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十九首是樂府古詩,五言組詩。有很大的藝術(shù)價值,值得品讀。下面是由出國留學(xué)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詩十九首原文及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古詩十九首原文
《行行重行行》之一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fù)道,努力加餐飯。(也可寫作“行行復(fù)行行”)
《青青河畔草》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dāng)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青青陵上柏》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驅(qū)車策駑馬,游戲宛與洛。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兩宮遙相望,雙闕百余尺。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
《今日良宴會》之四
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齊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何不策高足,先據(jù)要路津。無為守窮賤,轗軻長苦辛。
《西北有高樓》之五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交疏結(jié)綺窗,阿閣三重階。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清商隨風(fēng)發(fā),中曲正徘徊。一彈再三嘆,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涉江采芙蓉》之六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明月皎夜光》之七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白露沾野草,時節(jié)忽復(fù)易。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良無磐石固,虛名復(fù)何益。
《冉冉孤生竹》之八
冉冉孤生竹,結(jié)根泰山阿。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兔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千里遠結(jié)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過時而不采,將隨秋草萎。君亮執(zhí)高節(jié),賤妾亦何為!
《庭中有奇樹》之九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fā)華滋。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jīng)時。
《迢迢牽牛星》之十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回車駕言邁》之十一
回車駕言邁,悠悠涉長道。四顧何茫茫,東風(fēng)搖百草。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
《東城高且長》之十二
東城高且長,逶迤自相屬?;仫L(fēng)動地起,秋草萋已綠。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晨風(fēng)懷苦心,蟋蟀傷局促。蕩滌放情志,何為自結(jié)束!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被服羅裳衣,當(dāng)戶理清曲。音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馳情整巾帶,沈吟聊躑躅。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
《驅(qū)車上東門》之十三
驅(qū)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潛寐黃泉下,千載永不寤。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萬歲更相送,賢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去者日以疏》之十四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親。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白楊多悲風(fēng),蕭蕭愁殺人。思還故里閭,欲歸道無因。
《生年不滿百》之十五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為樂當(dāng)及時,何能待來茲。愚者愛惜費,但為后世嗤。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凜凜歲云暮》之十六
凜凜歲云暮,螻蛄夕鳴悲。涼風(fēng)率已厲,游子寒無衣。錦衾遺洛浦,同袍與我違。獨宿累長夜,夢想見容輝。良人惟古歡,枉駕惠前綏。愿得常巧笑,攜手同車歸。既來不須臾,又不處重闈。亮無晨風(fēng)翼,焉能凌風(fēng)飛。眄睞以適意,引領(lǐng)遙相希。徒倚懷感傷,垂涕沾雙扉。
《孟冬寒氣至》之十七
孟冬寒氣至,北風(fēng)何慘栗。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三五明月滿,四五詹兔缺??蛷倪h方來,遺我一書札。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一心抱區(qū)區(qū),懼君不識察?!咀⑨尅咳澹恨r(nóng)歷十五日。四五:農(nóng)歷二十日。三歲:三年。滅:消失。區(qū)區(qū):指相愛之情。
《客從遠方來》之十八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文彩雙鴛鴦,裁為合歡被。著以長相思,緣以結(jié)不解。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明月何皎皎》之十九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緯。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托须m云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dāng)告誰!引領(lǐng)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賞析
這是一首在東漢末年動蕩歲月中的相思亂離之歌。盡管在流傳過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陳繹《詩譜》),讀之使人悲感無端,反復(fù)低徊,為女主人公真摯痛苦的愛情呼喚所感動。
詩歌開始寫道:“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薄爸匦行小奔葱辛擞中?,走個不停?!吧鷦e離”就是活生生地分離。這兩句的意思是說,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這樣活生生地分開了你和我。這里,詩歌連續(xù)用了四個“行”字,不但表現(xiàn)了行走很遠,而且也表現(xiàn)出了行走很久,即指空間很遠,也指時間很久。疊詞手法的運用,在后來的李清照詞作中,發(fā)揮到了極致??梢哉f,疊詞的運用,在詩歌中,給人以復(fù)沓的音律美,也給人以沉重的壓抑感。接著的“與君生別離”“君”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遠行未歸的游子。這一句是思婦對丈夫遠行時的回憶,也是此時此刻相思之情表現(xiàn)。開頭兩句是全詩的詩眼,并起到總領(lǐng)下文的作用。
接著寫道:“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薄疤煲谎摹奔刺煲环?。意思是兩人各在天的一方,相距遙遠的,當(dāng)然見面就難?!叭ァ奔措x開。這兩句的意思是說,從此你我之間相距千萬里,我在天這頭你就在天那頭。這也暗示了“行行重行行”的含義?!案髟谔煲谎摹保簿褪钦f,相隔萬里,思婦以君行處為天涯,而游子離家萬里,以故鄉(xiāng)與思婦為天涯。
是的,現(xiàn)在“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而且“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這里,緊承上句而來?!白琛敝嘎吠究部狼??!伴L”即路途遙遠?!白枨议L”即艱險而且遙遠。這兩句的意思是說,路途那樣艱險又那樣遙遠,相見不可知道是什么時候?從當(dāng)時的背景看,戰(zhàn)爭頻仍,社會動亂,加上交通不便,生離猶如死別,當(dāng)然也就相見無期。
接著寫道:“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薄昂R”泛指北方的馬,古時稱北方少數(shù)民族為胡?!霸进B”指南方的鳥?!霸??指南方百越。這兩句是思婦對游子說的,人應(yīng)該有戀鄉(xiāng)之情。你看,胡馬南來后仍依戀于北風(fēng),越鳥北飛后仍筑巢于南向的樹枝。鳥獸尚眷戀故土,何況人呢?思婦自然希望游子想到故鄉(xiāng),想到在家的父母、妻兒。
人是有情懷之物,思婦在家中,對游子的思念是越來越強烈,詩中就寫道:“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薄熬彙奔磳捤?。意思是說,分離的時間一天天過去,時間久了,我的衣帶一天天也愈來愈松了。這是在告訴游子,因為我對你的思念也來越強烈,我日漸消瘦,衣帶寬松。這與柳永的《蝶戀花·佇倚危樓風(fēng)細細》“佇倚危樓風(fēng)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dāng)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中“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可以看出,詩歌寫得很是形象,意義也是很明白的。這“衣帶日已緩”是思婦心靈上無聲的呼喚,也是思婦心中愁苦的表現(xiàn)。詩歌寫得很是形象,意義也是很明白的。可以說,這是思婦心靈上無聲的呼喚,也是思婦心中愁苦的表現(xiàn)。
如果稍稍留意,至此,詩中已出現(xiàn)了兩次“相去”。第一次與“萬余里”組合,指兩地相距之遠;第二次與“日已遠”組合,指夫妻別離時間之長。相隔萬里,日復(fù)一日,是忘記了當(dāng)初旦旦誓約,還是為他鄉(xiāng)女子所迷惑,正如浮云遮住了白日,使明凈的心靈蒙上了一片云翳?!案≡票伟兹?,游子不顧反”,這使女主人公忽然陷入深深的苦痛和彷惶之中。詩人通過由思念引起的猜測疑慮心理“反言之”,思婦的相思之情才愈顯刻骨,愈顯深婉、含蓄,意味不盡。
猜測、懷疑,當(dāng)然毫無結(jié)果;極度相思,只能使形容枯槁。這就是“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薄袄稀?,并非實指年齡,而指消瘦的體貌和憂傷的心情,是說心身憔悴,有似衰老而已。“晚”,指行人未歸,歲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謝,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紅顏老的遲暮之感。
坐愁相思了無益,與其憔悴自棄,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體,留得青春容光,以待來日相會。故詩最后說:“棄捐勿復(fù)道,努力加餐飯。至此,詩人以期待和聊以自慰的口吻,結(jié)束了她相思離亂的歌唱。
詩中淳樸清新的民歌風(fēng)格,內(nèi)在節(jié)奏上重疊反復(fù)的形式,同一相思別離用或顯、或寓、或直、或曲、或托物比興的方法層層深入,“若秀才對朋友說家常話”式單純優(yōu)美的語言,正是這首詩具有永恒藝術(shù)魅力的所在。而首敘初別之情——次敘路遠會難——再敘相思之苦——末以寬慰期待作結(jié)。離合奇正,現(xiàn)轉(zhuǎn)換變化之妙。不迫不露、句意平遠的藝術(shù)風(fēng)格,表現(xiàn)出東方女性熱戀相思的心理特點。
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賞析
此詩開篇寫道:“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痹陴嵉脑律庀拢霸诘鸵?,并交織成一曲無比清切的夜之旋律。在此,詩人從視角和聽覺兩方面描寫了環(huán)境,不但表現(xiàn)出環(huán)境的幽靜,心境的凄然,而且也暗示了時間是很晚了,也就是下半夜時間。再看夜空,“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北倍窓M轉(zhuǎn),那由“玉衡”“開陽”“搖光”三星組成的斗柄(杓),正指向天象十二方位中的“孟冬”,閃爍的星辰,更如鑲嵌天幕的明珠,把夜空輝映得一片璀璨。一切似乎都很美好,包括那披著一身月光漫步的詩人。在中國古代,人們都是根據(jù)斗星所指方位的變換來辨別節(jié)令的推移。據(jù)金克木先生解說,“孟冬”在這里指的不是初冬節(jié)令(因為下文明說還有“秋蟬”),而是指仲秋后半夜的某個時刻。此時此刻詩人還在月下踽踽步,說明詩人心神不寧,胸中纏繞著憂愁。
詩人默默無語,在月光下徘徊。“白露沾野草,時節(jié)忽復(fù)易。”野草上已沾滿晶瑩的露珠,在月光下顯得那樣晶瑩,寒氣逼人,明顯感覺到時節(jié)已經(jīng)轉(zhuǎn)換。詩人已經(jīng)感覺到,深秋已在不知不覺中到來,時光之流駛,又是一年秋天到來了。當(dāng)然,這里寫了時間的快速流逝,也是在暗示時間不饒人,人也在一天天老去。怪不得往日的燕子(玄鳥)都不見了,原來已是秋雁南歸的時節(jié)。這些燕子又將飛往哪里去呢?——“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這就是詩人在月下所發(fā)出的悵然問嘆。這問嘆似乎只對“玄鳥”而發(fā),實際上,它又是詩人那充滿失意的悵然自問。從下文可知,詩人之游宦京華已幾經(jīng)寒暑。而今草露蟬鳴、又經(jīng)一秋,它們在詩人心上所勾起的,是流離客中的無限惆悵和凄愴。
以上八句從描述秋夜之景入筆,抒寫詩人月下徘徊的哀傷之情。適應(yīng)著秋夜的清寂和詩人悵惘、失意之感,筆觸運得輕輕的,色彩也一片滲白;沒有大的音響,只有蟋蟀、秋蟬交鳴中偶發(fā)的、詩人那悠悠的嘆息之聲。當(dāng)詩人一觸及自身的傷痛時,情感便不兔憤憤起來。詩人久滯客中,在夜半如此焦灼難眠,那是因為他曾經(jīng)希望過、期待過,而今這希望和期待全破滅了。
理想破滅,心煩意亂,夜不能寐。于是,詩人寫道:“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边@句是以鳥的展翅高飛比喻同門友的飛黃騰達。這在當(dāng)初,無疑如一道燦爛的陽光,把詩人的前路照耀得五彩緩紛。他相信,“同門”好友將會從青云間垂下手來,提攜自己一把;總有一天,他將能與友人一起比翼齊飛、邀游碧空。但事實卻大大出乎詩人預(yù)料,昔日的同門之友,而今卻成了相見不相認的陌路之人。他竟然在平步青云之際,把自己當(dāng)作走路時的腳跡一樣,留置身后而不屑一顧了?!安荒顢y手好,棄我如遺跡”,這毫不經(jīng)意中運用的妙喻,不僅入木三分地刻畫了同門好友“一闊臉就變”的卑劣之態(tài),同時又表露了詩人那不諳世態(tài)炎涼的無比驚訝、悲憤和不平。
至此全詩的主旨方才揭開,那在月光下徘徊的詩人,原來就是這樣一位被同門好友所欺騙、所拋棄的落魄者。在他的背后,月光印出了靜靜的身影;而在頭頂上空,依然是明珠般閃爍的“歷歷”眾星。當(dāng)詩人帶著被拋棄的余憤怒仰望星空時,偏偏又瞥見了那名為“箕星”、“斗星”和“牽?!钡男亲?。詩人頓時生出一股無名的怨氣,指點著這些星座大聲責(zé)問起來:“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扼!”這里語出《小雅·大東》:“維南有箕,不可以顛揚;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皖彼牽牛,不以服箱(車)”。詩人在此借用“南箕”“北斗”“牽牛”等星宿表現(xiàn)出了有虛名無實用,借此比喻朋友的有虛名無實用。失意落魄的詩人心中很是痛苦,夜不能寐,走出房間,仰望天空,看見星星,由此而想到“同門友”的淡漠,心中憂憤不已,苦悶無處發(fā)泄,就借此問問星星。其實,這里也暗示了詩人沒有什么朋友,即使有,也是十分功利的、無情意的人。
詩歌最后寫道:“良無盤石固,虛名復(fù)何益?”想到當(dāng)年友人怎樣信誓旦旦,聲稱同門之誼的“堅如盤石”,可而今“同門”虛名猶存,“盤石”一樣的友情也再沒有了。詩人終于仰天長嘆,以悲憤的感慨收束了全詩。這嘆息和感溉,包含了詩人那被炎涼世態(tài)所欺騙、所愚弄的無比傷痛和悲哀。
抒寫這樣的傷痛和悲哀,本來只用數(shù)語即可說盡。此詩卻偏從秋夜之景寫起,初看似與詞旨全無關(guān)涉,其實均與后文的情感抒發(fā)脈絡(luò)相連:月光籠蓋悲情,為全詩敷上了凄清的底色;促織鳴于東壁,給幽寂增添了幾多哀音;“玉衡指孟”點明夜半不眠之時辰,“眾星何歷歷”暗伏箕、斗、牽牛之奇思;然后從草露、蟬鳴中,引出時光流駛之感,觸動同門相棄之痛;眼看到了憤極“直落”、難以控馭的地步。這就是《明月皎夜光》寫景抒憤上的妙處,那感嘆、憤激、傷痛和悲哀,始終交織在一片星光、月色、螺蜂、蟬鳴之中。
詩 | 詩句 | 詩詞鑒賞 | 詩詞 | 散文詩 | 現(xiàn)代詩 | 打油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