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方程 解方程的方法有哪些

字號:


    如何解方程呢,解方程的方法有哪些呢?我想這是許多同學解題卡殼的時候會想問的問題。為了幫助同學們。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如何解方程 解方程的方法有哪些”,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如何解方程
    根據(jù)等式的性質解
    解方程教材推行的是消元法,即利用等式的性質,等號兩邊同時加、減、乘、除以(0除外)相同數(shù),最后的目標是使一邊只留下一個x
    根據(jù)移項(搬家)的原理解
    把一件事情用數(shù)學的方式記錄下來的,比如:王老師今天帶了300元錢,給汽車加油花了250,買早餐又付了20元,找回4元。
    習慣的記錄方式:300-250-20+4
    花了250:記成 —250
    付了 20:記成 -20
    找回4元:記成 +4
    其實開始的300,表示的意思是:+300
    所以:例如要解36+2x=x+72
    根據(jù)算式各部分關系解
    如:3-1=2,那么3-2=1;1+2=3
    再如:2X6=18,那么18/6=6; 18/2=6
    解方程的方法有哪些
    解方程的方法:
    1、去分母,這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首要步驟,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首先要去分母,當然如果方程中沒有分母,省去此步驟。
    2、去括號,去除分母之后,就該完成括號的去除了,如果有分母,先去分母再去除括號,沒有括號的話可以省去此步驟。
    3、移項,每個一元一次方程都會有的一步,就是把同類項的數(shù)據(jù)移動到同一邊,把未知數(shù)移動到等號的左邊。
    4、合并同類項,把多項式中同類項合成一項叫做合并同類項,同類項的系數(shù)相加所得結果作為系數(shù),字母和字母的指數(shù)不變,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臨門一腳,是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合并同類項的時候要遵循合并同類項法則。
    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shù)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必須含有未知數(shù)等式的等式才叫方程。解。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必須含有未知數(shù)等式的等式才叫方程。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相關概念
    1.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方程,也可以說是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是方程。
    2.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數(shù)的值,稱為方程的解,或方程的根。
    3.解方程就是求出方程中所有未知數(shù)的值的過程。
    4.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不含未知數(shù)的等式不是方程。
    5.驗證:一般解方程之后,需要進行驗證。驗證就是將解得的未知數(shù)的值代入原方程,看看方程兩邊是否相等。如果相等,那么所求得的值就是方程的解。
    6.注意事項:寫“解”字,等號對齊,檢驗。
    7.方程依靠等式各部分的關系,和加減乘除各部分的關系(加數(shù)+加數(shù)=和,和-其中一個加數(shù)=另一個加數(shù),差+減數(shù)=被減數(shù),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被減數(shù)-差=減數(shù),因數(shù)×因數(shù)=積,積÷一個因數(shù)=另一個因數(shù),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商×除數(shù)=被除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