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怎么理解

字號:


    很多同學都對想先不是很明白,有些甚至完全看不懂,那么該如何去了解它,該如何復習。以下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編輯為大家整理的“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怎么理解”,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怎么理解
    1、“奇變偶不變”的意思是:例如cos(270°-α)=-sinα中,270°是90°的3(奇數(shù))倍所以cos變?yōu)閟in,即奇變;又sin(180°+α)=-sinα中,180°是90°的2(偶數(shù))倍所以sin還是sin,即偶不變。
    2、“符號看象限”的意思是:通過公式左邊的角度所落的象限決定公式右邊是正還是是負。例如cos(270°-α)=-sinα中,視α為銳角,270°-α是第三象限角,第三象限角的余弦為負,所以等式右邊為負號。又如sin(180°+α)=-sinα中,視α為銳角,180°+α是第三象限角,第三象限角的正弦為負,所以等式右邊有負號。注意:公式中α可以不是銳角,只是為了記住公式,視α為銳角。
    拓展閱讀:中考怎么復習數(shù)學
    回歸課本,鞏固基礎(chǔ)
    課本是復習的重要工具。
    考試中,題目的難度一般都是8:1:1。即80%基礎(chǔ)題,10%中檔題,10%難題。
    80%的基礎(chǔ)題都是在考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而這些都在我們的課本中。
    臨近考試,其實沒有必要大量刷題了,特別是偏題、怪題。
    把課本上的例題、練習吃透即可。所有的題目都是從例題變形而來的。
    考前做太多的偏題、怪題會影響孩子自信,產(chǎn)生消極的心理暗示,自己嚇唬自己“這種題目真是太難了,要是考試碰到的話我肯定做不出來”。
    切忌機械的重復復習
    復習是對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鞏固的過程。但并不是將學過的知識簡單、機械重復。
    如果復習方法呆板單調(diào),時間一長,孩子難免會覺得厭煩。就像是把吃過的東西再嚼一遍,定會索然無味。
    失去繼續(xù)復習的興趣,就會讓復習效果大打折扣。
    復習的方法,應該靈活多樣,讓孩子有新鮮感。
    以乘法口訣的復習為例
    復習方法1:對口訣。如,出“四七”,對“二十八”。
    復習方法2:根據(jù)口訣說算式。如,出“四七二十八”,答“4×7=28,28÷4=7,28÷4=7”。
    復習方法3:填數(shù)游戲。規(guī)則:根據(jù)線索將1-9填入表格,1-9只能用一次,不能重復。如:
    有序細致地分析每個條件,完成3×3表格的填數(shù)游戲。既能讓孩子感受到層層推理的樂趣,也能復習1-9的乘法口訣,將數(shù)與運輸和游戲有機結(jié)合。用游戲的形式激發(fā)學習興趣,幫助孩子熟記口訣。
    借助圖表形成清晰的知識結(jié)構(gòu)
    掌握有效清晰的知識體系,能幫助我們在遇到題目的時候高效地從腦海中提取知識點,迅速且準確地對題目作出判斷。
    以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知識點為例。
    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相對的面相等,棱長不都相等。
    正方體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每個面都是正方形,棱長都相等。
    單純背誦文字,就像小和尚念經(jīng),讀一遍也就過去了,理解程度僅僅停留在文字表面。
    表格有助于知識點的縱橫比較,方便建立知識結(jié)構(gòu)。
    一圖勝千言
    文字“正方體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遠遠不及一副包含意義的圖來的直觀、記憶深刻。
    一題多解,多題一解,提高解題的靈活性
    同一道題,可以運用不同的解題思路。
    例:小朋友們?nèi)澊?。每條船上可以坐6人,男同學去了24人,女同學剛好坐滿3條船,去劃船的男生多還是女生多?
    解法一:先算出男生24人需要4條船,再比較坐船的條數(shù)誰多。
    解:24÷6=4(條),4條>3條,男生多
    解法二:先算出女生共有多少人,再直接比較男生人數(shù)和女生人數(shù)誰多。
    解:3×6=18(人),18人<24人,男生多
    一題多解可以培養(yǎng)分析問題的能力,開闊思路
    一些應用題,雖然題目的形式不同,但它們的解題方法卻異曲同工。
    題1:媽媽給孩子們分34顆糖,每人分到6顆,還剩余4顆,有幾個孩子?
    解:34-4=30(顆) 30÷6=5(個)
    題2:有一些水果糖,如果平均分給6個小朋友,那么每個人可以分到5顆,還剩下4顆,原來一共有幾粒水果糖?
    解:5×6+4=34(顆)
    這兩道題考查的其實都是“有余數(shù)的除法”這一知識點。 基本公式是“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余數(shù)”。
    題1運用的是“被除數(shù)-余數(shù)=商×除數(shù)”,題2運用的是“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余數(shù)”。
    多題一解,能使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提高解題靈活性。
    在復習時,我們要學會對各類習題進行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