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高考模擬卷語文3(原卷版)

字號:


    炫彩的夢想在持續(xù)燃燒,堅定的信念成就不凡的人生,這僅一次的青春啊,將迸發(fā)出五彩斑斕的光。下面是出國留學網(wǎng)為大家編輯整理的“2022年高考語文模擬卷(新高考專用)(原卷版)"此文本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2022年高考語文模擬卷(新高考專用)(原卷版)
     
     
    一、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材料一:
    印度詩哲泰戈爾曾說過這幾句話:“世界上還有什么事情比中國文化的美麗精神更值得寶貴的?中國文化使人民喜愛現(xiàn)實世界,愛護備至,卻又不致陷于現(xiàn)實得不近情理!他們已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不是科學權(quán)力的秘密,而是表現(xiàn)方法的秘密?!?/span>
    泰戈爾這幾句話里包含著極精深的觀影與意見,值得我們細加考察。
    先談“中國人已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東西古代哲人都曾仰觀俯察探求宇宙的秘密。但希臘及西洋近代哲人傾向于拿邏輯的推理、數(shù)學的演繹、物理學的考察去把握宇宙間質(zhì)力推移的規(guī)律,一方面滿足我們理知了解的需要,一方面導引西洋人,去控制物力,發(fā)明機械,造福民生。西洋思想最后所獲著的是科學權(quán)力的秘密。
    中國古代哲人卻是拿“默而識之”的觀照態(tài)度去體驗宇宙間生生不已的節(jié)奏,泰戈爾所謂旋律的秘密。《論語》上載: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夫子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四時的運行,生育萬物,對我們展示著天地創(chuàng)造性的旋律的秘密。一切在此中生長流動,具有節(jié)奏與和諧。古以拿音樂里的五聲配合四時五行,拿十二律分配于十二月(《漢書?律萬志》,使我們一歲中的生活融化在音樂的節(jié)奏中,從容不迫而感到內(nèi)部有意義有價值,充實而美。
    中國古代哲人是“本能地找到了宇宙旋律的秘密”。而把這獲得的至寶,滲透進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使我們生活表現(xiàn)禮與樂里,創(chuàng)造社會的秩序與和諧。我們又把這旋律裝飾到我們的日用器皿上,使形下之器啟示著形上之道,即生命的旋律。中國古代藝術(shù)特色表現(xiàn)在他所創(chuàng)造的各種圖案花紋里,而中國最光榮的繪畫藝術(shù)也還是從商周銅器圖案、漢代磚瓦花紋里脫胎出來的呢!
    中國人喜愛現(xiàn)實世界,愛護備至,卻又不致現(xiàn)實將不近情理”。在新石器時代,我們制作了玉質(zhì)的日用器皿,后來把它們作為我們政治上、社會上及精神人格上美麗的象征物。我們在銅器時代也把我們的日用器皿,如烹飪的鼎、飲酒的爵等等,制造精美,竭盡當時的藝術(shù)技能,使他們成了天地境界的象征。我們對最現(xiàn)實的器具,賦予崇高時意義,優(yōu)美的形式,使它們不僅僅是我們役使的工具,而且是可以同我們對語、同我們情思往還的藝術(shù)境界。后來我們發(fā)展了瓷器。瓷器就是玉的精神的承續(xù)與光大,使我們在日?,F(xiàn)實生活中能充滿著玉的美。
    但我們也曾得到過科學權(quán)力的秘密。我們有兩大發(fā)明:火藥同指南針。這兩項發(fā)明到了西洋人手里,成就了他們控制世界的權(quán)力,陸上霸權(quán)與海上霸權(quán),中國自己倒成了這霸權(quán)的犧牲品。我們發(fā)明著火藥,用來創(chuàng)造奇巧美麗的煙火和鞭炮,使我一般民眾在一年勞苦休息的時候,新年及春節(jié)里,享受平民式的歡樂。
    我們發(fā)明指南針,并不曾向海上取霸權(quán),卻讓風水先生勘定我們廟堂、居宅及墳墓的地位和方向,使我們生活中頂重要的“住”,能夠選擇優(yōu)美適當?shù)淖匀画h(huán)境,“居之安而資之深”。
    漆器也是我們極早的發(fā)明,使我們的日用器皿生光輝,有情韻。最近沈福文君引用古代各時期圖案花紋到他設(shè)計的漆器里,使我們再能有美麗的器皿點綴我們的生活,這是值得興奮的事。但是要能有大量的價廉的生產(chǎn),使一般人民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時時接觸趣味高超、形制優(yōu)美的物質(zhì)環(huán)境,這才是一個民族的文化水平的尺度。
    中國民族很早發(fā)現(xiàn)了宇宙旋律及生命節(jié)奏的秘密,以和平的音樂的心境愛護現(xiàn)實,美化現(xiàn)實,因而輕視了科學工藝征服自然的權(quán)利。這使我們不能解救貧弱的地位,在生存競爭劇烈的時代,受人侵略,受人欺侮,文化的美麗精神也不能長保了,靈魂里粗野了,卑鄙了,怯懦了,我們也現(xiàn)實得不近情理了。我們喪盡了生活里旋律的美,變得盲動而無秩序;喪盡了音樂的境界,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猜忌和斗爭。一個最尊重樂教、最了解音樂價值的民族沒有了音樂。這就是說沒有了國魂,沒有了構(gòu)成生命意義、文化意義的高等價值。中國精神應(yīng)該往哪里去?
    近代西洋人把握科學權(quán)力的秘密(最近如原子能的秘密),征服了自然,征服了科學落后的民族,但不肯體會人類全體共同生活的旋律美,不肯“參天地,贊化育”,攜全世界的生命,而以撕殺之聲暴露人性的丑惡,西洋精神又要往哪里去?
    (節(jié)選自宗白華《中國文化的美麗精神往哪里去》)
    材料二:
    中國人認為維護自我和支配他人是罪惡的,這對于我們西方人與中國人打交道帶一種確實的好處。中國人幾乎沒有西方白種人那種對其他民族的人民實行集權(quán)統(tǒng)治的欲望。
    雖然中國一直戰(zhàn)火連年,可是電國人本質(zhì)上十分愛好和平。中國人也無意于強迫我們改信儒教。
    在我看來,一個普通的中國人即使他是一個可憐而貧窮的人,也要比一個普通的英國人快活。之所以中國人更快活,因為中國是建立在比我們西方人更加人道、更加文明的觀念基礎(chǔ)上的。不安定和侵略好戰(zhàn)不僅會導致明顯的罪惡,而且會使我們生活中充滿不滿情緒,剝奪我們生活的美好享受,并使我們幾乎喪失善于沉思的美德。
    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將使雙方都能獲益。中國人可以從我們西方人那里學習不可缺少的講究最高實際效率的品質(zhì),而我們西方人可以從中國人那里學習善于沉思的明智。
    (節(jié)選自伯特蘭?羅素《中西文明比較》)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泰戈爾贊美中國文化的美麗精神,因為中國文化使人民喜愛現(xiàn)實,又不陷于現(xiàn)實。
    B.泰戈爾所謂事物的旋律的秘密,即宗白華所言宇宙間生生不已的節(jié)奏。
    C.宇宙旋律的秘密滲透進古人的現(xiàn)實生活,一方面表現(xiàn)在禮與樂里,一方面裝飾到形下之器上。
    D.兩大發(fā)明只用于制作煙花鞭炮和勘定風水,不能更多的利用厚生,作者為其不能物盡其用而遺憾。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無論瓷器玉器,還是烹飪的鼎飲酒的爵,其優(yōu)美的形式和圖案說明,日用器皿不僅是實用的,還是審美的。
    B.文章引入沈福文制作漆器一事,其目的是證明漆器和玉器、瓷器一樣,能使我們的日常有情韻。
    C.作者之所以說我們沒有了國魂,其依據(jù)就是一個最尊重樂教、最了解音樂價值的民族,生活中沒有歌聲與樂曲。
    D.羅素認為,中國人覺得支配他人是罪惡的,中國人沒有對其他民族實行集權(quán)統(tǒng)治的欲望,也無意強迫西方人改信儒教。
    3.下列選項不能作為古代哲人以默而識之的觀照態(tài)度去體驗宇宙間節(jié)奏的例證是(     
    A.老子認為天地萬物生于。
    B.莊子主張動靜與陰陽同德”“同波。
    C.孟子說上下與天地同流。
    D.荀子一貫堅持萬物應(yīng)順應(yīng)宇宙律動。
    4.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
    5.羅素曾說,中國人能給予我們巨大的善于沉思的恬靜心境。請綜合上述材料,說明羅素所說恬靜心境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二、文學類閱讀-單文本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不健全的腿
    蕭紅
    “人民革命軍’在哪里?二里半突然問起趙三。這使趙三想:二里半當了走狗吧?趙三沒告訴二里半。二里半又去問青山。青山說:你不要問,再等幾天跟著我走好了!
    二里半急迫得好像他就要跑到革命軍去。青山長聲告訴他:革命軍在磐石,你去得了嗎?我看你一點膽量也沒有,殺一只羊都不能夠。接著他故意羞辱他似的:你的山羊還好???
    二里半生氣了,他的白眼球立刻多過黑眼球,他的熱情立刻在心里結(jié)成冰。
    李青山不與他再多說一句,望向窗外天邊的樹,小聲搖著頭,他唱起小調(diào)來。二里半臨出門,青山的女人流汗在廚房向他說:李大叔,吃了飯走吧。
    青山看到二里半可憐的樣子,他笑著說:回家做什么,老婆也沒有了,吃了飯再說吧!
    他自己沒有了家庭,他貪戀別人的家庭。當他拾起筷子時,很快一碗麥飯吃下去了,接連他又吃兩大碗,別人還沒吃完,他已經(jīng)在抽煙了!他一點湯也沒喝,只吃了飯就去抽煙。
    “喝些湯,白菜湯很好。
    “不喝,老婆死了三天,三天沒吃干飯哩!二里半搖著頭說。
    青山忙問:你的山羊吃了干飯沒有?
    二里半吃飽飯,好像一切都有希望。他沒生氣,照例自己笑起來。他感到滿意,離開了青山家,在小道不斷地抽他的煙火,天色茫茫的并不引起他悲哀,蛤蟆在小河道一聲聲哇叫。河邊的小樹隨了風在騷鬧,他踏著往日自己的菜田,他振動著往日的心波。菜田連根菜也不生長。
    那邊人家的老太太和小孩們載起暮色來在田上匍匐。他們相遇在地端,二里半說:你們在掘地嗎?地下可有寶物?若有我也蹲下掘吧!
    一個很小的孩子發(fā)出脆聲:拾麥穗呀!孩子似乎是快樂,老祖母在那邊已嘆息了:有寶物?……我的老天爺?孩子餓得亂叫,領(lǐng)他們來拾幾粒麥穗,回家給他們做干糧吃。
    二里半把煙袋給老太太吸,她拿過煙袋,連擦都沒有擦,就放進嘴里去。顯然她是熟習吸煙,并且十分需要。她把肩膀抬得高高,她緊合了眼睛,濃煙不住從嘴冒出,從鼻孔冒出。那樣很危險,好像她的鼻子快要著火。
    “一個多月了,沒摸到煙袋。她像仍不愿意舍棄煙袋,理智勉強了她。二里半接過去煙袋。
    人間已是那般寂寞了,天邊的紅霞沒有鳥兒翻飛,人家的籬墻沒有狗兒吠叫。
    天更黑了!黑得和帳幕緊逼住人臉。最小的孩子,走幾步,就抱住祖母的大腿,他不住地嚷著:奶奶,我的筐滿了,我提不動呀!
    祖母為他提筐,拉著他。那幾個大一些的孩子衛(wèi)隊似的跑在前面。到家,祖母點燈看時,滿筐蒿草,蒿草從筐沿要流出來,而沒有麥穗,祖母打著孩子的頭笑了:這都是你拾的麥穗嗎?祖母把笑臉轉(zhuǎn)換成哀傷的臉,她想:孩子還不能認識麥穗,難為了孩子!
    五月節(jié),雖然是夏天,卻像吹起秋風來。二里半熄了燈,雄壯著從屋檐出現(xiàn),他提起切菜刀,在墻角,在羊棚,就是院外楊樹下,他也搜遍。他要使自己無牽無掛,好像非立刻殺死老羊不可。
    這是二里半臨行的前夜。
    老羊嗚叫著回來,胡子間掛了野草,在欄棚處擦得柵欄響。二里半手中的刀,舉得比頭還高,他朝向欄桿走去。
    菜刀飛出去,喳啦地砍倒了小樹。
    老羊走過來,在他的腿間搔癢。二里半許久許久地摸撫羊頭,他十分羞愧,好像耶穌教徒一般向羊禱告。
    清早他像對羊說話,在羊棚喃喃了一陣,關(guān)好羊欄,羊在欄中吃草。
    五月節(jié),晴明的藍空。老趙三看這不像個五月節(jié)樣:麥子沒長起來,嗅不到麥香,家家門前沒掛紙葫蘆。他想這一切是變了!變得這樣快!去年的五月節(jié),清清明明似的,就在眼前似的,孩子們不是捕蝴蝶嗎?他不是喝酒嗎?
    他坐門前一棵倒折的樹干上,憑吊這已失去的一切。
    李青山的身子經(jīng)過他,他扮成小工模樣,赤足卷起褲口,他說給趙三:我走了!城里有人候著,我就要去……
    青山?jīng)]提到五月節(jié)。
    二里半遠遠跛腳奔來,他青色馬一樣的臉孔,好像帶著笑容。他說:你在這里坐著,我看你快要朽在這根木頭上,……
    二里半回頭看時,被關(guān)在欄中的老羊,居然隨在身后,立刻他的臉更拖長起來:這條老羊……替我養(yǎng)著吧!趙三哥!你活一天替我養(yǎng)一天吧!……
    二里半的手,在羊毛上惜別,他流淚的手,最后一刻摸著羊毛。
    他快走,跟上前面李青山去。身后老羊不住哀叫,羊的胡子慢慢在擺動……
    二里半不健全的腿顛跌著顛跌著,遠了!模糊了!山崗和樹林,漸去漸遙。羊聲在遙遠處伴著老趙三茫然的嘶鳴。
    一九三四年九月九日
    注:《生死場》講述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哈爾濱近郊一個村莊的鄉(xiāng)民的故事,共十七章。在第一章節(jié)《麥場》至第十章節(jié)《十年》里,作者描寫了東北農(nóng)民貧苦無告的日常生活。小說后七章描述了20世紀30年代初期東北地區(qū)淪陷后,廣大農(nóng)民悲慘的生活狀態(tài)以及漸漸蘇醒的民族意識和反抗情緒。本文選自《生死場》第十七章,有刪改。
    6.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幾處對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有著重要作用,如二里半吃完飯回家路上看到的鄉(xiāng)村景物,烘托了二里半此時慘淡、苦痛、矛盾的復雜心情。
    B.李青山是一位心地善良的革命者,他雖然嘲笑二里半膽小,但同情并愿意幫助他,留他在家吃飯,并且?guī)ьI(lǐng)他參加人民革命軍。
    C.二里半問趙三革命軍的地址,趙三的第一反應(yīng)是懷疑他做了敵人的走狗,并且不肯告訴他,說明趙三此時并不信任他。
    D.小說中老祖母領(lǐng)著孩子們揀麥穗的畫面令人動容,幼小的孩子還不認識麥穗,撿了一筐蒿草,這個小插曲呈現(xiàn)出一種含淚的微笑的藝術(shù)效果。
    7.下列與文本有關(guān)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蕭紅是中國近現(xiàn)代著名女作家,她的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以的童年生活為線索,形象地描寫了呼蘭小城的居民們積極樂觀的精神狀態(tài)。
    B.《生死場》描述了20世紀30年代初期的東北,當時的東北正處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統(tǒng)治陰影下,小說反映了東北農(nóng)民悲慘的生活狀態(tài)以及逐漸蘇醒的反抗意識。
    C.從《生死場》到《呼蘭河傳》,蕭紅在其作品中展現(xiàn)了獨特的語言風格,本文的語言特點可概括為清新自然、絢麗飄逸。
    D.魯迅為《生死場》作序,稱贊作品中北方人民的對于生的堅強,對于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jīng)力透紙背,這種堅強掙扎在他的散文集《野草集》中亦有體現(xiàn)。
    8.請簡要分析文中畫橫線句子的意蘊。
    9.胡風在《<生死場>后記》中寫到:蕭紅所寫的農(nóng)民們對家畜(羊、馬、牛)的愛,真實而又質(zhì)樸,在我們已有的農(nóng)民文學里面似乎還沒有見過這樣動人的詩篇。文本中二里半養(yǎng)的山羊在小說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請簡要分析。
    三、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陰人。道光十二年舉人,三試禮部不第,遂絕意仕進,究心輿地、兵法。喜為壯語驚眾,名在公卿間。嘗以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胡林翼稱之,謂橫覽九州,更無才出其右者。咸豐初,廣西盜起,張亮基巡撫湖南,禮辟不就。林翼敦勸之,乃出。敘守長沙功,由知縣擢同知直隸州。亮基移撫山東,宗棠歸隱梓木洞。駱秉章至湖南,復以計劫之出佐軍務(wù),倚之如左右手。四年正月,條上新疆建行省事宜,并請與俄議還伊犁、交叛人二事。詔遣全權(quán)大臣崇厚使俄。俄以通商、分界、償款三端相要。崇厚遽定約,為朝士所糾,議久不決。宗棠奏曰:“自俄踞伊犁,蠶食不已,新疆乃有日蹙百里之勢。今崇厚又議畀俄陬爾果斯河及帖克斯河,是劃伊犁西南之地歸俄也。武事不競之秋,有割地求和者矣。茲一矢未加,遽捐要地,此界務(wù)之不可許者也。俄商志在貿(mào)易,其政府即廣設(shè)領(lǐng)事,欲藉通商深入腹地,此商務(wù)之不可許者也。為今之計,當先之以議論,委婉而用機,次決之以戰(zhàn)陣,堅忍而求勝。臣雖衰慵無似,敢不勉旃?!鄙蠅哑溲?,嘉許之。崇厚得罪去,命曾紀澤使俄,更前約。六年四月,宗棠輿櫬發(fā)肅州,五月,抵哈密。明年正月,和議成,交還伊犁,防海軍皆罷。
    宗棠用兵善審機,不常其方略。籌西事,尤以節(jié)兵裕餉為本謀。始西征,慮各行省協(xié)助餉不時至,請一借貸外國。沈葆楨尼其議,詔曰:“宗棠以西事自任,國家何惜千萬金。為撥款五百萬,敕自借外國債五百萬。”出塞凡二十月,而新疆南北城盡復者,饋運饒給之力也。初議西事,主興屯田,聞?wù)哂刂?span>及觀宗棠奏論關(guān)內(nèi)外舊屯之弊以謂掛名兵籍不得更事農(nóng)宜畫兵農(nóng)為二簡精壯為兵散愿弱使屯墾然后人服其老謀。既入覲,賜紫禁城騎馬,使內(nèi)侍二人扶掖上殿,授軍機大臣,兼值譯署。國家承平久,武備弛不振,而海外諸國爭言富強,雖中國屢平大難,彼猶私議以為脆弱也。及宗棠平帕夏,外國乃稍稍傳說之。

    論曰:“宗棠事功著矣,其志行忠介,亦有過人。廉不言貧,勤不言勞。待將士以誠信相感。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徠撫綏,眾至如歸。”論者謂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則以王道行之,信哉。
    (選自《清史稿列傳一百九十九》,有刪節(jié))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及觀宗棠奏論/關(guān)內(nèi)外舊屯之弊/以謂掛名兵籍/不得更事農(nóng)/宜畫兵農(nóng)為二/簡精壯為兵/散愿弱使屯墾/然后人服其老謀
    B.及觀宗棠奏論關(guān)內(nèi)外舊屯之弊/以謂掛名兵籍/不得更事農(nóng)/宜畫兵農(nóng)為二/簡精壯為兵/散愿弱使屯墾/然后人服其老謀
    C.及觀宗棠奏論/關(guān)內(nèi)外舊屯之弊/以謂掛名兵籍/不得更事農(nóng)/宜畫兵農(nóng)為二/簡精壯為兵散/愿弱使屯墾/然后人服其老謀
    D.及觀宗棠奏論關(guān)內(nèi)外舊屯之弊/以謂掛名兵籍/不得更事農(nóng)/宜畫兵農(nóng)為二/簡精壯為兵散/愿弱使屯墾/然后人服其老謀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直隸,即直接隸屬,在封建時代往往特指天子腳下的心腹之地,清代的直隸相當于現(xiàn)在的北京。
    B.輿櫬,意思是載棺以隨,表示決死或有罪當死。文中左宗棠載棺木赴沙場,大有不收復失地誓不罷休的豪情壯志。
    C.覲,古代賓禮之一,最早為周代諸侯朝見天子的禮制。春見曰朝,秋見曰覲,春秋兩季朝見天子,合稱為朝覲。
    D.軍機大臣,雍正朝始設(shè),其具體職責為每日晉見皇帝,協(xié)助處理折奏,參議大政并承皇帝旨意撰擬諭旨等。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A.左宗棠才華橫溢,聲名卓著。他早年雖失意科舉,但仍決心入仕,后幸得到張亮基、駱秉章等朝廷官員的賞識和禮遇。
    B.左宗棠運籌帷幄,深謀遠慮。西征伊始,他擔心協(xié)助軍餉不能按時抵達,遂請求向外國尋求借貸,此建議遭沈葆楨反對,后幸得皇帝下詔許可。
    C.左宗棠抵御外侮,盡忠報國。他率部出塞一年有余,全線收復新疆南北各城,有力地維護了領(lǐng)土的完整和祖國的尊嚴。
    D.左宗棠誠信待兵,愛民如子。他每攻占一處,都會招安撫慰當?shù)匕傩?,令其不至有流離失所之感。有論者褒揚左宗棠既有霸才,又深諳仁道。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茲一矢未加,遽捐要地,此界務(wù)之不可許者也。
    2)宗棠用兵善審機,不常其方略?;I西事,尤以節(jié)兵裕餉為本謀。
    14.請簡要概括左宗棠是從哪些方面勸說皇帝更前約的。
    四、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天臺雜書
    【南宋】錢選°
    靈境無人桃自花,東風吹散赤城霞。
    山容對我橫天末,柳色將春到水涯。
    王粲憶秦空有恨②,杜陵(3)入蜀更無家。
    干戈滿眼何年定?回雁悠悠白日斜。
    【注釋】錢選,宋末元初著名書畫家和詩人。王粲,東漢末年文學家,曾因長安戰(zhàn)亂,南下荊楚避亂,著有《七哀詩》等。杜陵,杜甫號少陵野老。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桃花開放,風吹云霞,以美麗的自然景物來襯托詩人內(nèi)心的種種情思,頗有意趣。
    B.寫天臺山山容橫亙,柳色將春,物候如常,暗含對自然永恒,而人世變遷動蕩的感嘆。
    C.頸聯(lián)連寫古人事,感慨王粲和杜甫的不幸命運,目的是以此表現(xiàn)出詩人對他們的同情。
    D.全詩所寫景物有遠有近、高低交錯,描寫細致生動,語言工整,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水準。
    16.請簡要賞析尾聯(lián)的表達效果。
    五、情景默寫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歐陽修《醉翁亭記》中“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寫了滁州老老少少的行人紛紛出游的熱鬧場面。
    2)荀子《勸學》中“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以雕刻為喻,說明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最終有所成就。
    3)在許多古典詩文中,猿通常以叫聲哀婉的形象出現(xiàn)。如“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選擇 簡答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京杭大運河是中華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展現(xiàn)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力。它具有2500多年的歷史,孕育了的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鎮(zhèn),是一部聞名世界的線裝書。
    京杭大運河不像長江、黃河那樣的洶涌奔騰,氣勢磅礴,從西到東,直奔大海。        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的河流都是自然形成的,河水之力也只能因勢利導;而大運河是人工開挖的,其目的就是讓它給社會造福,讓它勤奮地工作。幾千年來,它展示著人類的文明史。運河兩岸一座又一座的大小城鎮(zhèn),都因它的開通而興起。不僅運河水承載著南來北往的船只,而且滋潤、孕育著沿岸的兒女和城市。運河邊的建筑,如會館、河埠、碼頭、橋梁、船閘及漕運衙門等都是為在實際生產(chǎn)中的使用而建。
    歷史上,一條大運河,給我們帶來了經(jīng)濟的繁榮和民族的融合。古語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边\河人自然是智者,運河兩岸早已譜寫了動聽的田園牧歌。
    18.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span>     
    A.它總是文文靜靜,水波瀲滟,一頭連著美麗的西子湖畔,一頭連著雄偉的萬里長城。
    B.它一頭連著雄偉的萬里長城,一頭連著美麗的西子湖畔,總是文文靜靜,水波瀲滟,。
    C.它總是文文靜靜,水波瀲滟,一頭連著雄偉的萬里長城,一頭連著美麗的西子湖畔。
    D.它一頭連著美麗的西子湖畔,一頭連著雄偉的萬里長城,總是文文靜靜,水波瀲滟。
    19.下列各項中,和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     
    A.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B.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C.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D.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20.文中畫橫線的語句有語病,請修改。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近年來,網(wǎng)絡(luò)詐騙案件頻發(fā),①    ,有的是利用網(wǎng)購訂單實施詐騙,有的是利用個人信息冒充公檢法人員實施詐騙等。歸根結(jié)底是個人信息泄露才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多年來,國家立法機關(guān)高度重視個人信息保護,在《網(wǎng)絡(luò)安全法》《民法典》以及《刑法修正案》等法律中,②   。保護個人信息是信息時代保護公民個人隱私權(quán)和人格尊嚴以及安全的重要方面。
    這些規(guī)定散見于各部法律中的相關(guān)條款,③    ,但分散的立法可能造成相互矛盾、難以明確個人信息執(zhí)法分工,不利于統(tǒng)一個人信息保護行政監(jiān)管,也不利于公民增強個人信息權(quán)利意識。此外,對企業(yè)而言,面對個人信息保護規(guī)范分散、模糊的局面,產(chǎn)業(yè)發(fā)展亟需明確、統(tǒng)一的規(guī)則給予指引。所以,制定一部專門保護個人信息的法律勢在必行。
    21.在上文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8個字。
    22.請分別用一個肯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過15個字。
    七、材料作文
    2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我的心曾悲傷七次
    [黎巴嫩]紀伯倫     冰心譯
    第一次是在她可以上升,卻謙讓的時候。
    第二次是我看見她在瘸者面前跛行的時候。
    第三次是讓她選擇難易,而她選了易的時候。
    第四次是她做錯了事,卻安慰自己說別人也同樣做錯了事。
    第五次是她容忍了軟弱,而把她的忍受稱為堅強。
    第六次是當她輕蔑一個丑惡的容顏的時候,卻不知道那是她自己的面具中之一。
    第七次是當她唱一首頌歌的時候,自己相信這是一種美德。
    上面這首詩,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感觸和思考?請選擇其中你感觸最深的兩到三句詩,作為基礎(chǔ)確定立意,合理引用,寫一篇讀后感。
    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 800 字。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高考數(shù)學復習資料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高中學習方法 高考復習方法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高考飲食攻略 高考勵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