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整理小學二年級美術教案

字號:


    教案是藍圖,可以提高教學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精選整理小學二年級美術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整理小學二年級美術教案(一)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設計一個會轉動的簡易玩具。
    2、指導學生采用繪制、剪貼等方法對玩具進行簡單的裝飾。
    教學重、難點:
    1、啟發(fā)學生研究、發(fā)現(xiàn)玩具會轉的原理。
    2、鼓勵學生制作出有創(chuàng)意的會轉的玩具。
    教具學具:
    紙盒、吸管、小瓶蓋等材料及制作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教授新課:
    1、導入:
    看書中的作品圖片,相互討論:這些玩具為什么會轉動?
    2、新授:
    師介紹風車及陀螺的制作方法及步驟。
    看一看,找一找:在你帶來的材料中,有哪些材料可以用來做風車和陀螺?其它的材料又能做出什么會轉的玩具?
    作業(yè)要求:請用你喜愛的材料,通過想象與構思,設計并制作出一個會轉動的小玩具,并用畫、剪貼等方法進行簡單的裝飾。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四、小結:將自己做到的玩具進行實驗,比比誰的玩具轉得久,轉得快,轉得穩(wěn)。
    五、拓展:回家去尋找更多會轉的玩具,請家長一起研究玩具會轉的原因。
    六、板書設計
    會轉的玩具
    教學反思:
    教學中,引導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思,思中研。由于像紙風車這樣的玩具大多在幼兒園做過,可以讓學生間相互學習。不會制作的,可以讓學生利用拆解的方法探究制作方法。
    精選整理小學二年級美術教案(二)
    第一課時
    教學重難點
    重點:觀察小畫冊的制作,學會制作小畫冊
    難點:正確制作小畫冊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小畫冊范本、課件
    學具:白紙、剪刀
    教學過程
    (一) 欣賞導入,明確學習目標。
    1、欣賞小畫冊,并分析其制作的特殊性。
    2、板書課題:神奇的小畫冊
    (二) 探究質疑,嘗試了解折制方法。(探究性學習。第一部分:師生探討;第二部分:學生實踐研究)
    1、討論:神奇小畫冊是怎樣制作的呢?
    2、請學生上臺來嘗試折。
    3、運用媒體直觀了解折法。、
    4、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趣嗎?
    5、請你來給它編個故事,看誰編的故事最有趣。
    6、怎么樣,這個小畫冊好玩吧,我們也來試一試
    (三) 教師示范,解決折剪處添畫、銜接問題。
    師生互動制作小畫冊。
    提示:剪部位與小畫冊變化中的聯(lián)系。
    (出示例圖進行說明)
    1、 看到老師的小畫冊,你來猜一猜,這個小畫冊該怎么做呢?
    2、 老師小結并示范:小朋友真是很聰明,老師沒教,就能猜到小畫冊的制作方法。首先要用兩張紙折成書本形狀,然后在已折好的紙上剪一個缺口,小畫冊就剪好了,再在上面畫出圖形即可。
    3、 動腦筋:怎樣才能使畫面翻動后頭和身子仍然會有機的連接起來?
    (四)學生制作、老師指導
    制作好空白的畫冊,準備下節(jié)課添畫
    (五)課后拓展
    今天,我們觀察了神奇的小畫冊是怎么制作的,準備好了制作的工具,下節(jié)課我們來完成神奇的小畫冊,同學們可以課后構思,怎么樣添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折折剪剪畫畫,使小朋友手中的小紙片變成一個神奇的小畫冊。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在畫冊的輪回繪畫中變得豐富多彩有趣味。
    教學重難點
    重點:畫冊的折剪添畫過程與方法
    難點:有新意的變化,變化的統(tǒng)一性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小畫冊范本、課件
    學具:自制小畫冊、白紙、油畫棒、剪刀
    教學過程
    (一)欣賞有趣的學生作品
    1、 互相有關聯(lián)的四張連在一起的小畫冊。
    2、 已經脫節(jié)的四張相連的小畫冊
    (二)拓展思維發(fā)散,分組進行添畫比賽。(通過討論、比賽、欣賞,使學生思維更活躍,同時鞏固銜接問題)
    1、討論:小畫冊除了畫人物之外,還能畫什么?
    2、分組比賽:各組同學按座位順序逐個上臺輪流畫。
    3、評析作業(yè),解決銜接問題。板書:巧妙銜接。
    4、欣賞畫冊,鞏固知識。
    (三)學生自主表現(xiàn),教師指導。(明確作業(yè)要求,引導學生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1、作業(yè)要求:運用折、剪、畫等方法制作一本神奇小畫冊。
    2、 你可以將自己的小畫冊的第2、3、4頁給你的同桌繼續(xù)添畫,看他能不能將你的畫冊變得更加神奇。
    3、 當然,如果你不想給同學添畫也可以
    4、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四)相互賞析評價,總結下課。(通過相互賞析評價,滿足學生表現(xiàn)欲望)
    1、師生開展評述交流活動。
    2、將做好的小畫冊編一個有趣的故事講給你的同桌聽一聽??凑l的故事最奇特。
    3、 根據(jù)同學們的推薦請做得好,又講得好的同學上臺來講一講你的神奇小畫冊和神奇的故事
    4、教師總結。
    精選整理小學二年級美術教案(三)
    教材分析 :
    筆對于學生,是最常見的學習用品之一。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上也不斷涌現(xiàn)出各式各樣的筆,這些筆無論在外形和功能都十分受學生喜愛。本課《筆的世界》正是以此為切入點,帶領學生走進“設計·應用”的天地,讓學生接觸生活中的設計,并設計生活中常見的物品。
    而在第x冊《杯子的設計》一課中,學生對于設計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課的宗旨是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藝術設計與生活用品的緊密聯(lián)系,學習掌握設計的基本方法,認識到設計要以人為本的原則,創(chuàng)作出更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進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養(yǎng)成善于關注身邊事物的習慣。
    教學目標 :
    1、知識目標: 了解筆基本結構和功能,學會觀察和分析筆各部分的特點和功能。
    2、技能目標: 學習簡單的設計方法,能夠設計美觀與實用相結合的筆。
    3、情感目標: 養(yǎng)成關注身邊事物的習慣,提高觀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設計要以人為本。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了解筆設計的兩大原則—實用和美觀,學會畫簡單設計圖設計筆。
    2、教學難點 :了解形象與功能之間的關系,從美術的角度對筆的外形進行設計,結合實用性原則設計出造型新穎獨特的筆。
    3、注意點:在引導的過程中,不要單方面強調筆的功能如何現(xiàn)代化、科技化,而是要從生活中的實際情況考慮,思考筆需要進行哪些改良,在保證基本實用功能的基礎之上對筆的外形進行美觀設計。
    教學設計:
    一、導入激趣——發(fā)現(xiàn)筆的變化美
    1、猜一猜 :“筆”字的構成:竹字頭和毛組成,既是我中國古代的毛筆。
    2、看一看 :展示收集的各類筆:毛筆、鵝毛筆、鋼筆、鉛筆、圓珠筆、水筆等,展示一個筆的發(fā)展歷史。
    3、小結揭題:從最古老的毛筆到現(xiàn)在的筆,筆的外形和功能也在發(fā)生著各種改變。今天我們一起來走進筆的世界,和筆來一次親密接觸吧。
    二、探究分析——感受筆的造型美
    1、尋找筆的內在美,既筆的基本造型及最重要的功能
    ① 拆一拆:在實物投影儀上拆一支筆,以此讓學生了解筆的基本構造。
    ② 智力闖關::
    問題一:除去外殼之后筆剩下了什么?說明什么?——筆芯,基本用途:書寫問題二:筆蓋、按鈕有什么用途?——出筆芯
    問題三:橡膠、筆桿上的凹凸變化是為了什么?——防滑,書寫的舒適
    ③ 小結、不管什么筆,去掉外殼,你會發(fā)現(xiàn)書寫是筆最主要的功能,而一切外在的形狀和功能設計都是為這一點服務的。
    2、探究筆的造型美,嘗試筆不同外形的'變化
    ① 加外形:筆外形的創(chuàng)意設計(給上一環(huán)節(jié)拆出的筆芯增加外形)
    (根據(jù)摸到的物品進行筆外形的設計)
    如:針筒、口紅——他們形狀上有什么共性?怎么設計?(圖示)
    水果(蘋果、香蕉、小西紅柿)香蕉可以,小西紅柿不可以,蘋果太圓怎么
    辦?切成瓣就可以了。(蘋果可以現(xiàn)場切開,進行展示)
    ② 小結論:筆的造型美是遵循一定得原則,也就是設計建立在筆實用性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的設計。色彩要和諧、整體。
    三、探究筆的功能美
    1、加功能:設計計算題:(為上一環(huán)節(jié)的筆增加功能)
    ① 加法:了解筆的基本結構之后,通過功能相加對筆進行多功能的設計。 (播放圖片算式)
    鉛筆+橡皮=?
    圓珠筆+日歷=?
    (播放幾張多功能筆作品)
    ② 減法:糾錯示范
    說一說這支筆設計的好嗎?為什么?
    小結:筆的功能主要是書寫,增加的一些功能主要目的也是為此所服務的。
    四、綜合探索——造型美與功能美的結合
    1、看一看:欣賞優(yōu)秀筆的設計:分別從大師、老師、學生的作品切入,拉近學生與設計的距離感。
    2、說一說:說一說這些設計好在哪。為上面的知識做一小結,為學生整理下設計思路。
    五、實踐探究——“不走尋常路”筆的設計
    1、創(chuàng)設情境:寧波北侖貝發(fā)筆業(yè)有限公司征集“不走尋常路”筆的設計方案。
    2、創(chuàng)作:(反對盜版,支持原創(chuàng)!)
    ① 創(chuàng)意:獨立設計一款外觀新穎、功能獨特的筆。
    ② 繪制:作品的大小用厘米圖示表示出來,并寫上設計說明
    3、評價:
    ① 展示:把自己畫好的筆剪出來,掛在老師事先準備好的筆架上,進行展示
    ② 評價:挑一挑:挑選你最喜歡的一支,說一說為什么?
    改一改:說說哪一支筆你認為需要改良的?為什么?怎么改?
    教師總結:設計的魅力就在于創(chuàng)新,服務于社會,提高人們生活的品質。
    要設計出優(yōu)秀的作品,要學會觀察,勇于嘗試,這樣每一位同學都會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設計者。
    精選整理小學二年級美術教案(四)
    教學目標:
    1、認識目標: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氛圍中,相互交流,資源共享,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2、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愛大自然,保護綠色生命的情感。
    3、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兒童畫創(chuàng)作能力。
    本課重難點:
    1、教學重點:圍繞大樹的特點進行充分的想象和表象。
    2、教學難點:畫面構思和組織。
    解決重難點方法:
    在繪畫的構圖上,要分清屋次,不一定將大樹各部分都表現(xiàn)出來,可以選擇大樹各部分都表現(xiàn)出來。
    教學程序:
    一、表演、回憶、發(fā)表
    1、誰能到黑板上畫一棵大樹。
    2、請一位同學到黑板上畫一棵大樹。
    3、誰能說說大樹由幾個部分組成。
    二、觀察、賞析、感受
    1、教師將學生畫的大樹各部分補充完整。
    2、有誰到這棵大樹這兒來玩呢?
    3、你還能想象出哪些有關樹的故事?
    三、思考、探索、創(chuàng)作
    1、誰能根據(jù)課本上的繪畫作品,講一個有關大樹的故事?
    2、你是通過畫面中的哪些形象了解了畫面的故事?
    3、小組同學合作,表現(xiàn)出大樹的故事。
    四、展示、評價、延伸
    1、大樹對人類有什么作用?
    2、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課后活動:
    課后可以畫一幅保護綠色的作品。
    精選整理小學二年級美術教案(五)
    教學目標:
    1、了解校園里各種樹的有關知識,以及樹木對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所起的重要作用。欣賞以樹木為主題的繪畫作品,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自己身邊熟悉的事物,加強對身邊環(huán)境的認識和了解,增強環(huán)保意識。
    2、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找出樹的不同特點,并嘗試用不同的繪畫方法,來表現(xiàn)樹的不同特征。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自覺性,養(yǎng)成觀察比較的習慣。樹立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學生熱愛校園、熱愛家鄉(xiāng)、熱愛自然的思想情感。教學重難點
    重點:
    通過了解樹木的不同種類、不同作用、不同生長特點以及樹木與人類密切的關系,加深對樹的認識和對環(huán)保重要性的認識,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身邊的樹。
    難點:
    通過樹的外形特征來表現(xiàn)不同的樹。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搜集有關樹的圖片和資料,蠟筆和水彩筆
    教師: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認識樹
    1、游戲導入,揭示課題歌曲《大樹媽媽》做為背景音樂
    我們先來做個小游戲,請同學們邊聽老師的講故事邊做動作。
    “我是一棵種子,春天到了,風來了雨來了,我長出了小芽露出了小腦袋,一天天過去了,我又長出了枝條,長出了葉子,越長越高,我變成了什么?”(一棵大樹)
    對,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身邊的樹?!鍪菊n題先請小樹們入座
    2、樹在我們的身邊隨處可見,說說你在哪里看到過樹?叫什么名稱?
    3、我們的身邊為什么要種樹?有什么用?(綠化環(huán)境要保護樹木)
    4、我們校園里有哪些樹,你能說出它的名稱和特點嗎?(課件展示校園里的樹)
    二、比較樹的不同點
    1、認識樹的結構
    樹的全身都是寶,你知道樹由哪幾部分組成?(樹干、樹冠——樹枝 樹葉)
    2、認識樹的不同點(課件展示各種樹的圖片)
    樹的種類很多,姿態(tài)也各不相同,你能看出它有哪些不同嗎?比比誰能把所有的不同都找出來。
    ①樹的外形不同。
    ②樹的生長特點不同。
    ③樹葉的形狀不同。
    ④樹干的花紋不同。
    分組討論:這些樹的不同點分別有哪些具體的形態(tài)呢?請你們根據(jù)桌上的表格和圖片進行討論。
    樹葉有哪些不同的形狀?你能用圖形畫出來嗎?
    樹的外形像什么?請你用簡單的圖形概括一下。
    請你說說不同樹的生長特點?把你知道的寫下來。
    樹干上有哪些不同的花紋,請你畫一畫。
    3、分組交流,教師概括總結,展示學生的討論結果。
    三、學習樹的不同表現(xiàn)方式
    1、教師演示
    ①畫樹我們要從樹的外形畫起(樹干——樹枝——樹葉)
    ②這兩棵樹哪棵更喜歡,為什么?(樹干、樹葉上有線條畫的花紋漂亮)
    2、欣賞小朋友的畫
    我們小朋友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表現(xiàn)美麗的樹,看看這里的小朋友是用什么方法畫的?(課件展示學生作品)
    線描作品比較(可以畫同一種樹或不同的樹,畫整棵樹或樹的一部分)色彩比較(可以單色或彩色的,用水彩筆或蠟筆)構圖比較(一直排的、前后重疊的)表現(xiàn)手法(線條可以寫實,也可以概括、夸張)。
    四、學生作業(yè)
    下面請同學們也來畫畫你身邊的樹,想想你畫什么樹有什么特點,用什么方法畫,想好的同學請直接拿起彩筆作畫。
    五、作業(yè)展評
    1、評特色獎、佳作獎
    這么多美麗的畫,你選哪一幅為特色之星或佳作之星呢,我們手中的紅花代表特色獎,黃花代表佳作獎,把它貼在你最喜歡的圖畫下面。
    2、說說你投了誰的票,為什么?
    六、拓展
    1、欣賞畫家的畫
    樹是那樣的千姿百態(tài),你知道畫家們是怎樣表現(xiàn)樹的嗎?讓我們來欣賞一下。(課件展示國畫、水粉、油畫)
    2、欣賞《白楊樹》說說感受
    3、學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