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2022年高考考試已經(jīng)在六月初正式結束了,大部分試卷和答案已經(jīng)在網(wǎng)絡上公布出來,為此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特為湖南考生將2022年高考地理湖南卷的答案整理編輯好了,快來看看對對答案吧!
2022湖南高考地理真題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中國制造業(yè)企業(yè)海外子公司在全球分布廣泛,中小型企業(yè)是海外投資的主體。據(jù)此黨成1~2題。
1.截至2018年底,中國制造業(yè)企業(yè)海外子公司近半數(shù)分布在歐盟國家。這些企業(yè)在歐盟國家投資主要考慮當?shù)?BR> ①原材料豐言 ②市場開放 ③經(jīng)濟發(fā)達 ④國勞動力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與大型企業(yè)相比,中國制造業(yè)中小型企業(yè)在海外投資的優(yōu)勢有
①大多為民營企業(yè),抵御風險能力強 ②研發(fā)資金雄厚,創(chuàng)新能力較強
③更好服務小市場,滿足多樣化需求 ④管理人員較少,管理成本較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舞龍、賽龍舟、武術等傳統(tǒng)民間體育活動經(jīng)中報批準后,方可列入各級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體育非遺”)名錄。龍常被先民視作“雨水之神”,湖南省湘江文化圖中龍元素體育非遺占到體育非遺總數(shù)的一半以上。圖1示意湖南省湘江文化圈體育非遺分布情況。據(jù)此完成3~5題。

3.對該文化圈體育非遺分布影響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D.土壤
A.氣候 B.植被 C.河流
4.長沙市成為體育非遺密集區(qū)之一的重要條件是 D.經(jīng)濟實力強
A.地形封閉 B.聚居民族多 C.交通便利
5.關于該文化圈中龍元素體育非遺比重大的地理背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農耕文化發(fā)展歷史悠久 河流眾多水量大,季節(jié)變化小
先民們的生活穩(wěn)定安逸 受季風氣候影響,多旱澇災害
A. B. C. D.
某地(圖2)位于太行山南段東麓,該地山勢險峻,多暴雨,易發(fā)山洪。為適應當?shù)氐乩憝h(huán)境,該地形成了西北一東南向的“山一林一田一村一水”空間格局(圖3),體現(xiàn)了當?shù)鼐用竦纳嬷腔?。?jù)此完成6~8題。

6.該地易發(fā)山洪,主要是因為()
A.水流匯集快
B.年降水量豐富
C.河道較彎曲
D.地質條件復雜
7.從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測該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
A. a處
B. b處
C. c處
D. d處
8.該地形成的“山一林一田一村一水”空間格局有利于當?shù)兀ǎ?BR> ①降低暴雨的頻率 ②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③抑制土壤鹽堿化 ④咸輕山洪帶來的危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⑤④
根據(jù)關鍵區(qū)域(虛線框內)風場輻合情況,冬季強華南準靜止鋒可分為三類。圖4示意三類冬季強華南準
靜止鋒及其850百帕等壓面上34m/s的風場。據(jù)此完成9~10題。

9.與北風輻合型相比,南風輻合型關鍵區(qū)域降水更多。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A.雨區(qū)范圍更大
B.冷空氣勢力更強
C.水汽量更充足
D.地形阻擋更明顯
10.受南北風輻合型冬季強華南準靜止鋒的影響,廣東省北部地區(qū)()
A.低溫雨雪頻發(fā)
B.土壤侵蝕加劇
C.河流入汛提前
D.晝夜溫差增大
我國西北某內流河下游河岸地帶發(fā)育著荒漠植物群落,胡楊為主要建群種,該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表1反映該植物群落屬性及影響因子隨離河岸距離增加的變化情況(其中土壤容重與土壤有機質含量呈負相關,土壤電導率與土壤含鹽量呈正相關)。據(jù)此完成11~13題。

11.隨離河岸距離的增加,變化趨勢與群落蓋度總體相似的影響因子有()
①海拔 ②土壤含水量 ③土壤有機質含量 ④土壤含鹽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淺根系草本植物在該植物群落中分布廣泛,主要得益于()
A.胡楊涵養(yǎng)水源 B.草本植物水分競爭力強
C.地下水埋深淺 D.草本植物耐鹽堿能力強
13.在離河岸950米到1250米的地段,該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土壤有機質減少 B.喬木與灌木水分競爭
C.土壤含鹽量增加 D.草本與灌木水分競爭
位于中亞的某內陸成水湖,擁有較豐富的濕地和動植物資源,該湖泊近60年水量變化顯著。湖濱地下水與湖泊互為補給,但補給量較少。圖5示意該湖泊1961-2020年各時期入湖地表徑流量、降水量、蒸發(fā)量的變化。據(jù)此完成14~16題。

14.引起該湖泊近60年水量變化的主導因素是()
A.氣溫 B.降水量C.蒸發(fā)量 D.地表徑流量
15.推測湖濱地下水補給該湖泊較多的時期是()
A.1961-1979年 B.1970-1989年C.1980-1999年 D.2000-2020年
16.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2000年以來該湖泊湖岸地區(qū)()
A.沙塵天氣增多 B.灌溉面積擴大C.湖岸線較穩(wěn)定 D.綠洲面積增加
二、非選擇題:共52分。第17~19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20、21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jù)要求作答。
(一)必考題:共42分。
17.(14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耕地由種植糧食作物改種非糧食作物的現(xiàn)象,稱為種植結構“非根化”。山東省種植結構“非糧化”車空間差異明顯。2019年魯中南山地丘陵地區(qū)明顯高于魯西北平原地區(qū)。圖6示意山東省山脈水系分布。

(1)魯中南山地丘陵地區(qū)與魯西北平原地區(qū)的種植結構“非糧化”率差異大,請從自然條件方面作出解釋。(4分)
(2)近年來,山東省部分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種植結構“非糧化”類型逐漸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菜、瓜果轉變,說明其變化的主要原因。(4分)
(3)為保障糧食安全,請?zhí)岢龇乐垢胤N植結構“非糧化”的合理建議。(6分)
18.(14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機質包括腐殖質、生物殘體等,大多以有機碳的形式存在。土壤有機碳密度是指單位面積內一定深度的土壤有機碳儲量。海南島某自然保護區(qū)內保存著較完整的熱帶山地雨林,此地常受臺風影響。圖7示意該保護區(qū)內一塊樣地的地形及該樣地內部分點位土壤表層(0~10cm)的有機碳密度(單位:kg/㎡)。

(1)指出該樣地山脊與山谷土壤表層有機磁密度的差異,并分析其原因。(6分)
(2)該地森林固磁能力比長白山更強,請說明理由。(4分)
(3)森林固碳是降低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重要途徑,提出增強當?shù)厣痔嘉漳芰Φ闹饕胧#?分)
19.(14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研究小組調查發(fā)現(xiàn),在金沙江部分干熱河谷的緩坡上發(fā)育著一定厚度的黃土狀物質,其下部及附近谷底廣布古堰基湖沉積物(圖8)。在冬春季,常見谷風裹換著塵土從谷底吹向谷坡。即將建成的白鶴灘水電站位于金沙江下游。

(1)分析金沙江干熱河谷段冬春季谷風勢力強的原因。(4分)
(2)研究小組通過調查和實驗,認為該地黃土狀物質主要來源于附近古堰塞湖沉物,推測其判斷的主要依據(jù)。(6分)
(3)白鶴灘水電站蓄水后,甲地谷底有部分被淹沒,該地的黃土狀物質沉積速率能減小還是增大?表明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4分)
(二)選考題,共10分。請考生從2道題中任選一躍作答。如果多幼,列拉所做的第一
20.(10分)[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
杭州是我國著名的膝游城市,有許多與水將相關且網(wǎng)絡關注度高的場所。圖9示意杭州主城區(qū)主要場所的網(wǎng)絡稅頻格數(shù)量。

(1)比較商業(yè)購物與前想觀光兩類場所網(wǎng)絡視頻播放量的主要差異。(4分)
(2)在游憩觀光類場所中,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qū)一斷橋殘雪景點的關注度最高.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21.(10分)[地理-選修6:環(huán)境保護]
華北地區(qū)某河流水體溶解氮濃度較高,主要來源于農業(yè)生產中氮肥的過量施用。某規(guī)劃設計院在該河下游建設人工強化溫地,通過聚站將河水引入濕地,凈化后流人水庫。圖10示意人工強化濕地各種水生植物、欄水壩等的布局。

(1)該濕地進水口溶解氮濃度非汛期顯著高于汛期,說明其原因。(4分)
(2)據(jù)圖指出該濕地凈化溶解氮所采取的具體措施。(6分)
【答案】
1-5BDCDC
6-10AACCA
10-15BABDB
16C
17(1)魯中南山地丘陵區(qū)地勢起伏大,耕地破碎,不利于集中耕作;魯中南山地丘陵區(qū)河流短小流急,灌溉條件較差;魯中南山地丘陵區(qū)地處夏季風迎風坡,降水集中,易發(fā)水土流失,土壤貧瘠。魯西北平原地區(qū)地勢平坦,河流眾多,土層深厚,土壤肥沃。
(2)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城市市場對蔬菜、瓜果的需求增長;與棉花、花生相比,蔬菜、瓜果附加值更高,利潤更大;灌溉、交通和冷藏保鮮條件改善,為瓜果、蔬菜生產提供保障。
(3)劃定糧食種植規(guī)模紅線,實現(xiàn)占補平衡;發(fā)放糧食生產補貼,提高糧食最低收購最低收購價格,提高種糧積極性;加大糧食種植科技投入,提高機械化水平,提高單產;推行土地流轉,鼓勵種糧大戶、專業(yè)合作社承包大面積糧食種植;加強管理,完善法律法規(guī),實行嚴格的“非糧化”審批。
18(1)山脊表層有機碳密度大,山谷薄層有機碳密度小。
山脊易受臺風影響,多林窗,利于森林群落更新;山脊光照條件較好,光合作用更強,植被固碳更旺盛;山谷水熱條件較好,有機碳易分解。
(2)緯度更低,生長期更長,四季常綠,固碳總量更大;水熱條件更好,植被生長更旺盛;生長期光照時間更長,光合作用更旺盛。
(3)完善保護區(qū)的管理,減少對森林的干預;對林窗、倒木進行有序更新補植;營造防風林,減輕臺風的威脅;適度植樹造林,提高森林密度;選育更適應當?shù)丨h(huán)境的鄉(xiāng)土樹種;護坡固溝,減輕水土流失,避免土壤有機質被侵蝕。
19(1)冬春季節(jié)晴天多,山谷和山坡熱力性質差異顯著,山谷風環(huán)流更典型;冬春季節(jié)山坡地表干燥、植被稀疏,升溫更快;冬春季節(jié)水位低,裸露坡面范圍大,谷風作用距離長。
(2)谷風從谷底吹向谷坡,風力搬運方向符合從古堰塞湖到坡地;平均粒徑較小,符合風力沉積的特征;黃土狀物質的組成元素和礦物與古堰塞湖沉積物相似;古堰塞湖沉積物和黃土狀物質相鄰分布。
(3)減小。理由:部分谷底的堰塞湖沉積物被淹沒,物源供應減少;蓄水成湖,冬春季節(jié)湖泊降溫慢,盛行風從陸地(兩側山坡)吹向庫區(qū),削弱谷風;部分谷坡被淹沒,堆積空間減小。
或增大。理由:蓄水成湖,白天的湖風與谷風疊加,風速增大;庫區(qū)水位升降變化,消落帶物質疏松易蝕,提供更多的物源。
20(1)商業(yè)購物場所網(wǎng)絡視頻播放量平均值大于游憩觀光場所,但前五名總體上小于游憩觀光場所;商業(yè)購物熱度第一的場所略高于游憩觀光熱度第一的場所,相差不大;商業(yè)購物類場所僅熱度第一的播放量大,其他均較小,而游憩觀光類場所播放量隨著熱度次序降低逐漸減小。
(2)自然山水風光與人文景觀相結合,旅游資源集群狀況和地域組合狀況好;旅游資源品質高,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美學價值;知名度高,對游客的吸引力大;地處杭州市區(qū),交通通達度高;基礎設施完善,接待條件好;借助網(wǎng)絡平臺宣傳,信息通達度高。
21(1)非汛期徑流量小,對氮肥的稀釋作用弱;非汛期徑流量小,流速慢,水體更新較緩;非汛期人工灌溉更多,氮肥隨灌溉尾水排入河流;非汛期水溫低,水生植物對氮的吸收較弱。
(2)種植多種類型的水生植物,根系吸附溶解氮;通過泵站抽水,提高水體流動性;河道蜿蜒布局,延長水體停留時間,增強凈化效果;修筑攔水壩,保證凈化后的水方可有序流入水庫。
| 湖南高考語文試題 | 湖南高考數(shù)學試題 | 湖南高考英語試題 | 湖南高考理綜試題 | 湖南高考文綜試題 |
| 湖南高考語文答案 | 湖南高考數(shù)學答案 | 湖南高考英語答案 | 湖南高考理綜答案 | 湖南高考文綜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