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考試主要是考量大家的數(shù)學推理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下面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20公務員行測備考:易錯成語積累”,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2020公務員行測備考:易錯成語積累
在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的過程中,為了在多拿一些分,很多同學非常努力的刷題,但是各位同學在刷題的同時也要關注基礎知識的積累,特別是言語理解里面的邏輯填空題目,對于我們的詞匯量還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在做填空題時,有一類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永遠是廣大考生的心頭痛,為此小編整理了一些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給大家,幫助大家做積累,來應對這類題目。
1.海外奇談
錯例:出國考察回來之后,袁老師給同學們介紹了許多異域風情和海外奇談,開闊了同學們的視野,豐富了講課內容。
分析:指沒有根據(jù)的、稀奇古怪的談論或傳說。往往將其誤解為:奇異之事。
2.間不容發(fā)
錯例:近段時間,“超級女生”在全國巡回演出,每到一處,那場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真可以用間不容發(fā)來形容。
分析:中間容不下一根頭發(fā)。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或情勢危急到極點。不是“形容距離小”。
3.見微知著
錯例:在繁忙而緊張的高三學習中,父母見微知著的關懷,老師循循善誘的教導,使同學們備受感動和鼓舞。
分析:看到事物的苗頭,就能知道它的發(fā)展趨向和問題的實質(微:小,指事物微小的跡象;著:顯明,指事物的發(fā)展)。句中誤將該成語理解為:無微不至。
4.江河日下
錯例:近幾年,黃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現(xiàn)斷流現(xiàn)象,面對這江河日下的情況,人們開始冷靜地思考環(huán)保問題。
分析:比喻事物日趨衰落,情況一天不如一天。例句將其誤解為:水流一天天在減少。
5.噤若寒蟬
錯例:天突然變涼了,同學們衣衫單薄,一個個噤若寒蟬。
分析:一個個都默不作聲,就像秋天不叫的蟬(噤:閉口不言)。而上句誤解為:凍得受不了。
6.緊鑼密鼓
錯例:伴隨著穆沙拉夫的強硬態(tài)度,巴方的軍事行動也正緊鑼密鼓地進行。
分析:比喻事前緊張的輿論準備工作。常錯誤地把它理解為:行動正在緊張的進行。
7.久假不歸
錯例:人事處通知,對那些久假不歸的同志要查明情況,對其中的無故曠工者要嚴肅處理。
分析:長期借去,不歸還(假,讀jiǎ,意思是“借”)。常被誤解為:休很久的假期,不去上班。
8.慷慨解囊
錯例:英國的一項科學研究顯示,播放一些古典音樂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分析:毫不吝嗇地拿出錢來幫助別人。這個成語的意義指向為“助人”,而非“為己”。此處把它誤解為“大方地掏出錢來消費”的意思了。
9.良莠不齊
錯例:張老師針對班上同學良莠不齊的現(xiàn)狀,講課時注意分層指導。
分析:好人和壞人摻雜在一起。例句將其誤解為:學習成績參差不齊。
10.臨危授命
錯例:最近,一場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襲擊了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中央軍委臨危授命,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全力以赴,投入抗災救災戰(zhàn)斗,譜寫了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zhàn)的新篇章。
分析:指在危亡關頭勇于獻出生命。常被誤解為:在危亡關頭下達命令。
關于這類易錯成語,要想讓它們成為我們公務員考勝利的奠基石,我們還需要不斷積累及應用。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夠更好地提升自我。
行測資料分析增長率的計算技巧
一直以來在行測考試當中,增長作為考察較多的一個知識點,在整個資料分析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江湖地位”。而其中關于增長率的計算出現(xiàn)的頻率非常之高,下面小編帶大家看一下對于計算增長率題目的一些技巧。
例1.2012年,加工貿易出口額為862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3%;進口額4812億美元,增長2.4%。問2012年,加工貿易的順差同比增長?
A.1.9% B.2.4% C.3.2% D.4.5%
【答案】D。解析:這道題目求加工貿易的順差增長率,由于在材料當中已知加工貿易的出口和進口,由順差值=出口額-進口額,可將公式變形為出口額=進口額+順差值,可知出口額是由進口額和順差值兩個部分混合而成。材料已知出口額這一整體的增長率為3.3%,進口額這一部分的增長率為2.4%,且2.4%小于3.3%,那么另一部分順差值的增長率必然大于3.3%,結合選項可以排除A、B、C,故而選擇D選項。
例2.2012年,加工貿易出口額為862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3%;進口額4812億美元,增長2.4%。問2012年,加工貿易的順差同比增長?
A.1.9% B.2.4% C.3.9% D.4.5%
【答案】D。解析:這道題目求加工貿易的順差增長率,由于在材料當中已知加工貿易的出口和進口,由順差值=出口額-進口額,可將公式變形為出口額=進口額+順差值,可知出口額是由進口額和順差值兩個部分混合而成。材料已知出口額這一整體的增長率為3.3%,進口額這一部分的增長率為2.4%,且2.4%小于3.3%,那么另一部分順差值的增長率必然大于3.3%,結合選項可以排除A、B。那么剩下的C、D選項要如何確定呢?假設順差值的增長率為X,若順差值基期值和進口額基期值相等,

那么總結一下,關于兩個部分混合成整體時,計算增長率的一些技巧:第一,整體的增長率一定介于兩個部分的增長率之間;第二,整體增長率介于兩個部分增長率平均值和基期值較大的那個部分的增長率之間。
行測資料分析:有效數(shù)字法答題技巧講解
資料分析在行測考試當中占比較大,同時也是比較容易得分的部分,但是大部分同學都沒有時間做,亦或是被資料分析中的大量數(shù)字困住了,找不到合適的計算方式,硬算浪費時間,粗略估算又出問題,所以如何在保證一定精準度的情況下又能快速計算呢?在這里小編來教大家一個適用比較廣泛的方法------有效數(shù)字法。
一、有效數(shù)字含義
對于一個數(shù),從左邊第一個不是0的數(shù)字起,到末位數(shù)止,所有的數(shù)字都叫做這個數(shù)的有效數(shù)字。
但是我們在做資料分析的時候,選取的有效數(shù)字實質上是選取“前幾位有效數(shù)字”,比如3050如果讓我們選取三位有效數(shù)字是305。

例題:30738÷1931≈30738÷193,分母看小了,算出的結果值比真實結果值偏大一點。
例題:2318÷356.59≈2318÷357,分母看大了,算出的結果值比真實結果值偏小一點。
2、在A×B型的列式計算中,一般每個乘數(shù)保留前兩位有效數(shù)字,觀察第三位有效數(shù)字情況進行取舍;
①:全舍第三位有效數(shù)字全為0、1、2,直接取前兩位有效數(shù)字進行計算;
例:181.9×312.6≈18×31,而且算出的結果比真實結果偏小。
②:全進第三位有效數(shù)字全為8、9,前兩位有效數(shù)字都進1進行計算;
例:2781.7×1.697≈28×17,而且算出的結果比真實結果偏大。
③:.一進一舍“小數(shù)”四舍五入,“大數(shù)”作反向取舍。
“小數(shù)”指前三位有效數(shù)字較小的數(shù),“大數(shù)”指前三位有效數(shù)字較大的數(shù),然后“小數(shù)”的第三位有效數(shù)字四舍五入,“大數(shù)”和“小數(shù)”作反向取舍,選擇比較與計算結果接近的選項。
例:344.56×79.49%≈34×80,“小數(shù)”為344,“大數(shù)”為794?!靶?shù)”舍,則“大數(shù)”進1。
三、例題訓練
1、河北省旅客運輸周量為1276.7億人公里,同比增長9.7%,其中,鐵路運輸周轉量為985.9億人公里,同比增長13.7%;公路運輸周轉量為290.5億人公里,同比下降2.0%
問題:2014年,河北省鐵路旅客運輸周轉量占河北省旅客運輸周轉量的:
A.38.69% B.42.69% C.45.56% D.72.22%
【解析】答案:D。985.9÷1276.7=9859÷128≈7.x,首數(shù)字7開頭結合選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