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的教育自成體系,和我國迥然不同,那么前往日本留學就一定要弄清楚相關事項,今天就和出國留學網(wǎng)一起來看看日本研究生留學體系須知,歡迎閱讀。
首先來看看日本的研究生和碩士有哪些區(qū)別?
1.日本研究生不是碩士
由于日本的教育體制與中國略有不同,日本所稱的“研究生”并不是國內意義上的“碩士”,實際上只是大學、大學院的旁聽生或履修生,很多時候我們也把日本的“研究生”定義為:碩士預科生。日本的“研究生”編制不一定屬于碩士生院,實際上很多 日本大學 把“研究生”劃入大學部。研究生”階段很難申請到獎學金及學費減免。
2.設置“研究生”編制的意義
設置“研究生”編制可以讓導師與學生在這個階段中相互熟悉及對學生能力水平的考核過程。對不是從本校/國的本科畢業(yè)生來說,這個階段有助學生掌握一些研究所需要的基本知識及手段(尤其是各個學校的專業(yè)、 課程設置 與當前研究方向不一致的時候)。對外國留學生而言,研究生階段還可以幫助留學生盡快適應國外生活、 度過語言關。
3.研究生應該如何申請
申請研究生 首先必須得到導師的肯許。日本大學里,導師對研究生以上學生的招生有非常大的決定權,如果事先沒有得到導師接受的承諾,即使你直接向大學院招生處提出入學申請,大學院也不會根據(jù)你的情況為你指定專業(yè)或研究室。也就是說,在沒有獲得導師同意下,大學院不會輕易接受學生的單獨申請。反過來,如果你已經得到導師的肯許,再通過導師向大學院提出入學申請的話,成功率將非常之高。[SITESERVER_PAGE]
4.如何獲得導師肯許
如果你有親友正好認識你想申請的導師,或者正好認識這個學校的其他導師,那通過他們介紹是最理想不過。如果你沒有關系的話也不必擔心,跟著以下步驟來。
1)上網(wǎng)查找日本各個大學的網(wǎng)站,看看是否有適合自己的專業(yè)
2)找到合適的專業(yè)后,進入這個專業(yè)的研究室主頁或這個學院的員工介紹頁面,查找有關教授的聯(lián)系方式(Email、電話、通信地址等等)
3)查看學校招生簡章并確認自己符合申請資格
4)給教授發(fā)mail介紹自己的專業(yè)、特長、學習、工作 經歷等基本情況,并表示希望對方能夠接受你做研究生。盡可能在郵件中附上有關證明材料。有研究成果或專業(yè)論文最好附上原文及檢索地址。
5)請自己在國內的教授、專業(yè)知名人士或者高級官員為你寫推薦信給對方。也可以事先請有關人士寫好后與申請mail一同發(fā)送給對方。推薦信可以是打印件,但一定要有推薦人的親筆署名及蓋章。
6)等待教授回音。
7)教授表示想進一步了解有關情況的時候,說明教授對你感興趣,這時應及時向教授索取通信地址,并將各種證明文件復印件郵寄給對方。
8)獲取《入學通知書》——>申請在留資格——>取得在留資格許可——>申請簽證——>赴日。申請過程中必須與教授保持聯(lián)系,并在教授指導下一步步提供各種所需材料。
5.教授聯(lián)系mail技巧及申請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種證明
可能的話可以適當與教授探討專業(yè)心得、前景展望等話題。必須適時向教授證實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1)自己具有相當?shù)恼Z言能力,能夠與周圍的人正常交流。比如提供日語學時證明、日語等級證書等。(建議在赴日前達到日語2級水平,否則學習、打工都會遇到很大困難)
2)經濟狀況良好,能夠承擔你在日學習期間的所有開支。比如收入證明、納稅證明、已獲得的留學期間 獎學金 等。
3)有一定的專業(yè)水平。比如大學期間成績單、專業(yè)論文發(fā)表情況、研究成果以及上面說到的推薦信等。
4)家庭穩(wěn)定、身體狀況良好,不會影響你在日期間的學習。比如健康證明。
5)明確表明自己畢業(yè)后將回國,為中日友好做貢獻的意愿。
接著來看看日本研究生課程介紹。
1.研究生的概念
不同于國內“研究生”的概念,在日本,“研究生”是一種制度,是專門為外國留學生設置的一項政策??梢院唵卫斫鉃榇髮W院預科,但是在日本,預科是叫做“別科”的,所以只能約等于。
另外,日本還有一個“研修生”,這個完全屬于勞務輸出的范疇,在留資格是完全不一樣的。
為什么有這個政策呢?根據(jù)我和當時一起在日本奮斗的小伙伴的理解,一來日本的開學時間是每年的4月,而我大天朝是每年6月或7月就畢業(yè)了,中間必定有一個空白期。可以利用這個空白期提前去到日本適應文化、風俗和生活。
另外,日本的大學院需要參加院生考試且合格才能進入學習。為了很好的銜接日本大學院的學習,準備大學院院生考試,每年10月應屆畢業(yè)生可以作為研究生進入大學學習。
2.請不要瞧不起研究生課程
通過在日本的語言學校工作和目前的工作,我有一個很大的感受,有些日語很好的同學(其中不乏日語專業(yè)的同學和已經考取N1證書的同學),都對研究生課程不以為意。
但是呢,我們都知道日語考試是沒有寫作的,書面日語和日常的用語都有太多的不同,就算有N1,專業(yè)過級,也不代表日語水平就能夠完全適應日本的生活。我曾經去某地的日語培訓學校出差,跟校長交流過“自行車”這個詞在書面和口語中的不同,校長也是頭一次聽說??梢姡C書和實際運用是兩回事。
另外,由于教育、觀念、學習方式等的不同,很多同學在撰寫研究計劃書的時候,往往都是高大全,完全get不到日本導師要的點。這就是為什么即使語言過關了,也建議同學們在研究生課程過渡一下,適應上課的節(jié)奏和風格,因為填鴨式的教育,在國外是行不通的,必須自己思考、發(fā)散。我見過太多帶著中國式聽課風格去日本讀書的孩子,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適應,影響了學業(yè)、心情和生活。
3.研究生課程階段做點兒啥?
關于研究生讀多長的問題。按照各學校的規(guī)定,研究生課程從半年至一年半(少數(shù)有兩年)不等。有很高日語基礎的同學,10月入學后就可以馬上報名院生考試,通過一系列的復習,順利進入來年4月的院生課程。
那么怎么利用研究生課程期間的時間呢?首先,我們的目標是院生考試合格,所以,準備考試是最重要的。除了跟前輩多討經驗外,在報名院生考試后,可以跟學校索取往屆考題,大量的練題。另外,除了參加院生的ゼミ(討論課)之后,建議也參加學部的ゼミ。
同時,院生考試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面試,而且是整個系上的老師都要來面試你,可謂一場“以一敵多”的硬仗。那么在平時,除了自己導師的課程要上之外,還可以旁聽一下其他老師的課程,再不濟也能混個臉熟嘛。這就是研究生課程被理解的“旁聽生”的所在,不過,“特別聽講生”才是日本旁聽生的說法。
所以,研究生課程就是獨一無二,開設給想要進入日本大學院讀修士的外國學生的課程,有自己的魅力,安安靜靜的做個優(yōu)秀的日本大學院研究生,有何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