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寫作的加分法寶是什么,不清楚的考生看過來,下面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考寫作的法寶:加點笑話”,持續(xù)關(guān)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中考寫作的法寶:加點笑話
笑話人人愛聽,笑話人人愛看!
如果有人正津津有味地看著書,突然“撲哧”一樂,不用問,那一定是讀到了“笑話”。
什么是笑話?
“笑話”,在作文中,我更愿意從字面上去解釋:笑話,就是好笑的一句話。
“好笑的一句話”,這里的重點不是“好笑”,而是“一句話”。
對了,“一句話的笑話”,這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這么說,所有好聽的笑話,都只有一句話。
在作文中,加一些“一句話的笑話”,就好比做菜時加入的調(diào)料。
給你的作文加點料,讓你的作文味道更好!
笑話的收集:
一,網(wǎng)絡。
二,聚會。
三,天馬行空的聊天。
記住,我們只要那種“一句話的笑話”,就像辣椒,我們只要朝天椒,短短的一點,就足夠了。
中考寫作技巧:把握節(jié)奏
什么是節(jié)奏?
以一首小詩來說明:
讓天空永遠藍瓦瓦
讓太陽永遠笑哈哈
讓世界上永遠有我
讓世界永遠有媽媽
這是顧城曾經(jīng)舉過的例子,據(jù)說是一個五歲女孩寫的。顧城認為:這首小詩具備了一切好詩的所有要素。
這首詩好,就好在節(jié)奏上。而節(jié)奏是作文的法寶之一,更是詩歌的命脈。
陰陽,疏密;高與低,濃與淡,徐與疾;日夜交替,寒暑輪回,風波起伏,山川綿延……
節(jié)奏是自然的基本原則,也是藝術(shù)的靈魂:
聲(音樂),姿(舞蹈),意(詩歌)三者,媒介不同,然都以節(jié)奏為共同的命脈。
同樣的,心跳,脈搏,呼吸……
孩子在節(jié)奏中成長,他的世界是節(jié)奏的世界,節(jié)奏帶來秩序,秩序營造安全感。
好詩節(jié)奏分明,好的作文也是如此。
這首詩的每一句中都有穩(wěn)定的三個音步,這就是節(jié)奏,
全詩中依次出現(xiàn)的四個“永遠”,如四季一般循環(huán)往復。
如何在作文中把握節(jié)奏?
其一,最簡單的增加作文節(jié)奏感的方法就是使用排比句。
排比句最能表達充沛的感情,體現(xiàn)逼人的氣勢。
段落之間也可以使用排比句。
其二,在作文的不同段落里,可以“重復”那個最主要的“意象”,比如以上詩中“永遠”。
如同,一首樂曲在不同的樂章反復“重復”它的主旋律一樣。
當然了,這里并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加強”,是用不同的手法去強化那個最主要的“意象”,
就像以上的詩中用四種不同的手法來表達“永遠”的這個“意象”。
其三,最好的節(jié)奏如同呼吸,平緩舒適,安全穩(wěn)定,但又讓人不易察覺。
這樣的節(jié)奏看似簡單,但難以把握,可以看看余華的書,體會一下。
中考高分素材:寫出好作文的法寶
為什么?
第一、成語是流傳千百年的固定詞組,它有非常好的韻律感,也就是有非常平衡的平仄關(guān)系。比如我們會覺得“千方百計”悅耳動聽,“百計千方”就不好聽,就是因為平仄關(guān)系的緣故。
第二、成語經(jīng)過千百年來一些杰出的文藝家的演繹和提煉,大都有非常獨特的語境。
第三、成語大都有為大家熟知的意蘊,用成語就是把讀者帶入自己語境的最直接、最簡單的辦法。
作文,我們應該多向古人學習,學習他們文章的韻律感,學習他們文章的節(jié)奏感。
在古代,大文學家一般就是大音樂家,尤其是大詩人、大詞人,如白居易、姜白石、李清照、李后主等等。
因為在那時,“詩”就是“歌”,“詞”就是“曲”。
所以,古人的散文、詩歌、詞曲都是我們頂禮膜拜學習的源泉!
文學與音樂從來都是難分難解的,余華就是因為音樂而寫作的。
好的文章就是一曲好的樂章。
在作文中多用成語(詩、詞也是一樣),其實就等于就是把古人的那些精美的樂章小節(jié),移植到自己的文章中來,雖然我們可以不懂平仄,可以不懂聲律,但我們一樣可以寫出富有韻律感的美文來。
中考素材:100本名著濃縮成100句話
1.神要是公然去跟人作對,那是任何人都難以對付的。(《荷馬史詩》)
2.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哈姆霄特》)
3.善良人在追求中縱然迷惘,卻終將意識到有一條正途。(《浮士德》)
4.認識自己的無知是認識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隨筆集》)
5.你以為我貧窮、相貌平平就沒有感情嗎?我向你發(fā)誓,如果上帝賦予我財富和美貌,我會讓你無法離開我,就像我現(xiàn)在無法離開你一樣。雖然上帝沒有這么做,可我們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簡·愛》)
6.大人都學壞了,上帝正考驗他們呢,你還沒有受考驗,你應當照著孩子的想法生活。(《童年》)
7,你越?jīng)]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擊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當作驛馬,把它們騎得筋疲力盡,到了站上丟下來,這樣你就能達到欲望的最高峰。(《高老頭》)
8.我只想證明一件事,就是,那時魔鬼引誘我,后來又告訴我,說我沒有權(quán)利走那條路,因為我不過是個虱子,和所有其余的人一樣。(《罪與罰》)
9.你瞧,桑丘·潘沙朋友,那邊出現(xiàn)了三十多個大得出奇的巨人。(《堂·吉訶德》)
10.我并不愿意你受的苦比我受的還大,希斯克利夫。我只愿我們永遠不分離:如果我有一句話使你今后難過,想想我在地下也感到一樣的難過,看在我自己的份上,饒恕我吧!(《呼嘯山莊》)
中考文言文教材復習的三個要求
對于文言文而言,復習教材是最基本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因為沒有課內(nèi)的文言文基礎知識的積累就無法向課外遷移,文言文閱讀能力的形成必須依賴于課本,然后才能走向課外。所以,我給高考復習的學生提出三個要求,以確保高考文言文過關(guān)。
一、熟讀與背誦
熟讀的意義不用多講,達到提示上句馬上說出下句的程度,或者,說一個常見字,馬上知道在哪一課的哪一句里有這個字,并且能說準它的意思。
背誦要達到能寫的程度,一字不差。
二、理解與翻譯
真正的理解不是看著注釋或?qū)φ宅F(xiàn)成的翻譯的理解,而是脫離了這些“拐杖”自己能讀懂文字,并且用自己的話把它表達出來。能不能用自己的話表達對文字的理解是衡量讀懂與否的標準。
三、梳理與歸納
文章中許多文言知識必須自己動手按一定的要求進行梳理歸納,使之有條理,自己能夠一目了然,知道哪些是已經(jīng)掌握哪些是待掌握的。這樣就能建立自己的體系,做到心中有數(shù)。比如,拿一張紙,將不知道的句子寫下來或把不懂的字寫下來,復習完一遍,就專攻這些沒掌握的詞句,可以事半功倍。
若能達到我說的這三個要求,文言文的復習就無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