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卅反對帝國主義運動紀念日的簡介

字號:


    大家對五卅反對帝國主義運動紀念日了解多少?知道它的 由來,革命歷程嗎?下面讓出國留學網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希望大家喜歡,僅供參考。
    
    五卅反對帝國主義運動紀念日的由來
    1925年5月30日,是"五卅"反帝愛國運動紀念日.五卅運動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以上海工人為主體發(fā)動的反對帝國主義的革命運動.五卅運動標志著中國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到來.發(fā)生在廣州和香港的省港大罷工是五卅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工人運動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對大革命高潮的到來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五卅反對帝國主義運動紀念日的五卅慘案
    1925年1月,黨的四大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問題,決定加強黨對工農群眾運動的領導。四大以后,工人運動迅速復蘇和發(fā)展。
    1925年2月起,上海22家日商紗廠近4萬名工人為反對日本資本家打人和無理開除工人,要求增加工資而先后舉行罷工。中共中央專門組織了領導這次罷工的委員會。5月15日,上海內外棉七廠的日本資本家槍殺工人代表、共產黨員顧正紅,打傷工人10多人。日本帝國主義的暴行,激起上海工人、學生和廣大民眾的極大憤怒。第二天,中共中央發(fā)出第32號通告,緊急要求各地黨組織號召工會等社會團體一致援助上海工人的罷工斗爭。19日,中共中央又發(fā)出第33號通告,決定在全國范圍發(fā)動一場反日大運動。28日,中共中央召開緊急會議,決定以反對帝國主義屠殺中國工人為中心口號,發(fā)動群眾于30日在上海租界舉行反對帝國主義的游行示威。同時,為加強工會組織的力量,決定由共產黨人李立三、劉華等主持,成立上海總工會。隨后,劉少奇到達上海,參加上海總工會的領導。
    5月30日,上海工人和學生在租界的繁華馬路,進行宣傳講演和示威游行,租界的英國巡捕在南京路上先后逮捕100多人,并突然向密集的游行群眾開槍射擊,當場打死13人,傷數(shù)十人,制造了震驚全國的五卅慘案。
    當天深夜,中共中央再次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由瞿秋白、蔡和森、李立三、劉少奇和劉華等組成行動委員會,具體領導這次斗爭,組織全上海民眾罷工、罷市、罷課,抗議帝國主義屠殺中國人民。
    五卅反對帝國主義運動紀念日的革命歷程
    帝國主義的屠殺,點燃了中國人民郁積已久的對帝國主義侵略的仇恨怒火。從6月1日起,上海全市開始了聲勢浩大的反對帝國主義的總罷工、總罷課、總罷市。從6月1日到10日,帝國主義者又多次開槍,打死打傷群眾數(shù)十人。英、美、意、法等國軍艦上的海軍陸戰(zhàn)隊全部上岸,并占領上海大學、大夏大學等學校。上海人民不懼怕帝國主義的武力鎮(zhèn)壓,相繼有20余萬工人罷工,5萬多學生罷課,公共租界的商人全體罷市,連租界雇用的中國巡捕也響應號召宣布罷崗。
    6月1日,上海總工會成立,李立三任委員長。這標志著上海工人運動從分散的狀態(tài)開始轉向集中的有組織的行動。上海工人階級在總工會領導下,成為一支組織嚴密、紀律嚴格的反對帝國主義的主力軍,在斗爭中發(fā)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6月4日,上海總工會與全國學聯(lián)、上海學聯(lián)、各馬路商界總聯(lián)合會共同組成的上海工商學聯(lián)合會宣告成立,上海各界民眾結成了反帝聯(lián)合戰(zhàn)線。
    為了打破帝國主義的輿論封鎖,推動反帝愛國運動,中共中央于6月4日創(chuàng)辦了《熱血日報》,由瞿秋白任主編?!稛嵫請蟆芳皶r向廣大群眾傳達黨指導運動的方針、政策,揭露帝國主義的罪行。6月5日,中共中央發(fā)表《中國共產黨為反抗帝國主義野蠻殘暴的大屠殺告全國民眾書》,指出“全上海和全中國的反抗運動之目標,決不止于懲兇、賠償、道歉等”,“應認定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推翻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為其主要目的”。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推動下,五卅運動的狂飆迅速席卷全國,從工人發(fā)展到學生、商人、市民、農民等社會各階層,并從上海發(fā)展到全國各地,遍及全國25個省區(qū)(當時全國為29個省區(qū)),約600━700個縣,各地約有1700萬人直接參加了運動。北京、廣州、南京、重慶、天津、青島、漢口等幾十個大中城市和唐山、焦作、水口山等重要礦區(qū),都舉行了成千上萬人的集會、游行示威和罷工、罷課、罷市。6月11日,漢口參加游行示威的群眾行至公共租界時,英國水兵向人群開槍射擊,打死數(shù)十人,重傷30余人。漢口慘案進一步激起全國民眾的憤怒。全國各地到處響起“打倒帝國主義”、“廢除不平等條約”、“撤退外國駐華的海陸空軍”、“為死難同胞報仇”怒吼聲,形成了全國規(guī)模的反帝怒潮。
    五卅反對帝國主義運動紀念日的革命意義
    中國人民反帝斗爭得到了國際革命組織、海外華僑和各國人民的廣泛同情和支援。在莫斯科舉行了50萬人的示威游行,聲援中國人民的五卅運動,并為中國工人捐款。在世界各地,有近10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華僑舉行集會和發(fā)起募捐,聲援五卅運動。6月7日,日本30多個工人團體舉行盛大演講會,決議聲援中國工人團體,同時向日本政府和資本家提出抗議。英國工人階級積極行動,阻止船、艦、車輛運輸軍火到中國。五卅運動成為具有廣泛國際影響的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
    五卅運動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對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國民革命運動的發(fā)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國人民的覺悟,揭開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五卅運動的斗爭中受到很大鍛煉,培養(yǎng)造就了一大批干部,黨組織也得到極大發(fā)展,在斗爭實踐中總結了寶貴的經驗,為以后黨領導大規(guī)模的群眾斗爭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