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歸納

字號:


    物理對于初中剛接觸的同學們來說是比較難的科目,它的知識點有哪些呢。以下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編輯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歸納”,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歸納
    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1.長度的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
    其他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1km=1 000m;1dm=0.1m;
    換算關(guān)系: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2.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 注意刻度標尺的零刻度線、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 測量時刻度尺的刻度線要緊貼被測物體,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線應對準所測物體的一端;
    ③ 讀數(shù)時視線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對正觀測點,不能仰視或者俯視。
    3.時間的單位:
    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
    時間的單位還有小時(h)、分(min)。
    換算關(guān)系:1h=60min 1min=60s。
    4.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我們不能消除誤差,但應盡量減小誤差。
    誤差的產(chǎn)生與測量儀器、測量方法、測量的人有關(guān)。
    減少誤差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
    誤差與錯誤區(qū)別:誤差不是錯誤,錯誤不該發(fā)生能夠避免,誤差永遠存在不能避免。
    二、運動的描述
    1.機械運動:
    物理學中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2.參照物:
    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參照物的選擇: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應根據(jù)需要選擇合適的參照物(不能選被研究的物體作參照物)。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通常選地面為參照物。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jié)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三、運動的快慢
    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在相同時間內(nèi),物體經(jīng)過的路程越長,它的速度就越快---觀眾方法
    物體經(jīng)過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時間越短,它的速度越快---裁判方法
    2.速度:
    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單位:
    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米每秒,符號為m/s或m·s-1,交通運輸中常用千米每小時做速度的單位,符號為km/h或km·h-1,
    換算關(guān)系:1m/s=3.6km/h。
    計算公式:
    v=ts
    其中:s——路程——米(m);或千米(km)
    t——時間——秒(s);或小時(h)
    v——速度——米/秒(m/s);或千米/小時(km/h)
    v=ts,變形可得:s=vt,t=vs。
    四、測量平均速度
    1.測量原理:平均速度計算公式v=ts。
    拓展閱讀:學好物理的方法
    多看
    物理研究的是物質(zhì)的結(jié)構(gòu)和相互作用,這些在我們?nèi)粘I钪幸矔r常能見到,要學好物理,首先就要學會多觀察。多留意身邊的各種現(xiàn)象,比如閃電,彩虹,燈泡的發(fā)光,鏡子的反射……如此種種,都是物理學研究的問題。只有多去觀察,才能對這些現(xiàn)象的細節(jié)有更深入的了解,為下面的方法打好基礎(chǔ)。
    除了觀察身邊的物理現(xiàn)象外,我們還需要注意觀察課本中和老師在課堂上給出的物理現(xiàn)象,如課本中提出的問題、給出的圖片、實驗及教師的演示實驗等。仔細觀察當中的物理現(xiàn)象或事實,產(chǎn)生的條件,表現(xiàn)的形式(如運動、變形、溫度變化等)以及結(jié)果。
    多思
    物理作為自然學科,其內(nèi)在邏輯十分嚴謹,這就要求我們多去開動腦筋,多想幾個“為什么”。思考的過程,是不斷解決疑問,同時不斷產(chǎn)生新的疑問的過程。只有經(jīng)過自己的思考,才能從本質(zhì)上理解觀察所得的物理現(xiàn)象及其成因,這樣才能更好地把物理學的邏輯理順。
    “多思”更要注意學習和總結(jié)物理學科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自己逐漸提高思維能力。我們的課本在講述物理概念、定律、公式時,是按物理學科解決問題的步驟在進行的。
    一般是先提出問題,再通過實驗研究、觀察、分析推理、概括總結(jié)等步驟進行的。因此,在整個物理學習過程中,在學習課本中解決問題步驟的同時,還要注意思考,看自己能否想出與課本中不同的解決問題的實驗、方法和步驟。這樣,就能在學習繼承前人思維成果的同時,又能鍛煉和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多記
    雖然物理作為理科,與文科相比,需要記憶的東西不算太多,但基本的公式、定理、現(xiàn)象都需要進行適當?shù)挠洃?,才能融會貫通,同時在考場上應付自如。大家可要注意了,物理的記憶是要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進行記憶,而不是機械地記憶。
    這就要建基于前面的“多思”上了。只有理解了再進行記憶,才能在自己的知識體系內(nèi)形成完整的邏輯,才能真正抓住物理的精髓和本質(zhì)。
    記憶時要注意找規(guī)律、找特點,還要準確。要準確記住各種定義、定律的文字表達和各種物理量的“單位”,這有利于幫助我們形成物理文字、語言的表達能力。
    物理計算公式與數(shù)學計算公式的一個最大區(qū)別就是,公式的每一項因子都帶有“單位”。所以,在記憶物理公式表達式時,一定要記住各項因子的物理單位。
    多用
    物理是一個應用型學科,學以致用才是關(guān)鍵。將自己學到的知識用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上,用到實驗上,用到解答練習題上,都大有裨益。在運用的過程中,知識會進行新一輪的固化,這樣記得更牢;在運用的過程中,也會產(chǎn)生一些新的思考、新的想法,推動知識體系的革新。
    “多用”的一個很好的途徑就是重視實驗。做實驗時,應當按老師要求的實驗步驟和方法認真實驗、反復練習。
    對老師和課本中給出的有關(guān)學習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探索性小實驗、小制作都要積極想辦法動手做,這對增強動手能力、強化知識體系是非常有利的。另外,還可以自己主動設(shè)計實驗。如對課本中插圖、習題里隱含的實驗內(nèi)容,就可以自己動手、動腦設(shè)計實驗步驟和方法,進行實驗。這能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