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中,涌現(xiàn)了許多杰出的人物,對于后輩來說,一定不能忘記他們的精神和思想。讓我們好好的讀一讀諸葛亮名言吧,通過閱讀名言,可以增加我們見識閱歷,懂得人生的道理。您知道諸葛亮的名言流傳最廣的是哪句嗎?以下是出國留學(xué)網(wǎng)小編吐血整理的“諸葛亮的名言警句”,希望出國留學(xué)網(wǎng)小編的分享能給大家?guī)硪恍椭?BR> 諸葛亮的名言警句(篇一)
1.昨朝沮授軍中失,今日田豐獄內(nèi)亡。河北棟梁皆折斷,本初焉不喪家邦!
2.純?nèi)峒內(nèi)酰鋭荼叵?;純剛純?qiáng),其勢必亡;不柔不剛,合道之常?!T葛亮
3.怒不犯無罪之人,喜不從可戮之士?!T葛亮
4.天作時不作而人作,是謂逆時;時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謂逆天;天作時作而人不作,是謂逆人(諸葛亮《將苑·智用》)。
5.夫釋己教人,是謂逆政;正己教人,是謂順政。
6.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yuǎn)?!T葛亮
7.以至弱當(dāng)之強(qiáng),若不能制,必為所乘。
8.將能執(zhí)兵之權(quán),操兵之勢而臨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隨所遇而施之?!T葛亮
9.審天地之道,察眾人之心,習(xí)兵革之器,明賞罰之理,觀敵眾之謀,視道路之險,別安危之處,占主客之情,知進(jìn)退之宜,順機(jī)會之 時,設(shè)守御之備,強(qiáng)征伐之勢,揚士卒之能,圖成敗之計,慮生死之事,然后乃可出軍任將,張擒敵之勢,此為軍之大略也(諸葛亮《治軍第九》)。
10.故有患難,君臣旰食而謀之,擇賢而任之。若乃居安而不思危,寇至不知懼,此謂燕巢于幕,魚游于鼎,亡不俟夕矣?!T葛亮
11.臣初奉先帝,資仰憑借依賴於官,不自治生謀生計。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孫衣食,自有余饒。
12.君臣上下,以禮為本;父子上下,以恩為親;夫婦上下,以合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亂下逆。
13.亂生於遠(yuǎn),疑生於惑。
14.以弱為強(qiáng)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15.庶人之所好者,唯躬耕勤苦,謹(jǐn)身節(jié)用,以養(yǎng)父母(諸葛亮《治人第六》)。
16.士之相知,溫不增華,寒不改葉,能四時而不衰,歷夷險而益固。夫?qū)W須志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
17.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間之以是非而觀其志,二曰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三曰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四曰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諸葛亮《將苑·知人性》)。
18.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二、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 三、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 四、告之以難而觀其勇; 五、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六、臨之以利而觀其廉; 七、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諸葛亮
19.根傷則葉枯,葉枯則花落,花落則實亡。柱細(xì)則屋傾,本細(xì)則末撓,下小則上崩(諸葛亮《陰察第十六》)。
20.大事起於難,小事起於易。故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仰高者不可忽其下,瞻前者不可忽其后(諸葛亮《思慮第十五》)。
21.人君懸賞以待功,設(shè)位以待士(諸葛亮《舉措第七》)。
22.夫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慕先賢,絕情欲,棄凝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xì)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于美德,何患于不濟(jì)(諸葛亮《戒外甥書》)。
23.故國以軍為輔,君以臣為佐;輔強(qiáng)則國安,輔弱則國危,在於所任之將也(諸葛亮《治軍第九》)。
24.能戰(zhàn)當(dāng)戰(zhàn),不能戰(zhàn)當(dāng)守,不能守當(dāng)走,不能走當(dāng)降,不能降當(dāng)死耳。
諸葛亮的名言警句(篇二)
25.思者,正謀也;慮者,思事之計也。非其位不謀其政,非其事不慮其計(諸葛亮《思慮第十五》)。
26.今劉備釜中之魚,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時擒捉,如放魚入海,縱虎歸山矣。
27.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時,亦不逆人也(諸葛亮《將苑·智用》)。
28.將之器,其用大小不同?!T葛亮
29.治國以文為政,治軍以武為計(諸葛亮《治軍第九》)。
30.善將者,因天之時,就地之勢,依人之利,則所向者無敵,所擊者萬全矣。
31.船漏則水入,囊穿則內(nèi)空;山小無獸,水淺無魚,樹弱無巢;墻壞屋傾,堤決水漾(諸葛亮《陰察第十六》)。
32.夫處世之道,亦即應(yīng)變之術(shù),豈可偏執(zhí)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貴在隨機(jī)應(yīng)變。
33.政治當(dāng)有先后。先理綱,后理紀(jì);先理令,后理罰;先理近,后理遠(yuǎn);先理內(nèi),后理外;先理本,后理末;先理強(qiáng),后理弱;先理大,后理??;先理上,后理下;先理身,后理人(諸葛亮《治亂第十二》)。
34.非法不言,非道不行,上之所為,人之所瞻也(諸葛亮《教令第十三》)。
35.夫五音不聞,無以別宮商;五色不見,無以別玄黃(諸葛亮《便宜十六策》)。
36.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以至狼? ?心狗肺之輩洶洶當(dāng)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yōu)榍鹦?,蒼生飽受涂炭之苦?! ——諸葛亮 《三國演義之諸葛亮罵死王郎》
37.操平生為人多疑,雖能用兵,疑則多敗。
38.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諸葛亮《答惜赦》)。
39.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
40.君以禮使臣,臣以忠事君。君謀其政,臣謀其事。政者,正名也,事者,勤功也。君勤其政,臣勤其事,則功名之道具立矣(諸葛亮《便宜十六策》)。
41.若臣死之日,不使內(nèi)有余帛,外有贏財(諸葛亮《自表后主》)。
4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43.計疑無定事,事疑無成功(諸葛亮《察疑第五》)。
44.高節(jié)可以厲俗,孝弟可以揚名,信義可以交友,沈慮可以容眾,力行可以建功,此將之五強(qiáng)也(諸葛亮《將苑·將強(qiáng)》)。
45.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T葛亮
46.多語者寡信,自奉者少恩?!T葛亮
47.外傷則內(nèi)孤,上惑則下疑;疑則親者不用,惑則視者失度;失度則亂謀,亂謀則國危,國危則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