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值不等式作為??碱}型之一,備考好此知識點非常重要,下面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你準備了“公務員行測數(shù)量關系備考:均值不等式”,僅供參考,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內容資訊!
公務員行測數(shù)量關系備考:均值不等式
在每年的各類考試中,極值問題都是??嫉囊活愵}目,極值問題其實是非常簡單的一類題目,只要掌握基本公式和結論。就能快速解題,下面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極值問題當中的一類問題—均值不等式。
什么是均值不等式
定理1:若a、b是實數(shù),則
均值不等式的應用
(1) 和一定,求積的最大值。
例1:3個自然數(shù)之和為14,它們的乘積的最大值是多少?
A.42 B.84 C.100 D.120
【答案】C。解析:三個數(shù)的和一定,要想使積最大,則需要使這幾個數(shù)盡量接近,取5、5、4,所以積最大為100。C選項正確。
(2) 積一定,求和的最小值。
例2:若兩個自然數(shù)的積為100,則這兩個自然數(shù)和的最小值為多少?
A.10 B.20 C.30 D.40
【答案】B。根據(jù)
例3:用18米長的警戒線圍成各種長方形,要求長和寬的長度都是整數(shù)米。圍成的長方形面積最大是多少?
A.18平方米 B.20平方米 C.25平方米 D.40平方米
【答案】B。長方形的周長為18米,長方形面積為長×寬,則長+寬為定值9,兩個數(shù)和為定值,要想使兩個數(shù)積最大,則需使兩個數(shù)盡量接近,又因長和寬都是整數(shù)米,則長和寬分別為4和5,面積最大為4×5=20。B選項正確。
行測樸素邏輯備考:目標句法解半真半假題型
在行測考試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樸素邏輯題目,而其中真真假假更是令人頭暈。比如說題干經(jīng)常出現(xiàn)每個人給出兩句猜測,并指明每個人的話中必有一半為真,一半為假,要求根據(jù)題干對話進行推理。這種題目我們稱之為半真半假型題目。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個樸素邏輯半真半假題目的快速推理技巧——目標句法,結合題目分析,希望對各位小伙伴參加2021國考有所幫助。
對于這類半真半假題目我們有多種方法應對,但其中尋找“目標句”往往是最快捷的手段之一。什么是“目標句”?
若一人話中一個半句的兩個元素在另一人兩個半句中分別出現(xiàn),但內容不同,則這個人的半句就為“目標句”,目標句一定為假。舉個例子:
【例1】甲乙丙三人從法學專業(yè)畢業(yè)后,一人當上律師,一人當上法官,一人當上檢察官,對三人的職位存在以下三種猜測:
①甲當上律師,乙當上法官
②甲當上法官,丙當上律師
③甲當上檢察官,乙當上律師
如果以上三種猜測都只對了一半,則以下選項必然成立的是:
其中,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①中“甲當上律師”這個半句的“甲”與“律師”兩個元素在②兩個半句都出現(xiàn)了,則該句為目標句,一定為假。為什么?
因為根據(jù)每種猜測只對一半原則,我們假設“甲當上律師”為真,則②兩個半句都為假,存在沖突,則“甲當上律師”一定為假,我們可以直接記住這樣的目標句一定為假即可使用?!芭e一反三”,大家還可以找找這個題目中是否還存在其余目標句?
其實,“②甲當上法官”“③乙當上律師”都是一樣的,可直接判斷為假,快速解題。K快找個題目驗證一下吧。
【例2】某次生實物踐課上,教師在多媒體屏幕上給出五種鮮花的圖片,并依次編號為①-⑤號,然后要求學生說出其中任意兩種花名。
小春說:③號是茉莉花,②號是月季花。
小華說:④號是水仙花,②號是玉蘭花。
小秋說:①號是水仙花,⑤號是杜鵑花。
小實說:④號是杜鵑花,③號是玉蘭花。
小夏說:②號是茉莉花,⑤號是月季花。
結果是他們每人只對了一半,根據(jù)以上條件下列正確的是:
A.①號是水仙花,②號是茉莉花
B.②號是玉蘭花,③號是杜鵑花
C.③號是茉莉花,④號是杜鵑花
D.④號是月季花,⑤號是杜鵑花
【解析】C:觀察發(fā)現(xiàn),②號是月季花就是此題目標句,一定為假,則③號是茉莉花一定為真。順藤摸瓜,②號是茉莉花為假,⑤號是月季花為真,則可通過排除法確定答案為C。
行測邏輯判斷解題技巧:誰的力度更“強”
邏輯判斷是國考中??碱}目,其中??碱}型就是加強削弱類的題目,考生們對于這樣的題目常?!巴贰?,準確率也非常的低,特別是對于題干中存在很多個選項都能削弱或加強的選項,很多考生就無所適從。面對這樣的題目會有不同的解題方法,幫助考生們快速解決題目。要掌握常見的削弱和加強角度,才能更好的解決題目。常見的角度之一:本質大于現(xiàn)象,也就是說從科學理論或道理論證角度進行削弱(加強)的力度大于舉例和類比角度進行削弱(加強)。
【例題精講】劉剛經(jīng)常喝酒,身體卻很健康,所以,他認為喝酒不會導致癌癥。
論證主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論證?
(1)酒精在體內的代謝產物乙醛可以穩(wěn)定地附著在 DNA 分子上,導致癌變或者突變
(2)劉剛的哥哥經(jīng)常喝酒,卻得癌癥去世了
【解析】(1)論證主線:劉剛經(jīng)常喝酒,身體健康→喝酒不會導致得癌癥。
(1)項建立了喝酒與得癌癥兩者之間的本質聯(lián)系,有力削弱了題干;
(2)項只是舉了劉剛的哥哥的例子,不足以說明問題。故選擇(1)。
【例題精講】酒精本身沒有明顯的致癌能力。但是許多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xiàn),喝酒與多種癌癥的發(fā)生風險正相關——也就是說,喝酒的人群中,多種癌癥的發(fā)病率升高了。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發(fā)現(xiàn)?
A.酒精在體內的代謝產物乙醛可以穩(wěn)定地附著在DNA分子上,導致癌變或者突變
B.東歐地區(qū)廣泛食用甜烈性酒,該地區(qū)的食管癌發(fā)病率很高
C.煙草中含有多種致癌成分,其在人體內代謝物與酒精在人體內代謝物相似
D.有科學家估計,如果美國人都戒掉煙酒,那么80%的消化道癌可以避免
【解析】A。題干結論為:喝酒與多種癌癥的發(fā)生風險正相關。A項建立了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支持了題干;B項通過東歐地區(qū)的現(xiàn)象,舉例證明了觀點,可以支持,但是力度不如A項;C項屬于不當類比;D項將結論中的“喝酒”換成了“戒掉煙酒”,偷換了概念,不能支持。故答案選A。
| 行測真題 | 行測答案 | 行測答題技巧 | 行測題庫 | 模擬試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