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即將來臨,在這個最后的備考時間中,對于一些重點知識點的記憶尤為重要,下面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19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綜合知識》高頻考點匯總【二】”,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2019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綜合知識》高頻考點匯總【二】
怎樣區(qū)分陰陽偏盛和陰陽偏衰?
陰陽失調的基本病機是陰陽偏盛和陰陽偏衰。
陰陽偏盛,又稱“陰陽偏勝”,即陰或陽的過盛有余,為邪氣有余之實證。陰陽偏盛的治療原則是“損其有余”“實則瀉之”。
陽盛則熱屬實熱證,宜用寒涼藥以制其陽,治熱以寒,即“熱者寒之”。陰盛則寒屬實寒證,宜用溫熱藥以制其陰,治寒以熱,即“寒者熱之”。
若其相對一方出現(xiàn)偏衰時,則當兼顧其不足,配合以扶陽或益陰之法。
2019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綜合知識》高頻考點【二】
上焦,中焦,下焦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稱。因其在人體臟腑中,唯它最大,又無臟與之相表里,故又有“孤府”之稱。
三焦總的生理功能為主持諸氣,總司人體的氣機和氣化,為元氣運行的通路和水液運行的通道。
上焦、中焦、下焦的區(qū)別如下:
| 三焦 | 位置劃分 | 包含臟腑 | 生理功能特點 | 生理功能 |
| 上焦 | 橫膈以上的胸部 | 心、肺 | “上焦如霧” | 形容心肺輸布營養(yǎng)至全身的作用 |
| 中焦 | 橫膈以下至臍以上的腹部 | 脾、胃 | “中焦如漚” | 形容脾胃等臟腑腐熟水谷、運化精微的作用 |
| 下焦 | 臍以下的部位 | 小腸、大腸、腎、膀胱等臟腑 | “下焦如瀆” | 形容腎、膀胱、大腸等臟腑排泄二便的作用 |
平肝息風藥小結
(1)平抑肝陽藥
| 中藥 | 功效 | 主治 | 記憶 |
| 石決明 | 平肝潛陽,清肝明目 | 肝陽上亢的頭暈目眩;肝火目赤翳障,肝虛目昏 | 決明子:清肝明目,潤腸通便 決明:決定眼睛明亮(明目) |
| 珍珠母 | 平肝潛陽,清肝明目,安神定驚,收濕斂瘡 | 肝陽上亢的頭暈目眩,驚悸失眠;肝熱目赤,肝虛目昏;濕疹,濕瘡 | 與石決明對比記憶 不同的是:安神定驚,收濕斂瘡(母親收拾床) |
| 牡蠣 | 平肝潛陽,鎮(zhèn)驚安神,軟堅散結,收斂固澀,制酸止痛 | 陰虛陽亢之頭暈目眩,陰虛動風;煩躁不安,心悸失眠;瘰疬痰核,癥瘕積聚;自汗,盜汗,遺精,帶下,崩漏;胃痛泛酸 | 龍骨:鎮(zhèn)驚安神,平肝潛陽,收斂固澀,收濕斂瘡(也能收斂固澀) 牡蠣=龍骨+軟堅散結、制酸止痛 |
| 赭石 | 平肝潛陽,重鎮(zhèn)降逆,涼血止血 | 肝陽上亢之頭暈目眩;噯氣,呃逆,嘔吐,喘息;血熱氣逆之吐血、衄血、崩漏 | 赭石為紅色-血;礦石類,寒涼-涼血止血 |
| 蒺藜 | 平肝,疏肝,祛風明目,散風止癢 | 肝陽上亢之頭暈目眩;肝氣郁結之胸脅不舒、乳閉不通;風熱目赤翳障;風疹瘙癢 | 刺蒺藜,刺-皮膚-祛風止癢 刺激厲害-瓶干,輸干,紅了眼 |
| 羅布麻葉 | 平肝清熱,降血壓,利水 | 肝陽上亢之頭暈目眩;高血壓屬肝陽上亢者;水腫,小便不利 | - |
(2)息風止痙藥
| 中藥 | 功效 | 主治 | 記憶 |
| 羚羊角 | 平肝息風,清肝明目,涼血解毒 | 肝熱急驚,癲癇抽搐;肝陽上亢之頭暈目眩;肝火熾盛之目赤頭痛;溫熱病之壯熱神昏、譫語狂躁或抽搐,溫毒發(fā)斑,瘡癰腫毒 | 清明羚羊死 涼血解毒:涼血+清熱解毒 用量:0.3~0.6g(同馬錢子用量);另煎 |
| 鉤藤 | 息風止痙,清熱平肝 | 肝風內動,驚癇抽搐;肝經(jīng)有熱之頭脹頭痛;肝陽上亢之頭暈目眩 | 平肝息風+清熱 鉤:鉤子往上,能息風 |
| 天麻 | 息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通絡 | 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虛風內動,急慢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風濕痹痛,肢體麻木,手足不遂 | 平肝息風+祛風通絡 天:在上面,能息風 |
| 全蝎 | 息風止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 | 急慢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中風面癱,半身不遂;瘡瘍腫毒,瘰疬結核;偏正頭痛,風濕頑痹 | 蝎子尾巴往上鉤,息風 全蝎有毒,以毒攻毒-攻毒散結;通絡單獨記憶 用量:煎湯3~6g;研末0.6~1g |
| 蜈蚣 | 息風止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 | 急慢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中風面癱,半身不遂;瘡瘍腫毒,瘰疬結核;偏正頭痛,風濕頑痹 | 同全蝎功效 用量:煎湯3~5g;研末0.6~1g |
| 地龍 | 清熱息風,平喘,通絡,利尿 | 高熱神昏狂躁,急驚風,癲癇抽搐;肺熱喘哮;痹痛肢麻,半身不遂;小便不利,尿閉不通 | - |
| 僵蠶 | 息風止痙,祛風止痛,化痰散結 | 急慢驚風,癲癇,中風面癱;風熱或肝熱頭痛目赤,咽喉腫痛;風疹瘙癢;瘰疬痰核,痄腮 | 息內風,去外風 |
五行的特性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chǎn)實踐中對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直接
觀察和樸素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抽象而逐漸形成的理性概念,是用以識別各種事物的五行屬
性的基本依據(jù)。一般認為,《尚書。洪范》所說的“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
從革,土爰稼穡“是對五行特性的經(jīng)典性概括?,F(xiàn)分述如下:
1、“木曰曲直”
曲,屈也;直,伸也。曲直,指樹木的枝條具有生長、柔和,能屈又能伸的特性,引申
為凡具有生長、升發(fā)、條達、舒暢等性質或作用的事物和現(xiàn)象,歸屬于木。
2、“火曰炎上”
炎,是焚燒、炎熱、光明之義;上,是上升。炎上,指火具有炎熱、上升、光明的特性。
引申為凡具有溫熱、升騰等性質或作用的事物和現(xiàn)象,歸屬于火。
3、“土愛稼穡”
爰,通“曰”;稼,即種植谷物;穡,即收獲谷物。稼穡,泛指人類種植和收獲谷物的
農(nóng)事活動。引申為凡具有生化、承載、受納性質或作用的事物和現(xiàn)象,歸屬于土故有“土載
四行“、”萬物土中生“、”萬物土中滅“和”土為萬物之母“說。
4、“金曰從革”
從,順也;革,即變革。從革,指金有剛柔相濟之性:金之質地雖剛硬,可作兵器以殺
戮,但有隨人意而更改的柔和之性。引申為凡具有沉降、肅殺、收斂等性質或作用的事物和
現(xiàn)象,歸屬于金。
5、“水曰潤下”
潤,即滋潤、濡潤;下,即向下、下行。潤下,指水具有滋潤、下行的特性。引申為凡
具有滋潤、下行、寒涼、閉藏等性質或作用的事物和現(xiàn)象,歸屬于水。
從上述五行的特性可以看出,五行學說中的木、火、土、金、水,已經(jīng)不是這五種具體
物質本身,而是五種物質不同屬性的概括。
2019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綜合知識》高頻考點【五】
解表藥小總結



