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唐雎不辱使命文言文注釋翻譯及原文2022

字號:


    《唐雎不辱使命》是九年級語文教材里的一篇文言文,你知道文言文《唐睢不辱使命》的疑問及注釋嗎?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唐雎不辱使命文言文注釋翻譯及原文2022”,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出國留學網(wǎng)閱讀。
    最新唐雎不辱使命文言文注釋翻譯及原文2022
    原文: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玻鞘恐?。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BR>    翻譯:
    秦王派人對安陵國國君安陵君說:“我打算要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應我!”安陵君說:“大王給予恩惠,用大的地盤交換我們小的地盤,實在是善事;即使這樣,但我從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終守衛(wèi)它,不敢交換!”秦王知道后很不高興。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秦國。
    秦王對唐雎說:“我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卻不聽從我,這是為什么?況且秦國滅掉韓國、魏國,而安陵卻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來的原因,只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長者,所以不在意?,F(xiàn)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自己的領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愿,這是輕視我嗎?”唐雎回答說:“不,并不是這樣的。安陵君從先王那里繼承了封地所以守護它,即使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更何況只是這僅僅的五百里的土地呢?”
    秦王勃然大怒,對唐雎說:“先生也曾聽說過天子發(fā)怒的情景嗎?”唐雎回答說:“我未曾聽說過?!鼻赝跽f:“天子發(fā)怒的時候,會倒下數(shù)百萬人的尸體,鮮血流淌數(shù)千里?!碧砌抡f:“大王曾經(jīng)聽說過百姓發(fā)怒嗎?”秦王說:“百姓發(fā)怒,也不過就是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唐雎說:“這是平庸無能的人發(fā)怒,不是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fā)怒。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沖上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在宮殿上。他們三個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膽識的人,心里的憤怒還沒發(fā)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吉兇的征兆。加上我,將成為四個人了。假若有膽識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發(fā)怒,那么就讓兩個人的尸體倒下,五步之內淌滿鮮血,天下百姓都要穿上白色的喪服,現(xiàn)在就是這個時候。”說完,拔劍出鞘立起。
    秦王變了臉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說:“先生請坐!怎么會到這種地步!我明白了:韓國、魏國滅亡,但安陵卻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來,就是因為有先生您在啊!”
    注釋:
    唐雎(jū):也作唐且,人名,安陵國的臣子。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務。辱,辱沒、辜負。
    秦王:即秦始皇嬴政,當時他還沒有稱皇帝。使:派遣,派出。安陵君:安陵國的國君。安陵是當時戰(zhàn)國的一個小國,即現(xiàn)河南鄢陵西北,原是魏國的附屬國。戰(zhàn)國時魏襄王封其弟為安陵君。
    易:交換。
    其:句中用來加重語氣的助詞。
    加惠:給予恩惠。
    雖然:即使這樣。雖,即使。然,這樣。
    弗:不。
    說:通“悅”,高興、愉快。
    謂:告訴。
    欲:想。
    以:用,用作介詞。
    秦滅韓亡魏:秦滅韓國在始皇十七年(前230年),滅魏國在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
    之:的,助詞。
    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長者所以不在意。錯意,在意。
    請廣于君:意思是讓安陵君擴大領土。廣,擴充。
    逆:違背。
    非若是也:不是這樣的。非,不是。是,代詞,指秦王說的情況。
    直:只,僅僅。
    怫(fú)然:盛怒的樣子。
    公:相當于“先生”,古代對人的客氣稱呼。
    布衣:平民。古代沒有官職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稱布衣。
    亦免冠徒跣(xiǎn)以頭搶(qiāng)地耳:也不過是摘掉帽子光著腳用頭撞地罷了。搶,撞。徒,徒:裸露。跣:赤腳。
    庸夫:平庸無能的人。
    士:這里指有才能有膽識的人。
    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專諸,春秋時吳國人。公子光想殺王僚自立就使專諸把匕首藏在魚肚子里借獻魚為名刺殺了王僚?!板缧且u月”和下文的“白虹貫日”“倉鷹擊于殿上”都是自然現(xiàn)象,把這些現(xiàn)象同人事聯(lián)系起來是古代迷信的說法。
    聶政之刺韓傀(guī)也白虹貫日: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沖上太陽。聶政,戰(zhàn)國時韓國人。韓傀,是韓國的相國。韓國的大夫嚴仲子同韓傀有仇,就請聶政去把韓傀刺殺了。
    要(yāo)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到宮殿上。慶忌,是吳王僚的兒子。公子光殺死王僚以后,慶忌逃到衛(wèi)國公子光派要離去把他殺了。倉,同“蒼”,灰白色。
    懷怒未發(fā)休祲(jìn)降于天:心里的憤怒還沒有發(fā)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征兆。休祲,吉兇的征兆。休,吉祥的預兆。祲,兇險的預兆。
    與臣而將(jiāng)四矣:專諸、聶政、要離加上我將成為四個人了。這是唐雎暗示秦王他將效仿專諸、聶政、要離三人刺殺秦王。
    若:如果。
    必:一定。怒:發(fā)怒,動詞。
    縞(gǎo)素:白色的絲織品,這里指穿喪服??c,白絹。素,白綢。
    是:這樣,代詞。
    秦王色撓:秦王變了臉色。色撓,面露膽怯之色。
    長跪而謝之: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古人沒有凳椅,席地而坐,坐時兩膝著地臀部靠在腳跟上。為了向對方表示敬重,上身挺直,臀部離開腳跟,就是長跪。謝,道歉。
    諭:明白,懂得。
    以:憑借。
    存:幸存。
    者:的原因。
    徒:只。
    以: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