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秋天的第二個節(jié)氣——處暑是怎么來的,你知道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4節(jié)氣之處暑的由來及含義是什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24節(jié)氣之處暑的由來及含義是什么【篇一】
??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
??處暑天不暑,炎熱在中午。
??熱熟谷,粒實鼓。
??處暑雨,粒粒皆是米(稻)。
??處暑早的雨,谷倉里的米。
??處暑若還天不雨,縱然結(jié)子難保米。
??處暑三日稻(晚稻)有孕,寒露到來稻入囤。
??處暑谷漸黃,大風要提防。
??處暑滿地黃,家家修廩倉。
??處暑高粱遍地紅。
??處暑高粱遍拿鐮。
??處暑高粱白露谷。
??處暑三日割黃谷。
??處暑十日忙割谷。
??黍子返青增一石,谷子返青大減產(chǎn)。
??黍子返青壓塌場,谷子返青一把糠。
??收秋一馬虎,鳥雀撐破肚。
??處暑收黍,白露收谷。
??處暑見新花。
??處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
??處暑開花不見花(絮)。
??處暑花,不歸家。
??處暑花,撿到家;白露花,不歸家;白露花,溫高霜晚才收花。
??處暑長薯。
??處暑就把白菜移,十年準有九不離。
??處暑移白菜,猛鋤蹲苗曬。
??處暑栽,白露上,再晚跟不上。
??處暑栽白菜,有利沒有害。
??處暑栽,白露追,秋分放大水。
??處暑拔麻摘老瓜。
??處暑見紅棗,秋分打凈了。
??處暑花紅棗,秋分打盡了。
??七月棗,八月梨,九月柿子紅了皮。
??七月棗,八月梨,九月柿子來趕集。
??七月十五棗紅腚,八月十五打干凈。
??七月十五揀棗吃,八月十五打棗吃。
??七月十五揀棗吃,八月十五攔棗吃。
??七月十五棗紅圈,八月十五曬半干。
??七月十五花紅棗,八月十五曬紅棗。
??七月十五棗紅腚,八月十五打個凈
??秋前牲口細心管,三秋逞強在田間。
??處暑魚速長,管理要加強,餌料要增加,疾病早預防。
24節(jié)氣之處暑的由來及含義是什么【篇二】
??1.《早秋曲江感懷》
??唐·白居易
??離離暑云散,裊裊涼風起。
??池上秋又來,荷花半成子。
??朱顏易銷歇,白日無窮已。
??人壽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蕪與紅蓼,歲歲秋相似。
??去歲此悲秋,今秋復來此。
??2.《閑適》
??宋·陸游
??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
??柴門傍野水,鄰叟閑相期。
??3.《詠廿四氣詩 ·處暑七月中》
??唐·元稹
??向來鷹祭鳥,漸覺白藏深。
??葉下空驚吹,天高不見心。
??氣收禾黍熟,風靜草蟲吟。
??緩酌樽中酒,容調(diào)膝上琴。
??4.《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處暑》
??宋·張嵲
??塵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猶多壘,余生久息機。
??漂流空老大,萬事與心違。
??5.《處暑》
??明·張穆
??一歲頻過處暑天,單衣林麓勝情偏。
??田無負郭供公役,鄰有藏書借為編。
??山市每欺沽酒近,巖居深德種桃先。
??宵來疏雨添無賴,盡夜繩床恣意眠。
??6.《處暑后風雨》
??宋·仇遠
??疾風驅(qū)急雨,殘暑掃除空。
??因識炎涼態(tài),都來頃刻中。
??紙窗嫌有隙,紈扇笑無功。
??兒讀秋聲賦,令人憶醉翁。
??7.《秋日喜雨題周材老壁》
??宋·王之道
??大旱彌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聲聞夜溜,山氣見朝隮。
??處暑余三日,高原滿一犁。
??我來何所喜,焦槁免無泥。
??8.《處暑》
??宋·呂本中
??平時遇處暑,庭戶有馀涼。
??乙紀走南國,炎天非故鄉(xiāng)。
??寥寥秋尚遠,杳杳夜光長。
??尚可留連否,年豐粳稻香。
??9.《七月三日喜至鄖縣山行兼旬至此始出》
??元·宋褧
??稻花香里過琳宮,一舸斜陽漢水東。
??下馬已辭山巀嶪,開軒仍見竹蔥蘢。
??畫檐不礙迎霜葉,玉宇頻來處暑風。
??童御無知友朋遠,滿襟幽思與誰同。
??10.《襲美見題郊居十首,因次韻酬之以伸榮謝·其八》
??唐·陸龜蒙
??強起披衣坐,徐行處暑天。
??上階來斗雀,移樹去驚蟬。
??莫問鹽車駿,誰看醬瓿玄。
??黃金如可化,相近買云泉。
24節(jié)氣之處暑的由來及含義是什么【篇三】
??處暑,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節(jié)氣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jié)氣?!疤帯笔墙K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于這一天結(jié)束,中國大部分地區(qū)氣溫逐漸下降。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贝斯?jié)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nóng)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暑”在古漢語里就是熱的意思,二十四節(jié)氣中根據(jù)一年中氣溫的不同,“暑”也分為三個級別,分別是:小暑、大暑、處暑。其中小暑是立夏過后,氣溫稍高有暑意但也不是很熱是為小暑。大暑比之小暑熱力要更甚,剛好處在中伏前后,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俗語說,小暑不算暑,大暑正伏天,就是這個意思。同時,大暑這一時期,也正是降雨旺盛時期。蒸發(fā)量大,空氣濕度大,就形成了即熱有悶的特點,也是人們最難受的“桑拿天”。最后的處暑,已經(jīng)是立秋過后的節(jié)氣,雖有“暑”但處暑表示的是暑熱停止的意思。從處暑過后,暑熱結(jié)束,天氣轉(zhuǎn)涼就進入秋天了。
24節(jié)氣之處暑的由來及含義是什么【篇四】
??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是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之中的第14個節(jié)氣,時間點為公歷8月23日,太陽到達黃經(jīng)150°。處暑節(jié)氣意味著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處暑后中國黃河以北地區(qū)氣溫逐漸下降。
??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jié)氣?!疤帯焙卸悴?、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jié)束了?!对铝钇呤蚣狻氛f:“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薄疤帯笔墙K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于這一天結(jié)束,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氣溫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節(jié)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jié)氣。
??我國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jié)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nóng)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處暑節(jié)氣處在短期回熱天氣(秋老虎)期內(nèi),“秋老虎”一般發(fā)生在公歷8月~9月之間,每年秋老虎的時間長短不一,總體來說持續(xù)半個月到二個月不等。處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義,就是提醒人們暑氣漸漸消退,天氣由炎熱向涼爽過渡,要注意預防“秋燥”。處暑的民俗活動很多,如吃鴨子、放河燈、開漁節(jié)、煎藥茶、拜土地公等。
??處暑是指導人們生產(chǎn)和生活的歷法節(jié)氣,自春秋戰(zhàn)國時期開始逐漸形成和確立。
??最早記錄有處暑節(jié)氣的書籍是戰(zhàn)國時期的呂不韋編纂的《呂氏春秋》一書,后面《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國最早的結(jié)合天文、氣象、物候知識指導農(nóng)事活動的歷法)做了系統(tǒng)的歸納,將二十四節(jié)氣匯集在一起,編纂成冊,做詳細的注釋,并一直沿用至今。
24節(jié)氣之處暑的由來及含義是什么【篇五】
??據(j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币馑际茄谉岬南奶旒磳⑦^去了。雖然,處暑前后我國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貴陽一線以東及以南的廣大地區(qū)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區(qū)日平均氣溫仍在攝氏二十二度以上,處于夏季,但是這時冷空氣南下次數(shù)增多,氣溫下降逐漸明顯。
??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jié)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nóng)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處暑時平均氣溫一般較立秋降低1。5℃左右,個別年份8月下旬華南西部可能出現(xiàn)連續(xù)3天以上日平均氣溫在23℃以下的低溫,影響雜交水稻開花。但是,由于華南處暑時仍基本上受夏季風控制,所以還常有華南西部最高氣溫高于30℃、華南東部高于35℃的天氣出現(xiàn)。特別是長江沿岸低海拔地區(qū),在伏旱延續(xù)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西北高原進入處暑秋意正濃,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漸萎,霜雪日增。
??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jié)氣?!疤帯焙卸悴?、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jié)束了。也就是說是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到此為止了。處暑以后,除華南和西南地區(qū)外: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雨季即將結(jié)束,降水逐漸減少。
| 立春 | 雨水 | 驚蟄 | 春分 | 清明 | 谷雨 | 立夏 | 小滿 | 芒種 | 夏至 | 小暑 | 大暑 |
| 立秋 | 處暑 | 白露 | 秋分 | 寒露 | 霜降 | 立冬 | 小雪 | 大雪 | 冬至 | 小寒 | 大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