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場考試取得成功都離不開每日點點滴滴的積累,下面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行測言語理解邏輯填空技巧:語境分析”,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行測言語理解邏輯填空技巧:語境分析
在公務員考試中最讓考生頭疼的并不是最難的數(shù)量關系,反倒是人人都能做出一點的邏輯填空,對它抱著很高的期待,結果卻一次又一次打擊著考生自信心,本以為是手到擒來的題目,最后變成了自己整體成績的弱項。究其原因,大多數(shù)考生在做這類的題目時候,方式和方法不對,很多人在做題的時候總是單純的依賴自己的語感,讀完文段之后覺得應該選啥就選了啥,做完之后還感覺自己做的很好。對于一些簡單的題目而言,靠語感確實能做對一些題目,但是題目難度稍微大一些的時候準確率就不能保證了。在這個過程當中考生忽略了邏輯填空的最核心的東西即語境分析,一般情況下每一個設空處都有提示信息,提示我們設空處應該選一個什么意思的詞語,只要能夠找到提示信息,一般情況下都是可以選對答案的,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體驗一下語境分析的作用。
【例1】在京劇藝術舞臺上,一個圓場,也許就表示走出百里之外;幾聲更鼓,在短暫的時間內(nèi)則已是夜盡天明。這種時空的二重性,使得舞臺的局限性巧妙地轉化為藝術的________。為了反映多種多樣的生活場景,則往往打破舞臺條件的制約,而采取________的手法來表現(xiàn)規(guī)定場景,如花園、戰(zhàn)場、江河等。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BR> A.靈活性 虛構 B.豐富性 抽象
C.廣闊性 藝術 D.多樣性 夸張
【解析】:通讀題干整體講的是京劇的藝術性,第一空通過“使得舞臺的局限性巧妙地轉化為藝術的”可知,設空處應該是與“局限性”呈現(xiàn)相反相對的關系,提示我們設空處的含義“范圍大”,四個選項只有“廣闊性”能夠體現(xiàn)這層意思,所以直接鎖定C選項,故答案選擇C。
【例2】數(shù)碼時代的人類有了更多快捷儲存知識的方法,許多知識信息在網(wǎng)絡、電腦上________,無需再費時費力地加以記憶。雖然記憶的有些方面可以________給書籍和數(shù)
碼機器,但我們還是需要知道怎么才能最為有效的運用這些工具。所以,我們?nèi)匀恍枰?BR> 讓自己的頭腦和記憶處于最佳的狀態(tài)。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BR> A.唾手可得 委托 B.俯拾即是 交付
C.應有盡有 傳遞 D.一覽無余 轉移
【解析】:通讀語境分析我們會發(fā)現(xiàn),第一空通過“無需再費時費力地加以記憶”提示我們設空處的含義是,許多知識信息在網(wǎng)絡和電腦上比較容易獲得的意思,A選項指的是很容易就能得到,符合保留;B和C選項強調(diào)的是多,不符合要求,排除;D選項強調(diào)是視野開闊,不符合,排除;故答案選擇A。
行測技巧:火眼金睛辨結構之總分結構
很多考生在行測備考過程中,經(jīng)常聽到有人講,片段閱讀類題目是提升最快的類型,但是自己做題時卻經(jīng)常無從下手,今天小編帶著大家來學習片段閱讀主旨觀點類題目的簡便算法之——總分結構。
大家先來看一個文段:
【例1】英國人類學家特納認為,正常的“社會結構”是一種有階層、地位、貧富差別的體制,“反結構”是沒有等級之分、貧富之別、男女之別的時空,具有消除不滿和 發(fā)泄情緒的功能,很多重要節(jié)慶儀式就是屬于“反結構”。中國古代元宵節(jié)是全民的狂 歡節(jié)。在節(jié)日期間,人人盡興而樂,可以緩解平時身體上的疲勞和精神上的壓力,節(jié)日期間的一些反常行為,有利于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和緊張,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節(jié)日期間,不分地位高低,不分富貴貧賤,不分年齡大小,君民同樂,有利于促進不同階層的和諧,保障社會穩(wěn)定。
這段文字的主要觀點是:
A.中國古代的元宵節(jié)是“反結構”的社會產(chǎn)物
B.中國古代的元宵節(jié)具有消除社會不滿的功能
C.應大力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中“反結構”的節(jié)慶儀式
D.“反結構”的節(jié)慶儀式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和諧
【解析】答案:D。讀完文段后,很多考生應該是迷惑的,不知文段想表達什么,但當我們來細致分析結構,我們會發(fā)現(xiàn)。
文段首先指出正常的“社會結構”的特點,然后介紹了與之相反的“反結構”的特點,接著以中國元宵節(jié)為例。故本文思路為提出觀點-具體論述。重心為提出觀點,即“反結構”節(jié)慶儀式的優(yōu)點與意義,即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和諧。D項表述與文意相符,當選。A、B兩項為文段部分內(nèi)容,且B項未提到“反結構”;C項不是文段論述的重點,文段只強調(diào)“反結構”的作用。故本題選D。
綜合來看,本文思路為提出觀點——具體論述觀點。以后只要我們做題時發(fā)現(xiàn)文段特點為提出觀點——具體論述觀點時,即可知道具體論述部分是為觀點提供依據(jù),則重心為提出觀點部分,即為總的部分。
【例2】公元 1616 年,莎士比亞與湯顯祖同年逝世。二人都可算作 16、17 世紀之交 的偉大劇作家。二人都愛寫劇本,不過寫法卻不大一樣。比如《羅密歐與朱麗葉》故事臨近結尾,一雙戀人殉情身亡,慘烈的悲劇以雙方家族的和解收尾。和解的意愿的確美妙,只可惜,莎翁用于和解的筆墨太過不經(jīng)意,仿佛僅僅為了“和解”的概念草草應付收場。《牡丹亭》里的杜麗娘,因夢中的相遇而思,而哀,而死,又因此而還生,而圓滿。湯顯祖將筆墨揮灑于愛而不耗損于恨,推敲于柔美而不沉醉于暴力,他筆下的愛, 期待、給予、容納、無嗔。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A.闡述莎士比亞和湯顯祖的偉大之處
B.分析《牡丹亭》獨特的寫作手法
C.比較莎士比亞和湯顯祖的藝術風格
D.總結中外古典戲曲的共同點
【解析】答案:C。文段前兩句點明主旨,闡明莎士比亞和湯顯祖寫劇本的寫法不同的觀點。其后通過對《羅密歐與朱麗葉》和《牡丹亭》兩個劇的寫作手法、藝術風格的比較分析論證這一觀點。選項中只有C項符合題意,當選。A項沒有突出兩人的不同。B項是文段的部分內(nèi)容。D項范圍過大,脫離了莎士比亞和湯顯祖這一話題。故本題選C。
綜合來看,本文思路為提出觀點——舉例論證。以后只要我們做題時發(fā)現(xiàn)文段特點為提出觀點——舉例論證觀點時,即可知道舉例論證部分是為觀點提供依據(jù),則重心為提出觀點部分,即為總的部分。
行測備考:揭開定義判斷神秘面紗
定義判斷是公務員考試中必見的題型,公考之路的老對手,而考生對于定義判斷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那么今天就用幾個題目,幫助大家快速了解定義判斷。真正做到心中有數(shù)。
一、揭開定義判斷的神秘面紗
定義判斷題目的問法是簡單粗暴的,要么問下列選項中符合定義的是,要么問下列選項中不符合定義的是,所以,定義判斷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分析定義。
二、打敗定義判斷的武功秘籍
【例題1】行政受益權是指國家為了保證行政主體有效行使行政職權而向它提供的各種物質保障條件。
下列選項中,屬于行政受益權的是:
A.林業(yè)局獲得撥款用于購買辦公電腦
B.民政局接受紅十字會的救災捐款
C.教育局撥款給某中學用以購買教學用具
D.稅務局向企業(yè)征收營業(yè)稅
(一)分析題干重點。主體:國家;客體:行政主體;方式:它提供的各種物質保障條件;目的:保證行政主體有效行使行政職權。
(二)對比選項。A項,主體:國家,客體:林業(yè)局。方式:買辦公電腦,目的:辦公,與題干完全符合,當選。B項,主體:紅十字會,客體:民政局,主體不符合題干要求。排除。C項,主體:教育局,客體:中學,客體不是行政主體。排除。D項主體:稅務局,客體:企業(yè)非行政主體,排除。
【例題2】斡旋受賄罪,也稱間接受賄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本人職權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索取請托人財物或者收受請托人財物。
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存在斡旋受賄罪的是:
A.民辦學校校長張某收受了某學生家長的紅包,委托本校老師偽造該生的成績單
B.李董事長送了審計司司長太太一部轎車,成功使得自己的企業(yè)逃過審計審查
C.海關負責海外貨品清關的小趙,時常收到海外代購商的禮物,并幫他們逃稅
D.警察孫某請交管局的老同事幫小李刪除違章記錄,并向小李索要一筆好處費
這道題可以代表一類題型了,就是題干定義表述十分專業(yè),很多同學看到這里,就會看不進去,以至于分析不到位,做錯題。
那么對于這種題目,我們的做法是,放寬心,雖然題干說的比較專業(yè),但大家務必保持穩(wěn)定的心態(tài),相信考試不會出很專業(yè)的題,仔細拆分一下題干:
(一)分析題干。主體:國家工作人員;方式: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便利;目的:索取請托人財物。結果: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
(二)分析選項。A項,主體:民辦學校校長不是國家工作人員,所以排除。B項李某送審計司司長太太,非國家工作人員,排除。C項小趙沒有找其他的國家工作人員幫忙,排除。D項,孫某是國家工作人員,找老同事也是國家工作人員,索要好處費。
行測資料分析技巧:反算法
在公考考試中,行測部分都是選擇題,大家在解決數(shù)量關系問題時,會采用帶入排除的方法,進行解題。其實這是采用了一種逆向思維的方式,殊不知在資料分析中我們同樣可以使用逆向思維,輕松的解決問題,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走進反算法
“反算”,顧名思義,就是利用逆向思維,通過簡化計算的方式,精簡計算過程,快速得到答案的一種方法,具體我們來看一道題。
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3816.3÷(1+18%)超過了3000。
我們的慣性思維就是運用有效數(shù)字的除法,“分子不變,分母保留三位”來計算,但是過程也是較為麻煩的。因此,不妨利用已知條件,假設條件成立,將除法轉化為乘法,此時有,
3000×(1+18%)=3000+3000×18%=3000+540=3540<3816.3,正確。
(2)5591超過1547的4倍。
按照往常的思路,直接計算5591÷1547還是比較麻煩的,逆向思維,假設題干成立,則有
1547×4=6188>5591,錯誤。
二、反算法在實際中的應用
我們看一下在具體題目中,如何使用反算法吧。

問題:2015年第二產(chǎn)業(yè)增加值占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的比重超過50%的城市有( )
A.2個 B.3個 C.4個 D.5個
【解析】題干要求,第二產(chǎn)業(yè)增加值>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50%,即2×第二產(chǎn)業(yè)增加值>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以嘉興市為例,1085.29×2>1815.30,滿足條件,同樣滿足條件的還有揚州市、南通市、寧波市,共計4個,所以選擇C。
三、應用環(huán)境
在實際計算過程中,我們通過逆向思維,假設問題成立,進而看條件是否滿足題干要求,在整個過程中,盡量選擇更為直接的計算步驟。
行測備考:揭開定義判斷神秘面紗
定義判斷是公務員考試中必見的題型,公考之路的老對手,而考生對于定義判斷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那么今天小編就用幾個題目,幫助大家快速了解定義判斷。真正做到心中有數(shù)。
一、揭開定義判斷的神秘面紗
定義判斷題目的問法是簡單粗暴的,要么問下列選項中符合定義的是,要么問下列選項中不符合定義的是,所以,定義判斷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分析定義。
二、打敗定義判斷的武功秘籍
【例題1】行政受益權是指國家為了保證行政主體有效行使行政職權而向它提供的各種物質保障條件。
下列選項中,屬于行政受益權的是:
A.林業(yè)局獲得撥款用于購買辦公電腦
B.民政局接受紅十字會的救災捐款
C.教育局撥款給某中學用以購買教學用具
D.稅務局向企業(yè)征收營業(yè)稅
(一)分析題干重點。主體:國家;客體:行政主體;方式:它提供的各種物質保障條件;目的:保證行政主體有效行使行政職權。
(二)對比選項。A項,主體:國家,客體:林業(yè)局。方式:買辦公電腦,目的:辦公,與題干完全符合,當選。B項,主體:紅十字會,客體:民政局,主體不符合題干要求。排除。C項,主體:教育局,客體:中學,客體不是行政主體。排除。D項主體:稅務局,客體:企業(yè)非行政主體,排除。
【例題2】斡旋受賄罪,也稱間接受賄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本人職權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索取請托人財物或者收受請托人財物。
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存在斡旋受賄罪的是:
A.民辦學校校長張某收受了某學生家長的紅包,委托本校老師偽造該生的成績單
B.李董事長送了審計司司長太太一部轎車,成功使得自己的企業(yè)逃過審計審查
C.海關負責海外貨品清關的小趙,時常收到海外代購商的禮物,并幫他們逃稅
D.警察孫某請交管局的老同事幫小李刪除違章記錄,并向小李索要一筆好處費
這道題可以代表一類題型了,就是題干定義表述十分專業(yè),很多同學看到這里,就會看不進去,以至于分析不到位,做錯題。
那么對于這種題目,我們的做法是,放寬心,雖然題干說的比較專業(yè),但大家務必保持穩(wěn)定的心態(tài),相信考試不會出很專業(yè)的題,仔細拆分一下題干:
(一)分析題干。主體:國家工作人員;方式: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便利;目的:索取請托人財物。結果: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
(二)分析選項。A項,主體:民辦學校校長不是國家工作人員,所以排除。B項李某送審計司司長太太,非國家工作人員,排除。C項小趙沒有找其他的國家工作人員幫忙,排除。D項,孫某是國家工作人員,找老同事也是國家工作人員,索要好處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