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設計出國留學條件2022年最新介紹

字號:


    當前隨著出國留學的越來越普及,在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更多的學生會愿意到海外留學深造,尤其是對于想要學習服裝設計專業(yè)的學生,下面是出國留學網小編整理的“服裝設計出國留學條件2022年最新介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服裝設計出國留學條件2022年最新介紹
    1、語言要求
    英國院校:雅思6.0-7.0分
    美國院校:雅思6.5-7.5分;托福80-100+分;部分學校需要SAT成績
    2、申請材料
    英國院校:作品集、1-2本Sketch Book、雅思成績、兩封推薦信、Study Plan、簡歷、成績單、畢業(yè)證/在讀證明、存款證明。碩士不需要簡歷和Study Plan,但需要Personal Statement以及Research Proposal。
    美國院校:作品集、語言成績、SAT/ACT、兩封推薦信、Essay、獨立命題、簡歷、成績單、在讀證明(畢業(yè)證)、存款證明。碩士需要三封推薦信,不需要SAT/ACT,但個別需要考GRE/GMAT,還有Personal Statement。
    3、作品集要求
    數量要求:
    英國:需提交1-2本Sketch Book。本科作品集由3-4個Projects組成,數量為30-60張Visual Works;研究生作品集由至少50頁Visual Works組成,包括4-5個項目,每一個項目中要闡述一個作品誕生的完整過程。
    美國:本科作品集由3-4個Projects組成,但只需要15-20頁Visual Works即可;研究生作品集是由4-5個項目組成,但在數量上不超過30頁。
    具體要求:
    本科作品集比較看重動手能力,通過對材料的理解和你的繪畫能力等情況來考察是否具備深入學習服裝設計的能力;研究生則比較注重專業(yè)性,通過對面料的理解、服裝結構的理解、相關領域的專業(yè)知識、整套服裝體系的構思、系列性的內容理解、理念的傳達等多方面考察是否具備深入學習服裝設計能力。
    申請出國留學了解事項
    1、交流的困難
    首先的問題,交流障礙,有些同學即使通過了雅思托福等語言等級的考試,但在生活交流上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書本上的知識,只停留在書面,并不能應用到實際的生活,所提溝通就成了問題。溝通困難的問題給留學生日常生活和與人交際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造成很多人就會不愿意出門與人溝通,變得孤僻,情緒低落,甚至抑郁。交流障礙是導致生活質量低下的一個原因。
    2、高額的留學費用
    除了交流障礙的問題,高額的留學的費用也是導致留學生生活質量底下的問題。
    雖然盡管現在大多數家庭,都能負擔得起孩子出國留學的費用,但留學的費用開支并不是一筆小的費用。
    其中像美國英國等發(fā)達國家,一年的留學費用可能高達40-60萬,對于很多家庭來說,這種開支并不是一筆小的費用,雖然家長不會縮減孩子的生活費用,但身為留學生,對于自己家庭的經濟情況還是有大概的了解的,高額的留學費用,對于留學生來說,本身也是一種壓力,面對國外種種的支出費用,很多留學生過著一種低于外界所想象的辛苦生活。
    3、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
    在留學的過程中,產生認同感的需要時間和精力。
    我們要去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中,這個地方與自己生活的地方,存在著各種差異。從文化背景、生活習慣,習俗禮儀等完全不一樣,需要去適應,而適應新的環(huán)境,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并且往往與自己本身擁有行為習慣不一樣,這樣的環(huán)境,讓人很沒有安全感和歸屬感。
    留學生們需要在新的環(huán)境中,把自己的生活習慣和這個國家的生活習慣,風俗禮儀融合在一起,這種挑戰(zhàn)會導致學生們焦慮不安或是很有壓力。
    4、心里因素的問題
    由于離開了自己的生活圈,與家庭朋友失去了以往親密的的聯系,很多留學生會產生很強的的孤獨感。異國他鄉(xiāng),周圍的學生也來自于世界各地,想要在短時期內,和別人打成一片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很多留學生會覺得來到這個地方,我不知道我該做什么,我覺得我不屬于這個地方。歸屬感的缺失,會給留學生帶來心理上的落差和消極情緒。
    5、文化沖突與歧視偏見
    除了心理上沒有歸屬感,學業(yè)落差及文化沖擊,種族歧視偏見,都會對留學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壓力與焦慮。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由于人們對尊重的表達方式不同,有一些肢體動作,行為,語言,可能會被理解為不尊重別人,甚至是有侮辱性的。因此會造成別人帶來敵意。同樣,外國人可能也會有一些類似一些行為,也經常會讓留學生感到自己不被尊重。還有在種族方面,有些極端的外國人帶有歧視,會發(fā)出一些帶有侮辱性的動作語言,而這種歧視會對心理造成負面影響,感到更多的壓力,自我認同和滿意度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