiàn)的是這十二位花神?,F(xiàn)代畫家王寶銘先生根據(jù)流傳下來的文字說明,為這十二位花神重新構(gòu)圖創(chuàng)作的新的“十二月花神”組畫。
于進(jìn)水詠十二花神詩
(一)
壽陽公主檐前睡,正有精靈額上飛。
留下梅花妝麗質(zhì),人間從此夢冰歸。
(二)
可恨人間多少事,只能付水向東流。
當(dāng)年坡上佛堂畔,二月花魂淚故儔。
(三)
妖冶仙姿世外人,風(fēng)華絕代透簾春。
縱然風(fēng)雨來相迫,亦自高潔傲俗塵。
(四)
自小窗前明月下,李白起舞我吟歌。
千年他是花王譽(yù),今日我來執(zhí)玉科。
(五)
滿腹才華情卻羞,少言寡語斂深眸。
真心直待人民冀,烈火噴燒熱血流。
(六)
西子含羞淚入?yún)牵∪绾膳涸谟傥邸?BR> 他年身退功成后,并蒂花開蕩五湖。
(七)
長河側(cè)畔秋葵立,天地精華一覽收。
為報君國興社稷,朝開暮落也風(fēng)流。
(八)
二十四歲幾春秋,花信年華志已休。
淡淡幽香飄野陌,濃濃詩韻醉月眸。
(九)
都因世態(tài)好炎涼,遍訪南山采玉霜。
歸去澆培菊樹下,催開風(fēng)雨也含芳。
(十)
芙蓉城內(nèi)芙蓉醉,臉罩飛霞顧盼輝。
致使曼卿跌下馬,如今自愿主璇閨。
(十一)
長安細(xì)雨裹寒風(fēng),請命詩王踏客程。
滿目文章兼濟(jì)策,山茶冬月寄心聲。
(十二)
自古中華多烈女,三千湘水最深知。
柔波盡是斑斑淚,湛潤水仙朵朵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