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翔關(guān)于人生的金句(最新100句)

字號:


      語錄就是一些名人說的話的集綿,語錄不管是古人還是今人的,都有借鑒的意義,大家肯定會去學幾句語錄發(fā)說說吧,富有哲理的語錄激發(fā)人們的奮斗精神。你最喜歡的一句名人語錄是什么?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羅翔關(guān)于人生的金句(最新100句)”,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那些濫施恩情,忽視正義的人道主義,往往參雜著太多的偽善。他們總是會為了假想的將來而忽略當下的正義,他們總是會為了抽象人類而忽略掉具體之人的悲痛。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主觀惡性極大,罪刑及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如果我們不施以極刑,我們該如何去撫慰哪些仍然存在于世上之人的淚水?
    ??2.法律永遠不能超越社會常識的限制,千萬不要帶著法律人的傲慢,這種傲慢其實是不學無術(shù)的一種體現(xiàn)。
    ??3.看見的正義你不需要去相信,看不見的正義才是需要去相信的。
    ??4.律師的價值,是在保障當事人合法權(quán)益的基礎(chǔ)上來追求法律的正義。
    ??5.如果法律規(guī)定模糊不清,那么公權(quán)力就會成為脫韁的野馬。
    ??6.人類唯一應該恐懼的是恐懼本身。
    ??7.人心隱藏著整個世界的敗壞,你無法避免心動,但千萬不要行動。
    ??8.自由不能成為放縱私欲的借口,也不能成為強者剝削弱者的說辭,否則人與獸就沒有區(qū)別。
    ??9.對公權(quán)力而言,凡是沒有允許的,都是不可為的;對私權(quán)力而言,凡是沒有禁止的,都是可以做的。
    ??10.你會發(fā)現(xiàn)他被迫的哲學根據(jù)其實是一樣的,如果你是樂觀主義的態(tài)度,那你就認為孩子天性是純良的,所以對孩子一定是改造,優(yōu)于懲罰,那么對于這些孩子沒有必要施加什么他還是個孩子,所以你就會認為當前的刑事責任年齡的設(shè)置是合理的,而且如果你持樂觀主義態(tài)度,你也會對人類的理性充滿過高的期待,你會認為14歲到18歲這個階段的未成年人,她應該擁有了完全的理性能力來安排自己性方面的自由,因為樂觀主義一定會接受過大的自由力,但是各位一定要注意自由不受限制的話一定會導致強者對弱者的剝削而且各位想一想作為未成年的你真的有理性能力去決定性方面的自由嗎?所以可能還是現(xiàn)實主義的做法更加合理,基于現(xiàn)實主義我們認為孩子內(nèi)心也有幽暗的成分所以對他進行懲罰是有必要的,因此下調(diào)責任年齡是合理的。
    ??11.更重要的一種讀書是非功利性的讀書,因為只有這種非功利性的讀書,你才能夠抵制成功主義的讀書,你才能夠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命運,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失敗,很多時候啊,一個人真正的成功不是在他輝煌的時候有多么的風光,但關(guān)鍵在于,在你挫折的時候,在你低迷的時候,你是不是依然有勇氣繼續(xù)的前行?
    ??12.只有非功利性的閱讀,才能夠給我們提供一種真正的人生勇氣去面對人生的大風大浪,我當然不希望在座的同學這一生會遭遇挫折。會遭遇苦難,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在座的每一個同學,這一生一定會遭遇挫折,一定會遭遇苦難。
    ??13.為什么說文人相輕?因為知識總是讓人瞧不起的,但是非功利性的閱讀才能夠真正地讓你去意識到我們的渺小,才能培育我們的謙卑。
    ??14.會有同學說老師你是不是矛盾的呀?我記得前段時間你說:性同意能力是有上調(diào)的必要,現(xiàn)在又說刑事責任年齡有下調(diào)的必要,這不是互相矛盾嗎?這并不矛盾,一個是攻擊能力,一個是保護能力這一樣嗎?
    ??15.你越閱讀,你越站在人類知識的巔峰令望盡天涯路,你才會發(fā)現(xiàn)我是如此的渺小,我只是看到了知識的驚鴻一瞥,還有那么多的東西,我不知道怎樣才可以遏制你內(nèi)心的知識優(yōu)越感,才能讓你真正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去尊重他人,避免狂妄自大,只有非功利性的閱讀,才能不斷地豐富你的內(nèi)心,讓你抵制外界的浮華,外界的虛榮。
    ??16.所有的人,都是被管束才有今天的成就,人類所有的艱辛努力都是靠管束,才能成就的。在自由狀態(tài)下,人絕大多數(shù)是選擇崇高還是選擇墮落?大家自己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完全不受限制,你是向往崇高還是向往墮落?我覺得大部分人都會嘴巴說我向往崇高,但是實際就是在墮落中無力自拔。
    ??17.法律作為入罪的基礎(chǔ),而倫理作為出罪的依據(jù)。
    ??18.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處罰。一種行為即便再惡劣,但是如果刑法沒有規(guī)定,那它就不是犯罪。
    ??19.美國大法官霍布斯:“法律的生命是經(jīng)驗而不是邏輯?!币驗檫壿嬐普撚锌赡艿贸龇浅;闹嚨慕Y(jié)論,在第一個邏輯命題得出結(jié)論的時候你覺得無懈可擊,但也許第一個命題就有一點小小的瑕疵是你沒有看到的,于是得出第二個命題,你又沒有看到瑕疵,推出的瑕疵越來越多,但是你都認為是符合理性的,所以我們要進行邏輯訓練,但是要超越邏輯。
    ??20.人是目的,人不能純粹是手段,所以我們禁止殘酷不人道的刑罰。
    ??21.拉德布魯赫說:“自從有刑法存在,國家代替受害人實行報復開始,國家就要承擔雙重責任。刑法不僅要面對犯罪人以保護國家,也要面對國家保護犯罪人,不單面對犯罪人,也要面對檢察官保護市民,成為公民反對司法專橫和錯誤的大憲章?!?BR>    ??22.一次犯罪只是污染了水流,而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則是污染了水源。
    ??23.因為沒有買就沒有賣,就是因為買方市場處罰太輕,才有那么多賣方市場。
    ??24.在現(xiàn)代社會刑法有兩個機能,一個是保護機能,一個是保障機能。刑法不再是刀把子,刀把子只有一個刃,只砍犯罪者。現(xiàn)在是雙刃劍,一個刃砍犯罪者,一個刃砍司法機關(guān)。犯罪是可怕的,但比犯罪更可怕的是不受約束的刑罰權(quán)力,權(quán)力導致腐敗,絕對權(quán)力導致絕對腐敗。
    ??25.為什么法律中要規(guī)定跟不滿14歲的幼女發(fā)生性關(guān)系,要以犯罪論處,有人說這限制了幼女的自由,當然。這其實是典型的法律家長主義,因為法律要像家長一樣來保護未成年人,因為你不知道自由對你意味著什么,所以我們要對你進行限制,這是合理的。
    ??26.大家從小到大有沒有被父母管束,大家覺得父母管你合不合理,如果父母不管你你今天有機會來聽司法考試嗎?人類所有的艱辛努力都是要靠管束,都是要靠訓練來形成的。所有的天資聰穎一定還需要的是艱苦的訓練。
    ??27.有句法諺叫:法粘在骨頭上。因為你是中國人,無論你到哪,我們都可以管你。
    ??28.如果自由不加限制的話,一定會導致強者對弱者的剝削!
    ??29.梅因:“任何法律一經(jīng)制定就已經(jīng)滯后?!?BR>    ??30.任何解釋方法都不是完美的,它一定是有例外的,所以法律的生命是經(jīng)驗不是邏輯。
    ??31.? 凡事都有例外,例外不是對原則的否定,而是對原則的豐富。
    ??32.以賽亞·柏林有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說人類的思想家有兩種,一種是刺猬,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還有一種思想家是狐貍,雖然堅持自己的觀點,但也認可對立觀點具有相對的合理性。一個是一元論一個是二元論,我覺得二元論至少是我所欣賞的,因為在人類歷史上帶給人類無數(shù)浩劫的思想家全都是刺猬式的,非此即彼。
    ??33.法益作為入罪的基礎(chǔ),而倫理作為出罪的依據(jù)。
    ??34.但人不能永遠浪漫下去,那會走向自我毀滅的。浪漫都是水字旁,會把人淹死的。人最終還是要進入一個規(guī)則體系,所謂~隨心所欲不逾矩嘛。
    ??35.唯有真理的光照,才能學會謙卑 ,走出自我的偏狹,而自由而不放縱,獨立而不狂狷,盡責而不懈怠。
    ??36.我們只能做我們覺得是對的事情,然后接受它的事與愿違。
    ??37.道德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一直自律,而不是他律。
    ??38.人跟人的系啊,就像存錢。你必須先存錢才能取錢。如果只取錢不存錢,這叫惡意透支啊,你的賬戶就破產(chǎn)了呀,所以如果你想從他人的身上支取感情。你首先要存入足夠多的感情。
    ??39.我們做好一個角色,不是因為這個角色帶給我們多大的幸福,而是讓我們無愧于我們獲得的幸福。
    ??40.愛“人類”,卻不愛具體的人是很多文人的通病。人類是抽象的,并無具體的對象,無須投入真心,收放自如,還可以為自己贏得道德上的優(yōu)越感,但具體的人總是有那么多的問題,總是那么的不可愛。愛是要付出代價、恒久忍耐的。真正的愛永遠是對具體個人的愛。
    ??41.“這世上沒有什么是絕對的對,也沒有什么是絕對的錯。”而這個觀點本身就是絕對的!
    ??42.每天做好該做的事情,因為人要接受事與愿違,沒人知道明天會拿到什么樣的劇本,我們太有限了,我們只能做我們覺得對的事情,然后接受 他的事與愿違
    ??43.我本塵土,來于塵土也將歸于塵土,風隨己意,塵土高飛,終必落于地土。惟愿塵隨光舞,勿要落入糞土泥淖。尊貴不驕,卑賤不怨,心隨光動,無問西東。
    ??44.一個知識越貧乏的人,越是擁有一種莫名奇怪的勇氣和自豪感,因為知識越貧乏,你所相信的東西就越絕對,你根本沒有聽過與此相對立的觀點。
    ??45.人最大的問題就是習慣自我辯解,但我們遠比自己想象中更虛偽、下作和幽暗。
    ??46.這個世上最遠的距離,就是知道和做到。
    ??47.法律永遠不能超越社會常識的限制,千萬不要帶著法律人的傲慢。這種傲慢在我看來,其實只是不學無術(shù)的一種表現(xiàn)。
    ??48.所有真實的快樂,都需要長久的鋪墊和努力。
    ??49.每當我們表達道德憤慨的時候,我們也許都要反躬自省,我們是否比想象中更幽暗、邪蕩和偽善,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我們內(nèi)心的邪惡是否會催生更大的罪惡,是否會因著各種優(yōu)勢地位物化他人,操控他人,是否會更加悲情下品而不自知。當然,這里的我們主要指的是我自己。??
    ??50.人心隱藏著整個世界的敗壞,我們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個張三。如果自由不加限制的話,定會導致強者對弱者的剝削。
    ??51.???
    ??52.知識越頻乏得人,越是擁有莫名奇怪的勇氣和自豪感;人類所有的艱辛努力都是靠管束才能成就的;人生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的人生。
    ??53.人要接受事與愿違啊,我們太有限了,我們只能做我們覺得是對的事,然后接受結(jié)果。
    ??54.我很尊重你的個性,但是任何人的行為其實都會對別人有所影響,所以人成熟的一個標志,不是積極地去張揚自己的權(quán)利而是不斷的對他人有同理心。換言之你要顧忌到別人才是人成熟的一個標志。
    ??55.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人的邏輯、理性、閱讀都是有限的,整個人就是在偏見之中。人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見。
    ??56.懷疑主義是理性時代的咒詛,如果你持一種懷疑主義的立場,你所有的認識都是不穩(wěn)固的,理性不是唯一的認識論依據(jù),人類所有的思考都是建立在相信的基礎(chǔ)上,我們相信存在正義,而正義是一定客觀存在的。
    ??57.昨天的已經(jīng)成為過去,明天的還沒有到來,所以今天是一個禮物,大家把今天當作一個禮物,去珍惜享受你現(xiàn)在擁有的平凡的幸福。因為這種幸福你現(xiàn)在覺得平凡,但到你失去的那一天,你會覺得它是如此的珍貴。
    ??58.快樂是不能走捷徑的。
    ??59.這個世界不缺完美的人,這個世界所缺的是從你內(nèi)心深處發(fā)生的真心、正直、勇氣和良善。
    ??60.克魯伯林:“人類的思想家有兩種,一種是狐貍,一種是刺猬。刺猬是非此即彼的非黑即白的時刻準備戰(zhàn)斗;另一種是狐貍式的多元圓滑,他承認自己的理論,但是他也接受對方的理論有一定的合理之處。
    ??61.道世間唯白發(fā),貴人頭上不曾饒。
    ??62.我們因為無知而去閱讀,而我們越閱讀,我們越承認自己是無知的,就是蘇格拉底所說的承認自己的無知乃是開啟智慧的大門。這個世界不缺聰明的人,這個世界缺的是有智慧的人。就像無問西東所說的,我們不需要完美,我們需要的是否能夠從心底發(fā)出的勇敢、正直、真心和勇氣。這個世界上有許許多多人都很聰明,但是聰明人不一定有智慧,一個智慧的人一定是一個謙卑的人,承認自己的無知,乃是開啟智慧的大門。你越閱讀你越站在人類知識的巔峰,你望盡天涯路,你才會發(fā)現(xiàn)我是如此的渺小。
    ??63.“法益作為入罪的基礎(chǔ),倫理作為出罪的基礎(chǔ)?!?BR>    ??64.誤解是人生常態(tài),理解本是稀缺的例外。
    ??65.誤解是人生常態(tài),理解才是稀缺的例外。
    ??66.當我看到某些人占有了更多的資源,內(nèi)心會感到不公平,例如華融的賴總,墨西哥的古茲曼,他們同樣會有低級欲望,但對方通過不公平不合法的手段,可以占有一般人占有不了的資源和權(quán)力,從而獲得了很多無論高級欲望還是低級欲望的滿足。
    ??67.讀書分兩種,功利性讀書與非功利性讀書。非功利性的讀書更為重要,它讓你能夠地址成功主義的讀書,能夠坦然接受自己的命運,一個人真正的成功不是在他輝煌的時候有多么風光,而是在你遭遇挫折時,在你低迷時,你是否依然有勇氣繼續(xù)前行。非功利性閱讀能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渺小,培育我們的謙卑。
    ??68.每個場域都有每個場域的一些基本的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沒有人用條文的方式來規(guī)定,但是它存在于我們的社會規(guī)范之中,而你遵循這些規(guī)范,你才能真正的擁有所謂的自由,因為自由不是放縱的自由,自由始終是自律的自由。我很尊重你的個性,但是任何人的行為其實都會對別人有所影響,所以人成熟的標志不是積極的去張揚自己的權(quán)利,人成熟的標志是不斷的對他人有同理心,換言之你要顧及到別人,這才是人成熟的一個標志。
    ??69.所以當你不斷地閱讀,你才能接受理性的有限,而一旦當你接受理性的有限,你就會擁抱現(xiàn)實主義的人性化,你才會拒絕在地上建立天國,你才會拒絕在人類歷史上種種烏托邦的誘惑。
    ??70.倉廩虛兮歲月乏,子孫愚兮禮義疏。
    ??71.你遵循這些規(guī)范,你才能夠真正擁有所謂的自由因為自由不是放縱的自由自由始終是自律的自由,是自律的自由。
    ??72.在自己的使命中超越虛榮和虛無,勇往直前,一無所懼。 我們必須接受批評,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走出自戀的幻象,不至于長久在道德和知識上自我陶醉,在自戀中走向毀滅。
    ??73.唯愿諸君有這樣的勇氣,不悲傷、不猶豫、不彷徨。
    ??74.如果你的目光只關(guān)注地下,你永遠不知道向上看有多快樂。
    ??75.人和人相處像刺猬一樣,合在一起扎得疼,離開了又覺得孤獨。
    ??76.“后來我才想明白,與其擔心未來,不如現(xiàn)在好好努力。 這條路上,只有奮斗才能給你安全感。”
    ??77.“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會有很多的痛苦,只有當你真正的體會到了痛苦,你才會真正的知道平凡的幸福有多么的幸福?!?BR>    ??78.“一個人真正的成功,不是在他輝煌的時候有多么的瘋狂,關(guān)鍵在于,在你挫折的時候,在你低迷的時候,你是不是依然有勇氣繼續(xù)的前行?!?BR>    ??79.“對于我們不可改變的東西,我們保持樂觀,對于我們可控制的事情,我們要保持謹慎,對于不可改變的事情,愿我們能有個充實的心態(tài)接受?!?BR>    ??80.“人真正能影響的人少之又少,那些被你影響的人,只是片刻的感動。 ”
    ??81.“人生啊有很多的挫折,人生也有很多的苦楚,但是你一定要相信你自己,要瞧得起你自己,能夠始終的能夠去向上而行,每個人都是這樣走過來的啊?!?BR>    ??82.因為人要接受事與愿違啊。我們太有限了,我們只能做我們覺得對的事情,然后,接受它的事與愿違。
    ??83.在我的詞匯中,我覺得勇敢是一個最高級的詞匯。因為我自己不夠勇敢,在人類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
    ??84.相對主義的警覺?因為我發(fā)現(xiàn)人類中存在很多概念具有相似性,但這些相似性的概念中間一定是有一些細微的區(qū)別。
    ??85.6。我認為理念意義上的烏托邦是有意義的。但是現(xiàn)實中的烏托邦是不可能的。我們畫不出那個完美的圓,我們無法追求到絕對的美,但是,我們不能推倒出這個世界沒有美,這個世界一切都沒有意義,人類的存在是沒有意義的,人類追求美德是沒有意義的。
    ??86.16人片刻的感動,不可能持久的感動。很多人所謂的被你影響,只是片刻的感動了,最終還是投入到自己以前的生活。片刻的感動,在很多時候是一種自我欺騙。你在欺騙自己,你也在欺騙別人,你也讓別人陷入到一種自我欺騙。
    ??87.民眾很多時候希望撇開程序,去追求他心目中的一種正義,而這種正義反而會導致一種非正義。比如:行俠仗義往往會導致冤冤相報,會釀成最大的災禍。法律在很多時候就是為了追求秩序,我們就會認為只有在程序中我們才能達到一種可見的正義,一種人們可能接受的有瑕疵的正義。
    ??88.我們登上并非我們所選擇的舞臺,演出并非我們選擇的劇本。我們自己一生中能夠決定的東西很少,可能只有百分之五的劇本,百分之九十五的東西是我們決定不了的。我們決定不了我們的出身,決定不了我們的智商,更決定不了我們一生中的貴人相助。很多時候我們經(jīng)常會羨慕別人劇本,但是沒有誰的劇本值得羨慕,很多人的劇本就是專門演給別人看的。而你要做的就是演好屬于自己的劇本。如果你不幸遇到了某些挫折,你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棄演,一種是把既定的劇本演好,即使過程會痛苦,但一定很獨特并很精彩。
    ??89.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在于無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那個鴻溝。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這個很對,但是,“我思故我在”會經(jīng)常讓我們沉浸于一種幻想之中,就是我們只要思考到了,我們就能做到。但其實不是這樣。
    ??90.很多“高傲”的觀點跟老百姓的基本的內(nèi)心常識相抵觸的時候,在技術(shù)主義在邏輯論證上是沒有問題的,但其實是抵觸人內(nèi)心的良知的。這種思想變化的發(fā)生是基于人生的經(jīng)歷。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人承認自己是有限的,于是承認你的邏輯是有限的,承認你的理性是有限的,承認你的閱讀是有限的,承認你整個人就是在一種偏見之中。人這一生就是走出偏見。
    ??91.許知遠問:“當你憤恨自己不夠勇敢的時候,你會怎么辦呢?”羅翔答:“憤恨沒有用。當命運之神把你推向勇敢的那一刻,就希望自己能夠想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勇敢?!?BR>    ??92.你能真正影響的人一定是你愿意在ta身上投入大量的時間,跟你有真正的接觸。
    ??93.而什么是“懂的”東西呢?就是如康德所說的:“人類的原初設(shè)計”。當一些理論迎合了這些原初設(shè)計,老百姓會覺得你說出了我想說的但是說不出的話。所以,我們要追求真,我們要追求善,我們要追求美。
    ??94.虛榮會給人帶來痛苦,而且虛榮也不真實。雖然虛榮會有短暫的快樂。
    ??95.為什么人們習慣標語化的思維,因為世界太復雜了。當我理解不了那么復雜的世界,我就選擇一種簡單化的世界,但是復雜一定是存在的。
    ??96.我們不可能追求到絕對善,但是我們也不能因為絕對善追求不到而退向相對主義。我們依然是一種現(xiàn)實主義的有瑕疵的善。至少我現(xiàn)在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至于這種意義最后是不是會導致意義的消解,是不是會導致意義的降低,我真的是不知道。否則如果你始終是覺得你做的這個事情太有意義了,你一定要努力做下去,那最終可能就會……
    ??97.人為什么會追求美?因為還有美更上面的東西。對好的東西,人都想自我保留,但當你發(fā)現(xiàn)了最美的東西,你絕對不會自我保留,你會覺得這太美了,你一定會想分享出去。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美一定不是你培育的,只是你洞悉了美的驚鴻一刻。那在美之上,一定還有一個更偉大的存在,就是永恒的公平和正義。
    ??98.你思想過深刻的東西,你說過深刻的東西,你感動過深刻的東西,你為你自己所說的感動了,你就真的覺得自己做到了。很多時候,這是一種自欺。
    ??99.蘇格拉底說過:“對于你懂的東西,你才會真正地認同。對于你不懂的東西,你不可能真正地認同。”
    ??100.泛道德化是在摧毀道德,但這下面的邏輯鏈條是什么呢?因為我們必須認同道德是自律而不是他律。比如說有一種道德主義叫做“道德完美主義”,就是你得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如果道德不高尚,那么強行讓你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我之所以讓你道德高尚不是懲罰你,而且基于愛你。因為我想讓你變得更好嘛~ 但是,人是很難達到這樣的道德高度的,這樣子的一種規(guī)則,很容易導致虛偽。道德是要求自己的,而不是要求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