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考研人們已經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復習備考了,那么大家對于政治這一科有多大的考試把握呢?經濟學作為考研政治最難的項目,總是在復習和考試中都能"勸退"一大批人,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2023年考研政治經濟學各考試章節(jié)名詞解釋匯總,快來看看吧!
第一章名詞解釋:
1.商品:是指直接以交換為目的而生產的勞動產品。
2.使用價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
3.交換價值:是指一種使用價值和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關系或量的比例。
4.價值:是指凝結在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人類勞動。
5.具體勞動:是指有用勞動,即各種具體形式的勞動。
6.抽象勞動:是指撇開勞動的具體形式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7.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指在現有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勞動熟練程度和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8.勞動生產率:是指具體勞動在一定時間內生產產品的效率。
9.貨幣:是指從商品世界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
10.貨幣流通規(guī)律:是指決定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的規(guī)律。
11.通貨膨脹:是指由于貨幣供應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引起紙幣貶值、物價普遍上漲的現象。
12.通貨緊縮:是指由于貨幣供應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引起紙幣升值、物價普遍下跌的現象。
13.價值規(guī)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guī)律,其內容是商品的價值量決定于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商品交換以商品的價值量為基礎。
14.生產社會化:是指生產過程本身的社會化,即由分散的小生產轉變?yōu)榇笠?guī)模的社會生產的過程。
15.社會分工:是不同部門之間和各部門內部的勞動分工。
第二章名詞解釋:
1.剩余價值:是勞動者在生產中創(chuàng)造的大于勞動力價值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那部分價值。
2.資本:是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
3.不變資本:是指資本家用來購買生產資料的那部分資本。
4.可變資本:是指資本家用來購買勞動力的那部分資本。
5.剩余價值率:是剩余價值和可變資本之比。
6.相對剩余價值:是在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由于必要勞動時間縮短,剩余勞動時間相應延長而生產的剩余價值。
7.超額剩余價值:是生產條件優(yōu)越的資本主義企業(yè)由商品的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而獲得的剩余價值。
8.資本積累:是把剩余價值當作資本使用,或者說,把剩余價值再轉化為資本。
9.資本有機構成:是指由資本的技術構成決定,并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
10.資本積聚:是指個別資本通過把自身所獲得的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即通過資本積累來增大自己。
11.資本集中:是指已經形成的各個資本的合并,它是通過大資本吞并小資本,或若干小資本聯(lián)合成少數大資本而實現的個別資本迅速增大。
12.資本循環(huán):是資本依次經過三個階段,變換三種職能形態(tài),使自身價值增殖,又回到原來的出發(fā)點的運動。
13.資本周轉:是資本循環(huán)周而復始不間斷地進行。
14.固定資本:是指由廠房、機器、設備、工具等勞動資料構成的那部分生產資本。
15.流動資本:是指投在原料、輔助材料和購買勞動力上的那部分生產資本。
16.社會總產品:是社會資本每年發(fā)揮職能作用所提供的社會總商品資本。
17.成本價格:是指生產商品所費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和。
18.利潤率:是剩余價值和預付總資本之比。
19.平均利潤率:就是全社會剩余價值總額與社會總資本的比率。
20.平均利潤:就是不同部門的資本家根據“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原則,按各自資本量大小和平均利潤率分得的一部分剩余價值。
21.生產價格:是指成本價格與平均利潤之和。
22.超額利潤:是商品的個別生產價格低于社會生產價格而獲得的超過部門平均利潤的利潤。
23.壟斷利潤:是壟斷組織通過壟斷價格出售產品而獲得高額利潤,或者壟斷資本企業(yè)憑借其對資本的占有和在生產、流通領域的壟斷地位獲得的高額利潤。
24.壟斷價格:壟斷組織憑借其壟斷地位以獲取高額壟斷利潤為目標規(guī)定的價格。
25.利息:是產業(yè)資本家為取得貨幣資本使用權而讓給借貸資本家的一部分剩余價值。
26.銀行信用:是通過銀行中介形成的資本借貸關系。
27.級差地租:是農業(yè)資本家由于租佃質量上有差別的土地而交納的有等級差別的地租。
28.絕對地租:是指租種一切土地都必須繳納的地租。
第三章名詞解釋:
1.經濟體制:是指按照一定的資源配置方式聯(lián)系起來的經濟組織、經濟機構、經濟管理和調節(jié)方式等構成的體系。
2.資源配置:指的是社會總資源在部門和地區(qū)之間的分配。
3.產權:是以法律形式確定并加以保護的一定社會主體對經濟資源即生產要素的所有、使用、經營并相應取得收益的權利。
4.市場機制:是指市場上供求、價格、競爭等市場要素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和運行。
5.股份制企業(yè):又稱股份公司,它是通過發(fā)行股票的形式把分散的資本集中起來經營的企業(yè)。
6.股票:是一種擁有一定數額股份資本并據以獲取股息收入的憑證。
7 市場
8.生產集中:是指生產資料、勞動力和商品集中于少數大企業(yè),這些企業(yè)的規(guī)模和它們在同類產品中所占的份額越來越大。
9.壟斷:是指為數不多的資本主義大企業(yè)為操縱和控制一個或幾個部門的生產、銷售以及原料來源而形成的協(xié)定、同盟或聯(lián)合。
11.混合聯(lián)合公司:是通過混合合并實行多樣化經營的壟斷組織形式。
12.跨國公司:是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在國外設置分支機構和子公司,從事大規(guī)模的生產、銷售或其他經營活動的國際性壟斷組織形式。 15.貼現率:是商業(yè)銀行扣除的從貼現日至票據到期時的貼現利息與票面金額的比率。
16.金融資本:是指銀行壟斷資本和工業(yè)壟斷資本日益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種新型的最高形態(tài)的壟斷資本。
17.金融寡頭:是極少數既控制著銀行又控制著工業(yè)的最大的壟斷資本家或資本家集團。
18.證券交易市場:是買賣有價證券的市場。
19.地產市場:是包括土地租佃和土地作為財產進行買賣而形成的市場。
20.技術市場:是以技術為交易對象的市場。
21.知識產權:是指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單位對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智力活動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權利和其他科技成果權的總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