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這個詞語在我們讀書時就聽說過,大家明白這個詞語表達的意思嗎?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天道酬勤是什么意思解釋一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意思:
上天會按照每個人付出的勤奮,給予相應的酬勞。
解釋:
天道:天理;酬:報;勤:勤奮。
出處:
《周易》中的卦辭。
近義詞:
勤能補拙、笨鳥先飛,熟能生巧、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苦心人天不負,自助者天必助之、有志者事竟成。
反義詞:
無所事事、不甚了了。
成語典故:
出自《周易》中的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于此,君子應剛毅堅卓,奮發(fā)圖強;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古代中國人認為天地最大,它包容萬物。對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為陽,地為陰;天為火,地為土;天性剛,地性柔。認為天地合而萬物生焉,四時行焉。沒有天地便沒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這就是古代中國人對宇宙的樸素唯物主義看法,也是中國人的宇宙觀。八卦中乾卦為首,坤卦次之;乾在上,坤在下;乾在北,坤在南。天高行健,地厚載物。然后從對乾坤兩卦物象(即天和地)的解釋屬性中進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樣高大剛毅而自強不息,要像地那樣厚重廣闊而厚德載物。
《易》里講到“勞謙君子,有終吉。”
至《尚書》就有“天道酬勤”的說法。韓愈曾題詞“天道酬勤”勉勵后來者。
最早出現(xiàn)天道這個詞是在《尚書》中,很多的先秦書籍中出現(xiàn)天道這個詞,主要指“自然的規(guī)律”,《辭海》(或參見《辭源》“天道”條)也是這么解釋。
“天道酬勤”,是由《書·大誥》“天閟毖我成功,天亦惟用勤毖我民”壓縮而得,類似的例子還有“建極綏猷”等,原文如下:
書大誥:天閟毖我成功所,予不敢不極卒寧王圖事。
漢·孔安國傳云:閟,慎也,言天慎勞我周家,成功所在,我不敢不極盡文王所謀之事,謂致太平。
唐·陸德明云:閟音秘。
清·錢大昕云:天閟毖我成功所,傳訓毖為慎,又解之云:天慎勞我周家成功所在??资柙疲洪s,慎,釋詁文。考釋詁本云:毖,慎也。經既以閟為毖,不當重出毖字。據(jù)莽誥云:天毖勞我成功所。則知此經毖,乃勞之譌,字形相涉,後人傳寫致誤,孔傳尚未誤也。按下經:勤毖,傳解作勞慎,此傳云:慎勞。則經當作毖勤。莽誥於下云:天亦惟勞我民。是訓勤為勞也。
大誥又云:天亦惟用勤毖我民,若有疾。
孔安國傳云:天亦勞慎我民,欲安之,如人有疾,欲己去之。
唐·孔穎達疏云:以文王勤勞如此,故天命慎勞來我周家,當至成功,所在天意。
成語故事: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時候的天賦卻不高。有一天在家讀書,對一篇文章重復不知道多少遍了,還在朗讀,因為,他還沒有背下來。這時候他家來了一個賊,潛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讀書人睡覺之后撈點好處??墒堑劝〉龋褪遣灰娝X,還是翻來復去地讀那篇文章。賊人大怒,跳出來說,“這種水平讀什么書?”然后將那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賊人是很聰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聰明,但是他只能成為賊,而曾先生卻成為毛澤東主席都欽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賊的記憶力真好,聽過幾遍的文章都能背下來,而且很勇敢,見別人不睡覺居然可以跳出來“大怒”,教訓曾先生之后,還要背書,揚長而去。但是遺憾的是,他名不見經傳,曾先生后來啟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說這位賊人與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賦沒有加上勤奮,變得不知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