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元節(jié)的祭祀前三后四,你知道是什么嗎?不知道的和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編輯為大家整理的“中元節(jié)的祭祀方式前三后四”,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中元節(jié)的祭祀方式前三后四
農(nóng)歷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點心燈,懷念故人,寄哀思。
中元節(jié),俗稱“鬼節(jié)”、“七月半”,按照習俗,中元節(jié)有“前三后四”的說法,即節(jié)前3天到后4天,大家通常在此期間焚香、燒紙進行祭祀,以示對已故先人的懷念。
中元節(jié)前三后四是什么意思
中元節(jié)沒有前三后四說法?!扒叭笏摹敝傅氖菕吣棺詈迷谇迕鞴?jié)的前三天或者后四天日子是最好的,還有一種說法說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為“寒食節(jié)”,這一天忌諱去上墳,而清明節(jié)的前三天到后四天上墳為最佳時間。
中元節(jié)掃墓沒有前三后四說法,一般來說,中元節(jié)只適合在當天掃墓!
“前三后四”說的是,有些地方在清明節(jié)的上墳時間點的講究,有一種說法說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為“寒食節(jié)”,這一天忌諱去上墳,而清明節(jié)的前三天到后四天上墳為最佳時間。當然我國地大物博,正所謂“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有些地方的說法為“前三后三”,講究的是逢單上墳掃墓。現(xiàn)今大多數(shù)地方都是在清明節(jié)前掃完墓,對這些日子沒有太多的忌諱和講究,之后的7月掃次墓,9月掃次墓。
而“左五右六”說的是具體的時間點,當天去上墳掃墓的話并不是說去的時間越早就越好,因為掃墓這個古老的習俗是從古延續(xù)至今,在古代歷法中,最好是在五點到六點,即卯時。當然現(xiàn)在對這些并沒有這么多忌諱,但最好在下午二點至三點前完成掃墓。
中元節(jié)掃墓貢品有哪些?
一、先在列祖列宗的墳堆上,擺好飯菜、碗筷、酒杯、茶水等供品,然后在墳堆前上三柱香。
二、給看墳的土地神擺好供品后,再燒一份黃紙,此俗叫做“拜土地神”,亦叫供奉“看墳神”。用以感謝他一年四季守護墳地,保護列祖列宗平安無事。
三、香燒至半柱時,在列祖列宗的墳堆上,燒掉事先準備好的紙錢和衣物。并留少許錢物,分別在其他墳堆上燒掉,唯恐別的鬼魂在上墳人走后,到列祖列宗墳堆上搶錢和衣物。
四、三柱香燒盡時,撤掉供品,并將供品向墳地四周拋撒,此俗叫做“拜四方”。意思是給那些人去上墳的遠親近鄰拋撒吃的,不讓他們在上墳人走后,到列祖列宗的墳堆上搶吃的。
中元節(jié)上墳禁忌
1、掃墓時穿黑色衣服莊重肅穆,不宜穿大紅大綠的衣服,穿素色衣服比較適宜。
2、孕婦、病人、7歲以下的小孩最好不要去掃墓。
3、掃墓回來之后,大部分人都感到有些疲勞,這時,應該洗個澡,換一換衣服。按古代習俗,在進家門之前要跨火盆,古人認為這樣可以驅(qū)除陰氣。
磕頭有什么講究嗎
磕頭講究拜三不拜四,也就是磕頭可以磕三個,卻不能磕四個頭。
關于跪拜禮,有“拜三不拜四,拜四定出事”的俗語。
中華禮節(jié)繁多而復雜,大到君臣,小到父子,都有極為嚴格的禮儀要求,跪拜磕頭不僅僅講究禮儀形式還要講究數(shù)量,磕三個頭是敬重,但磕四個頭就是不禮貌了。
在古時候傳統(tǒng)儒家文化的影響之下,中國自古以來就以禮儀之邦著稱世界,禮儀之道直到今天我們還在遵循和學習,而跪拜禮“拜三不拜四,拜四定出事”的習俗,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