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處理只能處理掉少部分的垃圾,使之循環(huán)再利用,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作為“資本主義現(xiàn)代生產(chǎn)”構(gòu)成部分的污染問題?!袄h(huán)利用,造福于人”這套話語只是制造了我們可以繼續(xù)過剩地進行生產(chǎn),無節(jié)制地進行消費的借口。那么怎么把垃圾分類?垃圾處理方法?歡迎大家來出國留學(xué)網(wǎng)閱讀相關(guān)信息!
瑞典留學(xué) 垃圾處理方法
曾幾何時,瑞典也是垃圾遍地、污水橫流。后來,政府下定決心治理環(huán)境,垃圾分類成為首要議題。
一開始,大家也不習(xí)慣,各種亂扔。瑞典政府曾試過在垃圾收集點設(shè)立監(jiān)督員,實地引導(dǎo)、逐個檢查,對頂風作案者予以處罰。
可瑞典人覺得這一舉措粗暴過激,不愿自己生活的殘余物被當眾圍觀窺視,大力反對之下,政府只能作罷。
1.教育理念
左右為難的瑞典政府后來意識到,教育還是要從娃娃抓起,于是將垃圾分類納入國民教育大綱,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要學(xué)習(xí)相關(guān)知識,參觀垃圾回收的過程,再回家向成人普及理念,互相監(jiān)督,在共同實踐中逐漸形成民族傳統(tǒng),內(nèi)化成行為準則。
2.東西分類
玻璃瓶要分有色和無色的,
紙類要分報紙和硬紙盒,
瓶子要洗干凈,
蓋子和瓶身要分開。
壞了的臺燈,
也要分成燈泡、金屬和塑料
為了引導(dǎo)居民分類投放,政府將垃圾桶口
3.垃圾處理費
如果有人犯懶,不愿意做精細分類,也不是不行。瑞典居民每年都要交垃圾處理費。費用以重量計,垃圾越少,費用越低;垃圾分類得越徹底,收費越便宜?;焱兜脑?,價格則要翻倍。對于很多人來說,與其望著賬單上高啟的數(shù)字發(fā)愁,或被愛管閑事的鄰居指指點點,不如老老實實做好分類。
4.押金制度
對于廣泛使用的飲料瓶、礦泉水瓶,瑞典推行押金制度。
消費者購買一瓶礦泉水,所支付的費用里,包含了瓶子的押金費。無論是易拉罐、塑料瓶還是啤酒瓶,只要把它們放到專門的回收機器那,就能拿回之前支付的押金。
瓶身上有識別碼,機器讀碼后,便會顯示相應(yīng)的金額,打印出來的收據(jù),可以直接拿到超市買東西。
在這一運作下,瑞典瓶瓶罐罐的回收率達到93%,遠甩美國、英國幾條街。
進入回收機后被壓癟的瓶子
5.可降解的廚余垃圾紙袋
瑞典很多超市旁邊會提供免費的廚余垃圾紙袋。這些紙袋簡約美觀,粘有密閉封條,可以和食物一起降解。
除了紙袋外,廚余垃圾桶旁邊,也有可降解的塑料袋。為了避免氣味散出,居民還被要求將袋口封得嚴嚴實實。
當然,相較中國,北歐的食物結(jié)構(gòu)相對簡單,沒有那么多的湯湯水水,不用擔心殘汁外漏的尷尬。但就算有,瑞典人也不用擔心。在很多小區(qū),人們足不出戶,就能將廚余垃圾送到專門的處理站,轉(zhuǎn)化成有用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