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古詩詞鑒賞方法及答題步驟

字號:


    中考語文古詩詞怎么鑒賞,答題又要按照什么步驟來呢?不清楚的考生趕緊看過來,下面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考語文古詩詞鑒賞方法及答題步驟”,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中考語文古詩詞鑒賞方法及答題步驟
    一、抓修辭
    古詩詞獎賞中的修辭,最多的當算比喻、擬人、用典、對比了。
    1.比喻
    為了表現(xiàn)所詠之物在某一方面的特征,以達到生動形象的目的。
    答題格式:詩人運用比喻的修辭,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動形象的表現(xiàn)了什么在哪一方面的特征。
    舉例: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零丁洋》)
    運用比喻的修辭,詩人把民族危亡比作“風中絮”,把個人的人生坎坷比作“雨打萍“,生動形象的表達了作者對民族危亡的憂慮及個人身世的感慨。
    又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運用比喻的修辭,詩人以“病樹、沉舟“自比,既生動形象的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又揭示了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這一深刻哲理。
    2.用典
    詩人運用典故,大都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愿望,觀點,或起作借古諷今的效果。
    舉例: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詩人運用典故,表達了自己渴望重用,為國建功立業(yè)的愿望。
    又如: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詩人運用“聞笛賦“、”爛柯人“德的典故,表達了自己既有見到老朋友的欣喜,也有被貶久遠的怨恨。
    3.夸張
    運用夸張的修辭,是為了突出表現(xiàn)事物在某一方面的突出特點。
    舉例: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詩人運用夸張的修辭,“蒸“、“撼”突出表現(xiàn)了洞庭湖霧氣蒸騰,波濤洶涌,聲勢浩大的特點。
    又如: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杜甫《望岳》)
    詩人運用夸張的修辭,一個“割“字,突出了泰山的高大雄偉、遮天蔽日的景象。
    再如: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詩人運用夸張的修辭,表達了詩人對戰(zhàn)爭的詛咒,同時也由于安史之亂導致的詩人妻離子散,家書的寶貴,對家人的無限思念之情。
    如: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詩人運用夸張的修辭,化無形為有形,表達了詩人國破家亡,丈夫早逝的深重哀愁。
    4.擬人
    詩歌中的擬人修辭往往和作者的抒情相結合,傳達詩人的情感,或觸景生情,或寄情于景,以達到情景交融的目的。
    舉例: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詩人運用擬人的修辭,融情于景,以“花濺淚”、“鳥驚心”來表達自己憂國思家的情感。
    又如: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王昌齡《采蓮曲》)
    請對“芙蓉向臉兩邊開”作點賞析。
    詩人運用擬人的修辭,表現(xiàn)了花也有情,朝向采蓮女爭相開放,似與采蓮女爭艷的情景。
    二、抓關鍵的動詞
    一首詩歌中,往往就是幾個字或某一個字最具有表現(xiàn)力,通常把這些字叫做“詩眼”。
    動詞的答題格式:某字,生動具體的表現(xiàn)了什么在某一方面的什么特點。
    如: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張籍《秋思》)
    賞析“見“字的妙處。
    一個“見“字,化無形為有形,生動具體的表現(xiàn)了秋風蕭瑟,落葉遍地的凄涼景象,表達了詩人客居他鄉(xiāng)的思鄉(xiāng)之情。
    又如: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
    “鎖“在本詩中意為”籠罩“,生動的表現(xiàn)了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以及作為一個亡國之君的凄涼、憂傷之情。
    再如: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請對詩歌中加點的字作點賞析。
    詩中“朝、夕“從時間上對比,表現(xiàn)了時間之短,”奏“表現(xiàn)詩人憂國情懷,”貶“表現(xiàn)朝廷昏庸。詩人僅僅以四字,兩相對照,表達了詩人對獲罪被貶之快的憂憤。
    三、抓寫法
    表現(xiàn)手法是一個大概念,既包含修辭,也包括表達方式。除此之外,古詩詞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有:托物言志、借史抒懷、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事喻理、化靜為動、以動襯靜、虛實相生、想象、聯(lián)想、對比、象征等。
    舉例: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答題要點
    一、答題要點
    1、文章開頭一段的某一句話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間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對于這種題型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
    對于第一段的問題,從結構上來說,是落筆點題,點明文章的中心,開門見山,總領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從內(nèi)容上來說,是為下文作鋪墊和襯托,為后面某某內(nèi)容的描寫打下伏筆。
    中間某段的問題,在結構上是起到承上啟下、過渡的作用。
    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總結全文,點明文章主旨,讓人回味無窮,并與題目相照應。
    2、文章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這需要根據(jù)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來回答,常見的有歌頌、贊美、熱愛、喜愛、感動、高興、渴望、震撼、眷念、惆悵、淡淡的憂愁、惋惜、思念(懷念)故鄉(xiāng)和親人、或者是厭倦、憎惡、痛苦、慚愧、內(nèi)疚、痛恨、傷心、悲痛、遺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從文章的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來的,有的也許寫得比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對于這種題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細看幾遍,然后可以用這樣的關鍵詞來進行回答:“通過……故事,歌頌(贊美)了……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我們也可以從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別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
    4、文中劃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這種類型的題目,我們首先要看一看這一句用了那種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特別是描寫中又分為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和帶綜合性的場面描寫。
    而人物描寫還可細分為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肖像描寫和細節(jié)描寫,描寫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動、形象、感人。抒情的運用,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以及自然界當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寫內(nèi)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讀者的興趣。
    5、文中某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辭有很多,常用的有8種,比喻、比擬、夸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擬人、夸張、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
    一是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幫人加深體味;
    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叫人便于接受;
    三是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鮮明的印象。
    擬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讀者不僅對所表達的事物產(chǎn)生鮮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對該事物的強烈感情,運用擬人表現(xiàn)喜愛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親切自然;表現(xiàn)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丑態(tài)畢露,給人以強烈的厭惡感。
    夸張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現(xiàn)作者對事物的鮮明的感情態(tài)度,從而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通過對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們豐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質和特征。
    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達強烈奔放的情感,增強語言的氣勢;是提高表達效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還有疊詞、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節(jié)奏感,具有音韻美,讀起來朗朗上口。
    還有一種修辭用的比較多的就是引用,有時閱讀理解中會有引用的詩句、名人故事、還有名人語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關內(nèi)容,問題會有“文章中引用的內(nèi)容有什么作用?”,這種題目回答時要注意答到這樣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襯托了記述對象的品質,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種精神”。
    對以上類型的問題必須要結合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來回答。
    6、文中某句話有什么含義?或告訴我們什么深刻的道理?請說說你的理解。
    這種問題的回答不是簡單地從文中尋找現(xiàn)成的句子就可以解決的。
    需要平時多讀多看多積累,這樣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豐富回答內(nèi)容,用自己的語言把自己對文章的理解準確地表達出來。
    7、比較閱讀理解。
    有時考試會把課內(nèi)文章和課外與之相似內(nèi)容的文章進行比較閱讀,對于這種類型的題目,我們可以從文章的內(nèi)容、寫作特色、感情基調等方面進行比較。
    以上是有關記敘文的常規(guī)問題回答,下面我們來看看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8、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對于說明文的閱讀理解,我們可以抓住三點: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順序就是三種:包括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最重要的是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說明方法有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列數(shù)據(jù)、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畫圖表、引資料。其中涉及較多的是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列數(shù)據(jù)、作比較。
    分類別的作用是可以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
    舉例子可以起到使內(nèi)容具體、加強說服力的作用。
    打比方的說明方法跟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這種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
    列數(shù)據(jù)可以使說明的事物更具體,便于讀者理解相關內(nèi)容。
    作比較跟修辭格上的對比是類似的,在說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jīng)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xiàn)出來。
    在回答有關說明文的語言問題時,要注意說明文講求語言的準確性,語言風格又可以分為平實和生動兩種。
    中考閱讀常見的就是記敘文和說明文,議論文較少,限于篇幅,不再贅述。希望對你在學習和考試時有所幫助。
    中考如何提高復習效率?
    一、全部學科的總復習
    1、列出重要內(nèi)容一覽表
    為了便于記憶和應用,你要把重要內(nèi)容列成一覽表,將其縱橫關系整理清楚,做到一目了然。
    一覽表可以一張張分別做,也可以綜合在一張大紙上。
    對于那些需要背誦的、互不連貫的內(nèi)容,則可以使用卡片來記憶。
    這一階段的工作,主要是整理一覽表和卡片,在以后的階段復習中,只要不時地加以使用便可以了。
    2、消除疑點
    在完成了“整理”工作后,就應開始實質性的復習了。這時候往往會遇到一些疑難問題。一般來說,這類問題大多是有關考試的“關鍵性問題”。一定要理解深透,如果能以這類問題為中心開展相互討論,必然大有好處。比如討論中,你無法扼要說明問題,這就表明你對那個問題仍未徹底掌握。
    二、全力突破成績不佳的科目
    這一階段主要目的,是突破成績不佳的科目,但這并不是說其他科目可以丟開不管。
    1、重點在于做練習
    這個階段的復習重點在做練習,以訓練應用能力。像數(shù)學、物理等學科,可以使用習題集之類的書。所做的練習,要和教材的基本內(nèi)容有關,并參照有關的一覽表。
    語文、英語等學科,要以教科書為中心,反復練習讀法、譯法、語法等。這些學科的知識范圍較寬,復習時應把思路放開些,把有關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進行綜合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