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數學位置教案 篇1
教學目的:1、使學生通過探究理解掌握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guī)律。
2、使學生學會研究問題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與反思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的規(guī)律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的規(guī)律。
教學過程
一、反饋預習
通過前面的學習了我們知道了在小數末尾添上或去掉0可以改變原小數的計數單位,但并不能改變它的大小。這是什么知識?
課前思考題:在數字不變的情況下,要想改變68.32的大小可以怎么辦誰說說你們的想法?
反饋1、改變數字的順序。
反饋2、不改變數字順序,可以移動小數點的位置。
板書:小數點位置的移動
在數字不變的情況下,要想改變68.32的大小由幾種辦法?
今天就來研究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關于這個內容你想了解什么?
移動的方向、小數大小怎樣的變化、移動與變化的關系。
二、探究規(guī)律
1、右移擴大,左移縮小。
我們先來研究小數點移動的方向。
小組合作:
1、移動小數點的位置改變原小數的大小,并將移動的方向和得到的結果記錄下來。
2、說說小數點移動的方向與原小數大小變化有什么關系?
反饋:
(一)點右移68.32~683.2:擴大
點右移68.32~6832:擴大。
點左移68.32~6.832:縮小。
點左移68.32~0.6832:縮小。
(二)小數點向右移動,原小數擴大。
小數點向左移動,原小數縮小。
評價一下哪組寫得好?
再說說發(fā)現的規(guī)律
板書:
原數小數點原數
縮小左移.右移擴大
我們通過動手操作,研究出了小數點移動的方向與原小數大小變化關系
小練:能根據要求手勢表示小數點移動的方向嗎?
左移、右移~原數(擴大、縮小、縮小、擴大、)
看老師手勢說說原數變化:原數擴大、原數縮小、
哪組來給其它組出手勢,同學判斷。
2、把0.005擴大,手勢表示?
知道原數擴大后可能是多少嗎?
0.05、0.5、5、
你們得出的三個數一樣嗎?
都是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卻得到了不同的三個數,有什么想法嗎?
右移一位、右移兩位、右移三位、
你們又有什么發(fā)現了?
移動的位數不一樣,原小數大小變化也不一樣。
原小數的大小變化既與小數點移動方向有關還與小數點移動位數的多少有關,我們繼續(xù)研究它們之間的關系。
可以借助什么單位研究?米
各組有這樣一組等式和剛才填寫在數位表下的數兩種學具,請你們組選擇一種學具
研究:小數點向右移動的位數與原小數擴大的倍數有什么關系,小數點左移?
關于小學數學位置教案 篇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6頁的例1及做一做例2、例3,,練習二十二的第1~9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
2、通過總結規(guī)律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概括的能力。
3、使學生牢固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的變化規(guī)律,并會運用規(guī)律把一個數擴大(或縮小)10倍、100倍、1000倍。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比較35.673.567365.73567這幾個數的大小。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這4個數有什么相同點?
教師指出:從上面幾個數可以看出:小數點的位置直接影響到小數的大小。那么,小數點的位置移動會引起小數大小怎樣的變化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
板書課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
二、新授。
1、教學例1。
(1)教師用小黑板出示:
0.004米=()毫米
0.04米=()毫米
0.4米=()毫米
4米=()毫米
(2)教師移動小數點位置活動卡,讓學生觀察思考以下問題:
小數點位置向什么方向移動?移動了幾位?
比較:從上往下觀察,以第一式為標準,第二式和第一式比較,將0.004米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變成0.04米,原來的數(4毫米)有什么變化?
接著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學生把第三式、第四式分別和第一式進行比較。
(3)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小數點位置向右移動會引起怎樣的變化?你能總結出規(guī)律嗎?
讓學生在討論的基礎上,得出:
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倍;
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0倍;
小數點向右移動三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00倍;
2、引導學生觀察小數點向左移動,小數大小的變化規(guī)律。
(1)剛才我們是由上往下觀察,如果我們由下往上看,小數點相當于往哪邊移動?(往左移動)移動了幾位?原來的數會有怎樣的變化?
(2)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3)引導學生總結出:
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原數就縮小10倍;
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原數就縮小100倍;
小數點向左移動三位,原數就縮小1000倍;
3、教師問:小數點可不可以向左或向右移動四位、五位、甚至更多位呢?(可以)
因此,在小數點向左、右移動三位,引起小數變化規(guī)律后,要寫上
4、教學例2:把0.08擴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提問:
(1)把一個數擴大倍數用什么方法來計算?(用乘法計算)
(2)怎樣列式?(把0.8分別乘以10、100、1000)
板書:0.0810=0.8
0.08100=8
0.081000=80
(3)根據學過的規(guī)律,小數點應向那個方向移動,移動幾位?
學生分別說出移動的位數及得數。(板書得數)
(4)為什么0.081000得80呢?
(因為要擴大1000倍,所以需把小數點向右移動三位,而原數只有兩位小數,還差一位,所以要在右邊添一個0,補足數位)
(5)0.08100=8,為什么向右移動兩位后不寫成008?
引導學生明確,小數點向右移動后,最前面的零必須去掉,正像0.081000=80,而不能得008。
小結提問:
根據上面的計算,要把一個數擴大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怎樣就可以了?
明確: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就可以了,位數不夠時,要用0補足。
5、教學例3:把43.7縮小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想一想,把一個數縮小10倍、100倍、1000倍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運用小數點移位的規(guī)律?可能會出現什么情況?怎樣解決?
首先讓學生獨立列式計算,然后二人計論,最后全班交流。
板書:43.710=4.37
43.7100=0.437
43.71000=0.0437
教師說明:43.7100=0.437,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后,整數部分沒有了,用0表示,所以在小數左邊還要添一個0。表示整數部分是0。
啟發(fā)學生說一說為什么43.71000=0.0437?從而強調小數點向左移動三位,左邊小數位數不夠,要在左邊用0補足,缺幾位就補幾個0,再點上小數點。整數部分也沒有了,因此,在小數點左邊還要添一個0,表示整數部分是0,所以43.71000=0.0437。
練習。
1、做第96頁做一做,97頁做一做。
下面各數,同506比較各縮小多少倍?
5.06(縮小100倍)0.506(縮小1000倍)
50.6(縮小10倍)0.0506(縮小10000倍)
下面各數同0.372比較,各擴大多少倍?
3.72(擴大10倍)372(擴大1000倍)
37.2(擴大100倍)
通過上題,說明我們可以應用小數點移動引起數的大小變化規(guī)律把一個數擴大或縮小10倍、100倍、1000倍
2、說出各題得數。
4.16100.2431001.841000
3、把下面各數分別擴大10倍、100倍、1000倍。
2.43.16
4、把下面的數分別縮小10倍、100倍、1000倍。
24.6300
5、3.47104.6100501000
三、鞏固練習
(1)填空。
1、把0.3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原來的數就()倍,得()
2、把4.36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原數就()()倍,得()。
3、2.94去掉小數點,就()()倍,得()
4、0.06變成0.6,小數點向()移動()倍,原數()()倍。
5、把30縮?。ǎ┍妒?.05。
6、把1.436擴大()倍是1436,縮小()倍是0.01436。
(2)填表
(3)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得數
4.39103.5100
3.31001009.3
16.21087.510
關于小學數學位置教案 篇3
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3、通過解決問題,使學生體會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和意識。
重點難點:
能根據方向和距離準確標出物體的位置。
教學方法:
教法:創(chuàng)設情境,演示講解;
學法:觀察思考,操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1、上節(jié)課給出地圖,同學們能說出位置,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探討給出了方向和距離,我們如何畫出這個物體所在的位置。
板書課題:繪出物體位置
2、說一說:學校中有哪些建筑?現在有一些數據,能根據這些數據將這些建筑物在平面圖上標出來嗎?
出示數據
(1)教學樓在校門的正北方向150米處。
(2)圖書館在校門的北偏東35度方向150米處。
(3)體育館在校門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處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引入課題。一上課就使孩子明確本課的學習內容,使孩子迅速調動認知體系中與本節(jié)課有關認知,為學習新課做準備。)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小組討論:你們打算怎么完成任務?有什么問題要解決嗎?
2、小組匯報完成平面圖繪制的計劃,教師進行梳理
(1)繪制平面圖的方法
先確定平面圖上的方向,再確定各建筑物的距離。如果學生沒有說出,老師可以進行引導:你們打算怎樣在圖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從而幫助學生確定比例尺和圖上距離。
(2)小組合作完成,可以怎樣分工,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務。
3、小組活動,繪制平面圖。
4、展示各組繪制的平面圖,集體進行評議。
(1)評價繪制的正確性,如果平面圖有問題,說一說問題是什么,應該怎樣確定位置。
訂正后交流:你們組認為在確定這點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么?怎樣確定?
教師小結:繪制平面圖時,一般先確定角度,再確定圖上的距離。距離怎么確定?可以畫線段表示,“可以用1厘米代表50米”,150米便可以畫一條3厘米長的線段。
(2)比較各個平面圖,為什么有的圖大,有的圖???
小結: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圖的大小也不同。
(設計意圖:例2是通過學習在平面圖上標出校園內各建筑物的位置,使學生知道如何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的位置,它與例1是相互聯(lián)系、互逆的。教學時,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索,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又讓學生真正體驗到通過團隊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樂。)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完成課本21頁練習三3、4題。
1、組織讀題,明確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指導,輔導學困生
3、展示交流,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知識,使學生體會到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和意識。)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1、通過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教師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給出方向和距離,就能畫出這個物體所在的位置。大家的收獲真大!
板書設計:
繪出物體位置
方向距離
繪制平面圖
教后反思:
1、收獲:學生在畫圖時參與的熱情比較高漲,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基礎較差的同學也能積極的投入到這節(jié)課中來。
2、不足:同學在畫圖時對于物體的方向容易弄反,還有的同學在定距離是不夠準確。
3、改進措施:積極糾正學生畫圖時容易出錯的地方,努力提高學生的作圖能力。
關于小學數學位置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會用第幾排第幾個以及類似的方式描述物體的位置,能根據第幾排第幾個這樣的描述指出物體相應的位置。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激活經驗
師:一天早上,小動物們正排隊做操呢(出示例題情境圖)。老師最喜歡的一個小動物就在它們中間,你能猜一猜它是誰嗎?
學生猜了兩個小動物都沒有猜中。
師:能很快猜中嗎?(不能)如果老師告訴你,這個小動物在第2個,你能一下子就猜中嗎?
生:也不行,要是知道老師喜歡的小動物在第幾排第幾個,就能一下子猜中了。
師:他說的很有道理。我們只要知道這個小動物所在的位置,就能知道它是哪個小動物了。老師告訴大家,我喜歡的小動物在第1排第3個。你知道它是誰嗎?
生:是小豬。
生:不對,是小狗。
生:他們說的都不對,應該是小兔。
師:老師已經告訴大家這個小動物的位置了,大家的意見怎么還不一致呢?你能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嗎?
學生各自陳述自己的理由。
師:你能說說幾個同學的意見為什么不一致嗎?
生:因為有的同學把橫著的看成排,有的同學把豎著的看成排,所以意見不一樣。
生:數第幾個的順序也不一樣。
師:看來要確定這些小動物的位置,必須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才行。(板書:確定位置)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怎樣用第幾排第幾個這樣的方式確定物體的位置。
二、認識第幾排第幾個
師:小動物們是怎樣規(guī)定確定位置的標準的呢?我們來看一看小猴是怎樣說的。(課件播放,小猴說:我在第1排和第1個。)從小猴的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從左往右數。
生:我知道要從左往右數,從前往后數。
師:這樣能確定其他小動物的位置嗎?
生:不能,因為不知道橫著的是排,還是豎著的是排。
師:我們再來聽聽小熊是怎么說的。(課件播放,小熊說:我在第2排第3個。)現在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橫著的是第幾排,第幾個要從左往右數。
師:你能在圖上指出第一排的小動物是哪些嗎?第二排、第三排呢?
指名到屏幕上指一指。
師:現在你知道老師最喜歡的小動物是誰了嗎?
生:知道了,是小狗。
師:(指小兔)你知道這只小兔在第幾排第幾個嗎?
生:第4排第2個。
師:你最喜歡哪個小動物?它在第幾排第幾個?
學生分別說出其他小動物所在的位置。
師: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同桌兩個小朋友合作,一個小朋友在圖上指某一個小動物,另一個小朋友說這個小動物的位置,也可以說某個小動物所在的位置,讓另一個小朋友找到它。
學生按要求進行游戲。
小結:知道怎樣確定小動物的位置了嗎?(學生說一說怎樣確定小動物的位置)給自己評價一下能得幾顆星?
學生自我評價,并說明理由。
三、鞏固練習,提升認識
1.想想做做第1題。
師:放學了,小動物們回到了美麗的家。(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左邊的圖)瞧,郵遞員送信來了,你們愿意幫忙送信嗎?第一封信是小猴的。
師:小猴說它住在()。
生:第2層第3號。(板書:第2層第3號)
師:你是怎樣確定小猴住在第2層第3號的?
生:第幾層要從下面數起,第幾號要從左邊數起,所以小猴住在第2層第3號。
師:和他一樣想的小朋友對他點點頭。
師:按照這樣的規(guī)定,小青蛙住在第幾層第幾號?
生:小青蛙住在第1層第1號。
師:住在第4層第1號的是誰?
生:位在第4層第1號的是小老鼠。
師:你最喜歡的小動物住在什么位置?
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位置。
師:(出示書架)同學們學得真好!為了表揚大家,小動物們買了很多書要送給你們。兔子老師告訴我們:第1層第2本是《新華詞典》。[板書:第()層第()本]這兒是怎么規(guī)定第幾層第幾本的?
生:從下面起數第一層,從左邊起數第一本。
師:《科學大世界》在第幾層第幾本?
生:《科學大世界》在第2層第3本。
師:第3層第2本是什么書?
生:第3層第2本是《繞口令》。
師:《成語故事》和《數學家的故事》分別在第幾層第幾本?
生:《成語故事》在第3層第5本,《數學家的故事》在第2層第9本。
師:《少年百科全書》在什么位置?
生:《少年百科全書》在第3層第12本。
師:還可以怎樣說?
生:第3層右邊第3本。
生:第3層倒數第3本。
師:《少年百科全書》的位置靠書架的右邊,所以也可以用第3層倒數第3本來表示。比較一下,用哪種方法表述《少年百科全書》的位置,可以使我們更快地找到它?
生:用第3層倒數第3本來表示。
教師小結(略)。
2.結合生活舉例。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確定位置。你知道了什么?
生:(略)
師:在確定位置時,要先規(guī)定從哪邊數起,然后根據規(guī)定數出是第幾排第幾個、第幾層第幾號或者第幾層第幾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場合都需要確定物體的位置,現在請小朋友想一想還有哪些地方也需要確定位置。
學生在小組里說一說,然后請幾人交流。
師:你也能跟他們一樣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結合學生舉例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略)
3.認識電影院的座位。
師:同學們去過電影院嗎?(出示電影院座位圖)看,這是咱們昆山電影院座位的一部分。電影院的座位有什么特點?
生:分雙號和單號。
師:第一排在哪里?
師:(出示電影票5排8座)5排8座在哪兒?
學生上臺指一指。
師:你是怎么找的?從哪個門里進來?先找什么,再找什么?
學生交流自己找座位的方法。
師:我們去電影院時,先確定從哪個門進去,找到第幾排,再找第幾座。
師:4排7座在什么地方?5排10座在哪兒?6排15座呢?
學生指一指。
4.畫圖并確定位置。
師:你們學得真棒!這里有很多格子,請給其中的一些涂上顏色,并把這些涂上顏色的格子的位置表示出來,填在括號里。要求:涂顏色的格子不超過6個,而且盡量使它成為一幅比較美的圖案!
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并完成填空。
展示學生作品,師生共同評價。
5.總結評價。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確定位置,你有哪些收獲?能得幾顆星?(學生回答)
師:數一數你今天一共得了幾顆星。課后組長計算一下,你們組今天共得幾顆星,填入表中。比一比,哪一組的表現最好。
關于小學數學位置教案 篇5
教學內容:P122~123變化規(guī)律、例1、例2及相關練習。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掌握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guī)律知道應用這個規(guī)律可以把一個數擴大或縮小10倍、100倍
2、使學生能通過移動小數點的位置把一個數擴大或縮小10倍、100倍能正確地口算一個數乘或除以10、100并能正確地處理移動小數點時數位不夠的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歸納概括的能力和類比推理、逆向思維能力和探索能力。
教具準備:小黑板、投影片可移動小數教、學具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把5擴大()倍是50,擴大()倍是500,擴大()倍是5000。
把6000縮小()倍是600,縮?。ǎ┍妒?0,縮?。ǎ┍妒?。
2、比較每組時兩個小數的大小。
1.0810.80.30.03
3、導入新課。
觀察:剛才兩組數的大小比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為什么數字相同,排列順序也相同,大小不同呢?
從中你有什么想法嗎?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專門來研究小數點的問題,看看在小數中,小數點的位置變化會給小數帶來什么變化?
二、新授。
1、認識小數點的移動。
⑴教具演示小數點向右移動,邊移動邊提問:移動后的數和原來的數相比,小數點是怎樣移動的?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嗎?
⑵教具演示小數點向左移動,邊移動邊提問:移動后的數和原來的數相比,小數點是怎樣移動的?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嗎?
2、教學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的大小變化規(guī)律。
⑴填空
0.005米=()毫米
0.05米=()毫米
0.5米=()毫米
5米=()毫米
誰來說一說,各個具體的長度各是多少毫米。
⑵仔細觀察這些等式,你發(fā)現什么了嗎?
引導觀察:這些等式中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在等式的左邊的數中,小數點是怎樣變化的?它們的結果又是怎樣變化的?它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嗎?
⑶小組學習,研究討論
⑷組織交流,歸納小結
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倍;
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0倍;
小數點向右移動三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00倍;
思考:我們大家研究得出這個規(guī)律有什么作用呢?
指出:我們可以應用這個規(guī)律把一個數擴大(或縮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這個小數的小數點向或(或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就可以了。
3、組織練習
⑴提問:仔細想一想,剛才復習2中的小數大小比較是否可以應用我們發(fā)現的這個規(guī)律來進行比較呢?
請比一比。
⑵完成練一練第1題。
學生口答,并說明理由。
⑶完成練習二十五第1題。
學生依次口答。選擇說說是怎樣想的。
4、教學規(guī)律的應用
⑴速記規(guī)律,看誰記得快。
⑵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個規(guī)律的。
⑶如果要把一個小數擴大10倍、100倍、1000倍怎么辦?
如果要把一個小數縮小10倍、100倍、1000倍怎么辦?
5、教學例1、例2
⑴學習例1
出示例1的表格和數據。
學生讀懂要求,嘗試解答。
組織交流:
指名說說你是怎樣做的?是怎樣想的?
⑵學習例2
出示例2的表格和數據。
學生讀懂要求,嘗試解答。
組織交流:
指名說說你是怎樣做的?是怎樣想的?
注意指導學生掌握移動小數點的方法及讀寫要點。
⑶完成想一想:
下面的題目可以怎樣計算?為什么?
2.4210=2.4210=
2.42100=2.42100=
2.421000=2.421000=
指名口答結果,說說是怎樣想的。
⑷練習:完成練一練的題目。
指名口答,分別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說說是怎樣想的。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二十五第2題。
小黑板出示,指名板演,全班齊練。
集體訂正。
2、做練習二十五第4題。
小黑板出示,指名板演,全班齊練。
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十五第3、5題。
關于小學數學位置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材第2至3頁例1及練習一第1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體驗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形成辨認東、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在觀察主題圖時,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重點難點:
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兒歌鋪墊,引出新課
同學們,你們會背有關東、南、西、北方向的兒歌嗎?
學生背兒歌: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讀了這首兒歌,你們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二、探究新知
1、早晨,太陽從哪邊升起?引出東。
2、指一指哪邊是東?教室的東邊有什么?(黑板)
3、東和西是相對的,那西邊是哪邊呢?教室的西邊有什么?
4、組織全班活動,起立,指一指東和西。指左邊練習表達:這邊是北。指右邊:這邊是南。練習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說一說?
5、完成書本填空和做一做
(1)觀察例1圖
問:圖書館在操場的東面,體育館在操場的( )面。教學樓在操場的( )面,大門在操場的( )面。
(2)完成“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2題
先觀察,你從對話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確定了兩個方向:北和西)
你能說說哪邊是東、哪邊是南嗎?說說房間是怎樣布置的?東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戲”。
3、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學校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4、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德陽市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5、背兒歌
早晨起床向太陽,前是東,后是西,左是北,右是南。四、課堂小結
今天大家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回家按照4個方向觀察房間的.擺設,明天來告訴大家。
板書設計:
位置與方向早上太陽在東方
面東,背西,左手北,右手南
東西相對,南北相對
關于小學數學位置教案 篇7
教學內容:例2、例3及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2、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過程:
一、復習:
1、匯報課外認方向的情況。
2、說說教室和校園的東西南北各有什么。
3、玩認方向的游戲。
二、新課:
(一)例2:
1、觀察第3頁的校園圖,你能畫出校園的示意圖嗎?怎樣畫,能讓別人看懂方向?
2、學生同桌合作畫。
3、交流匯報:把學生畫的多種情況展示出來。
4、請大家觀察這幾種不同的示意圖,你覺得怎么樣?(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太亂了。)
5、為了方便交流,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現在,你能按這個要求畫出示意圖嗎?并注意標上北的方向。
6、學生獨立繪制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示意圖。
(二)例3:
1、觀察例3圖,你是怎么找到北邊的?(圖上標有)
2、兩個小朋友在做什么?
3、少年宮怎么走?請你先用手指出路線圖,同桌互相看看指對了嗎?
4、同桌互相說:
去體育館怎么走?
關于小學數學位置教案 篇8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第一課時。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具體的實踐活動,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初步了解地圖上的方向;
2、培養(yǎng)辨認方向的意識,找出四個方向的排列規(guī)律,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在實際情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了解地圖上的方向規(guī)定。
難點:明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位置關系,掌握先定一個方向,再認其它方向的辨認方向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引入方位。
謎語:一位勤勞老公公,天色一亮就開工,若有一天不見他,不是下雨就刮風。
師問:(1)你們猜猜,這是什么?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東南西北這四個新知識。
(二)在實際觀察與活動中感覺方位。
1、認一認(課件出示)
(1)師引導:這是小明小朋友的學校平面圖,我們來幫他找一找學校里建筑的位置。
2、找一找
(1)剛才我們認識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誰能說一說教室里的東南西北各在哪兒呢?
(2)請一位學生按方向的順序邊說邊指方向,讓學生感受一下東南西北和什么轉動的方向是一樣的。
(3)請學生分別面向南、西、北,想想它們的`背面、左面、右面分別是什么方向?
關于小學數學位置教案 篇9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5頁例1、練一練,練習三1~3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guī)則,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2、使學生經歷由具體的座位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圖的過程,提高抽象思維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3、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增強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教學過程:一、情境引入1、談話:同學們去過南剛體育館觀看過籃球比賽嗎?(出示一張球票)這是老師去南剛體育館看比賽的票,拿著票,老師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你知道老師是怎么找到的嗎?學生自由回答。2、出示例1的情境圖。這是班級的座位圖,從圖中你看出了什么?有個小朋友叫小軍,你知道他坐在哪里嗎?指名學生回答。如果我們不知道小軍的位置,聽了剛才同學的發(fā)言,能順利地找到小軍的位置嗎?你覺得用這樣的方法描述小軍的位置有什么特點?(不夠清楚,比較麻煩)3、揭示課題并板書。用我們以前學習過的知識描述小軍的位置,顯得不夠規(guī)范或比較麻煩。怎樣才能正確、簡明地說出小軍的位置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研究確定位置的方法。二、教學新課1、教學用數對表示位置。(1)介紹列、行的含義和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guī)則。實際上,在確定位置時,豎排叫列,橫排叫行。(指圖說,板書)確定第幾列一般從左往右數,確定第幾行一半從前往后數。這叫什么?這是第幾列?(從圖中指列、行問)這是第幾行?指第1列第1行的圖問:這一位同學在第幾列第幾行?(第1列第1行)小軍位置是第幾列第幾行?同桌互相指一個位置說說。(2)出示抽象圖。如果把每個學生的座位用圓圈表示,每一行有幾個圈呢?一共要畫幾列呢?出示抽象圖:第7行○○○○○○○○第6行○○○○○○○○第5行○○○○○○○○第4行○○○○○○○○第3行○○○○○○○○第2行○○○○○○○○第1行○○○○○○○○第第17列列圖中的第1列在哪里?第1行呢?(標出第1行和第1列)誰能像這樣標出其他的列和行?指一指第4列第2行在哪里?第3列第4行在哪里?同學們在明白了列和行的含義后,現在能正確、簡明的確定位置了嗎?(3)用數對表示位置。小軍坐在第4列第3行,在數學上可以用數對表示為(4,3)。你知道這個數對的含義嗎?數學中的4表示什么意思?3呢?數對中的第一個數表示第幾列,第二個數表示第幾行;兩個數之間用逗號隔開,兩個數的外面用小括號括起來。師指抽象圖中任意一個圈問:請你用數對表示。2、完成練一練。(1)學生在書上完成1、2題。你能找到第2列第4行的位置嗎?有數對怎樣表示?(2)(5,5)表示什么呢?是圖上的哪個圈?兩個5表示的意思一樣嗎?三、鞏固練習1、完成練習三第1題。教室里的座位共有幾列幾行呢?第1列第1行是哪個同學的座位?用數對怎樣表示你能說說自己的座位在第幾列第幾行嗎?用數對怎樣表示?在小組中互相說說,并互相指其他座位說數對。2、完成練習三第2題。在實際生活中,也經常用數對確定位置。你能悅納嘎數對表示這四塊瓷磚的位置嗎?追問:第3列的兩塊瓷磚有什么共同特點嗎?第4行的兩塊瓷磚用數對表示位置時,寫出的兩個數對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同一列的兩塊瓷磚,數對中的第一個數相同;同一行的瓷磚,數對中的第二個數相同。3、完成第3題。(1)獨立完成用數對表示每一塊花磚的位置。(2)在小組中交流花磚位置的排列有什么規(guī)律?(3)匯報交流結果。四、課堂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學習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對你以后有什么指導作用呢?
關于小學數學位置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2、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與順序,會用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4、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與順序,會用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
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今天是森林里松樹爺爺的生日,小白兔和小鳥一大早就來為松樹爺爺慶祝生日。同學們看,他們倆在哪?在干什么?你能根據圖上小鳥和小白兔的位置把他們貼到黑板上嗎?(生板:小白兔、小鳥圖)
2、小鳥和小白兔一個在樹上,一個在樹下,他們站的位置不一樣,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小朋友一起來認識位置與順序中的上下。板:上下。
二、掌握新知、合作探究。
1、引導學生觀察課文主題圖。
(1)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小鳥和小兔的位置,說說小鳥在哪里?小兔在哪里?
(2)引入松鼠。
①松鼠也是松樹爺爺的好朋友,他也趕來為松鼠爺爺慶祝生日,你們看,松鼠在哪里?
②你能根據圖上松鼠的位置把他貼到黑板上嗎?(生板:松鼠圖)
③小組合作交流。
④誰能用上下說說松鼠的位置?
(3)小結:小松鼠如果和小鳥比,那他在小鳥的下面;如果和小兔比又在小兔的上面。所以三個動物進行比較的時候,小朋友就要表述完整了。
(4)如果小蝴蝶也落在這棵松樹上,該怎樣描述這些小動物的位置呢?大家小組合作,一起討論。
(5)指導看書、書寫。根據小朋友判斷的各個動物的相對位置,把書本主題圖的填空補充完整。
①學生獨立完成。
②集體反饋。
2、親身體驗上下的位置關系。
(1)小朋友們,觀察過你的同桌嗎?你能發(fā)現他身體各個部分的位置關系嗎?,
(2)同桌交流。
(3)指名說說身體各個部分的位置關系。
3、感受上下的相對性。
(1)按小組長的要求擺放學習用品。
(2)分組活動。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說說書架上物品擺放的位置。
(1)課件出示書架和物品,請同學們用上、下相互說說它們的位置關系。
(2)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
(3)集體反饋。
(4)誰說得好,為什么?
2、老師想考考大家,請看圖(說一說59頁3題)。
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用上下說一說他們的位置關系嗎?
3、分房子。
(1)動物園里建了一棟新房子,準備分給小狗、小兔、小貓和大象,請你給它們分一分,并用上、下說一說它們的位置關系。
(2)同桌相互交流。
(3)集體反饋。
4、第59頁的5題:小紅住在小英樓上,小英住在小蘭樓上,誰在最上面?誰在最下面?
(1)分組討論,交流。
(2)集體反饋。
(3)指名板書圖。
四、故事。
(1)觀看《狐貍和烏鴉》動畫。
(2)用上下編一個故事。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通過觀察說一說想一想等活動,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小動物及其物體上下的位置關系,也已經體驗到:一個物體的上下位置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并且還可以變化。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這樣上下關系的例子,數學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發(fā)現我們身邊的數學吧!
教學目的:1、使學生通過探究理解掌握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guī)律。
2、使學生學會研究問題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與反思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的規(guī)律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的規(guī)律。
教學過程
一、反饋預習
通過前面的學習了我們知道了在小數末尾添上或去掉0可以改變原小數的計數單位,但并不能改變它的大小。這是什么知識?
課前思考題:在數字不變的情況下,要想改變68.32的大小可以怎么辦誰說說你們的想法?
反饋1、改變數字的順序。
反饋2、不改變數字順序,可以移動小數點的位置。
板書:小數點位置的移動
在數字不變的情況下,要想改變68.32的大小由幾種辦法?
今天就來研究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關于這個內容你想了解什么?
移動的方向、小數大小怎樣的變化、移動與變化的關系。
二、探究規(guī)律
1、右移擴大,左移縮小。
我們先來研究小數點移動的方向。
小組合作:
1、移動小數點的位置改變原小數的大小,并將移動的方向和得到的結果記錄下來。
2、說說小數點移動的方向與原小數大小變化有什么關系?
反饋:
(一)點右移68.32~683.2:擴大
點右移68.32~6832:擴大。
點左移68.32~6.832:縮小。
點左移68.32~0.6832:縮小。
(二)小數點向右移動,原小數擴大。
小數點向左移動,原小數縮小。
評價一下哪組寫得好?
再說說發(fā)現的規(guī)律
板書:
原數小數點原數
縮小左移.右移擴大
我們通過動手操作,研究出了小數點移動的方向與原小數大小變化關系
小練:能根據要求手勢表示小數點移動的方向嗎?
左移、右移~原數(擴大、縮小、縮小、擴大、)
看老師手勢說說原數變化:原數擴大、原數縮小、
哪組來給其它組出手勢,同學判斷。
2、把0.005擴大,手勢表示?
知道原數擴大后可能是多少嗎?
0.05、0.5、5、
你們得出的三個數一樣嗎?
都是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卻得到了不同的三個數,有什么想法嗎?
右移一位、右移兩位、右移三位、
你們又有什么發(fā)現了?
移動的位數不一樣,原小數大小變化也不一樣。
原小數的大小變化既與小數點移動方向有關還與小數點移動位數的多少有關,我們繼續(xù)研究它們之間的關系。
可以借助什么單位研究?米
各組有這樣一組等式和剛才填寫在數位表下的數兩種學具,請你們組選擇一種學具
研究:小數點向右移動的位數與原小數擴大的倍數有什么關系,小數點左移?
關于小學數學位置教案 篇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6頁的例1及做一做例2、例3,,練習二十二的第1~9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
2、通過總結規(guī)律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概括的能力。
3、使學生牢固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的變化規(guī)律,并會運用規(guī)律把一個數擴大(或縮小)10倍、100倍、1000倍。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比較35.673.567365.73567這幾個數的大小。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這4個數有什么相同點?
教師指出:從上面幾個數可以看出:小數點的位置直接影響到小數的大小。那么,小數點的位置移動會引起小數大小怎樣的變化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
板書課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
二、新授。
1、教學例1。
(1)教師用小黑板出示:
0.004米=()毫米
0.04米=()毫米
0.4米=()毫米
4米=()毫米
(2)教師移動小數點位置活動卡,讓學生觀察思考以下問題:
小數點位置向什么方向移動?移動了幾位?
比較:從上往下觀察,以第一式為標準,第二式和第一式比較,將0.004米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變成0.04米,原來的數(4毫米)有什么變化?
接著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學生把第三式、第四式分別和第一式進行比較。
(3)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小數點位置向右移動會引起怎樣的變化?你能總結出規(guī)律嗎?
讓學生在討論的基礎上,得出:
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倍;
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0倍;
小數點向右移動三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00倍;
2、引導學生觀察小數點向左移動,小數大小的變化規(guī)律。
(1)剛才我們是由上往下觀察,如果我們由下往上看,小數點相當于往哪邊移動?(往左移動)移動了幾位?原來的數會有怎樣的變化?
(2)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3)引導學生總結出:
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原數就縮小10倍;
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原數就縮小100倍;
小數點向左移動三位,原數就縮小1000倍;
3、教師問:小數點可不可以向左或向右移動四位、五位、甚至更多位呢?(可以)
因此,在小數點向左、右移動三位,引起小數變化規(guī)律后,要寫上
4、教學例2:把0.08擴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提問:
(1)把一個數擴大倍數用什么方法來計算?(用乘法計算)
(2)怎樣列式?(把0.8分別乘以10、100、1000)
板書:0.0810=0.8
0.08100=8
0.081000=80
(3)根據學過的規(guī)律,小數點應向那個方向移動,移動幾位?
學生分別說出移動的位數及得數。(板書得數)
(4)為什么0.081000得80呢?
(因為要擴大1000倍,所以需把小數點向右移動三位,而原數只有兩位小數,還差一位,所以要在右邊添一個0,補足數位)
(5)0.08100=8,為什么向右移動兩位后不寫成008?
引導學生明確,小數點向右移動后,最前面的零必須去掉,正像0.081000=80,而不能得008。
小結提問:
根據上面的計算,要把一個數擴大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怎樣就可以了?
明確: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就可以了,位數不夠時,要用0補足。
5、教學例3:把43.7縮小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想一想,把一個數縮小10倍、100倍、1000倍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運用小數點移位的規(guī)律?可能會出現什么情況?怎樣解決?
首先讓學生獨立列式計算,然后二人計論,最后全班交流。
板書:43.710=4.37
43.7100=0.437
43.71000=0.0437
教師說明:43.7100=0.437,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后,整數部分沒有了,用0表示,所以在小數左邊還要添一個0。表示整數部分是0。
啟發(fā)學生說一說為什么43.71000=0.0437?從而強調小數點向左移動三位,左邊小數位數不夠,要在左邊用0補足,缺幾位就補幾個0,再點上小數點。整數部分也沒有了,因此,在小數點左邊還要添一個0,表示整數部分是0,所以43.71000=0.0437。
練習。
1、做第96頁做一做,97頁做一做。
下面各數,同506比較各縮小多少倍?
5.06(縮小100倍)0.506(縮小1000倍)
50.6(縮小10倍)0.0506(縮小10000倍)
下面各數同0.372比較,各擴大多少倍?
3.72(擴大10倍)372(擴大1000倍)
37.2(擴大100倍)
通過上題,說明我們可以應用小數點移動引起數的大小變化規(guī)律把一個數擴大或縮小10倍、100倍、1000倍
2、說出各題得數。
4.16100.2431001.841000
3、把下面各數分別擴大10倍、100倍、1000倍。
2.43.16
4、把下面的數分別縮小10倍、100倍、1000倍。
24.6300
5、3.47104.6100501000
三、鞏固練習
(1)填空。
1、把0.3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原來的數就()倍,得()
2、把4.36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原數就()()倍,得()。
3、2.94去掉小數點,就()()倍,得()
4、0.06變成0.6,小數點向()移動()倍,原數()()倍。
5、把30縮?。ǎ┍妒?.05。
6、把1.436擴大()倍是1436,縮小()倍是0.01436。
(2)填表
(3)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得數
4.39103.5100
3.31001009.3
16.21087.510
關于小學數學位置教案 篇3
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3、通過解決問題,使學生體會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和意識。
重點難點:
能根據方向和距離準確標出物體的位置。
教學方法:
教法:創(chuàng)設情境,演示講解;
學法:觀察思考,操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1、上節(jié)課給出地圖,同學們能說出位置,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探討給出了方向和距離,我們如何畫出這個物體所在的位置。
板書課題:繪出物體位置
2、說一說:學校中有哪些建筑?現在有一些數據,能根據這些數據將這些建筑物在平面圖上標出來嗎?
出示數據
(1)教學樓在校門的正北方向150米處。
(2)圖書館在校門的北偏東35度方向150米處。
(3)體育館在校門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處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引入課題。一上課就使孩子明確本課的學習內容,使孩子迅速調動認知體系中與本節(jié)課有關認知,為學習新課做準備。)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小組討論:你們打算怎么完成任務?有什么問題要解決嗎?
2、小組匯報完成平面圖繪制的計劃,教師進行梳理
(1)繪制平面圖的方法
先確定平面圖上的方向,再確定各建筑物的距離。如果學生沒有說出,老師可以進行引導:你們打算怎樣在圖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從而幫助學生確定比例尺和圖上距離。
(2)小組合作完成,可以怎樣分工,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務。
3、小組活動,繪制平面圖。
4、展示各組繪制的平面圖,集體進行評議。
(1)評價繪制的正確性,如果平面圖有問題,說一說問題是什么,應該怎樣確定位置。
訂正后交流:你們組認為在確定這點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么?怎樣確定?
教師小結:繪制平面圖時,一般先確定角度,再確定圖上的距離。距離怎么確定?可以畫線段表示,“可以用1厘米代表50米”,150米便可以畫一條3厘米長的線段。
(2)比較各個平面圖,為什么有的圖大,有的圖???
小結: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圖的大小也不同。
(設計意圖:例2是通過學習在平面圖上標出校園內各建筑物的位置,使學生知道如何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的位置,它與例1是相互聯(lián)系、互逆的。教學時,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索,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又讓學生真正體驗到通過團隊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樂。)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完成課本21頁練習三3、4題。
1、組織讀題,明確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指導,輔導學困生
3、展示交流,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知識,使學生體會到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和意識。)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1、通過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教師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給出方向和距離,就能畫出這個物體所在的位置。大家的收獲真大!
板書設計:
繪出物體位置
方向距離
繪制平面圖
教后反思:
1、收獲:學生在畫圖時參與的熱情比較高漲,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基礎較差的同學也能積極的投入到這節(jié)課中來。
2、不足:同學在畫圖時對于物體的方向容易弄反,還有的同學在定距離是不夠準確。
3、改進措施:積極糾正學生畫圖時容易出錯的地方,努力提高學生的作圖能力。
關于小學數學位置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會用第幾排第幾個以及類似的方式描述物體的位置,能根據第幾排第幾個這樣的描述指出物體相應的位置。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激活經驗
師:一天早上,小動物們正排隊做操呢(出示例題情境圖)。老師最喜歡的一個小動物就在它們中間,你能猜一猜它是誰嗎?
學生猜了兩個小動物都沒有猜中。
師:能很快猜中嗎?(不能)如果老師告訴你,這個小動物在第2個,你能一下子就猜中嗎?
生:也不行,要是知道老師喜歡的小動物在第幾排第幾個,就能一下子猜中了。
師:他說的很有道理。我們只要知道這個小動物所在的位置,就能知道它是哪個小動物了。老師告訴大家,我喜歡的小動物在第1排第3個。你知道它是誰嗎?
生:是小豬。
生:不對,是小狗。
生:他們說的都不對,應該是小兔。
師:老師已經告訴大家這個小動物的位置了,大家的意見怎么還不一致呢?你能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嗎?
學生各自陳述自己的理由。
師:你能說說幾個同學的意見為什么不一致嗎?
生:因為有的同學把橫著的看成排,有的同學把豎著的看成排,所以意見不一樣。
生:數第幾個的順序也不一樣。
師:看來要確定這些小動物的位置,必須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才行。(板書:確定位置)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怎樣用第幾排第幾個這樣的方式確定物體的位置。
二、認識第幾排第幾個
師:小動物們是怎樣規(guī)定確定位置的標準的呢?我們來看一看小猴是怎樣說的。(課件播放,小猴說:我在第1排和第1個。)從小猴的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從左往右數。
生:我知道要從左往右數,從前往后數。
師:這樣能確定其他小動物的位置嗎?
生:不能,因為不知道橫著的是排,還是豎著的是排。
師:我們再來聽聽小熊是怎么說的。(課件播放,小熊說:我在第2排第3個。)現在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橫著的是第幾排,第幾個要從左往右數。
師:你能在圖上指出第一排的小動物是哪些嗎?第二排、第三排呢?
指名到屏幕上指一指。
師:現在你知道老師最喜歡的小動物是誰了嗎?
生:知道了,是小狗。
師:(指小兔)你知道這只小兔在第幾排第幾個嗎?
生:第4排第2個。
師:你最喜歡哪個小動物?它在第幾排第幾個?
學生分別說出其他小動物所在的位置。
師: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同桌兩個小朋友合作,一個小朋友在圖上指某一個小動物,另一個小朋友說這個小動物的位置,也可以說某個小動物所在的位置,讓另一個小朋友找到它。
學生按要求進行游戲。
小結:知道怎樣確定小動物的位置了嗎?(學生說一說怎樣確定小動物的位置)給自己評價一下能得幾顆星?
學生自我評價,并說明理由。
三、鞏固練習,提升認識
1.想想做做第1題。
師:放學了,小動物們回到了美麗的家。(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左邊的圖)瞧,郵遞員送信來了,你們愿意幫忙送信嗎?第一封信是小猴的。
師:小猴說它住在()。
生:第2層第3號。(板書:第2層第3號)
師:你是怎樣確定小猴住在第2層第3號的?
生:第幾層要從下面數起,第幾號要從左邊數起,所以小猴住在第2層第3號。
師:和他一樣想的小朋友對他點點頭。
師:按照這樣的規(guī)定,小青蛙住在第幾層第幾號?
生:小青蛙住在第1層第1號。
師:住在第4層第1號的是誰?
生:位在第4層第1號的是小老鼠。
師:你最喜歡的小動物住在什么位置?
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位置。
師:(出示書架)同學們學得真好!為了表揚大家,小動物們買了很多書要送給你們。兔子老師告訴我們:第1層第2本是《新華詞典》。[板書:第()層第()本]這兒是怎么規(guī)定第幾層第幾本的?
生:從下面起數第一層,從左邊起數第一本。
師:《科學大世界》在第幾層第幾本?
生:《科學大世界》在第2層第3本。
師:第3層第2本是什么書?
生:第3層第2本是《繞口令》。
師:《成語故事》和《數學家的故事》分別在第幾層第幾本?
生:《成語故事》在第3層第5本,《數學家的故事》在第2層第9本。
師:《少年百科全書》在什么位置?
生:《少年百科全書》在第3層第12本。
師:還可以怎樣說?
生:第3層右邊第3本。
生:第3層倒數第3本。
師:《少年百科全書》的位置靠書架的右邊,所以也可以用第3層倒數第3本來表示。比較一下,用哪種方法表述《少年百科全書》的位置,可以使我們更快地找到它?
生:用第3層倒數第3本來表示。
教師小結(略)。
2.結合生活舉例。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確定位置。你知道了什么?
生:(略)
師:在確定位置時,要先規(guī)定從哪邊數起,然后根據規(guī)定數出是第幾排第幾個、第幾層第幾號或者第幾層第幾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場合都需要確定物體的位置,現在請小朋友想一想還有哪些地方也需要確定位置。
學生在小組里說一說,然后請幾人交流。
師:你也能跟他們一樣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結合學生舉例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略)
3.認識電影院的座位。
師:同學們去過電影院嗎?(出示電影院座位圖)看,這是咱們昆山電影院座位的一部分。電影院的座位有什么特點?
生:分雙號和單號。
師:第一排在哪里?
師:(出示電影票5排8座)5排8座在哪兒?
學生上臺指一指。
師:你是怎么找的?從哪個門里進來?先找什么,再找什么?
學生交流自己找座位的方法。
師:我們去電影院時,先確定從哪個門進去,找到第幾排,再找第幾座。
師:4排7座在什么地方?5排10座在哪兒?6排15座呢?
學生指一指。
4.畫圖并確定位置。
師:你們學得真棒!這里有很多格子,請給其中的一些涂上顏色,并把這些涂上顏色的格子的位置表示出來,填在括號里。要求:涂顏色的格子不超過6個,而且盡量使它成為一幅比較美的圖案!
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并完成填空。
展示學生作品,師生共同評價。
5.總結評價。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確定位置,你有哪些收獲?能得幾顆星?(學生回答)
師:數一數你今天一共得了幾顆星。課后組長計算一下,你們組今天共得幾顆星,填入表中。比一比,哪一組的表現最好。
關于小學數學位置教案 篇5
教學內容:P122~123變化規(guī)律、例1、例2及相關練習。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掌握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guī)律知道應用這個規(guī)律可以把一個數擴大或縮小10倍、100倍
2、使學生能通過移動小數點的位置把一個數擴大或縮小10倍、100倍能正確地口算一個數乘或除以10、100并能正確地處理移動小數點時數位不夠的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歸納概括的能力和類比推理、逆向思維能力和探索能力。
教具準備:小黑板、投影片可移動小數教、學具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把5擴大()倍是50,擴大()倍是500,擴大()倍是5000。
把6000縮小()倍是600,縮?。ǎ┍妒?0,縮?。ǎ┍妒?。
2、比較每組時兩個小數的大小。
1.0810.80.30.03
3、導入新課。
觀察:剛才兩組數的大小比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為什么數字相同,排列順序也相同,大小不同呢?
從中你有什么想法嗎?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專門來研究小數點的問題,看看在小數中,小數點的位置變化會給小數帶來什么變化?
二、新授。
1、認識小數點的移動。
⑴教具演示小數點向右移動,邊移動邊提問:移動后的數和原來的數相比,小數點是怎樣移動的?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嗎?
⑵教具演示小數點向左移動,邊移動邊提問:移動后的數和原來的數相比,小數點是怎樣移動的?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嗎?
2、教學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的大小變化規(guī)律。
⑴填空
0.005米=()毫米
0.05米=()毫米
0.5米=()毫米
5米=()毫米
誰來說一說,各個具體的長度各是多少毫米。
⑵仔細觀察這些等式,你發(fā)現什么了嗎?
引導觀察:這些等式中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在等式的左邊的數中,小數點是怎樣變化的?它們的結果又是怎樣變化的?它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嗎?
⑶小組學習,研究討論
⑷組織交流,歸納小結
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倍;
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0倍;
小數點向右移動三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00倍;
思考:我們大家研究得出這個規(guī)律有什么作用呢?
指出:我們可以應用這個規(guī)律把一個數擴大(或縮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這個小數的小數點向或(或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就可以了。
3、組織練習
⑴提問:仔細想一想,剛才復習2中的小數大小比較是否可以應用我們發(fā)現的這個規(guī)律來進行比較呢?
請比一比。
⑵完成練一練第1題。
學生口答,并說明理由。
⑶完成練習二十五第1題。
學生依次口答。選擇說說是怎樣想的。
4、教學規(guī)律的應用
⑴速記規(guī)律,看誰記得快。
⑵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個規(guī)律的。
⑶如果要把一個小數擴大10倍、100倍、1000倍怎么辦?
如果要把一個小數縮小10倍、100倍、1000倍怎么辦?
5、教學例1、例2
⑴學習例1
出示例1的表格和數據。
學生讀懂要求,嘗試解答。
組織交流:
指名說說你是怎樣做的?是怎樣想的?
⑵學習例2
出示例2的表格和數據。
學生讀懂要求,嘗試解答。
組織交流:
指名說說你是怎樣做的?是怎樣想的?
注意指導學生掌握移動小數點的方法及讀寫要點。
⑶完成想一想:
下面的題目可以怎樣計算?為什么?
2.4210=2.4210=
2.42100=2.42100=
2.421000=2.421000=
指名口答結果,說說是怎樣想的。
⑷練習:完成練一練的題目。
指名口答,分別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說說是怎樣想的。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二十五第2題。
小黑板出示,指名板演,全班齊練。
集體訂正。
2、做練習二十五第4題。
小黑板出示,指名板演,全班齊練。
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十五第3、5題。
關于小學數學位置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材第2至3頁例1及練習一第1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體驗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形成辨認東、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在觀察主題圖時,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重點難點:
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兒歌鋪墊,引出新課
同學們,你們會背有關東、南、西、北方向的兒歌嗎?
學生背兒歌: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讀了這首兒歌,你們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二、探究新知
1、早晨,太陽從哪邊升起?引出東。
2、指一指哪邊是東?教室的東邊有什么?(黑板)
3、東和西是相對的,那西邊是哪邊呢?教室的西邊有什么?
4、組織全班活動,起立,指一指東和西。指左邊練習表達:這邊是北。指右邊:這邊是南。練習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說一說?
5、完成書本填空和做一做
(1)觀察例1圖
問:圖書館在操場的東面,體育館在操場的( )面。教學樓在操場的( )面,大門在操場的( )面。
(2)完成“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2題
先觀察,你從對話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確定了兩個方向:北和西)
你能說說哪邊是東、哪邊是南嗎?說說房間是怎樣布置的?東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戲”。
3、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學校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4、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德陽市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5、背兒歌
早晨起床向太陽,前是東,后是西,左是北,右是南。四、課堂小結
今天大家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回家按照4個方向觀察房間的.擺設,明天來告訴大家。
板書設計:
位置與方向早上太陽在東方
面東,背西,左手北,右手南
東西相對,南北相對
關于小學數學位置教案 篇7
教學內容:例2、例3及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2、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過程:
一、復習:
1、匯報課外認方向的情況。
2、說說教室和校園的東西南北各有什么。
3、玩認方向的游戲。
二、新課:
(一)例2:
1、觀察第3頁的校園圖,你能畫出校園的示意圖嗎?怎樣畫,能讓別人看懂方向?
2、學生同桌合作畫。
3、交流匯報:把學生畫的多種情況展示出來。
4、請大家觀察這幾種不同的示意圖,你覺得怎么樣?(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太亂了。)
5、為了方便交流,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現在,你能按這個要求畫出示意圖嗎?并注意標上北的方向。
6、學生獨立繪制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示意圖。
(二)例3:
1、觀察例3圖,你是怎么找到北邊的?(圖上標有)
2、兩個小朋友在做什么?
3、少年宮怎么走?請你先用手指出路線圖,同桌互相看看指對了嗎?
4、同桌互相說:
去體育館怎么走?
關于小學數學位置教案 篇8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第一課時。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具體的實踐活動,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初步了解地圖上的方向;
2、培養(yǎng)辨認方向的意識,找出四個方向的排列規(guī)律,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在實際情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了解地圖上的方向規(guī)定。
難點:明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位置關系,掌握先定一個方向,再認其它方向的辨認方向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引入方位。
謎語:一位勤勞老公公,天色一亮就開工,若有一天不見他,不是下雨就刮風。
師問:(1)你們猜猜,這是什么?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東南西北這四個新知識。
(二)在實際觀察與活動中感覺方位。
1、認一認(課件出示)
(1)師引導:這是小明小朋友的學校平面圖,我們來幫他找一找學校里建筑的位置。
2、找一找
(1)剛才我們認識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誰能說一說教室里的東南西北各在哪兒呢?
(2)請一位學生按方向的順序邊說邊指方向,讓學生感受一下東南西北和什么轉動的方向是一樣的。
(3)請學生分別面向南、西、北,想想它們的`背面、左面、右面分別是什么方向?
關于小學數學位置教案 篇9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5頁例1、練一練,練習三1~3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guī)則,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2、使學生經歷由具體的座位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圖的過程,提高抽象思維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3、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增強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教學過程:一、情境引入1、談話:同學們去過南剛體育館觀看過籃球比賽嗎?(出示一張球票)這是老師去南剛體育館看比賽的票,拿著票,老師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你知道老師是怎么找到的嗎?學生自由回答。2、出示例1的情境圖。這是班級的座位圖,從圖中你看出了什么?有個小朋友叫小軍,你知道他坐在哪里嗎?指名學生回答。如果我們不知道小軍的位置,聽了剛才同學的發(fā)言,能順利地找到小軍的位置嗎?你覺得用這樣的方法描述小軍的位置有什么特點?(不夠清楚,比較麻煩)3、揭示課題并板書。用我們以前學習過的知識描述小軍的位置,顯得不夠規(guī)范或比較麻煩。怎樣才能正確、簡明地說出小軍的位置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研究確定位置的方法。二、教學新課1、教學用數對表示位置。(1)介紹列、行的含義和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guī)則。實際上,在確定位置時,豎排叫列,橫排叫行。(指圖說,板書)確定第幾列一般從左往右數,確定第幾行一半從前往后數。這叫什么?這是第幾列?(從圖中指列、行問)這是第幾行?指第1列第1行的圖問:這一位同學在第幾列第幾行?(第1列第1行)小軍位置是第幾列第幾行?同桌互相指一個位置說說。(2)出示抽象圖。如果把每個學生的座位用圓圈表示,每一行有幾個圈呢?一共要畫幾列呢?出示抽象圖:第7行○○○○○○○○第6行○○○○○○○○第5行○○○○○○○○第4行○○○○○○○○第3行○○○○○○○○第2行○○○○○○○○第1行○○○○○○○○第第17列列圖中的第1列在哪里?第1行呢?(標出第1行和第1列)誰能像這樣標出其他的列和行?指一指第4列第2行在哪里?第3列第4行在哪里?同學們在明白了列和行的含義后,現在能正確、簡明的確定位置了嗎?(3)用數對表示位置。小軍坐在第4列第3行,在數學上可以用數對表示為(4,3)。你知道這個數對的含義嗎?數學中的4表示什么意思?3呢?數對中的第一個數表示第幾列,第二個數表示第幾行;兩個數之間用逗號隔開,兩個數的外面用小括號括起來。師指抽象圖中任意一個圈問:請你用數對表示。2、完成練一練。(1)學生在書上完成1、2題。你能找到第2列第4行的位置嗎?有數對怎樣表示?(2)(5,5)表示什么呢?是圖上的哪個圈?兩個5表示的意思一樣嗎?三、鞏固練習1、完成練習三第1題。教室里的座位共有幾列幾行呢?第1列第1行是哪個同學的座位?用數對怎樣表示你能說說自己的座位在第幾列第幾行嗎?用數對怎樣表示?在小組中互相說說,并互相指其他座位說數對。2、完成練習三第2題。在實際生活中,也經常用數對確定位置。你能悅納嘎數對表示這四塊瓷磚的位置嗎?追問:第3列的兩塊瓷磚有什么共同特點嗎?第4行的兩塊瓷磚用數對表示位置時,寫出的兩個數對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同一列的兩塊瓷磚,數對中的第一個數相同;同一行的瓷磚,數對中的第二個數相同。3、完成第3題。(1)獨立完成用數對表示每一塊花磚的位置。(2)在小組中交流花磚位置的排列有什么規(guī)律?(3)匯報交流結果。四、課堂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學習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對你以后有什么指導作用呢?
關于小學數學位置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2、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與順序,會用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4、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與順序,會用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
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今天是森林里松樹爺爺的生日,小白兔和小鳥一大早就來為松樹爺爺慶祝生日。同學們看,他們倆在哪?在干什么?你能根據圖上小鳥和小白兔的位置把他們貼到黑板上嗎?(生板:小白兔、小鳥圖)
2、小鳥和小白兔一個在樹上,一個在樹下,他們站的位置不一樣,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小朋友一起來認識位置與順序中的上下。板:上下。
二、掌握新知、合作探究。
1、引導學生觀察課文主題圖。
(1)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小鳥和小兔的位置,說說小鳥在哪里?小兔在哪里?
(2)引入松鼠。
①松鼠也是松樹爺爺的好朋友,他也趕來為松鼠爺爺慶祝生日,你們看,松鼠在哪里?
②你能根據圖上松鼠的位置把他貼到黑板上嗎?(生板:松鼠圖)
③小組合作交流。
④誰能用上下說說松鼠的位置?
(3)小結:小松鼠如果和小鳥比,那他在小鳥的下面;如果和小兔比又在小兔的上面。所以三個動物進行比較的時候,小朋友就要表述完整了。
(4)如果小蝴蝶也落在這棵松樹上,該怎樣描述這些小動物的位置呢?大家小組合作,一起討論。
(5)指導看書、書寫。根據小朋友判斷的各個動物的相對位置,把書本主題圖的填空補充完整。
①學生獨立完成。
②集體反饋。
2、親身體驗上下的位置關系。
(1)小朋友們,觀察過你的同桌嗎?你能發(fā)現他身體各個部分的位置關系嗎?,
(2)同桌交流。
(3)指名說說身體各個部分的位置關系。
3、感受上下的相對性。
(1)按小組長的要求擺放學習用品。
(2)分組活動。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說說書架上物品擺放的位置。
(1)課件出示書架和物品,請同學們用上、下相互說說它們的位置關系。
(2)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
(3)集體反饋。
(4)誰說得好,為什么?
2、老師想考考大家,請看圖(說一說59頁3題)。
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用上下說一說他們的位置關系嗎?
3、分房子。
(1)動物園里建了一棟新房子,準備分給小狗、小兔、小貓和大象,請你給它們分一分,并用上、下說一說它們的位置關系。
(2)同桌相互交流。
(3)集體反饋。
4、第59頁的5題:小紅住在小英樓上,小英住在小蘭樓上,誰在最上面?誰在最下面?
(1)分組討論,交流。
(2)集體反饋。
(3)指名板書圖。
四、故事。
(1)觀看《狐貍和烏鴉》動畫。
(2)用上下編一個故事。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通過觀察說一說想一想等活動,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小動物及其物體上下的位置關系,也已經體驗到:一個物體的上下位置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并且還可以變化。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這樣上下關系的例子,數學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發(fā)現我們身邊的數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